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仙姑弹琴蛙蝌蚪对陌生捕食者克氏原螯虾的反捕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峨眉山的仙姑弹琴蛙 (Ranadaunchina)蝌蚪作为猎物 ,该地区潜在的入侵物种克氏原螯虾 (Procambarusclarkii)为捕食者 ,于冬季设计实验观察仙姑弹琴蛙蝌蚪对陌生入侵捕食者的反捕行为反应。实验按照 3× 3× 2因子设计 ,即 :捕食者状况 3个水平 (食植物的克氏原螯虾、食蝌蚪的克氏原螯虾和无捕食者 ) ,蝌蚪年龄组 3个水平(31- 35期的 2 .5龄蝌蚪、2 6 - 30期的 1.5龄蝌蚪和 2 5期的 0 .5龄蝌蚪 ) ,以及蝌蚪短期经验 2个水平 (有经验和无经验 )。实验发现 :有短期被捕食经验的蝌蚪的活动时间极显著低于无被捕食经验的蝌蚪 ,而静止时间以及隐蔽所利用时间却极显著地高于无经验的蝌蚪 ;短期经验和捕食者状况的交互效应对蝌蚪的活动时间有显著影响 ;而蝌蚪年龄、捕食者状况及其交互效应对蝌蚪的行为反应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 ,有短期被捕食经历的仙姑弹琴蛙蝌蚪并未通过个体学习建立起对陌生捕食者克氏原螯虾的识别能力 ,而是表现出无针对性的活动性受抑、隐蔽时间增加的行为反应。如果自然条件下的仙姑弹琴蛙蝌蚪也有类似反应 ,在克氏原螯虾入侵初期 ,仙姑弹琴蛙蝌蚪则可能会由于无法识别新的捕食者而表现出过度的反捕行为反应 ,承受更大的亚致死作用 ,而对种群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海州湾关键饵料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被捕食压力及自然死亡率波动情况,研究基于2011和2013—2020年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和胃含物分析数据,以物种间的营养联系为基础,选择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枪乌贼(Loligo sp.)、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5种关键饵料生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捕食压力指数(Predation pressure index, PPI),分析它们在海州湾食物网中的主要捕食者及其捕食压力,并计算了纳入捕食压力指数的自然死亡系数。结果表明,细螯虾的捕食者对其年平均捕食压力指数最高,小黄鱼的捕食者对其年平均捕食压力指数最低。小眼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kumu)对细螯虾和枪乌贼的年平均捕食压力指数最高,分别为168.89和75.77;(Miichthys miiuy)对日本鼓虾和口虾蛄的年平均捕食压力指数最高,分别为39.41和9.85;海鳗(Muraenesox c...  相似文献   

3.
樊晓丽  林植华 《生态学报》2020,40(5):1731-1739
外来物种入侵是造成本土无尾两栖类种群下降和灭绝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在中国南部丽水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on)是一种捕食本土无尾类蝌蚪的入侵物种。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对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受精卵和蝌蚪先后进行克氏原螯虾捕食风险的不同处理,检测孵出蝌蚪的形态特征、中期蝌蚪的形态特征、游泳表现及活动水平、变态时间与大小以及幼蛙跳跃表现,评估克氏原螯虾的捕食风险对黑斑侧褶蛙不同生长阶段幼体生长发育、运动能力及行为的综合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捕食者长期存在条件下黑斑侧褶蛙孵出蝌蚪的体长、尾长和尾肌宽均显著短于无捕食者的空白对照组和捕食者仅存在2 d的实验组,后两者处理下的蝌蚪体长差异显著,但尾长和尾肌宽差异不显著。长期捕食者存在条件下黑斑侧褶蛙蝌蚪的游泳总路程和平均游速均显著小于无捕食者和捕食者存在2 d的实验组,而蝌蚪体长、尾长、尾鳍高和尾肌高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有捕食者存在下黑斑侧褶幼蛙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大于无捕食者和捕食者存在2 d的实验组的情况,而变态时间和幼蛙跳跃距离组间差异不显著。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测试时间、捕食者设置和两因素的相互作用均显著影响蝌蚪的活动频次。不同实验时间,长期捕食者存在实验组蝌蚪活动频次均小于无捕食者和捕食者存在2 d的实验组。无捕食者实验组蝌蚪的活动频次前期高于捕食者存在2 d的实验组,后期低于捕食者存在2 d的实验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捕食者存在2 d实验组蝌蚪相对活动频次与检测时间相关不显著,长期捕食者存在实验组相对蝌蚪活动频次与检测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表明了黑斑侧褶蛙蝌蚪能够感知来自入侵捕食者克氏原螯虾的捕食风险,诱导产生较小的孵出个体、蝌蚪较低的活动水平,但这种不足可通过后期补偿生长,不影响进入陆地生境的变态个体的表型与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斯氏钝绥螨Amblyseius(Typhlodromips)swirskii和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这两种外来植绥螨种内和种间的捕食关系及适合度,为斯氏钝绥螨的释放应用前的风险评估及与胡瓜新小绥螨的联合释放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无共享猎物的条件下,分别为两种雌成螨提供同种和异种的卵、同种和异种的幼螨、同种和异种的若螨,测定其对同种和异种不同个体的捕食选择性及捕食量,并比较两种植绥螨捕食后的适合度(产卵率和存活率)的差异。【结果】两种植绥螨互为捕食者,斯氏钝绥螨为集团内捕食者的几率高于胡瓜新小绥螨;两种植绥螨发生同类相残的几率无显著差异(χ2=0.118,df=1,P=0.732)。两种植绥螨对幼螨的捕食量显著高于对若螨、卵的捕食量(斯氏钝绥螨:F_(2,114)=66.27,P<0.0001;胡瓜新小绥螨:F_(2,114)=50.39,P<0.0001),而且两种植绥螨对异种幼螨和若螨的捕食量均显著高于对同种个体的捕食量。两种植绥螨捕食幼螨后的产卵率均显著高于捕食若螨后的产卵率(斯氏钝绥螨:t=5.774,df=26,P<0.0001;胡瓜新小绥螨:t=3.334,df=26,P=0.0026),斯氏钝绥螨捕食异种个体后的产卵率显著高于捕食同种个体后的产卵率(t=2.854,df=26,P=0.008 4)。两种植绥螨捕食不同发育阶段(幼螨和若螨)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但斯氏钝绥螨捕食异种个体后的存活率显著高于捕食同种个体后的存活率(t=2.196,df=26,P=0.0372)。【结论】两种植绥螨更倾向于发生交互集团内捕食作用而非同类相残;两种植绥螨捕食幼螨比捕食若螨更利于产卵;对于斯氏钝绥螨,异种个体是比同种个体更适合的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5.
雄性日本沼虾个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未经室内和经室内养殖的雄性日本沼虾进行了研究。,发现随虾体长的增长,共相对螯足长不断增大,鳌足的颜色由清亮变为土黄色,更大的个体螯足可变为墨绿色或蓝色,性腺体重指数也发生变化。结果表明,日本沼虾雄虾在其个体发育中形成三个不同的形态型:小螯足型、中螯足型和大螯足型。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日本沼虾肌抑素前体肽(MSTNpp)对生长的作用机理, 实验采用枯草芽孢杆菌表达日本沼虾肌抑素前体肽蛋白, 按照枯草芽孢杆菌的偏爱密码子, 对MSTNpp基因序列进行优化合成BsMSTNpp, 构建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GJ105-BsMSTNpp。经枯草芽孢杆菌转化、发酵及Western blot鉴定, 结果显示重组MSTNpp蛋白分子量约为36.0 kD。重组MSTNpp表达量随发酵时间延长逐渐升高, 100h表达量相对于24h提高了10倍。为验证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 选择平均体重为(1.52±0.11) g, 平均体长为(4.55±0.21) cm的健康日本沼虾, 随机分为4组, 每组3个重复, 每个重复200尾, 在日本沼虾基础饲料中添加0.5‰和1‰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109 CFU/g), 作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2; 投喂日本沼虾基础饲料, 作为对照组1, 在日本沼虾基础饲料中添加1‰空白枯草芽孢杆菌, 作为对照组2; 试验周期30d。结果显示, 实验组1、实验组2日本沼虾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P<0.05), 和对照组2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实验组1、实验组2的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 重组表达MSTNpp枯草芽孢杆菌能有效提高日本沼虾CK酶活性, 推测MSTNpp通过促进肌细胞增殖和分化提高肌肉组织生长, 从而进一步影响日本沼虾生长速度。实验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肌抑素前体肽应用于日本沼虾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对虾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体内增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对虾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WSSV),对淡水克氏螯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和两种淡水蟹(中华绒螯蟹、长江华溪蟹)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除淡水克氏螯虾之外,其它受试的虾蟹均不能感染WSSV.克氏螯虾3个不同剂量组感染至12 d,平均死亡率为94%.从发病或死亡个体采集血淋巴,经电镜负染色可观察到完整的病毒粒子,其形态大小、靶细胞组织病理均与从中国对虾中分离的WSSV相似或相同.同时,通过原位杂交技术进一步证明该实验的可靠性.克氏螯虾重复感染效果良好,有可能成为研究WSSV的一种理想的病毒体内增殖模型.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稻田黄鳝(Monopterus albus)天然饵料生物资源、稻田黄鳝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捕食选择及不同投喂策略下黄鳝对克氏原螯虾的捕食强度,旨在为构建与优化稻-虾-鳝综合种养模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稻田中黄鳝天然饵料生物种类丰富,达16种(属);克氏原螯虾是黄鳝最喜猎物,其次为米虾,再次为蚯蚓和水生寡毛类;稻田黄鳝自然生长期间,其胃和肠前端食物团中,克氏原螯虾重量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其他猎物,其中8月份占比最大,达93.90%, 4月份占比最小,为76.85%;当克氏原螯虾为唯一食物时,每尾大规格成鳝(≥200 g)日均捕食量为(1.63±0.065) g;当克氏原螯虾、米虾和蚯蚓作为食物时,黄鳝主要捕食克氏原螯虾且不捕食蚯蚓,对三者的选择指数分别为0.066、–0.266和–1;若以克氏原螯虾、鱼糜-饲料为食物时,黄鳝主要摄食鱼糜-饲料,极少捕食克氏原螯虾,对两者的选择指数分别为–0.846和0.591。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丁香酚和日本沼虾为对象,研究了丁香酚对日本沼虾因温度的急剧变化和形态测量所造成的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丁香酚浓度为500 mg/L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存活率开始呈显著下降趋势的温差幅度分别为10和14℃;当温差为18℃时,对照组存活率为0,实验组存活率为0.653±0.033;当温差达到10℃后,实验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活率(P<0.05).形态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断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丁香酚可明显提高日本沼虾存活率,并显著抑制日本沼虾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一种能够感染虾类并且造成其大面积死亡的环状双链DNA病毒。WSSV有多种分离株,其毒力有所差异。从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中分离得到1株WSSV新分离株WSSV-CN-Pc,其毒力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肌肉注射和经口注射的方法,以WSSVTW型作为阳性对照,分别对克氏原螯虾(P.clarkii)和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进行活体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肌肉注射WSSV-CN-Pc和WSSV-TW的克氏原螯虾均在第6天出现100%的死亡;罗氏沼虾在肌肉注射WSSV-TW后未出现死亡,但在注射WSSV-CN-Pc后的第9天死亡率达100%。经口注射WSSV-CN-Pc和WSSV-TW的克氏原螯虾均在第16天出现100%的死亡;罗氏沼虾经口注射WSSV-CN-Pc后的第19天死亡率为100%,但注射WSSV-TW的实验组并未出现死亡。结果表明,对于克氏原螯虾,WSSV-CN-Pc具有和WSSV-TW相似的毒力,而对罗氏沼虾存在明显的毒力差异。提示克氏原螯虾是WSSV传播途径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捕食风险是两栖动物幼体表型和生活史进化重要的选择压力之一。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为云南山地环境中典型的有尾两栖类,山地环境水体水量的迅速减少常导致红瘰疣螈在幼体发育阶段捕食风险增加。本研究通过实验,观察红瘰疣螈幼体的体长和体质量在不同捕食风险环境中的变化、变态时体型以及完成变态发育的时间差异,探讨捕食风险对红瘰疣螈幼体个体早期发育的影响。实验设计4个不同的捕食风险处理:无任何捕食者的无捕食组、有同种个体化学信号的同种异体组、有同种尾受伤个体化学信号的断尾组、有入侵物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信息的外来物种组。结果显示,红瘰疣螈幼体在不同捕食风险环境中的生长发育过程不同。在生长发育前期,所有处理组的幼体生长均相似,而在中后期,有捕食风险存在的3个处理组生长发育显著加快,最终变态时的体长和体质量要比无捕食风险组更长和更重,体型更大。幼体在有捕食风险存在的处理组完成变态的时间要比无捕食风险组显著更短。这表明,红瘰疣螈幼体在面对捕食风险增加时,通过在胚后发育后期加快生长和缩短发育时间,尽快完成变态,离开幼体发育水体来适应高捕食风险的水环境。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安氏白虾与日本沼虾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长江口安氏白虾和日本沼虾的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安氏白虾的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日本沼虾 (P<0.05),而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日本沼虾(P<0.05);安氏白虾和日本沼虾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52.77和52.67,其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安氏白虾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总量明显高于日本沼虾,分别为28.32%±0.49%和14.89%±0.63%;矿物元素中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均较丰富,微量元素之间的比例较合理,其中,安氏白虾的常量元素含量较高,而日本沼虾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而日本沼虾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从以上结果可见,安氏白虾和日本沼虾均含有较丰富的各种营养成分,但从EPA和DHA的含量来看,脂肪酸的营养价值安氏白虾高于日本沼虾;从Fe、Cu、Zn和Se的含量来看,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日本沼虾高于安氏白虾.  相似文献   

13.
2015年5~12月,利用无线电跟踪方法对澳门路环3只犬蝠(Cynopterus sphinx;2♂♂,1♀)的捕食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3只犬蝠的月平均捕食区面积的大小差异显著(F_(3,23)=77.854,P0.000 1),2雄性的捕食区面积分别为(1.6±0.4)hm2(n=8)和(17.9±6.6)hm~2(n=8),雌性为(31.7±4.7)hm2(n=7);3只犬蝠的捕食区离日栖息地的平均距离差异亦显著(F3,23=16.034,P0.001),2雄性分别为(53.6±12.4)m和(446.2±68.8)m(二者均n=8),雌性为(606.9±94.7)m(n=7);2雄性的捕食区存在部分重叠,但是雌性与2雄性的捕食区均无重叠。此外,不同月份犬蝠的捕食区面积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冬季(11月和12月)捕食区面积相对较大,且雌性的10月份捕食区面积比相邻月份有所减少。本研究说明,犬蝠的捕食区通常靠近其日栖息地,捕食区面积中等,其面积大小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4.
对虾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体内增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对虾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WSSV),对淡水克氏螯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和两种淡水蟹(中华绒螯蟹、长江华溪蟹)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除淡水克氏螯虾之外,其它受试的虾蟹均不能感染WSSV。克氏螯虾3个不同剂量级感染至12d平均死亡率为94%。从发病或死亡个体采集血淋巴,经电镜负染色可观察到完整的病毒粒子,其形态大小、靶细胞组织病理均与从中国对虾中分离的WSSV相似或相同。同时,通过原位杂交技术进一步证明该实验的可靠性。克氏螯虾重复感染效果良好,有可能成为研究WSSV的一种理想的病毒体内增殖模型。  相似文献   

15.
王亚  付成  胡月  付世建 《水生生物学报》2021,45(5):1154-1163
为了比较早期捕食胁迫经历和当前环境中存在的捕食者对鱼类行为的影响,并考查这些影响是否存在种间差异,研究分别考查了测定环境(有、无捕食者存在)对有、无捕食胁迫经历的鳊(Parabramis pekinensi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鲫(Carassius auratus)和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等4种鲤科鱼类探索性、活跃性和勇敢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早期捕食胁迫经历与当前环境条件对鱼类行为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且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无捕食胁迫经历的鳊、草鱼和中华倒刺鲃均会对陌生的捕食者乌鳢(Channa argus)做出行为响应,提示这3种鱼可能对陌生捕食者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这种识别与猎物鱼通过捕食胁迫经历获得的识别仍具有一定差距;具有捕食胁迫经历的鳊和中华倒刺鲃在空白环境中未表现出反捕食行为,可能是节约能量的一种策略。总体而言,草鱼对捕食胁迫经历和测定环境处理反应更为敏感,而中华倒刺鲃的反应则相对保守。但当周围环境中存在捕食者时, 4种鲤科鱼类均会通过维持较高运动状态的方式来应对捕食者。维持这种应激状态可能对猎物鱼...  相似文献   

16.
鱼类信息素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息素在鱼类的生活史中起重要的作用。根据其功能差异,可以将信息素分为报警、社会组织和繁殖三大类。焦虑信息素和报警信息素在鱼类中具有提醒同种个体逃离捕食的功能,其中骨鳔鱼类的报警信息素可能是一些嘌呤或蝶呤类的物质;胆汁酸可能在鱼类的个体识别、亲缘选择以及洄游等方面起主要的作用;性信息素则具有同步繁殖活动的重要功能,在硬骨鱼类中,现已发现的性信息素几乎都是被释放到体外的性激素及其代谢产物,而雄性海七鳃鳗(Petromyzon marinus)使用胆汁酸吸引异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25±1℃、相对湿度80% ±5%和光照(L:D=16 h:8 h)条件下研究了黄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不同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捕食选择性及个体间干扰反应,以期为黄瓜新小绥螨的大田释放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黄瓜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各...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我国长江水系和澜沧江水系的日本沼虾9个群体,共79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片段(约450bp),结果发现有89个变异位点,共计有46个单倍型。其中云南昆明(KM)群体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1.000,π=0.028),而重庆(CQ)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小(h=0.700,π=0.008)。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9.66%,而90.34%的遗传变异源于群体内。采用邻接法(NJ)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46个单倍型明显地聚为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上游与澜沧江两个族群。其结果可以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日本沼虾自然野生资源,以及建立和保护日本沼虾种质资源库及基因库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类具功能反应的食饵-捕食者两种群模型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对具功能反应的食饵-捕食者两种群模型x=xg(x)-y( )(x),y=y(-d+e( )(x)).在g(x)=α-baα,( )(x)=cxα(a,b,c>0,1/2≤α<1)且α使函数f(x)=x1/a在(-∞,+∞)上为偶函数时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该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态,系统无环的充分条件以及在正平衡点外围存在惟一稳定极限环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