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修复方案对正畸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2年5月来我院口腔科进行医治的牙列稀疏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先行正畸治疗,后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仅进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78例患者均完成治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后24例有效,12例显效,3例无者,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疗后18例有效,8例显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可以达到患者对美观、舒适的要求,效果较单纯的正畸治疗明显,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治疗牙列稀疏、错颌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为牙周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我院28例因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464颗)。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病治疗,再行口腔正畸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经治疗,有效率为67.24%(312/464);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牙齿松动度、探诊出血率、前牙覆牙合值、前牙覆盖值及牙周袋深度明显减轻或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牙槽骨高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不仅可有效减轻病患牙齿的松动度,改善病患的出血情况,还能有效纠正病患覆牙合覆盖关系以及降低病患的牙周袋深度。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Wang树脂和二氯三苯甲基树脂(以下简称二氯树脂)在固相合成机体保护肽中的表现,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用的Fmoc固相合成法制备机体保护肽,通过比色法对两种树脂与氨基酸的偶联率进行比较,用质谱(MALDI-TOFMS)对粗肽进行鉴定分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进行粗肽的分析和纯化。结果:显示以二氯树脂作载体,第一个氨基酸的连接率,以及机体保护肽的纯度和产率都要明显高于Wang树脂。结论:二氯树脂作载体合成机体保护肽更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纤维桩树脂核修复老年残根残冠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行老年残根残冠修复的患者80例,共92颗患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患牙47颗,采用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对照组患牙45颗,采用金属铸造桩核修复。收集两组患者的血清和龈沟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两组的IL-8、IL-6及TNF-α水平。对比两组疗效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患牙总体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同牙位的治疗成功率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明显(P0.05);修复前两组的IL-8、IL-6及TNF-α的水平差异不明显;研究组修复后1周、1个月及1年的IL-8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修复后1年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修复后1周和修复后1月的TNF-α水平相差不大(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IL-8、IL-6及TNF-α的水平均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结论:纤维桩树脂核修复老年残根残冠具有更好的疗效,对降低牙龈沟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作用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金属铸造桩核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200例上颌前牙残根残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对照组采用金属铸造桩核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患齿修复成功率、修复后1、2年咀嚼效能有效率、修复前后患齿健康指数。结果:1观察组患者因牙龈炎、牙龈着色、冠折/根折、全冠松动/脱落、桩核松动/脱落而失败的发生率为2.0%、2.0%、1.0%、2.0%、1.0%,均低于对照组的6.0%、7.0%、5.0%、7.0%、5.0%,观察组总成功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的74.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观察组修复后1、2年咀嚼功能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4.0%、86.0%,对照组分别为89.0%、7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患者修复后抗折裂强度、GI、SBI均较修复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修复后抗折裂强度、GI、SBI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具有较高成功率,咀嚼功能改善明显,临床效果优于金属铸造桩核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对牙周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78例牙周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9例每组。对照组采取单纯的牙周组织再生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AL)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IL-8、TNF-α水平、GI、SBI、PLI、PD、A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能有效降低牙周炎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BPS注塑树脂和热凝基托树脂表面细菌粘附能力的大小。方法将BPS注塑树脂和热凝基托树脂试件进行细菌体外粘附实验,采用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测定血型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白色念珠菌粘附量的大小。结果培养24h、48h、168h后,各BPS注塑树脂试件组的细菌粘附量均少于热凝基托树脂试件组。结论BPS注塑树脂较热凝基托树脂更能减少血型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白色念珠菌在其表面的粘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金属桩与玻璃纤维桩对老年上颌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口腔科收治的上颌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患者40例,随机分为玻璃纤维桩组和金属桩组,每组各20例,玻璃纤维桩组患者给予玻璃纤维桩进行残根残冠修复,金属桩组给予金属桩进行残根残冠修复,治疗结束后1年随访,对所有患者的牙龈指数(GI)、修复齿出血指数(SBI)、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修复效果以及患者疗效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数(GI)以及修复齿出血指数(SBI)均下降(P0.05);与金属桩组相比,玻璃纤维桩组患者的牙龈指数(GI)以及修复齿出血指数(SBI)较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颜色匹配率以及边缘适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修复体完整例数百分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玻璃纤维桩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较高(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在老年上颌前牙残根残冠修复的应用与金属桩组相比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与铸造金属桩核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20例因前牙牙体缺损或者冠折需行桩核冠修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玻璃纤维桩组及铸造金属桩组,每组各60例。玻璃纤维桩组采取玻璃纤维桩核与烤瓷全冠修复术治疗,铸造金属桩组采取钴铬合金铸造桩核与烤瓷全冠修复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修复治疗的疗效及失败情况。结果:玻璃纤维桩组有1例(1颗)患者因搬迁失访,铸造金属桩组有2例(2颗)患者因金属致敏性导致治疗中断;余117例(179颗)患者中,玻璃纤维桩组共92颗牙,成功率为89.13%,铸造金属桩组共87颗牙,成功率为79.31%,玻璃纤维桩组的明显高于铸造金属桩组;玻璃纤维桩组牙根折裂、桩核松动或脱落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铸造金属桩组;而桩核折的发生率则明显高于铸造金属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具有美观、抗疲劳、易于操作、患者复诊次数少等优势,且不存在细胞毒性及过敏反应等问题,其修复效果优于铸造金属桩核。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究龈沟液褪黑素(Melatonin)、正五聚体蛋白3(PTX3)与老年牙隐裂伴慢性牙髓炎(CP)患者炎症因子和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65例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实施正畸牙拔除的健康受试者10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龈沟液Melatonin、PTX3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Pearson检验分析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龈沟液Melatonin、PTX3水平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165例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接受根管治疗+全冠修复后随访1年,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龈沟液Melatonin、PTX3对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龈沟液中Melatonin水平降低(P<0.05),PTX3、TNF-α、CRP、IL-6水平升高(P<0.05)。Pearson检验显示,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龈沟液PTX3与TNF-α、CRP、IL-6呈正相关(P<0.05),龈沟液Melatonin与TNF-α、CRP、IL-6呈负相关(P<0.05)。165例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根管治疗+全冠修复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失访3例,最终共162例患者完成随访。162例患者中成功122例、好转26例、失败14例,无效率为8.64%(14/162)。与有效组比较,无效组裂纹达髓底占比、探诊深度>5 mm占比、PTX3水平显著升高(P<0.05),Melatonin水平显著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裂纹深度达髓底、探诊深度>5 mm、PTX3水平升高是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Melatonin水平升高为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龈沟液Melatonin联合PTX3检测预测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为0.803、0.857、0.777。结论:龈沟液Melatonin水平降低、PTX3水平升高与老年牙隐裂伴CP患者炎症反应有关,且Melatonin水平越低、PTX3水平越高者治疗效果越差,Melatonin联合PTX3检测对于根管治疗+全冠修复治疗效果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畸牙移动是在机械力的作用下,通过对牙周膜产生牵张或压缩的力来引起牙周组织在生理限度内的组织改建,从而达到牙齿移动、矫治畸形的目的。由于没有明显的年龄限制,正畸矫治在全球范围已变得越来越普遍。因此,相关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基础是正畸力作用于牙周组织激活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进而引起牙周膜的修复改建。为指导临床、加速正畸矫治疗程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正畸牙移动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发现最新的研究集中在MAPK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PI3K/AKt/m TOR信号通路,BMP-2信号通路,Caspase-3介导的凋亡通路较多。但是正畸牙移动引起的牙周组织改建是一个多种生物力学信号转导通路相互调节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于上述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有待于我们更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人工林6块固定标准地30株枝解析数据,在分析树冠表面积和树冠体积与林分变量和林木变量的基础上,利用幂函数建立了树冠表面积(CSA)和树冠体积(CV)的预估模型,同时还对林木材积生长量与CSA和CV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树冠表面积和树冠体积随着林木胸径、树高和冠长的增大而增大,林木材积生长量与树冠表面积和树冠体积均明显呈线性关系。不同林分条件的樟子松人工林CSA和CV随林分年龄和胸径的增大而增大,CSA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CV与林分密度相关不紧密。林分树冠表面积和树冠体积预估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两个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在±8%之内,预估精度均大于91%,说明所建模型可以很好地预估樟子松人工林不同林分条件下的林木树冠表面积和树冠体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Embrace树脂和Luxa Core Z-Dual树脂在纤维桩全冠修复牙冠严重缺损的效果。方法:将116颗牙冠严重缺损的患牙行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60颗(前牙39颗,后牙21颗)采用Embrace树脂及纤维桩全冠修复。B组56颗(前牙33颗,后牙23颗)采用Luxa Core Z-Dual树脂及纤维全冠修复,比较两组患牙的修复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3-12月,A组58颗牙修复体完好,失败2颗,成功率为96.66%,其中前牙失败2颗,成功率为94.87%,而后牙成功率为100%;B组54颗牙修复体完好,2颗失败,成功率为96.43%,其中前牙失败2颗,成功率为93.94%,而后牙成功率为100%,两组患牙修复体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颗修复体的失败均因纤维桩松动脱落所致。结论:Embrace树脂和Luxa Core Z-Dual树脂在纤维桩全冠修复牙冠严重缺损时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Embrace树脂临床操作上更简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采用牵张成骨以及正颌正畸技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 例颞下颌关节强直
继发小下颌畸形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仅采取正颌正畸治疗,观察组一期通过关节成形
术解除关节强直,完成正畸治疗后,二期采用牵张成骨以及颏成形术矫治小下颌畸形伴随OSAHS,术后进行8-35 月的随访,评价
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牵张距离、颏前移距离以及术后张口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最大张口度均大于20 mm,平均最大张口
度由术前的3.2 mm增加至术后的36.7 mm,P<0.05,观察组术后能够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两组患者术后的平均睡眠紊
乱指数(AH1)、LAST、后气道间隙(PAS)以及SNB 角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患者的OSAHS 症状均得到显著
的改善,未出现OSAHS复发情况。结论:牵张成骨联合正颌正畸技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可以很好的矫治
牙额面畸形,且能够有效改善伴发的OSAHS 症状。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全冠修复联合牙合贴面修复治疗牙体缺损疗效及对抗折强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研究组应用全冠修复联合牙合贴面修复治疗,对照组只应用全冠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美观、固定及咀嚼功能、折裂载荷值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5 % vs.80.0 %,P<0.05);研究组的美观、固定及咀嚼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折裂载荷值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 % vs. 22.5 %,P<0.05)。结论:利用全冠修复联合牙合贴面修复治疗牙体缺损效果优于单纯全冠修复,抗折强度较高,美观、固定及咀嚼功能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任丽萍谢伟丽李天侠于天亮宋颖韬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0):3928-3930
目的:观察成品螺纹桩、铸造钴铬合金桩核、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90颗残根残冠,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A组成品螺纹桩,B组铸造钴铬合金桩核,C组纤维桩进行修复,并随诊18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成功率.结果:3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成品螺纹桩组的成功率为73.33%,铸造钴铬合金桩核组的成功率为60.00%,纤维桩组的成功率为96.67%,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与成品螺纹桩和铸造钴铬合金桩核相比,纤维桩具有更好的粘结性及抗折能力.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全瓷冠、高嵌体与覆盖体对大面积牙体缺损后牙修复效果及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8年5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大面积牙体缺损后牙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其分为全瓷冠组、高嵌体组与覆盖体组各48例。全瓷冠组给予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治疗,高嵌体组给予高嵌体修复治疗,覆盖体组给予覆盖体修复治疗,观察随访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三组修复后3个月的牙龈指数(GI)与探诊出血(BOP)阳性率低于修复前,高嵌体组、覆盖体组低于全瓷冠组(P<0.05)。全瓷冠组、高嵌体组、覆盖体组修复后3年的龋齿、牙周炎症、牙体修复体折断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1 %、16.7 %、8.3 %,对比有差异(P<0.05)。高嵌体组、覆盖体组随访3年的修复体固位、修复体外形、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评分都高于全瓷冠组(P<0.05)。随访3年,三组修复体固位对比无差异(P>0.05),但修复体外形、修复体边缘适合性对比有差异(P<0.05)。全瓷冠组、高嵌体组、覆盖体组随访3年的满意度分别为87.5 %、97.9 %和100.0 %,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全瓷冠、高嵌体与覆盖体在大面积牙体缺损后牙修复的应用均具有一定的效果,对牙周组织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Crown ethers are capable of complexing with primary amines and have been utilized in chromatography to separate amino acid racemates. This application has been extended to resolve (1‐amino‐1‐phenylmethyl)phosphonic acid and (1‐aminoethyl)phosphonic acid racemates, along with their aminocarboxylic acid analogs (2‐phenylglycine and alanine, respectively), via a ChiroSil RCA crown ether based chiral stationary phase. Effects of the organic modifier, temperature, and acid type and concentration on retention and selectivity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rends in retention and selectivity varied between aminophosponic acids and their aminocarboxylic analogs. Computer modeling and 1H NMR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potentially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nteractions of the aforementioned molecules with the ChiroSil RCA chiral stationary phas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of the most stable conformations for (R)‐ and (S)‐enantiomers were compared to elution order; it was found that the elution order agreed with molecular modeling such that the longest retention correlated with the predicted most stable complex between the enantiomer and crown ether. 1H NMR demonstrated interactions of aminophosphonic and aminocarboxylic racemates with (+)‐(18‐crown‐6)‐2,3,11,12‐tetracarboxylic acid in solution and was utilized to determine enantiomeric excess of (1‐amino‐1‐phenylmethyl)phosphonic acid after its enantioenrichment via crystallization through diastereomeric salt formation with the crown ether followed by filtration. Chirality 25:369–378, 2013. © 2013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观察高嵌体修复与纤维桩核冠修复对后牙牙体缺损疗效及对患者咀嚼能力和牙龈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60例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26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纤维桩核冠修复治疗,观察组行高嵌体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咀嚼功能、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LI)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邻面接触、表面质地、边缘密合度、舒适度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修复前,两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修复后,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修复前,两组GI和PLI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修复后,两组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12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3.08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嵌体修复与纤维桩核冠修复用于治疗牙体缺损,高嵌体修复的临床疗效更佳,患者咀嚼能力和牙龈健康程度明显提升,GI和PLI评分明显降低,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