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可导致感觉丧失、运动功能丧失和记忆衰竭等症状的难治性疾病,传统治疗方法虽能延缓疾病进展,但局限性明显。而神经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治疗方式能够有效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及组织再生,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应用方面前景广阔。因此,本文通过对神经干细胞的现有来源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神经干细胞移植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老龄化的进程,阿尔茨海默、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加.大量研究表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是一个多机制、多因素的复杂过程.针对其发病机理先后提出了神经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基因遗传等多种假说.根据这些假说开展了对神经细胞有营养和保护作用物质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目前神经营养物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目前其治疗只停留在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阶段。由于神经细胞是难以再生的一种细胞类型,寻找替代神经细胞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移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表明,MSC(mesenchymal stem cell)、ESC(embryonic stem cell)或i PSC(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能在体外分化为神经细胞,干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前景,但目前受到神经分化效率低、免疫排斥等因素的限制。研究显示,micro RNA具有参与神经发育和分化等作用,且具有重编程神经干细胞并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能力。因此,该文就micro RNA参与体细胞的重编程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机制与作用等作一简要综述,探讨micro RNA对体细胞重编程调控作用和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与脑老化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研究发现成年人脑神经元可以再生,使人们重新认识老年脑神经细胞的可塑性,它为脑损伤的修复带来新的希望。最新研究表明,神经再生可被调控,是一种新的修复机制。这使得利用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治疗老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是一类以神经元退行性病变为基础的慢性、进行性、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 disease,H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脊髓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不同类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al cerebella ataxias,SCA)等。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中,氧化应激学说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而研究表明,Nrf2-ARE信号通路是体内抗氧化应答机制中最重要的通路之一,其能对氧化应激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产生保护作用,即阻止神经细胞的病变和凋亡,进而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因而有望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治疗靶标。本文就Nrf2-ARE信号通路结构特点及Nrf2-ARE信号通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成熟的神经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具有不可再生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其他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元缺失,难以自发修复取代。如何修复大脑中受损的神经细胞、补充神经细胞已成为治疗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的关键。本综述将通过干细胞移植和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去分化两种途径来介绍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损伤的最新疗法。  相似文献   

7.
蚊虫主要依赖嗅觉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化学信息交流。蚊虫通过嗅觉感受系统寻找食物、 配偶和产卵场所, 进而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蚊虫嗅觉系统对气味信号神经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蚊虫的嗅觉感器主要位于触角和下颚须, 触角上的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感受氨水、 乳酸、 羧酸类化合物等人体和其他动物释放的微量气味物质, 下颚须上的锥形感器则感受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一些其他的挥发性物质; 蚊虫嗅觉感器内部有受体神经细胞, 其上分布有嗅觉受体蛋白, 蚊虫对外界环境的化学感受就是通过气味物质与这些受体蛋白互作而得以实现; 根据对不同气味物质的反应谱差异, 嗅觉神经细胞被分为不同的功能类型; 来自嗅觉神经细胞的神经信号进一步从外周传导至中枢神经中脑触角叶内的神经小球, 在此对信息进行初步的处理, 通过评估嗅觉神经细胞的反应和触角叶内的神经小球相应被激活的区域, 不同小球被分别命名; 最后, 神经信号继续整合, 由投射神经传向前脑, 最终引发一系列昆虫行为反应。这些研究从理论上剖析了气味信号在蚊虫嗅觉系统中的神经转导通路, 对于我们深刻理解蚊虫的嗅觉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其他昆虫甚至人类的气味识别机制及进行更深层次神经科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细胞内线粒体呼吸链过程中的电子漏和神经细胞代谢的酶类如单胺氧化酶(MAO)等可产生活性氧物质(ROS)如H_2O_2等。ROS对细胞有毒性作用,导致细胞死亡,在许多疾病特别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用H_2o_2诱导N-2a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利用光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了诱导的N-2a细胞的死亡,结果表明其死亡形式不同于典型的细胞凋亡,而类似于Ⅱ型神经细胞编程性死亡,死亡细胞染色质呈团块状凝集,细胞核膜仍保持完整。DNA不降解形成ladder,且不需要caspase-3,1的活性,但是H_2O_2诱导的Neuro-2a细胞死亡可以被Bcl-X_L,抑制。我们的结果可以说明,ROS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是导致Ⅱ型神经细胞编程性死亡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9.
Co Cl2是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建立缺氧模型时常用的造模药物,Co Cl2引起缺氧与Co2+置换细胞内的氧感受器类血红素蛋白及一些催化酶中的Fe2+、HIF表达增多、ROS蓄积等都密切相关。本文就Co Cl2诱导神经细胞缺氧的可能机制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细胞内线粒体呼吸链过程中的电子漏和神经细胞代谢的酶类如单胺氧化酶(MAO)等可产生活性氧物质(ROS)如H2O2等.ROS对细胞有毒性作用,导致细胞死亡,在许多疾病特别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用H2O2诱导N-2a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利用光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了诱导的N-2a细胞的死亡,结果表明其死亡形式不同于典型的细胞凋亡,而类似于Ⅱ型神经细胞编程性死亡,死亡细胞染色质呈团块状凝集,细胞核膜仍保持完整.DNA不降解形成ladder,且不需要caspase-3,1的活性,但是H2O2诱导的Neuro-2a细胞死亡可以被Bcl-XL抑制.我们的结果可以说明,ROS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是导致Ⅱ型神经细胞编程性死亡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Caspase-3: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靶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Caspase-3是caspases家族(一类天冬氨酸特异性酶切半胱氨酸蛋白酶)中的成员,是哺乳动物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酶.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caspase-3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角色.Caspase-3在这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不仅仅是起着凋亡的效应器作用,还能直接与老年性痴呆症、帕金森氏症、亨廷顿舞蹈病、脊椎小脑失调等疾病的致病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参与致病机制.因此,caspase-3是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靶点,寻找caspase-3高效高选择性的抑制剂将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周鹏  徐运 《生命的化学》2006,26(6):541-543
近年来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的研究发现,乙酰化和去乙酰化在这一过程扮演了重要角色。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ase,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两大家族分别催化组蛋白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两者相互拮抗,维持体内乙酰化内稳态的平衡。乙酰化内稳态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的。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含量下降,乙酰化内稳态被打破,影响了神经细胞内重要基因的转录,从而导致了神经细胞功能失调甚至死亡。该文主要介绍HAT和HDAC两大家族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针对乙酰化内稳态平衡机制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以大脑和脊髓中特定的神经元损伤或丢失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症(AD)、帕金森症(PD)、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亨廷顿病(HD)和多发性硬化(MS),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造成了很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近年来,PI3K/AKT信号路径作为一种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信号通路,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本文总结了PI3K/AKT信号通路在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在不同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癌症中的作用异同进行了讨论,进而展望未来相应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4.
《生理通讯》2010,29(3):80-81
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和亨廷顿氏病等,是一种神经细胞发生渐进性功能异常及死亡导致的神经性疾病。得病初期,一些不可溶的淀粉状原纤维蛋白在人体组织内聚积,导致器官产生无法逆转的病变。近些年来,人们一直在通过三维技术对此类蛋白质进行研究,并认为在不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致病蛋白质的结构也会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已被证实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一个危险因素。已有报道表明,AD和PD患者脑内的胰岛素信号转导受到损害。这一发现使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有了新的研究,并显示出良好效应。临床前期试验表明,胰岛素或长效肠促胰岛素肽(incretin peptide)类似物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在AD和PD转基因模型动物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一种肠促胰岛素的类似物)阻止了神经退行性变进程,改善了神经元和突触的功能,并减轻了疾病的症状。在AD转基因小鼠模型中,GLP-1类似物阻止了淀粉样斑块的沉积、突触的丧失以及认知功能的损害;在PD动物模型中,GLP-1类似物改善了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和运动功能。在此基础上,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之中,并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在AD患者中的初步研究表明,鼻腔给予胰岛素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减少脑内的AD标志物。对PD患者的初步研究也表明,目前已经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Byetta)对PD病人具有良好的疗效。另一种上市用于治疗糖尿病的GLP-1类似物(liraglutide,Victoza)也正在AD患者中进行临床测试。最近,第三种GLP-1受体激动剂(Lixisenatide,Lyxumia)已经在欧洲被批准上市,该药物也显示了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将就以上抗糖尿病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归纳。可见,GLP-1类似物所显示的神经保护乃至神经再生作用为AD和PD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这些作用是当前其它药物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6.
侯玲玲  洪涛 《中国科学C辑》2008,38(4):303-310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以神经元退行性病变或凋亡, 从而导致个体行为异常乃至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随着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 而大多这类疾病诊断困难,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 干细胞研究的迅速发展, 为这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 目前多种干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动物模型上的尝试已取得进展. 本文综述了胚胎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阿尔茨海默氏病、亨廷顿病、肌萎缩性侧索坏死等的治疗中的应用和进展.  相似文献   

17.
芹菜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类蔬菜水果中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该文主要从抗肿瘤、心血管保护、抗神经退行性疾病、抗2型糖尿病以及安全性等方面阐述和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芹菜素在这些疾病中的潜在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久病可多只多器官受损,例如:糖尿病眼病和肾脏疾病、神经受损、糖尿病心脏并、血管受损等多组织的慢性退行性病理改变,最终引起多器官功能缺陷至衰竭。2型糖尿病病理缺陷主要体现在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及胰岛素的抗性,其中胰岛素抵抗(IR)是其核心始动因子[1]。近期有研究报道,造成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是胰岛素信号传导系统的异常。所以,进一步探讨胰岛素信号传导异常系统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对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细胞自噬是一条依赖溶酶体降解的途径,它对于清除细胞质内蛋白质聚集体、损伤的细胞器,维持细胞内稳态等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于突变蛋白质在神经细胞中堆积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失调症。细胞自噬是清除胞质内蛋白质聚集体的重要途径,利用提高细胞自噬能力对神经退行性疾病进行治疗具有光明前景。简要介绍了细胞自噬的机制及细胞自噬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果蝇模型研究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以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导致个体行为异常乃至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果蝇以其独特的分子遗传学优势成为研究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理想模型.通过对果蝇模型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细胞分子通路,还可以研究对疾病有调控作用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寻找可能的药物作用靶点并进行药物筛选,为防治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的方法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