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弄清广东西部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的主要成分,该文于2005 年—2006 年间在粤西近岸重点养殖区采集主要经济贝类,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其进行了麻痹性贝类毒素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染毒的贝类样品中共检出PSP 的11 种成分,主要成分为STX 和C1,检出率分别为77.78%和66.67%,且STX 的含量较高。其次为GTX4 和dcGTX2-3,检出率均为55.56%,其含量普遍较低。总体上,麻痹性贝毒成分在粤西海域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季节性和贝类种间差异。地域上,PSP 主要分布在北津港、海陵湾和流沙湾;季节上毒素含量在春季末达到高峰;托氏毛蚶(Scapharca troscheli)对PSP的积累能力较,相比于其它贝类,其体内PSP含量最高,达2.85 nmol/g,毒性达55.99 μgSTX/100g。该研究结果可为广东沿海赤潮生物毒素的监测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海和南海有害赤潮高发区麻痹性贝毒素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小白鼠生物检测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采自浙江舟山和广东深圳海域贝类的麻痹性贝毒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舟山海域近岸的贝类毒素检出率为14%,染毒的贝类毒素含量不高,低于小白鼠生物检测法的测定范围;深圳近岸贝类毒素检出率为30%以上,华贵栉孔扇贝是主要的染毒贝类,有1个样品毒素含量达5.1Mu·g-1,超出安全食用标准.从深圳大亚湾华贵栉孔扇贝检测出10种麻痹性贝毒素成分,消化腺的主要毒素成分为GTXl+2和GTX5,Cl+2和GTX2+3,而剔除消化腺后其余贝组织的主要成分为neoSTX和GTX5.贝毒素主要积累在扇贝的消化腺内,消化腺含有的毒素是贝肉组织的8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害赤潮在我国沿海养殖区发生越来越频繁,对水产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并且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引起了我国重视,并开始了研究[1、2]。有害赤潮所产生的毒素中,麻痹性贝毒毒素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引起人们加倍重视[3]。由于麻痹性贝毒毒素在国际间的传送受到了严格限制,而我国处于研究起始阶段,缺乏标准毒素,缺乏易于进行培养的赤潮产毒藻株,给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一种能产生麻痹性贝毒毒素的淡水蓝藻水华束丝藻NH-5株受到了注意。  相似文献   

4.
抗麻痹性贝毒素GTX2,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备抗麻痹性贝毒GTX2,3单克隆抗体。利用醛化法将GTX2,3与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完全抗原。免疫小鼠,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GTX2,3与钥孔血蓝蛋白(KLH)偶联作为检测抗原,用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株。将筛选的阳性细胞株制备腹水。获得三株稳定分泌抗GTX2,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F4、F10、G9。间接ELISA法检测F10细胞株腹水抗体效价为1.4×10-5。半抗原GTX2,3与载体蛋白偶联后,作为免疫原,可制备高滴度的抗GTX2,3抗血清和单克隆抗体。该抗体对于藻毒素具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可用于污染海产品的麻痹性贝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深圳海域养殖牡蛎体内的卫生质量状况,我们于2002年1月~2004年2月对该海域养殖牡蛎体内的污染物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六六六(BHC)为ND(未检出)~0.100mg?Kg-1湿重,DDT为0.004~0.255mg·Kg-1湿重,细菌总数为ND~9.3104Ind·g-1,大肠菌群为ND~5.6104Ind·(100g)-1,PSP为ND~34礸·(100g)-1,副溶血性弧菌沙井和后海的近江牡蛎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余站位未检出。参照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深圳海域养殖牡蛎的六六六、DDT、细菌总数和PSP完全符合要求,沙井和后海的近江牡蛎副溶血性弧菌超标,所有站位的大肠菌群均存在超标。综合重金属的检测结果发现,所有站位的牡蛎均有多个污染物超标,卫生质量欠佳,珠江口和深圳湾的近江牡蛎较大亚湾和大鹏湾的长牡蛎和褶牡蛎卫生质量更差。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深圳海域养殖牡蛎体内的卫生质量状况,我们于2002年1月~2004年2月对该海域养殖牡蛎体内的污染物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六六六(BHC)为ND(未检出)~0.100mg·Kg-1湿重,DDT为0.004~0.255mg·Kg-1湿重,细菌总数为ND~9.3×104Ind·g-1,大肠菌群为ND~5.6×104Ind·(100g)-1,PSP为ND~34μg·(100g)-1,副溶血性弧菌沙井和后海的近江牡蛎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余站位未检出。参照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深圳海域养殖牡蛎的六六六、DDT、细菌总数和PSP完全符合要求,沙井和后海的近江牡蛎副溶血性弧菌超标,所有站位的大肠菌群均存在超标。综合重金属的检测结果发现,所有站位的牡蛎均有多个污染物超标,卫生质量欠佳,珠江口和深圳湾的近江牡蛎较大亚湾和大鹏湾的长牡蛎和褶牡蛎卫生质量更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