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免疫是抵御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稳态的建立与维持须受到精确调控。近期研究进展表明,传统意义上抗原特异性免疫细胞——T细胞,能够以抗原非特异的方式在天然免疫阶段调节炎性反应,并决定了机体对微生物的免疫应答稳态。因此,深入了解T细胞以及不同T细胞亚型对天然免疫炎性反应的调控机制,有助于绘制天然免疫新的调控网络,阐述炎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
单胃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与肠道免疫功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胃肠道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营养、免疫等方面对宿主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间存在密切的交流和互作机制,尽管肠道共生菌具有定植抑制效应,但肠道微生物也可通过其特定组分刺激免疫细胞如Tregs细胞、Th17细胞的分化,肠道菌群的紊乱可能导致细菌移位、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影响机体健康。宿主免疫系统可通过分泌多种免疫效应因子如MUC、sIgA、ITF、RegIIIγ、α-防御素等调节肠道微生物的分布和组成,调节肠道菌群的稳态。本文综述了单胃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深入探讨了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动物肠道免疫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稳定的肠道微生物内环境是肠道微生物与肠道免疫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不断的进食过程中,昆虫肠道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发生变化,肠道微生物与肠道上皮细胞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动态的平衡机制。昆虫肠道上皮细胞可以感知有益和有害条件并利用免疫调控通路来实现微生物种群稳态的动态调节,例如双重氧化酶-活性氧(dual oxidase-reactive oxygen species, Duox-ROS)系统和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 Imd)信号通路可以感知肠道微生物数量变化并参与到肠道微生物稳态调节过程。除此之外,肠道微生物群也会通过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 QS)释放相应的效应因子来调节菌群行为,间接性起到稳态调节的作用。因此,本文综述了昆虫肠道中物理防御、免疫信号通路以及肠道微生物通过QS在昆虫肠道微生物稳态维持中的作用,加深对肠道组织与肠道微生物互作关系的认识。未来将继续对更多种类昆虫体内微生物的稳态调控机制及调控机制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并基于调控机制设计开发改变肠道微生物稳态的新型农药,为实现有效害虫防治提供新的靶标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胃肠道得以对其吸收的各种食物、遭遇的各种病原体以及在此寄宿的多种微生物作出反应,维持机体的稳态。然而,肠道菌群紊乱可能会通过影响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肠内分泌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活动引起或加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将围绕肠道菌群对肠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病理生理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宿主微生物群落对机体局部以及系统免疫的影响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发现局部的微生物群落能够对机体远端部位的免疫能力造成影响。肠道和呼吸道菌群稳态对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以及抗病原微生物感染至关重要,肠道和呼吸道菌群失衡与炎症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肠道和呼吸道菌群失衡会通过"肠—肺轴"的相互作用,引起免疫系统改变与急性、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对肠道微生物和呼吸道微生物在肠-肺轴中发挥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并对从微生物角度进行疾病治疗干预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臻琪  李耀平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12):5548-5562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以影响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例如,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具核梭杆菌等已被证实与晚期的大肠癌和患者生存率降低相关。肠道微生物变化可以导致肠道稳态破坏,菌群数量以及类别的变化会导致宿主产生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过程,促进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因此需要研究肠道微生物如何破坏肠道屏障、介导物质代谢、产生炎症因子及激活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如何造成肠道微生物生态失调从而加速疾病进程。通过研究肠道微生物与大肠癌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有所帮助。本文就目前肠道微生物与大肠癌相关机制和前沿治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众所周知,我们的肠道内部寄生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这些微生物中有相当一部分对人体是有益的。比如细菌分泌的维生素以及短链脂肪酸能够促进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同时,宿主也进化出一些手段来避免不正常的肠道炎症反应。比如肠道上皮覆盖的粘膜层以及抗菌肽能够有效阻止微生物与宿主细胞的过分接触。  相似文献   

8.
免疫细胞与炎症介质在肠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ing GF 《生理科学进展》2001,32(3):233-239
肠炎的起因是多样的,但引起粘膜的损伤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的机制却是相似的。近年来免疫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的发展对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的了解有了巨大的进步。肠炎的起因是病原或过敏原刺激活化了先天免疫和特异免疫系统的细胞,由肠道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再活化或动员更多的细胞,并进一步分泌更多的因子,形成病原、细胞和因子之间的级联反应。由细胞与因子的综合作用,造成肠道局部的炎症。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比例的消长决定了炎症的转归和预后。对炎症因子及其拮抗剂作用机制的了解,将有助于肠炎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用免疫组化双色反应,对大鼠小肠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进行表皮角蛋白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结果表明,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含有表皮角蛋白阳性颗粒,提示胃肠的正常内分泌细胞和其它粘膜上皮细胞一样含有角蛋白中间丝,它们可能也和其它粘膜上皮细胸一样共同起源于内胚层。  相似文献   

10.
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是共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通过保护肠上皮屏障的完整性来维持肠道内环境平衡,并通过影响肠道免疫细胞的分化调节免疫系统。作为肠道微生物群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的一类重要代谢物,SCFAs通过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或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调节肠道免疫细胞功能与分化,在宿主的健康和免疫介导的疾病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从SCFAs的来源、运输和信号转导,以及SCFAs对免疫细胞、免疫屏障及肠道疾病的影响等六个方面展开综述,并重点介绍了SCFAs对免疫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免疫细胞的黏附与迁移是机体免疫与宿主防御的关键环节,在机体免疫监视以及稳态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参与到癌细胞转移的过程中。免疫细胞在血管内皮表面的滚动、活化、稳定黏附和定向迁移依赖整合素功能,并受到细胞微环境,包括生物微环境、化学微环境以及物理微环境的多因子协同作用和调控。细胞微环境的紊乱往往导致免疫细胞黏附与迁移的异常,引发炎症性疾病,甚至肿瘤。将对细胞微环境通过整合素调控免疫细胞黏附与迁移进行概述,重点介绍生物微环境、化学微环境和物理微环境对免疫细胞黏附与迁移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2.
肠道稳态是宿主肠道黏膜和免疫屏障、肠道环境、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平衡状态。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是IL-10细胞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是免疫反应中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在维持肠道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从IL-10在维持肠上皮细胞稳态、肠屏障完整性、肠道菌群平衡以及在肠道中的抗炎作用四个方面对IL-10在维持肠道稳态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IL-10在肠道疾病中的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过氧化反应与肠粘膜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后肠道损伤情况与过氧化反应和TNF、IL-6的变化.方法利用太鼠失血性休克模型(30mmHg、70min),在复苏后0、2、6、12、24、和48h检测血液和小肠组织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TNF和IL-6含量,以及小肠的病理改变和肠道菌移位情况.结果大鼠血清MDA值在复苏后0~2h升高,SOD活性多数时间点均升高;小肠MDA值在0~24h升高,SOD活性0~12h降低.血清TNF含量在6~48h升高;小肠在0~12h升高.IL~6含量无明显变化.小肠粘膜在复苏后2h有明显的上皮脱落,6~12h,可见细菌侵入粘膜层,6~48h,在肠系膜淋巴结等脏器中检出肠道菌.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粘膜SOD合成能力的降低或活性抑制可能是加重局部损伤的机制之一.在休克复苏早期TNF值的升高与肠道内该因子的大量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4.
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肠道病原菌,可引起肠道炎症。该病原菌主要通过其致病岛(SPIs)编码的III型分泌系统(T3SS)分泌效应因子,包括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其在入侵肠上皮细胞时会释放促炎因子引发炎症反应,同时,为防止促炎因子过度破坏宿主细胞影响菌体的生存和繁殖,鼠伤寒沙门菌会产生一系列抗炎因子来调节细胞内信号通路,与宿主共同繁殖并最终全身扩散造成严重感染。旨在对鼠伤寒沙门菌利用T3SS效应因子入侵并调节宿主细胞信号通路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5.
肠道上皮是肠上皮细胞及其分泌物有机构成的黏膜界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肠道菌群作用的逐渐重视,研究者对肠道上皮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研究表明,肠道上皮调节并维持肠道微生物的定殖与分布,肠道微生物也影响肠道上皮的多种屏障功能,二者通过一系列细胞分子机制紧密联系,共同维持肠道稳态。此外,其过程中产生的宿主-肠道菌群共代谢物被发现可以反映宿主的生理病理状态,作为指标被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效果评估和预后推测。本文基于近年的研究,综述了肠道上皮与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其细胞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总结了理论基础,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姚志超  白帅  张宏宇 《微生物学报》2018,58(6):1036-1048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昆虫形成了独特的肠道防御系统,主要由物理屏障和免疫系统共同作用来抵御外来微生物的入侵。如大部分后生动物一样,昆虫肠道上皮细胞无时无刻不与微生物接触,其种类从有益的共生菌、随食物进入的微生物到影响宿主生命的病原菌。在这样一种复杂的环境中,为了实现防御肠道病原微生物的同时又能维持共生微生物稳定的目的,宿主肠道上皮细胞必须在免疫应激和免疫耐受之间保持一种稳态平衡。Duox-ROS免疫系统和免疫缺陷(immune deficiency,Imd)信号通路作为肠道免疫反应的基本途径,必然参与调节此过程。本文从昆虫肠道防御组成、肠道免疫信号通路作用分子机制以及肠道免疫系统在肠道微生物群落稳态维持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处理人表皮细胞不同时间对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MTT试验确定表皮细胞的铺板密度和SDS的处理浓度,保证细胞的存活率;将人皮肤表皮细胞用SDS分别处理0.5、1.0、1.5、2和4 h后,提取其总RNA,反转录后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比较不同处理与空白组TNF信号通路中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接种细胞密度19 000/cm2、SDS在处理体系中的浓度为0.550μg/m L;SDS处理人皮肤表皮细胞0.5、1.0、1.5、2和4 h后,TNF信号通路基因差异表达的数量依次为4、10、12、8和3个。结论:SDS处理人皮肤表皮细胞1.5 h可以作为考察其对TNF信号通路影响的时间;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可以筛选SDS皮肤刺激性差异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三大主要营养物质之一,膳食脂肪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膳食脂肪摄入不当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的稳态,影响宿主的代谢状况,增加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建立疾病动物模型是研究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的重要手段。文中综述了膳食脂质的数量和种类、肠道微生物和宿主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阐述了基于不同的疾病动物模型,膳食脂质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对宿主代谢的调节,为深入了解膳食脂质、肠道微生态和宿主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肠道微生物与胆汁酸代谢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参与了胆汁酸在肠道中的修饰过程;肠道微生物通过法尼醇受体影响胆汁酸的合成;肠道微生物通过调节胆汁酸的代谢影响机体健康,反过来胆汁酸也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影响机体健康.肠道微生物与胆汁酸代谢间的稳态影响着机体健康,现对肠道微生物与胆汁酸代谢及其相互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各种微生物,在正常人体的表面,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也存在着一定种类与数量的微生物.即使出生前处于无菌环境中的胎儿,在出生经过产道时,皮肤也会被微生物污染.出生后开始吞咽和呼吸,此时外界微生物即随之进入呼吸道及肠道.所以人的皮肤、粘膜及与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均有微生物的存在.这些微生物绝大部分为细菌.在体表存在的细菌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