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与闭塞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从2017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单侧MCA狭窄与闭塞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经颅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及PWI检查,并将所有患者按照狭窄程度的不同分成轻度/中度组与重度/闭塞组。分析两组患者患侧与健侧大脑半球PWI相关参数,并作相关性分析。此外,分析PWI检查MCA狭窄或闭塞所致脑梗死类型分布情况。结果:DSA诊断结果显示:MCA轻度/中度狭窄患者35例,MCA重度/闭塞患者45例,其中MCA重度/闭塞的PWI检出率为100.00%,显著高于MCA轻度/中度狭窄的80.00%(P<0.05)。MCA轻度/中度组、重度/闭塞组患者患侧大脑半球的平均通过时间(rMTT)、达峰时间(rTTP)均显著高于健侧(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MCA患者狭窄程度与患侧大脑半球rMTT、rTTP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PWI检查结果显示,80例患者共检查出脑梗死患者53例,其中重度/闭塞组脑梗死总检出率以及纹状体内囊区脑梗死检出率分别为82.22%、11.11%,均明显高于轻度/中度组的45.71%、0.00%(均P<0.05)。结论:PWI应用于MCA狭窄与闭塞患者中的价值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MCA狭窄与闭塞的有效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t-PA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保护神经、清除自由基及抗血小板抑制等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BNP,CRP及NSE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NP,CRP及NSE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NP,CRP及NSE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颅内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再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BNP,CRP及NSE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3D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对急性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病人的诊断价值,将43例急性轻度TBI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常规MRI(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和3D ASL扫描。结果表明,3D ASL能显示常规MRI所不能显示的脑内血流灌注情况。3D ASL结果发现,健康志愿者组双侧前、中、后动脉供血区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rain flow,CBF)值比较均无差异(P值均>0.05);TBI患者未出现明显低灌注区的脑实质CBF较志愿者脑实质CBF值明显降低(P值<0.01);TBI患者脑内局部低灌注区较对侧镜面区的CBF值明显减低(P值<0.01)。3D ASL技术能检测出急性轻度TBI患者脑实质灌注减低情况,对于临床诊治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崇。  相似文献   

4.
三七总皂甙对动物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三七总皂甙(SaponinsofPanaxnotoginsengPNS)对小鼠全脑缺血和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的影响。结果发现PNS(50、100mg.kg-1×3d,ip)明显延长断头或iv饱和MgCl2后喘息持续时间。PNS200mg.kg-1术前30min或MCAO术后15minip能减少MCAO术后24h脑梗塞面积,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及行为异常,减轻神经细胞缺血性损害。提示PNS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讨δ-阿片受体(δ-opioid receptor,DOR)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制备大鼠右侧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 h再灌注24 h.于缺血前30 min侧脑室分别注射DOR拮抗剂naltrindole(20 nmol,50 nmol,100 nmol)、激动剂TAN-67(30 nmol,60nmol,200 nmol)或人工脑脊液,用Longa 5分制评分标准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焦油紫(cresyl violet,CV)染色和图像分析处理系统测量梗死灶大小,Western blot检测纹状体DOR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60 nmol TAN-67显著减小梗死体积(P<0.05),提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5),约60 kDa的DOR蛋白表达也倾向于上升(P>0.05);100 nmol的naltrindole加重脑缺血损伤,约60 kDa的DOR蛋白表达下降(P<0.05).上述结果提示,激动DOR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而阻断DOR则加重其损伤.  相似文献   

6.
尽管脑间质给药被认为是避开血脑屏障阻碍,实现中枢神经系统给药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经过16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后发现,只有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经该途径给药有效.本研究对经脑间质途径给予神经保护药治疗脑缺血进行了探索,并首次提出了经脑间质的简单扩散给药技术.结果发现,对大脑中动脉永久栓塞的大鼠模型预先一次性给予胞二磷胆碱(0.0025g/kg,50mmol/L),栓塞12h后显示,SDD组的梗死体积仅是腹腔给药组的1/6,而SDD组胞二磷胆碱的用量却只有腹腔给药组的1/800.本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给药位点,应用简单扩散可实现药物在靶区的分布,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测正常脑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主要动脉的起始部内径、走行、形态及其分支的显示情况,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行全脑血管64层MSCTA检查,采用ADW4.2工作站测量各主要动脉起始部内径,观测其走行、形态和变异,并统计各级分支的显示率.结果:正常成人脑动脉常见的变异发生在组成脑底动脉环的大脑前动脉A1段、前后交通动脉及大脑后动脉起始段,以后交通动脉变异最大.颈内动脉末段、大脑前动脉A1段、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眼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及脉络膜前动脉在MSCTA上的显示率分别为100%、95%、100%、100%、100%、92.5%、58.8%和72.5%.主要脑动脉起始部内径分别是:颈内动脉末段4.013±0.770 mm、大脑前动脉A1段2.709±0.877 mm、大脑中动脉3.498±0.640 mm、大脑后动脉2.025±0.608 mm、眼动脉1.640±0.334 mm、后交通动脉1.491±0.697mm及脉络膜前动脉1.460±0.483mm.结论:正常成人脑血管变异主要发生于脑底动脉环,脑血管直径与其供血范围及分布区血流动力学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儿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与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UmA)和孕妇子宫动脉(uterine artery,UtA)测量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孕晚期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孕妇8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入院各项指标正常的健康孕妇7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胎儿MCA与UmA和孕妇UtA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及胎儿MCA与UmA与新生儿Apga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孕妇UtA血流参数脐血流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脐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和收缩/舒张比(systole/diastole ratios,S/D)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胎儿MCA血流参数PI、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UmA的血流参数PI和S/D高于对照组(P<0.05),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的比例为40.00%,明显高于对照组15.38%。研究组UmA-PI、UmA-RI和UmA-S/D随着Apgar评分的降低呈现升高的趋势,MCA-PI、MCA-S/D和MCA-S/D随着Apgar评分的降低呈现逐渐减低的趋势。UtA血流参数联合MCA血流参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敏感度为97.50%,特异性为96.25%,均明显高于各项参数单独诊断在的敏感度和特异性(P<0.05)。结论:临床可利用孕晚期孕妇UtA、胎儿UmA和M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来预测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几率,根据胎儿UmA和MCA的血流指标随着Apgar评分的变化趋势,可指导临床早期干预,降低胎儿出生缺陷和死亡率,临床价值较高,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12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实验组患者给予超选择动脉溶栓,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水平均下显著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NIHSS水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低而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较静脉溶栓更好。  相似文献   

10.
光学成像观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动态过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 550 nm 内源信号光学成像 (optical intrinsic signal imaging , OISI) 监测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 MCAO)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顶叶皮层 . MCAO 后 4 h 内,观测到一系列自发扩散性抑制 (spreading depression , SD) 波 (10.3±4.6) 次 . 前 2 h 内的 SD 波通常会侵袭整个左侧顶叶皮层,但光信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 后 2 h 内的 SD 波局限于顶叶皮层中央区域,且传播面积逐次减少;旁侧区域光强基线逐步升高, 4 h 时,反射光强升高 (8.4±1.2) %. 随后 TTC 染色证明上述旁侧区域已经梗死 . 实验表明光学成像为确定缺血半暗带并监测其动态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1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及144例对照组人群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血压、血脂、血糖、吸烟饮酒史、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进行收集。结果:研究组颅内动脉狭窄检出率(42.0%)高于对照组(13.9%)(P0.05),颅内动脉狭窄分布为MCA 41.3%、TICA 31.7%、VA 14.3%、ACA 9.5%、BA 6.3%、PCA4.8%。血脂异常、长期吸烟、长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胆红素、尿酸以及C反应蛋白与颅内动脉狭窄相关。结论:关注颅内动脉狭窄及其危险因素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非常重要,控制危险因素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与患者颅内大动脉血管有无狭窄和短期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脑MRA、颅脑CTA及DSA结果,将卒中患者分为颅内大动脉分为血管狭窄组(n=146)和非狭窄组(n=79),并将狭窄组按狭窄程度分为1-6组,每组代表一个等级。在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尿酸、甲功、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入院当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在出院时或发病后14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临床转归。结果:颅内大动脉血管狭窄组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非狭窄组(P0.01)。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优势比(odds ratio,OR)1.00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1~1.005);P0.05]水平升高是脑梗死患者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升高与短期转归不良有关(P0.01),但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丧失统计学意义(OR:0.998,95%CI:0.993~1.002;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是脑梗死患者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与血管狭窄组狭窄程度及短期转归无关短期转归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MCA狭窄ACI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低频超声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低频超声检测MCA狭窄段峰值血流速度(Vs)、微栓子信号(MES)阳性率,比较治疗前、治疗7 d后、14 d后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更低(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MCA狭窄段Vs低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 d后、14 d后观察组MES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14 d后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14 d后低于治疗7 d后(P0.05);而观察组治疗7 d后、14 d后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超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MCA狭窄ACI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与炎症反应,减缓Vs,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治疗26例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尿激酶早期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6例。溶栓前及溶栓后2 h、30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观察并发症及疗效。结果:颈内动脉闭塞9例,大脑中动脉主干(M1)段闭塞6例,大脑前动脉闭塞4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3例。溶栓治疗后10例获得完全再通,9例部分再通,3例未开通。临床症状完全恢复及明显好转16例,占总病例61.5%。术后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并发颅内出血1例。再通后发生再闭塞1例。结论: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行,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内微出血(CMB)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0例,分析其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根据有无CMB将患者分为CMB组(80例)及无CMB组(170例)。详细记录临床资料,观察CMB的个数、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个数和脑白质改变(WMC)的严重程度。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既往脑梗死病史、脑白质改变、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及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史与CMB的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及WMC分值为CM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MB与脑微血管病变之间有密切关系,高血压、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及WMC分值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CMB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etal origin of th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FTP)与脑白质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患者共485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磁共振平扫及血管成像,观察脑白质病变、急性脑梗死及FTP存在与否,并分为观察组(脑白质病组)和对照组(无脑白质病组),比较FTP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32例和253例,观察组共发现53例FTP患者(左侧、右侧、双侧FTP分别为15例、19例、19例),FTP总发生率为22.8%,左侧、右侧、双侧FTP发生率分别为6.5%、8.2%、8.2%;对照组98例FTP患者(左侧、右侧、双侧FTP分别为26例、44例、28例),FTP总发生率为38.7%,左侧、右侧、双侧FTP发生率分别为10.3%、17.4%、11.1%,观察组FTP总发生率及右侧FT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和P0.01)。232例观察组中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56例,无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其中急性脑梗死组有28例FTP患者(左侧、右侧、双侧FTP分别为7例、15例、6例),FTP总发生率及左侧、右侧、双侧FTP发生率分别为17.9%、4.5%、9.6%、3.8%;而无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中,有24例FTP患者(左侧、右侧、双侧FTP分别为8例、4例、12例),FTP总发生率及左侧、右侧、双侧FTP发生率分别为31.6%、10.5%、5.3%、15.8%,观察组FTP总发生率及双侧FT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FTP的存在可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脑白质病甚至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Human Fibrinogen,Fro)水平的改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6月入住解放军八一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508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ntemalcarotidartery,ICA)、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一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MT)。评定标准:颈动脉IMT〉0.9toni或(和)颈动脉斑决定义为CAS。24h内将患者空腹静脉血送检,记录测定后的生化指标及№水平,记录吸烟史、糖尿痛、高血压病等病史,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测定的相关危险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强度。结果:按FIB水平分组(FIB≤3g/L组、FIB〉3g/L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B〉3g/L组的危险度为2.04,年龄、FIB水平、高血压病史及吸烟史对CAS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IB与CAS的相关性最强。结论:FIB水平与脑梗死患者CAS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作用可能强于其他的传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谢靖  高慧春  赵雯  耿玉荣  王宏 《生物磁学》2011,(6):1102-1105
目的:探讨E一选择素(E-selectin)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患者脑梗死(cebreral infarction,CI)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103例CI及110例对照组E-selectin基因第4外显子A561C(S128R)、第10外显子C1839T(L554F)多态性。结果:E-se-lectin基因S128R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CI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SR基因型携带者患CI的风险是SS基因型的2.355倍(OR=2.355,95%CI:1.209~4.588);E-selectin L554F基因型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X2=5.463,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LF基因型患CI的风险是LL基因型的2.315倍(OR=2.315,95%CI:1.132~4.737)。结论:E-selectin S128R和L554F多态性与脑梗死易感性有关;R等位基因和F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CI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一选择素(E-selectin)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患者脑梗死(cebreral infarction,CI)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103例CI及110例对照组E-selectin基因第4外显子A561C(S128R)、第10外显子C1839T(L554F)多态性。结果:E-se-lectin基因S128R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CI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SR基因型携带者患CI的风险是SS基因型的2.355倍(OR=2.355,95%CI:1.209~4.588);E-selectin L554F基因型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X2=5.463,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LF基因型患CI的风险是LL基因型的2.315倍(OR=2.315,95%CI:1.132~4.737)。结论:E-selectin S128R和L554F多态性与脑梗死易感性有关;R等位基因和F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CI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共144例,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差异。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3.01±1.40)显著低于对照组(3.96±2.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4%vs.86.1%,P0.05)。两组间治疗前各指标水平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全血还原黏度(whole blood reduced viscosity,WBRV)、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PV)和红细胞聚集指数(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EAI)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各个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与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CEC)计数显著降低,而一氧化氮(nitrie oxide,NO)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 TM)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NO及sT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on time,APTT)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DD)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PT和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粘稠状态,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