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物磁学》2012,(27):I0002-I0002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晔光研究组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信号通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2012年2月3日,其研究组在《细胞》(Cell)子刊《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发表了题为“BMP4 Signaling Actsvia 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 9 to Control ERK Activity in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胚胎干细胞如何维持自我更新能力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化学》2014,(4):589-589
<正>2014年8月6日,Natur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唐宏研究组和美国Stowers研究所解亭教授实验室的合作研究论文,揭示了蛋白因子之间的竞争性结合调控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新机制。该论文是继双方合作发表多篇阐述干细胞调节机制的文章后(Cell Stem Cell 2007,COLD SPRING HARB SYM.2008,PLoS genetics 2011,Developmental Cell2014)所提出的关于干细胞命运调控的全新理论。该研究组多年研究中发现,干细胞自身调节因子和来源于微环境的信号因子共同控制着干细  相似文献   

3.
《生物磁学》2012,(31):I0004-I0004
近期来自剑桥大学Wellcome Trust干细胞研究中心的Anton Wutz博士发表了题为”Epigenetic Alterations in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ATale of Two Cultures”的综述文章,总结了人类多能干细胞中表观遗传变化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指出干细胞与表观遗传变化之间的关联。相关内容发表在《细胞一千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  相似文献   

4.
正身体缺乏维生素A对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产生有害的影响。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和海德堡干细胞研究与实验医学研究所(HI-STEM)的研究人员报道,这种缺乏导致重要的造血干细胞丢失。这一发现为癌症治疗打开新的局面。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Vitamin A-Retinoic Acid Signaling Regulate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Dormancy"。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完成这一壮举,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扬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首先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产生功能性的精子样细胞(sperm-like cells),然后将这种精子样细胞注入小鼠卵细胞中产生能生育的小鼠后代。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2月25日在线发表在Cell Stem 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omplete Meiosis from Embryonic Stem CellDerived Germ Cells In Vitro"。  相似文献   

6.
正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MGH)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的一种新方法可能引发成体干细胞培养领域变革。研究人员描述了获得来自在日常治疗肺部疾病期间收集的各种组织样品中的气道干细胞(airway stem cell),并对它们进行增殖。这种方法似乎也可用于几种其他的组织,如皮肤、胃肠道内壁和生殖道。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Cell Stem Cell期刊上。  相似文献   

7.
《生命的化学》2014,(5):721-721
<正>2014年10月2日,Cell Stem Cell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研究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将恒河猴皮肤细胞诱导成为了"原始多潜能干细胞",是干细胞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研究团队早在2009年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传统的恒河猴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在这个研究基础上,他们发现一些关键信号通路的调控因子,将恒河猴的传统  相似文献   

8.
哈佛大学干细胞学院(Harvard Stem Cell Institute,HSCI)的Kevin Eggan副教授等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的研究小组,用82岁的遗传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女性患者的体细胞成功培养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研究小组也成功地使iPS细胞诱导分化出了运动性神经元。  相似文献   

9.
《生物磁学》2009,(19):I0003-I0003
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免疫系、干细胞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系,中国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以及长沙湘雅医院的研究者们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成果文章”Vaccination with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Generatesa Broad Spectrum of Immunological and Clinical Responseagainst ColonCancer”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干细胞》(Stem Cell)上,中国科学家们发现了人类干细胞具有提供结肠癌疫苗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HSU)胚胎细胞与基因治疗中心主任Shoukhrat Mitalipov博士及其研究团队首次证实一个存在已久的假设:当变老时,基因突变积累在人们的线粒体(即细胞能量工厂)中。研究人员发现作为一类对病人的皮肤细胞或血细胞进行重编程而产生的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含有存在缺陷的线粒体DNA。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Cell Stem Cell期刊上。  相似文献   

11.
<正>为帮助因病或外伤导致单眼视力丧失的病患,英国科学家用干细胞疗法展开试验,取得较好效果。这一试验结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干细胞》(Stem Cell)杂志。  相似文献   

12.
《生物磁学》2012,(13):I0002-I0003
近日来自美国乔治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首次绘制出了一幅蓝图。揭示了干细胞是如何连接到一起对不断受到的外部信号分子做出响应的。这一研究发现使多年来自世界各地实验室相互矛盾的实验结果趋于一致。并使研究者们获得了精确调控干细胞发育或分化为特异细胞类型的能力。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3月2日的《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  相似文献   

13.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作为临床试验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细胞取得令人瞩目的效果而倍受临床医师关注。然而关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命名却存在争议。为澄清其命名源由,1991年为间充质干细胞命名、业界称之为"间充质干细胞之父"的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阿诺得卡普兰(Arnold I.Caplan)教授撰写专家论述:间充质干细胞更改名称的时侯到了(Mesenchymal Stem Cells:Time to Change the Name!)。为准确理解将Mesenchymal stem cell更改为Medicinal Signaling Cell的中文译文,本刊编辑部特邀阿诺得卡普兰院士在2017年10月28日武汉全国器官移植大会报告期间,和我国业界学者讨论,形成Medicinal Signaling Cell中文译文为"医用信号细胞"的共识。本刊谭建明主编获得阿诺得卡普兰授权,全文翻译其论述并在本刊发表。  相似文献   

14.
近日,旅美华人干细胞协会(Chinese Stem Cell Association in USA,CSCA)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成立。该协会致力于构建一个旅美华人学者间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促进中美两国干细胞专业人员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相关的基础科学和应用性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政策沟通和信息分享,以及临床应用和管理咨询等多行业、跨学科的合作。该协会还致力于协助、建立和促进相关专业协会之间多种形式的科技交  相似文献   

15.
编委推荐     
《遗传》2023,(10):857-858
<正>Cell Stem Cell |通过胚胎互补诱导多能干细胞在猪体内产生人源化中肾异体器官移植是代替原始器官发挥功能的有效方法,但是受到移植器官短缺和缺乏具有组织相容性供体等方面的限制。一种有希望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胚胎与多能干细胞(PSCs)的互补,产生具有人类组织的大型哺乳动物异种嵌合体。利用该方法,目前在小鼠和大鼠之间已经成功实现了胰腺、胸腺和肾脏等器官的异种器官形成。  相似文献   

16.
招聘启事     
<正>生化细胞所陈玲玲组招聘研究助理从事干细胞相关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主要从事RNA编辑和长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调控和干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研究。现因研究需要招聘研究助理1名从事干细胞生物学相关研究。陈玲玲研究组最近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等方法,发现多种新型长非编码RNA,并揭示它们在人源胚胎干细胞/肿瘤细胞中的功能作用(Yang et al,Genome Biol,2011;Yin et al,Mol Cell,2012;Zhang et al,Mol Cell,2013;Xiang et al,Cell Res,2014;Zhang et al,BMC Genomics,2014)。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研究组将以人源胚胎干细胞和肿瘤细胞为模型,进一步探索这些大分子核酸及其调控蛋白质的重要功能机制。详细情况介绍请参考网站:http://www.sibcb.ac.cn/PI.asp?id=138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团队发表在Stem Cell ResearchTherapy上的一篇题为《VCAM-1+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显示出强有力促血管生成活性》的文章受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高度关注。该文章阐述了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胎盘绒毛膜间充质干细胞(CV-MSC)具有良好的促血管生成活性,成为理论走向临床治疗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来自不同组织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对缺血性疾病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有研究人员认为是由于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小鼠干细胞,使得它们能够抵抗关节炎和其他的慢性疾病导致的炎症。这些经过改造的干细胞,被称作SMART细胞(Stem cells Modified for Autonomous Regenerative Therapy,干细胞经修饰用于自主再生疗法),产生制造一种抗炎性生物制剂药物的软骨细胞。在理想情况下,这些软骨细胞将替换关节炎性软骨,同时保护  相似文献   

19.
招聘启事     
正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杨力研究组招聘研究助理和博士后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杨力研究组拟招聘计算生物学研究助理和博士后各1名。研究组近期主要利用整合的高通量测序和计算生物学等方法开展转录组计算系统生物学及相关新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Mol Cell 2013,Cell 2014,Cell Stem Cell 2015,Genome Res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8月7日,Cell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于翔研究组新成果。该研究发现相邻树突棘之间对cadherin/catenin复合物的竞争决定了它们在树突棘修剪过程中的不同命运——胜者更加成熟与强壮、败者则被修剪——从而揭示了发育过程中神经环路精确化的新机制和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