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微生态学作为植物病理学相关的一门边缘学科,将微生态学的理论引入到植物病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将有助于学生对植物病害的概念、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提高植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客观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所组成并决定了事物的性质,我们要认识某一客观事物的本质,就必须把握它的整体,这就是系统论的观点。有关系统的概念,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路德维格.贝塔朗菲(L.von Bertalanffy)的定义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份的总体。灰色系统是指部分信息清楚,部分信息不清楚的系统。自1982年邓聚龙教授提出灰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微生态学,这门学科的出现和发展对于丰富生命科学理论及指导人们的医疗和保健将起到重要作用,作者就微生态学理论与实践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或者生物的细胞组织成分的特性和功能,并结合工程技术原理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门技术。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是涉及到多种学科和多种技术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体系,也有人管它叫生物工程。在现阶段,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就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起,到现在不过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但它在植物病理学中已有初步应用,现将有关情况作个介绍。  相似文献   

5.
PCR-RAPD技术在植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扼要地阐述了PCR—RAPD技术在植物生态研究中的现状、PCR—RAPDA技术在应用中的改善,并对PCR—RAPD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微生态学问世30年,发展之迅速出乎人的意料。尤其是对生态学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微生态学学科本身尚有不足之处,关于边界不清就是一例。1992年巴西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全球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生态学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研究和揭示生态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已经成为指导人类行为准则的一门学科。微生态学越来越引起人们注意,但微生态学边界不清,妨碍了学科发展。尤其在植物病理学科界,认识差距较大,微生态学者正在努力,使其早日求得统一。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的经典定义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Haeckel 1086,Jeffers 1984)。在实践过程中,这种相互关系是可以以个体、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水平来进行研究的。本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基本上是前面两个水平的研究,个体和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称为个体生态学(Autoecology),群落的定义、发展、分类、分布和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称群体生态学(Synecology)。而且从一开始植物和动物就是平行和独立地发展的,这种状况也是在五十年代后开始改变的。植物个体生态学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植物学分支如分类学、生理学、形态学(解剖学)和遗传学有相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20世纪 5 0年代初期 ,我国著名微生态学家、微生态学先驱者魏曦教授、刘秉阳教授创建了我国的微生态新学科 ,并后继由康白教授发扬光大 ,使我国微生态学蓬勃发展。人体微生态的许多基本规律都是从胃肠道微生态学研究得出的。胃肠道微生态的研究与现代医学许多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有广泛的联系 ,胃肠道正常菌群参与了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和药理过程。肠道的解剖结构与肠道的正常微生物群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常菌群实际上已成为宿主生命的必须的组成部分。微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有生命的宿主。对一定解剖部位的疾病生理、病理解剖、…  相似文献   

9.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这一术语,是德国学者沃尔克·鲁斯(Volker Rusch)博士于1977年首次提出,并于1985年给“微生态学”下定义为“微生态学是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中国康白教授于1988年在《微生态学》一书中为“微生态学”下定义为“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在微生态学中是最典型、最原始和最明显的微生态学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医学微生态学理论在祖国医学中的体现和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国著名的微生态学专家 ,中国微生态学创始人之一魏曦教授早在 10多年前就在微生态学刍议一文中这样写道 :中医的四诊八纲是从整体出发 ,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 ,并通过中药使失调恢复平衡 ,因此 ,我相信 ,微生态学很可能成为打开中医奥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本文就医学微生态学理论在祖国医学中的体现和作用加以论述 ,以飧读者。1 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平衡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 ,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 ,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借此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  相似文献   

11.
连续培养技术在微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连续培养技术在微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作了综述。连续培养技术可用来建立体外模型以模拟正常菌群的生态系统,如人或动物的肠道菌群、口腔菌群等;用来研究正常菌群与病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菌群的生理生化特性及代谢产物。并可用于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和生产。  相似文献   

12.
植物病理学家的特殊任务包括植物病害的诊断、病原物的鉴定和检测、病原物的特性研究以及寄主-病原物相互关系的研究。植物病理学家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植物健康,也就是防治病害。病害的准确诊断无疑是防治的前提条件。病原物被鉴定得越快速、越准确,就越能快速地实施正确的防治。病害诊断和病原检测的常规方法主要包括病害的症状学、显微镜技术、微生物学技术、生物鉴定技术和血清学技术。免疫化学技术对病害的快速准确的常规诊断极其有用,对植物病原的鉴定和定量分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花 《蛇志》2009,21(2):170-171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教育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对后续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主要阐述机体在病理状态下形态结构、机能及代谢等方面的变化,临床实用意义大,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重要环节,有人称之为“医学之本”,可见它在医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实验教学不足等优点,同时也要避免多媒体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只有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结合,才能真正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定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人体 ,或更正确地说生物体 ,其生命的存在必须与其内、外环境相适应。不适应 ,只能是患病或死亡。生命与环境是对立的统一体。没有生命无所谓环境 ,没有环境无所谓生命。一切生物体都有其适应环境的极限 ,超过极限就必然失去生命。人类是智慧动物 ,能够扩大其适应环境的极限 ,但不可能没有极限。没有极限就违背了“生命与环境对立的统一”客观规律。因此人体或生物体必须与环境相适应。人体或生物体对外必须适应大环境 ,亦即必须适应地球上的水、土壤及大气结构与变化的客观环境。这就是宏观生态学 (m acroecology)研究的领域。在另一方面 ,…  相似文献   

15.
略谈理论和模型在生态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略谈理论和模型在生态学中的作用邬建国(美国内华达大学系统、荒漠研究所生物科学中心)OverviewontheRoleofTheoryandModelinEcology.¥WuJianguo(BiologicalSciencesCenter,Deser...  相似文献   

16.
分子遗传学在消化道微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消化道微生态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成就有:(1)实验技术的发展,如悉生动物的普及,厌氧培养技术的完善、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技术的建立等;(2)对人和动物消化道生态系统及正常菌群的特征与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3)研究成果迅速应用于实践,如在新生儿中接种无质粒非致病大肠杆菌以防止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肠道定植,各种益生素(Probiotics)在人或畜牧业中的应用。我国学者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相当成果(详见各期《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组学作为后基因组时代新兴起来的交叉学科,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凭借其简便、快捷、高分辨率、高灵敏度,以及能将上万种蛋白质同时分离、分析等优点,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在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本研究对蛋白质组学的发展、2-DE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在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性选择与性冲突是植物繁殖性状多样性及性系统演化的重要动力, 二者密切相关却又有所区别, 理解它们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对于植物繁殖生态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 性选择与性冲突理论在植物繁殖生态学中的运用已取得长足进展, 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 对该领域关注不够。因此, 该文对该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 阐述性选择与性冲突理论在植物研究中的发展及其运用基础; 其次, 分别从授粉前和授粉后两个阶段详细介绍性选择与性冲突在有花植物繁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 并指出环境因素对它们所产生的影响; 最后, 对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及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希望以此增强人们对性选择和性冲突理论的认识, 促进其在植物繁殖生态学中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一九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召开了微生态学会植物生态学组成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从事农作物、果树、蔬菜、林木、中草药及昆虫学研究的专家、教授8人。会议由梅汝鸿副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微生态学及植物微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和这一新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还介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