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抗菌肽人β防御素3(humanβdefensin 3,hBD3)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的抑制作用。方法:合成抗菌肽hBD3,分别通过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直接杀菌试验、重要功能基因检测分析其对PAO-1的直接抑制作用;并将其与阿奇霉素、四环素、利福平、氯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联合施用,观察对抗生素MIC的影响。结果:HBD3对PAO-1的MIC为32μg/mL;在浓度达到8μg/mL时即有明显杀菌作用。HBD3上调PAO-1株的ahpF基因表达,下调aprA和rhlR基因表达。在联用5μg/mL的hBD3后,四环素、利福平、氯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的MIC值均有降低。结论:抗菌肽hBD3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余时琛  朱小山  周进  蔡中华 《生物磁学》2014,(6):1001-1004,1008
目的:抗生素耐药性成为了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研究发现病原菌的多细胞行为在抗生素的耐药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生物膜),因而通过抑制多细胞行为而控制耐药性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为研究对象,考察它的发酵滤液对一种机会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多细胞行为的作用,以期得到一株多细胞行为抑制菌:在不影响Paerugiliosa生长的前提下,抑制生物膜形成、EPS产生以及定向丛集运动,解除保护,减缓扩散,为降低Paemgi—nosa耐药性,增强抗生素作用效果提供可能。方法:采用结晶紫生物膜测定法、蒽酮一硫酸法、平板检测法,探究Pmirabilis发酵滤液对Paemginosa生物膜、胞外多聚物、定向丛集运动和生长的影响。结果:Pmirabilis发酵滤液能显著抑制Paeruginosa生物膜量,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时,抑制率可达60.9%。该菌的发酵滤液还能阻碍Paeruginosa的定向丛集运动,减弱它的吸附和扩散运动;同时,也减少了Pacrugillosa胞外多聚物的产量,在滤液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时,抑制率达到45.9%。更重要的是,固体平板实验证明该发酵滤液对P.aemginosa的生长没有影响。结论:Pmirabilis在不影响病原菌生长的前提下,对病原菌的多细胞行为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发酵滤液中存在着抑制微生物膜、定向丛集运动等的成分,在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和降低抗生素耐药性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抗生素耐药性成为了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研究发现病原菌的多细胞行为在抗生素的耐药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生物膜),因而通过抑制多细胞行为而控制耐药性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 )为研究对象,考 察它的发酵滤液对一种机会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e)多细胞行为的作用,以期得到一株多细胞行为抑 制菌:在不影响 P.aeruginosa 生长的前提下,抑制生物膜形成、EPS 产生以及定向丛集运动,解除保护,减缓扩散,为降低P.aeruginosa 耐药性,增强抗生素作用效果提供可能。方法:采用结晶紫生物膜测定法、蒽酮-硫酸法、平板检测法,探究P.aeruginosa 发酵滤 液对P.aeruginosa 生物膜、胞外多聚物、定向丛集运动和生长的影响。结果: P.aeruginosa 发酵滤液能显著抑制生物膜 量,在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 %时,抑制率可达60.9 %。该菌的发酵滤液还能阻碍的定向丛集运动,减弱它的吸附和扩 散运动;同时,也减少了P.aeruginosa 胞外多聚物的产量,在滤液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 %时,抑制率达到45.9%。更重要的是,固体 平板实验证明该发酵滤液对P.aeruginosa 的生长没有影响。结论: 在不影响病原菌生长的前提下,对病原菌的多细胞 行为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发酵滤液中存在着抑制微生物膜、定向丛集运动等的成分,在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和降低抗生素耐药 性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84株铜绿假单胞菌选用16种常用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WHO推荐的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按NCCLS标准进行,同时对184株铜 绿假单胞菌进行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检测。结果:184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诱导酶115株,占62.2%,所有菌株无一例对全部抗生素敏感。亚胺培南、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较强,敏感率为76.1%-92.9%,而三代头孢中的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椴的敏感率仅为8.7%和12.0%。诱导酶株组对三代头孢中的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比非产酶株组低、尤其头孢他淀的耐药率比产酶株组明显降低,仅为3.4%;亚胺培南和派拉西林的耐药率也比非产酶株组低,耐药率分别为6.5%和5.1%。结论:对于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株应选用亚胺培南、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常规的体外药敏试验不能完全正确的反映细菌的耐药性。通过诱导酶的检测,可以较好地弥补敏试验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铜绿假单胞引起很多种严重的感染,特别在患有严重的疾病,免疫力低下,以及囊性纤维化病人。它也引起群体传染性细菌性溃疡性结膜炎,尤其是隐性眼镜长期使用。在医源性感染的肺炎,铜绿假单胞分离株具有极强的致死性。鉴于人体铜绿假单胞感染的流行和重要性,以及由于细菌外膜对药物的低通透性和多重药物外排泵存在而产生的细菌自身抗药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药提供依据。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9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敏感性菌大于90.0%,对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分别为84.8%、84.5%,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71.5%、74.1%,对氨曲南的耐药率达78.0%;标本来源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其次为分泌物标本、尿液标本;科室主要以呼吸科、神经外科、ICU为主。结论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应优先选择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临床应限制氨曲南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家蝇幼虫抗菌肽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肤,观察抗菌肤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作用.超声处理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经分离纯化后,体外试验分析抗菌肽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术后对照组小鼠相比其他两组活动减少,且3组白细胞计数均减少.14 d后对照组存活率为30%,明显少于磺胺米隆组90%(P<0.05)和抗菌肽组80%(P<0.05).对照组小鼠的重量在第6 d开始下降,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而无菌对照组无死亡,重量持续增加.因此,超声处理能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肽,其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ICR小鼠创面有较强抗感染作用.能明显增加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生物膜(biofilm,BF)是细菌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而形成的与浮游细胞相对应的生存形式,是细菌生来具有的本领。不同的细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是不同的,铜绿假单胞菌极易形成生物膜,临床许多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和某些慢性顽固性感染性疾病都与之密切相关,在生物膜中的细菌不仅耐抗生素还可耐抗体的杀菌作用,危害性严重。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更加有效的抑菌杀菌药物,本研究利用琼脂平板打孔法和倍比稀释法评价川白芷不同溶剂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抗菌活性;特别是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表型的影响研究考察该药物对病菌群体感应是否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川白芷提取液对四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且随提取物浓度增大抑制效果增强;进一步分离发现,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四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效果最佳;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四种毒力表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川白芷具有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能力。试验表明川白芷的活性成分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群体感应抑制剂,其具有抑制多种细菌能力的同时不易产生耐药性,表明白芷这一传统中草药在现代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铜绿假单胞菌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绿假单胞菌(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甚至大规模暴发流行的重要条件致病菌,本文对铜绿假单胞菌流行病学研究常用的两种分型方法(表型分型法及基因分型法)的研究现况和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铜绿假单胞菌超微结构观察佳木斯医学院附一院感染科154002高庆伟郭丽曼齐淑芳邱守义佳木斯医学院微生态学教研室杨景云华西医科大学传染科黄安华曹钟梁雷秉钧PA做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亦常存在于上呼吸道、肠道、皮肤等处。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2.
对肿瘤有抑制作用的假单胞菌新种——济南假单胞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3年自山东省无影山表土中分离出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编号161)。它对小鼠的宫颈癌、肝癌和黑色素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微球菌也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73年自山东省无影山表土中分离出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编号161)。它对小鼠的宫颈癌、肝癌和黑色素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微球菌也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临床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对临床常用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1月至12月临床送检的标本,采用全自动细菌和药敏分析仪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液标本中分离率高达79.06%;对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唑啉3种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0%;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于2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易产生多源耐药,加强耐药性监测,控制医院内感染,对临床医生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不同分离来源铜绿假单胞菌的全基因组基本特征,以此分析基因组多态性及其遗传进化关系。方法 选择10株医源性和食源性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代表性菌株,应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以此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比较各菌株基因组中携带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及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 IS)元件,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方法拟合泛基因组和核心基因组积累曲线,筛选核心基因SNP构建系统发育分子进化树。结果 10株菌的基因组从6.3~7.0 Mbp大小不一,包含5 868~6 598个基因,平均G+C含量为67.1%;发现10个菌株各具不同的ST型。在这10个菌株的基因组中,共检测到75种耐药基因,包括抗β-内酰胺酶类、抗氨基糖苷类、抗氟喹诺酮类等;共发现188种毒力基因,不同来源菌株间无明显差异;各菌株之间IS元件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分析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开放型泛基因组和稳定型核心基因组;10株菌可分为3个进化分支,且不同分离时间和来源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获得10株不同分离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初步证实食品及患者分离来源菌株基因组数据无明显相关性,为后续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性机制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阴性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PA的某些菌体成分和代谢产物既是致病因素,又可用于研发生物制剂。现将近年来PA的致病因素及其生物制剂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为PA相关生物制剂以及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和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一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和整合酶基因检测,并对VIM基因进行了测序。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该菌株aac(6′)-Ⅰb、blaCARB、gyrA、oprD2、ant(2″)-Ⅰ、qacE△1-sul1、blaIMP-I、blaTEM、blaVEB、aac(3)-Ⅱ、ant(3″)-Ⅰ、intⅠ1、blaVIM基因均为阳性,而aac(3)-Ⅰ、aac(6′)-Ⅱ、blaGES、blaGIM、blaOXA-10群、blaPER、blaSPM、blaSHV、blaDHA基因均为阴性,VIM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后经BLAST同源性分析表明为VIM-2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重耐药基因。管壁涂有季胺类、双胍类消毒剂和磺胺的II代导管的抑菌效果需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8.
19.
双组分系统是存在于原核和少部分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信号转导系统,主要由组氨酸蛋白激酶和反应调节蛋白组成,通过感应外界环境信号、信号输入、磷酸基团传递、信号输出等环节调节基因表达,使细胞能更加适应环境变化。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其双组分系统构成多样、功能复杂且参与介导耐药性产生,因此铜绿假单胞菌的双组分系统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本文对铜绿假单胞菌双组分系统的组成、信号转导机制、种类、研究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