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有关宿主遗传基因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在宿主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后,其对病原体的清除以及疾病转归方面表现出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间基因组的差异。大量研究证实,HLA多态性是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易感性和清除相关的一个宿主基因,我们就该研究领域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有助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研究表明NET与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有关,包括肺部疾病。急性肺损伤(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肺部的细菌、病毒、真菌感染都发现了NET。病原体和宿主因素刺激NET形成。NET的某些组分具有免疫原性,且能损伤宿主组织。形成与清除NET之间的平衡是有效杀灭病原体而损伤最小化所必需的,发现与开发调节NET形成与清除的物质有助于设计ALI/ARDS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补体系统是宿主免疫防御外来病原体的第1道防线,包括对病毒的防御.补体系统可通过黏附在病原体表面利于宿主细胞吞噬、形成膜攻击复合体导致病原体溶解、释放过敏毒素引起炎症反应等多条途径清除外来病原体.然而,在与宿主一起进化的过程中,某些病毒已经建立了逃逸补体系统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编码补体调控蛋白、从宿主获得膜调控蛋白以及利用宿主膜补体受体进入宿主细胞.本文就病毒逃逸补体系统作用的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病原体在长期进化中形成多种策略以利于自身增殖,进而导致多种疾病.这些策略包括干扰宿主免疫反应、调控细胞周期与凋亡等.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病原体通过干扰宿主细胞周期致病的机制,有助于更好了解病原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本文综述了病原体引起宿主细胞周期停滞在不同时期的机制,特别是一些细菌分泌毒力因子引起宿主细胞周期紊乱并导致...  相似文献   

5.
吕杰  黄瑞 《微生物学报》2012,52(9):1051-1058
自噬作为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其在病原体感染中的地位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自噬在病原体感染中具有"双刃剑"样作用,一方面,机体可利用自噬清除感染入侵的病原体;另一方面,自噬可被某些病原体利用、修饰或干扰,以促进自身在宿主细胞内的存活与增殖。本文拟就近年来自噬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的胞内病原菌感染中的作用及地位进行综述,同时结合本室研究进行一定深入探讨,为探索通过调控及合理利用自噬途径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以下简称脑膜炎球菌),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疾病的主要病原体。NhhA(Neisseria hia homologue)是Nm的一种寡聚外膜蛋白。研究表明,NhhA在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中具有重要功能,如参与Nm无症状鼻咽黏膜定植,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具有免疫刺激功能等。该蛋白表面暴露,并在许多Nm菌株中都能表达,表明它有希望作为候选疫苗。现对NhhA的分子结构、在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中的功能以及作为疫苗候选物的研究现状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鼠类是现在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多,繁殖力最强的小型兽类,也是多种疾病的病原体与媒介节肢动物的宿主和携带者。本文仅就国外在鼠类与疾病传播关系研究的部分文献根据病原体的类别综述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8.
脑膜炎奈瑟球菌(Neisseriameningitides,Nm, 以下简称脑膜炎球菌),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疾病的主要病原体。NhhA(Neisseria hia homologue)是Nm的一种寡聚外膜蛋白。研究表明,NhhA在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中具有重要功能,如参与Nm无症状鼻咽黏膜定植,诱导巨噬细胞凋亡,具有免疫刺激功能等。该蛋白表面暴露,并在许多Nm菌株中都能表达,表明它有希望作为候选疫苗。现对NhhA的分子结构、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中的功能以及作为疫苗候选物的研究现状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方仁东  雷桂花  彭远义 《微生物学报》2017,57(10):1421-1433
炎症小体(Inflammasome)是细胞质中多种蛋白组装成的复合物,炎症小体的激活能活化半胱天冬酶-1(caspase-1),进而引起系列促炎细胞因子的成熟与分泌和诱导细胞焦亡。当病原体感染时,炎症小体的激活在宿主天然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多数情况下炎症小体对宿主起保护作用,仅少数情况下保护作用不明显或表现出有利于病原体生存的一面。在长期进化中,病原体也发展出逃避宿主炎症小体作用的策略。病原体可直接抑制炎症小体的激活或减弱炎症小体的作用。本文从病原体感染宿主中炎症小体的作用及病原体对宿主炎性症小体的逃避机制两方面对二者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主要表达在NK细胞和部分T细胞膜表面,通过识别细胞表达的MHC-Ⅰ类分子来调节NK细胞的活性,在病原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移植排斥、肿瘤等疾患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KIR及其配体HLA与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南京地区家畜寄生蜱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蜱类对于人、家畜或其他动物疾病的传播,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类型的病原体,如病毒(森林脑炎)、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细菌(土伦热)、螺旋体(回归热)、原生动物(焦虫病)、蠕虫(丝虫病)都以蜱类为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这些病原体在蜱的体内不仅能进行生物性发育循环而且有的还能经虫卵传至后代。蜱类在它的一生中可以更换2—3个宿主吸血,寄生在野生动物体上的蜱也可以叮咬家畜或人体,因此,调查研究家畜体外寄生蜱类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病毒及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细胞后,复制过程离不开宿主细胞内的宿主蛋白.近年来研究表明,酰基辅酶A结合结构域蛋白3(ACBD3)可以与一些病原体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影响病原体微生物在宿主细胞的复制.本文通过总结爱知病毒、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丙肝病毒、人类鼻病毒以及沙门氏菌侵染宿主细胞时,病毒蛋白质与ACBD3及磷脂酰肌醇4-激酶B(PI4KB)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探讨ACBD3在病原微生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流行病的三大流行环节中,病原的宿主与疾病的传播媒介常是动物。动物学研究,尤其是动物生态学研究,常能在病原体尚未分离出来的情况下,判别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宿主动物,找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从而有效地防治  相似文献   

14.
刘晓宇  陈芳艳  韩黎 《微生物学报》2018,58(8):1340-1348
LC3相关吞噬作用(LC3-associated phagocytosis,LAP)是一种宿主细胞吞噬和降解病原体的高效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AP在清除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不同于传统的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在外源刺激下,宿主细胞通过招募自噬相关的蛋白实现LC3向单层膜吞噬泡的聚集,从而提高其吞噬和杀伤病原体的效率。不同病原微生物应对LAP的杀伤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本文对LAP发生的一般规律、各种微生物感染过程中LAP发生的不同情况及其近期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余传霖 《微生物与感染》2005,28(6):29-30,46
转录过程分析在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已为发病机制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并与宿主及其病原体基因组序列资料的累积同步发展。本文介绍基因表达连续分析的一种改良方法,即超级基因表达分析(SuperSAGE),这种方法可应用于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中转录过程分析的研究。在SuperSAGE方法中所形成的26bp尾端序列可以译解“相互作用转录过程”,即可同时定量测定宿主体内真核细胞内病原体的基因表达。此外还讨论了靶基因的快速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检测最初用于器官移植,但近年来,HLA作为免疫遗传基因在与免疫调节有关的疾病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愈来愈受到重视。本就HLA的检测方法以及与某些临床疾病的关系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张雨茜  王荣花  陈祥  严彦  张评浒 《病毒学报》2021,37(5):1234-1243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Ⅰ型跨膜蛋白分子,可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并在病原体侵入体内的早期阶段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在响应宿主细胞对微生物病原体的识别中起重要作用,是机体抵抗感染疾病的重要屏障.以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为代表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在临床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此类病毒感染细胞后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和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相互作用激活宿主的先天免疫系统,诱发宿主产生过激的炎症反应从而引发"细胞因子风暴",最终导致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而致人死亡.因此,本文就Toll样受体家族中的Toll样受体4介导的信号通路为对象,就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流感病毒与冠状病毒复制及其在导致病毒性急性肺损伤与ARDS形成中的作用及靶向抑制该通路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细胞焦亡是一种由Gasdermin家族蛋白介导的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当宿主细胞感应病原体感染或其他危险信号时,Gasdermin家族蛋白被切割活化并诱导细胞焦亡。细胞焦亡过程往往伴随大量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在宿主清除病原体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而病原体在与宿主长期“博弈”过程中也进化出抑制细胞焦亡的策略以实现免疫逃逸。本文介绍了细胞焦亡的发现历程及其在抗感染免疫中的重要功能,并总结了病原体抑制细胞焦亡的多种新策略及其相关研究进展。深入理解细胞焦亡的发生及调控机制,可揭示相关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有助于开发有效的抗感染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9.
自噬作为一种维持胞内代谢稳态的机制,与机体微生物感染有着紧密的关系。一方面,自噬能够协助宿主清除病原体;而另一方面也有细菌通过进化,利用自噬体为其增殖提供必要条件,甚至在其中潜伏增殖。同时,病原体也可诱导过度自噬,促进细胞死亡。总之,自噬与微生物感染的关系,可能远比我们知道的复杂。本篇综述即是从自噬分子机制出发,寻找多种病原体与宿主细胞自噬之间的最新进展,深入探讨了自噬之于微生物感染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原有实验室基础上成立了华东病原体发现与研究中心,研究方向包括自然环境及临床标本中未知病原体的发现与鉴定、病毒遗传进化和传播规律、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病毒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等;同时,也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