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应用医学微生物研究室成立于1969年,前身为免疫研究室,是国内第一家免疫专业实验室,主要从事感染与免疫方面的研究,卫生部绿脓杆菌专业实验室依托该室技术力量组建。近年来,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奖7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获1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2.
<正>应用医学微生物研究室成立于1969年,前身为免疫研究室,是国内第一家免疫专业实验室,主要从事感染与免疫方面的研究,卫生部绿脓杆菌专业实验室依托该室技术力量组建。近年来,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奖7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获1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3.
<正>应用医学微生物研究室成立于1969年,前身为免疫研究室,是国内第一家免疫专业实验室,主要从事感染与免疫方面的研究,卫生部绿脓杆菌专业实验室依托该室技术力量组建。近年来,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奖7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申请发明专利30佘项,获10佘项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4.
<正>应用医学微生物研究室成立于1969年,前身为免疫研究室,是国内第一家免疫专业实验室,主要从事感染与免疫方面的研究,卫生部绿脓杆菌专业实验室依托该室技术力量组建。近年来,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奖7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获1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拥有百级无菌间、微生物生化实验室、动物实验室及配套仪器设备等。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和研发能力。真诚希望与社会各界携手共赢。疫苗及相关产品项目疫苗的研究领域涵盖了疫苗发展的全部三个阶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2013,(2):1
应用医学微生物研究室成立于1969年,前身为免疫研究室,是国内第一家免疫专业实验室,主要从事感染与免疫方面的研究,卫生部绿脓杆菌专业实验室依托该室技术力量组建。近年来,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市级项目30项,获国家、省部级奖6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申请发明专利25项,获10项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6.
正团队在印遇龙院士的带领下,围绕生猪健康养殖开展了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主要开展亚热带区域集约型养猪业产品健康与环境安全方面的研究,研究营养在猪体内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规律及其调控机理,近年来获省部级和国家科技奖共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发明专利24项,印遇龙院士入选汤森路  相似文献   

7.
自1994年以来,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先后共组建了1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的项目250余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8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1项,硕果累累,成效显著。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骨诱导基质材料和制品及其工程化技术获得了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CT关键技术及系列装置的研究与产业化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得新产品近150个,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生产CT机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学杂志》2007,27(4):F0004-F0004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研究室专门从事食品微生物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的研究与应用。现有高、中级科研人员6人。研究室先后承担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省科技攻关项目8项,产学研合作项目2项。相关研究成果中1项巳申报国家专利,2项已通过省级成果鉴定,4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4项技术成果完成转化并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冯书堂  高倩  刘岚 《遗传》2016,38(3):181-195
冯书堂,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5~2015年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转基因专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63"项目,"973"项目,社会公益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面上项目,农业部重点项目,FAO项目,中国振华基金会项目,河北省科委项目以及德国,美国,韩国等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20余项; 主要研究成果:利用2头濒临灭绝的五指山猪,历经近30年育成国际首例小型猪近交系,列为国家级畜禽资源保种场,发现特异的遗传现象,建立近交系猪鉴定标准等,获农业部优秀创新团队(等同科研成果一等奖)(2015),中国农业科院科学科学研究特等奖(2014),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2009),北京市发明专利一等奖(2008),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2007),中国农科院科学科学研究一等奖(2006),北京市,农业部科技进步三奖等; 主持猪冻胚移植,洲际间猪鲜胚运输移植,猪半胚移植,胚细胞克隆猪-卵裂球移植,猪胚胎干细胞(EG)嵌合体猪等在我国首次产仔,试管猪技术研究先后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申报发明专利7项,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 主编专著2部,参编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学杂志》2008,28(1):F0004-F0004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农业微生物研究室主要从事生物农药、生物肥料、药用植物内生菌和生物除臭剂的研究与应用,现有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2名,研究生2名;最近几后先后承担国家课题2项(《金属基抗菌滤膜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辽西半干旱区经济型林业模式构建研究》),其中《辽西半干旱区经济型林业模式构建研究》获朝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正>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于2011年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实验室面向微生物代谢科学前沿和产业重大需求,探索微生物合成与分解代谢的机理,揭示微生物代谢活动的生理功能、调节网络和互作方式,力求科学探索微生物细胞工厂的内在驱动力,服  相似文献   

12.
上海华震科技贸易公司是专门从事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以及精细化工产品研制、开发生产的企业.现已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并拥有与生物反应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组建的生物分离工程研究室,多项产品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新产品奖.以下着重介绍具有本公司特色的离子交换树脂:  相似文献   

13.
上海华震科技贸易公司是专门从事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以及精细化工产品研制、开发生产的企业.现已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并拥有与生物反应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组建的生物分离工程研究室,多项产品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新产品奖.以下着重介绍具有本公司特色的离子交换树脂: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学杂志》2007,27(6):F0004-F0004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农业微生物研究室主要从事生物农药、生物肥料、药用植物内生菌和生物除臭剂的研究与应用,现有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2名,研究生2名;最近几年先后承担国家课题2项(《金属基抗菌滤膜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辽西半干旱区经济型林业模式构建研究》),其中《辽西半干旱区经济型林业模式构建研究》获朝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接了海外学子对接项目——《农业增产与环境净化高效微生物制剂的研究开发》。有多项成果完成转化并实现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学杂志》2009,29(2):96-96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技术中心,具有开展微生物研究和检测多方面的技术力量,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也是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分包备案实验室;2007年获国家食品微生物检验满意实验室称号。本技术中心在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检测和应用等方面也取得较大成绩。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学杂志》2009,29(1):106-106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技术中心,具有开展微生物研究和检测多方面的技术力量,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也是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分包备案实验室;2007年获国家食品微生物检验满意实验室称号。本技术中心在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检测和应用等方面也取得较大成绩。  相似文献   

17.
正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于2011年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实验室面向微生物代谢科学前沿和产业重大需求,探索微生物合成与分解代谢的机理,揭示微生物代谢活动的生理功能、调节网络和互作方式,力求科学探索微生物细胞工厂的内在驱动力,服  相似文献   

18.
正华中农业大学"农产品富硒与安全"研究团队主要从事农作物富硒生产技术和富硒肥料产品开发、农作物富硒机制研究和农产品安全评估,获得相关省部级课题4项,国家基金3项,获得授权专利3项,发表论文30余篇。开发出系列农产品富硒技术和肥料配方,并进行了较大规模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2012,(4):1
<正>近年来,研究室取得10多项科研成果,"多功能生物复合肥的研究"等4项成果分别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和黑龙江省科学院的奖励,多项科研成果在省内外企业进行转化,与企业合作开发的饲用微生物系列产品已经进入市场。研究室在微生物菌株的保藏、鉴定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声 《遗传》1990,12(1):39-40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正式成立于1959年9月25日。在这之前,最早叫“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创建于1951年7月,馆长是乐天宇同志。1952年9月改称“申国科学院遗传栽培研究室”,室主任为冯兆林教授。195‘年改名为“遗传研究室”,祖德明教授兼任室主任,冯兆林教授为副主任,行政上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59年9月25日,经国家科委批准,遗传研究室与动物研究所的遗传组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当时专职副所长为钟志雄同志,兼职副所长为祖德明教授;全所共有研究人员朽名,技术人员37名。胡含同志于1977年出任本所第一任所长。1987年换届后由李振声教授继任所长。现在全所共有4“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88人,中级研究人员149人。全所共有38个实验室,研究内容涉及植物遗传、动物遗传、微生物遗传、人类群体遗传、医学遗传、免疫遗传及进化遗传等一系列遗传学研究的领城。本所也是我国遗传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n-.师29人。三十年来,共取得科技成果332项:其中有国家级科技成果9项,院、部级科技成果53项,所级科技成果262项。近年来,本所承担的“七五”国家攻关课题有“ 项,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即“八六三”课题任务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以及一批横向联系的研究课题。所有这些项目的研究工作都在顺利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