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交试验法研究侧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侧柏叶总黄酮提取过程中各因素对其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65%(V/V)乙醇提取2次、提取时间1.5 h、每次料液比1∶15,总黄酮含量为1.70%。  相似文献   

2.
正交试验法探讨单酸降解纤维素的最佳条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正交试验法探讨了乙酸、草酸、盐酸、硫酸等单酸降解植物纤维素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乙酸降解纤维素时,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A>B>C,最佳组合为A3B1C2。即乙酸浓度为30%,温度40℃,反应1.5h为最佳条件,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单用乙醇能使纤维素降解成葡萄糖的转化率达42.2%。而草酸影响因素的主次则为A>C>B,最佳组合为A2C1B2。即草酸度浓度0%,70℃酸解1h为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转化率可达40.8%。对于盐酸影响因素的主次为A>B>C,最佳组合为A3B3C1。即在20%盐酸,100℃酸解1h的条件下,转化率可达42.8%。而硫酸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B>A>C,最佳组合为A3B3C1。即在40%硫酸,100℃反应1h的最佳条件下能使转化率达40.9%。研究还发现,乙酸、草酸、盐酸、硫酸降解纤维素特性不同。乙酸、草酸同属有机酸,但因二者的酸性、挥发性、溶解性等不同,致使温度、时间两因素对纤维降解的影响相关很大。盐酸、硫酸无机强酸,都要求高温短时,但随着浓度的升高,转化度呈下降趋势,且二者的下降幅度不同,硫酸大于盐酸。  相似文献   

3.
千岛湖水体叶绿素a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千岛湖水体的叶绿素a和理化因子进行了为期2年的逐月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找出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同时分析了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分布情况,并应用修正的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对各监测点位的营养状态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湖区各监测点叶绿素a含量时空差异较大,新安江来水中叶绿素a含量变化较大.在5~30mg·m^-3之间,湖区内部监测点叶绿素a含量基本在5mg·m^-3以下,春季和秋季含量高于冬季和夏季含量.东南出水湖区大坝、密山和姥山点位的TSI<37。属贫营养型。其余湖区的TSI<53,为中营养型,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调查一致.湖区内部各监测点位的叶绿素a与理化因子关系比较复杂.在不同的监测点位。对藻类有显著影响的环境因子各有不同,但水温、总磷表现为正相关,透明度则表现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交试验法研究决明子提取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了决明子中蒽醌衍生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0%乙醇水为浸提剂;固液比1: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h。总蒽醌衍生物的产率为0.83%。如果采用醋酸酸化预处理工艺,可使蒽醌衍生物(抗癌、抗菌有效部位)的产率增加0.19%。通过溶剂萃取和沉淀分离得到两大有效部位:脂溶性部位(蒽醌衍性物)和水溶性部位(蒽醌甙类)。  相似文献   

5.
超声辅助热乙醇提取法测定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方法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浮游植物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水质的指标生物,而浮游植物的种群生物量(Phytoplankton biomass)是水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叶绿素a存在于所有浮游植物体内, 占细胞干重的1%-2%, 因此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成为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指标而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湖泊叶绿素a浓度的快速变化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以太湖水体为例,利用太湖区域2019年10月、11月和12月的珠海一号高光谱影像,采用波谱特征分析、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建立反演模型分析江苏省太湖区域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状态以及时空变化状况。通过主成分分析划分与水体信息相关的成分,提出采用珠海一号高光谱影像的中红外波段建立耦合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信号的WCI模型。结果表明:(1)水体光谱曲线特征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分别为光合作用波段、细胞散射波段和水体增温波段。(2)改进的耦合可见光与中红外辐射信号的建立的WCI模型的反演精度最高,均方根误差RMSE为(1.4008 mg·L-1),平均相对误差(MRE)为10.69%。(3)2019年10月一12月间,湖泊叶绿素浓度整体变化不大,太湖叶绿素a浓度的遥感反演结果总体上呈现为湖西区域浓度较低,湖东区域浓度较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浮游植物中叶绿素a提取方法的比较与改进   总被引:65,自引:4,他引:65  
对水质监测中叶绿素a的提取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反复冻融-浸提方法提取叶绿素a,即将过滤水样的滤膜于-20℃冰箱内和室温下反复冻融3~5次后,放进90%丙酮溶液中浸提20h。与标准方法中的研磨法对比,该方法具有人为误差小、稳定性好、结果准确及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适合运用于常规的水质监测。采用该方法时过滤水量对湖水水样的测定结果有影响(P<0.01),对于纯微囊藻液影响不明显(P>0.05)。因此,在对不同叶绿素水平或营养水平的水体采样时,应注意水样的水量。通过方差分析表明该方法中采用醋酸纤维滤膜、微孔滤膜和玻璃纤维滤膜对结果没有显著影响,对这3种滤膜可以进行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8.
金属叶绿素a配位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丙酮溶液中合成得到镧-叶绿素a、钐-叶绿素a和铜-叶绿素a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Fourier红外光谱(FT-IR)和EXAFS结构.镧-叶绿素a、钐-叶绿素a和铜-叶绿素a的UV-Vis谱、FT-IR谱与叶绿素a(含镁)的光谱性质相似,但与脱镁叶绿素a的光谱性质差异很大.证明了La3+、Sm3+、Cu2+已配位到脱镁叶绿素的卟啉环上,形成了镧-叶绿素a、钐-叶绿素a和铜-叶绿素a复合物.通过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EXAFS)研究表明:合成镧-叶绿素a、钐-叶绿素a具有双层夹心结构.La(Ⅲ)、Sm(Ⅲ)夹于两个卟啉环之间, 与上下卟啉环上共八个N原子配位, La-N平均键长0.261 nm,Sm-N平均键长0.243 nm, 而铜-叶绿素a的EXAFS表明为一单层结构,Cu(Ⅱ)与卟啉环中的四个N原子配位,Cu-N平均键长0.197 nm.元素分析也证明镧-叶绿素a、钐-叶绿素a为双层结构,铜-叶绿素a为单层结构.  相似文献   

9.
正交试验法优选赤芍总甙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 ,以赤芍总甙浸膏得率、赤芍甙含量为指标 ,优选赤芍总甙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 ;即选用80 %乙醇 ,总量为 1 4倍量 ,热回流 2次 ,每次 1 .5小时  相似文献   

10.
粒径分级叶绿素a对富营养水体生物修复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富营养小水体叶绿素 a分粒级分析 ,探讨了生态修复对水体粒径分级叶绿素 a的影响以及各粒级叶绿素 a对修复的响应 ,Nano-粒级叶绿素 a为本水体的第 1贡献者 ,Net-粒级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处于第 2位 ,Pico-粒级所占份额最小 ;环境因子 BOD5和 TN/TP与 Net- Chla%和 Nano- Chla%分别呈非常显著负和正相关 ;生物修复实施前后 Net- chla%和 Nano- chla%均有非常显著变化 ,生态修复工程后网采浮游植物相对生物量明显增多 ,微型浮游植物相对生物量显著减少 ,而微微型浮游植物相对生物量仅有小幅度的升高 ,修复前后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法优化半夏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淑红 《生物技术》2010,20(2):42-44
目的:建立半夏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刚水提醇沉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半夏多糖的最住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水提条件为料液比1:30,70℃提取1h,提取3次,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醇沉浓度70%,静置时间12h.在此条件下,半夏多糖的提取率为13.68%.结论:该工艺简便,重复性好,多糖的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菊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以总黄酮浸提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对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优提取工艺。菊花中总黄酮物质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3 (w/v),提取时间140 min,提取温度70℃,提取次数2次,总黄酮的浸提量为28.11 mg/g。该工艺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且对菊花中总黄酮有较高的提取量,可为工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DMF提取微藻叶绿素a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绿素a是估算藻类生物量的重要指标。叶绿素测定的关键环节在于将叶绿素从细胞中有效的提取出来。提取测定微藻叶绿素,传统采用的方法是将藻体浸泡于90%丙酮中,在低温下过夜浸提。该方法不但耗时较长,且对于小球藻等细胞壁较厚的细胞很难将藻体中的叶绿素提取干净。Moran andPorah[1]等报道用N,N-二甲基甲酚胺(DMF)提取测定完整植物细胞的叶绿素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叶绿素的DMF萃取液与丙酮萃取液光学性质极相似,可采用同样的测定条件进行分析[2]。于志刚等[3]的研究表明,丙酮提取液的叶绿素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明确薯蓣皂苷元的最佳提取工艺,我们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工艺。方法: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Ⅰ压力、分离Ⅰ温度等因素对薯蓣皂苷元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薯蓣皂苷元的最佳萃取条件。结果: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超临界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分离Ⅰ压力13 MPa,分离Ⅰ温度40℃。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薯蓣皂苷元工艺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手段,研究了乙醇-水混合溶剂中吴茱萸总生物碱的微波提取条件,试验中分别以微波功率、萃取时间和萃取溶剂的用量、浓度及酸度等为因素,设计了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考察了它们对总生物碱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在700W微波功率下,用浓度70%、酸度pH=2的乙醇-水混合溶剂25mL/g,提取6min,此条件下总生物碱的提取率可达0.4898%。  相似文献   

16.
张莹  黄建  高希武 《昆虫学报》2005,48(4):627-632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酶浓度、底物浓度、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5个因素对测定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 并从试验组合中选出最佳条件。蜜蜂AChE活性的测定采用Gorun(1978)改进的Ellman方法, 以碘化硫代乙酰胆碱(ATCI)为底物, 5, 5' 二硫双硝基苯甲酸(DTNB)为显色剂, 测定反应物在412 nm波长下的光密度值, 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经计算得到蜜蜂头部AChE的比活力。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温度>pH值>时间>酶浓度>底物浓度。并得出测定蜜蜂头部AChE活性的最佳条件是:酶终浓度0.2头/mL、底物终浓度0.8 mmol/L、pH值7.5、温度40℃及反应时间5 min。  相似文献   

17.
邬敏辰  李剑芳 《生物技术》1996,6(5):21-23,39
本文以糖化酶高产菌种WMC—15为供试菌株,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糖化酶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一最优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A4B3C4D2,并建立了多因素的线回归方程,为糖化酶发酵。艺条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钱塘江干流杭州段水体叶绿素a浓度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钱塘江干流杭州段水体的叶绿素a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钱塘江干流杭州段的叶绿素a浓度时间差异显著,空间差异不显著.叶绿素a浓度呈现夏秋季节高、冬春季节低的规律.叶绿素a浓度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与透明度在不同范围内表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叶绿素a与TN、TP之间的相关关系在不同江段有所差异.钱塘江干流杭州段总氮和总磷浓度均很高,足够满足藻类生长需要;氮磷比较低,基本在8~30之间,说明氮磷含量可能不是钱塘江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9.
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仿生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叶片的叶绿体中的俘光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有机溶剂中的叶绿素。很快会发生光解,但即使在夏日炎炎烈日暴晒下,叶片中的叶绿素a却没有任何变化。在叶绿体中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的分子构象是抵御强光照的主要原因。本文仿照叶绿体膜结构进行离体模拟实验,采用荧光光谱法来研究强光下β-car保护chla的物理机制。仿照叶绿体膜原理,可以开发出新一代彷生防晒霜。  相似文献   

20.
仙人掌中槲皮素提取条件的正交设计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和回流法从仙人掌中提取槲皮素。试验表明:回流法提取的效率高于浸渍提取法。通过对溶剂种类、浓度、回流提取时间和仙人掌粉末粒度4个因素的选择,并以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得出最佳回流提取工艺为:过60目筛的干燥仙人掌粉末加浓度为95%甲醇回流3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