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湖裸鲤生长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2002年5月—2003年7月采自青海湖的1174尾青海湖裸鲤样本年龄进行了耳石鉴定,并依据年龄推算了生长率。青海湖裸鲤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0.000174×L2.4990(♀)、W=0.0000402×L2.7538(♂),雌、雄个体生长差异显著。其体长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551.9301(1-e-0.0711(t 0.3044))(♀),Lt=682.8688(1-e-0.0530(t 0.4240))(♂);体重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Wt=1237.3431(1-e-0.0711(t 0.3044))2.4990(♀),Wt=2567.3242×(1-e-0.0530(t 0.4240))2.7538(♂)。其雌、雄生长拐点分别为12.57龄和18.67龄。  相似文献   

2.
巨须裂腹鱼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是雅鲁藏布江的重要经济鱼类.作者利用2004~2006年在雅鲁藏布江水系收集的293尾样本,以背鳍条磨片作为主要鉴定年龄的材料,对西藏雅鲁藏布江巨须裂腹鱼种群进行了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巨须裂腹鱼的雅鲁藏布江种群由2~14龄和16龄共14个龄组组成.其中优势龄组为4~6龄(占74.85%).群体总性比为(♀:♂)=1:0.881.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方程分别为:W♀=0.023L2.904(♀),W♂=0.018L2.962(♂),属于匀速生长类型.用von aertalanffy方程描述的生长方程分别为♀:Lt=65.676[1-e-0.053(t+3.305],Wt=4520.633[1-e-0.053(t+30305)]2.904;♂:Lt=49.622[1-e-0.074(t+4.017)],Wt=2034.481[1-e-0.074(t+4.017)]2.962.雌、雄个体生长的拐点年龄分别为16.6龄和10.7龄,对应的体长及体重分别为43.06 cm、1326.75 g(♀)和32.86 cm、600.31 g(♂).  相似文献   

3.
养殖美洲鲥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各周年生长阶段的养殖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体长、体重的测量与分析,研究了工厂化养殖美洲鲥的周年生长特性。养殖美洲鲥雌雄鱼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均呈幂函数增长相关,其方程分别为,雌:W=0.8062×10~(-5) L~(3.1113)(n=122,R~2=0.997 5,P0.01);雄:W=1.0047×10~(-5) L~(3.0574)(n=125,R~2=0.997 5,P0.01),b均接近于3,呈等速生长;雌雄鱼生长均可分快速生长期(0~+龄)、稳定生长期(1~+龄)、生长衰老期(2~+龄)三个时期,雌鱼生长快于雄鱼。拟合出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雌:Lt=467.92(1﹣e~(-0.5748(t+0.1710))),Wt=1637.72(1﹣e~(-0.5748(t+0.1710)))~(3.1113);雄:Lt=389.21(1﹣e~(-0.7374(t+0.1975))),Wt=834.08(1﹣e~(-0.7374(t+0.7189)))~(3.0574)。雌雄鱼体重生长拐点分别位于1.517 8 a和1.224 7 a,属性成熟拐点,拐点前生长较快;拐点后,特别是性成熟后(2龄),2~+龄鱼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同时,2龄鱼繁殖季节过后会出现大量死亡。建议商业化工厂化养殖美洲鲥以2龄前上市为宜。  相似文献   

4.
瓦氏黄颡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在长江中游嘉鱼至新滩口江段采集的瓦氏黄颡鱼标本,对其年龄与生长进行了研究。以脊椎骨为年龄鉴定材料,胸鳍棘和耳石作为对照材料。透射光下,脊椎骨上较宽的暗带和较窄的亮带相间排列成同心圆环,一个暗带和一个亮带构成一个年轮。2—7月形成新年轮,脊椎骨上不存在幼轮。雌、雄鱼的脊椎骨半径与体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L_♀=6.95 131.46R-10.12R~2,L_♂=18.06 113.64R-1.70R~2。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方程分别为:W_♀=1.85×10~(-5)L~(2.98),W_♂=1.69×10~(-5)L~(2.55)。雌鱼为等速生长,雄鱼为异速生长。雌、雄鱼的生长存在差异,1龄后雄鱼生长明显快于雌鱼。雌、雄鱼适宜的生长方程分别为:♀:L_t=300.88e~(-1.67e~(-0.42t)),W_t=511.77e~(-4.98e~(-0.38t)),♂:L_t=415.15e~(-1.96e~(-0.33t)),W_t=777.53e~(-4.92e~(-0.32t))。雌鱼体长、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分别为1.22龄和4.22龄,雄鱼分别为2.04龄和4.98龄。  相似文献   

5.
2017年7月—2018年5月,于西藏自治区昂仁县浪错采集268尾兰格湖裸鲤Gymnocypris chui开展种群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雌、雄鱼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分别为W♀=2.03×10-2L2.822(n=134,R2=0.969)、W♂=2.52×10-2L2.738(n=105,R2=0.966)。通过观察微耳石,发现样本由1~23龄组成;采用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雌、雄鱼体长、体质量生长方程:Lt♀=34.239[1-e-0.136(t+0.11)]、Wt♀=434.42[1-e-0.136(t+0.11)]2.822;Lt♂=32.201[1-e-0.136(t+0.287)]、Wt♂=338.8[1-e-0.136(t+0.287)]2.738;拐点年龄分别为7.52龄和7.12龄,对应体长分别为22.12cm和20.45cm,体质量分别为126.59g和97.71g。初步研究表明,兰格湖裸鲤生长慢、体型小,种群被破坏后不易恢复,亟待开展资源评估及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亚东鲑的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亚东鲑在青藏高原河流中的生长特点。对1999—2002年间在亚东河共采集的462尾亚东鲑(体长范围为93—364mm)进行了年龄与生长的研究。通过鳞片对其中302尾进行年龄鉴定并建立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雌性(♀)Lt=709.44[1-e-0.1656(t-0.0845)](R2=0.9993,n=132)和Wt=6017.46[1-e-0.1656(t-0.0845)]2.9724(R2=0.9845,n=132);雄性(♂)Lt=797.82[1-e-0.1428(t-0.0058)](R2=0.9994,n=170)和Wt=8566.72[1-e-0.1428(t-0.0058)]2.9822(R2=0.9724,n=170)。亚东河中的亚东鲑群体由1—4龄组成,种群年龄趋于低龄化,雌雄性比为1∶1.29,生长指标为9.05—14.23(♀)和10.76—19.22(♂),雌雄鱼的平均标准体长分别为(192.60±69.92)mm和188.91±53.18mm。根据Von Bertalanffy方程的估算表明雌雄两性在体长、体重生长上有显著的差异;雄鱼比雌鱼有更大的渐近体长和渐近体重,两性个体均远未达到最大体长和体重;雄鱼比雌鱼生长更快,寿命更长。  相似文献   

7.
以2011年8月—2015年6月在华南地区主要水系采集的223尾革胡子鲶(Clarias gariepinus)为研究对象,以矢耳石磨片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对华南地区革胡子鲶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集样本由1~3龄3个龄组组成,以1龄鱼为主,占样本总量的60.19%;雌、雄鱼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分别为:W_♀=5.763×10~(-5)L~(2.737)(n=87,R~2=0.989)、W_♂=9.239×10~(-5)L~(2.631)(n=122,R~2=0.942),均为等速生长类型。选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其生长,雌、雄鱼体长生长方程分别为:L_t=455.566(1-1877.112e~(-8.036t))、L_t=475.187(1-1.48e~(-0.908t))。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W_t=1089.19(1-1877.112e~(-8.036t))~(2.737)、W_t=1019.66(1-1.48e~(-0.908t))~(2.631)。雌、雄鱼生长拐点年龄分别为1.07和1.64龄,拐点年龄处雌、雄鱼的体长分别为297.75和316.79 mm,体重分别为340.08和350.88 g;革胡子鲶野生种群的生长速度随着年龄增长而逐年降低,且性成熟年龄较低的个体生长速度大于性成熟年龄较高的个体,种群年龄结构简单,生产量大,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三角鲤的繁殖与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角鲤的年龄与生长、食性和繁殖进行了研究。三角鲤体长和体重相关 ,关系方程式为W =0 0 1 1 3 71L3 3 2 44。 3 龄以前生长较快 ,生长指标高 ,体长和体重的瞬时生长率大。其生长规律符合VonBertalanffy方程 :Lt=5 7 2 5 [1 -e-0 11717(t 2 9614 7) ];Wt=6762 0 4[1 -e-0 11717(t 2 9614 7) ]3 。生长拐点tr=6 41龄。其食性是以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性成熟年龄雌鱼为 3 龄 ,雄鱼为 2 龄 ,相对繁殖力为 5 5~ 88粒 g体重。一年多次产卵 ,产卵盛期为 4~ 5月 ,胚胎发育所需积温约为 2 3 0 0℃·h。  相似文献   

9.
高体近红鲌的生长与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体近红鲌为长江上游的特有鱼类,以2008年5—11月从赤水河赤水市江段采集的540尾高体近红鲌标本为材料,对其生长与繁殖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高体近红鲌鳞片年轮结构呈疏密切割型,年龄特征显著。种群由1—4龄共4个年龄组组成,其中以2龄个体为主。体长分布主要集中在100—160 mm;体重分布主要集中在20.0—50.0 g。总性比为♀∶♂=1.30∶1。体长与鳞径呈直线关系,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且幂指数接近3,基本符合匀速生长类型,体长和体重Von Bertalanffy方程分别为Lt=217.38(1-e-0.2867(t+0.757))和Wt=118.151-e-0.2867(t+0.757)2.8103;生长拐点为2.85龄,拐点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Lt=140.09 mm,Wt=34.37 g。雌雄初次性成熟年龄均为1龄;繁殖高峰期为6—7月。Ⅳ期雌鱼的绝对繁殖力为950—8655粒,平均值(3087.90±1602.15)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10.00—56.20粒/cm,平均值(24.26±10.16)粒/cm;体重相对怀卵量FW为66.08—197.67粒/g,平均值(116.49±32.05)粒/g;卵径频率分布显示高体近红鲌为一次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10.
光倒刺鲃的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的年龄与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光倒刺鲃鳞片年轮特征主要为疏密切割型。体长与鳞长呈直线相关L=44.44R-11.69,体重与体长呈指数函数相关W=0.0258L2.9125,4龄以前生长较快,生长指标高,体长指标高,体长和体重的相对增长率大,其生长规律可用Von Bertalanffy方程表达:Lt=67.3[1-e-0.2018(t-0.1338)],Wt=5441.44[1-e-0.2018(t-0.1338)]3。体重生长曲线的拐点位于t=5.678,拐点体长Lr=45.313cm,拐点体重Wr=1660.885g。光倒刺鲃雌性一般在3~4龄性成熟,雄鱼3龄时性成熟。  相似文献   

11.
2012年7月和2013年6月从大渡河支流脚木足河采集黄石爬(鱼兆)(Euchiloglanis kishinouyei)383尾,以脊椎骨作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对其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黄石爬(鱼兆)体长92~190 mm,其中110 ~ 140mm个体占渔获物总量的74.41%;体重14.70 ~ 119.80 g,其中20~60 g个体占渔获物总量的84.86%;由3~ 13龄11个年龄组组成,5~8龄鱼占渔获物总量的84.07%;种群雌雄性比为1∶1.06.体长(L)与脊椎骨半径(Ro)回归方程为L=67.038+ 50.783Ro(n=325,R2=0.758,P< 0.01).雌雄个体体长和体重生长无显著差异,据体长(L,单位mm)与体重(W,单位g)关系式W=3×10-5L2.9279(n=383,R2=0.807 1,P<0.01),黄石爬(鱼兆)为等速生长类型.据体长、体重生长方程Lt=208.42[1-e-0.089(t+1.20)]、Wt=184.82[1-e-0.089(t+1.20)]2.9279,体长和体重生长速度方程分别为dL/dt=18.549 4 e0089(t+ 1.20)和dW/dt=48.161 0 e-0.089(t+1.20)[1-e-0.089(t+ 1.20)] 1.9279,体长和体重生长加速度方程分别为d2L/dt2=-1.650 9 e-0.089(t+1.20)和d2W/dt2=4.286 3 e-0.089(t+1.20)[1-e-0.089(t+1.20)]0.9279[2.927 9 e-0.089(t+1.20)-1],黄石爬(鱼兆)属于生长缓慢,生命周期较长的鱼类.生长拐点年龄为10.87,落后于性成熟年龄(♀6龄,♂5龄),属于性成熟后生长仍然较快的类型.产卵群体主要以补充群体(5、6龄)和低龄剩余群体(7、8龄)为主,资源已经受到严重破坏,需加大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2.
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湖北长湖采集达氏鲌(Culter dabryi)样本592尾,对其年龄、生长及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湖达氏鲌种群的年龄组成为1~7龄,其中以1~4龄鱼为主,占样本总量的91.38%;达氏鲌属匀速生长类型,其体重(W)和体长(L)的关系式为W=0.008L3.148(n=592,R~2=0.995,P0.01),且无明显性别差异;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拟合体长、体重与年龄的关系,其表达式分别为,体长Lt=49.103[1﹣e-0.194(t+0.268)],体重Wt=1668.330[1﹣e-0.194(t+0.268)]3.148,生长拐点年龄t=5.64龄,对应体长33.4 cm,体重502.4 g;目前长湖达氏鲌总死亡系数Z=0.80,自然死亡系数M=0.42,捕捞死亡系数F=0.38,资源开发率E=0.48/年,根据体长股分析法估算出长湖达氏鲌2015~2016年资源量为1 809 710尾(15.18 t)。为保持长湖达氏鲌资源稳定,建议捕捞体长33.4 cm以上个体。  相似文献   

13.
2004-2006年,作者对分布于北京市怀柔水库上游入库河流怀沙河和怀九河宽鳍鱲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地区宽鳍鱲年龄组成较小,雄鱼最大3龄,雌鱼最大2龄。体长和体重相关关系式为:W=9×10-6L3.1947(r=0.9784),其种群呈异速增长。1龄组雌雄鱼体长和体重无显著差异,2龄组雄鱼体长和体重显著大于雌鱼,可能与雌鱼性成熟后生长速度减慢有关。雄鱼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121.56×(1-e-0.3718(t 0.6272)),最大体长121.56mm;Wt=41.16×(1-e-0.3718(t 0.6272))3,最大体重41.16g;生长拐点tr=2.41龄;雌鱼最大为2龄,未能拟合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丰满度和饱食指数均呈周年变化,这可能与水温变化和繁殖期的影响有关。北京地区的宽鳍鱲为植食性,主要摄食硅藻,取食具选择性,且获得的食物量与藻类的多度一定程度上正相关。雌雄性比接近1∶1,1冬龄性成熟;繁殖期5-7月,5月份成熟系数最高。与嘉陵江种群相比,北京种群体长、体重均小于嘉陵江种群;食性上,前人研究认为嘉陵江种群为肉食性,但经我们重新鉴定,嘉陵江种群也为植食性,个别肉食性食物成分可能是随摄食的藻类带入的;在年龄组成、种群增长方式、性比及繁殖特性上,未发现二者有明显差异。基于北京地区宽鳍鱲的生物学特性,结合该地区的环境特点,我们建议通过控制捕捞数量、选择最适捕捞时间、保护原有生境来维持北京地区宽鳍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大渡河上游麻尔柯河高原鳅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采自大渡河上游麻尔柯河及其支流则曲的129尾麻尔柯河高原鳅(Triplophysa markehenensis)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耳石和脊椎骨都可作为年龄鉴定的材料,其中耳石是进行年龄鉴定的最适材料,脊椎骨则可作为辅助材料;背鳍条不适合用于年龄鉴定。这批麻尔柯河高原鳅的年龄范围为2~8龄,以3~6龄居多,占总数的83.5%;体长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0.000015L2.951931;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173.1241[1-e-0.1597(t+0.5328)],Wt=60.7531[1-e-0.1597(t+0.5328)]2.9519;体重生长曲线的拐点为t=6.25,拐点时体长为114.5mm,体重为17.9g。关键词:耳石;脊椎骨;年龄;生长  相似文献   

15.
胡睿  王剑伟  谭德清  苗志国  但胜国 《四川动物》2012,31(5):708-712,719,849
以2011年4~5月和2011年9~10月期间采集于金沙江上游的328尾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 Herzenstein为材料,用微耳石鉴定年轮,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的鱼类生态学研究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微耳石上宽而暗的增长带与窄而透明的增长带交替出现,窄带与宽带交界处为年轮;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0.00002L2.970;von Bertalanffy方程为:Lt=382.1067×(1-e-0.1058(t+0.1045)),Wt=949.0577×(1-e-0.1058(t +0.1045))2.970;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10.2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253.4 mm、280.4 g.软刺裸裂尻鱼是裂腹鱼类中生长较慢、体型较小的种类,是对金沙江上游生态与环境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南北盘江、元江、澜沧江和怒江等。以2008-2009年在北盘江采集的261尾光唇裂腹鱼为材料,研究了光唇裂腹鱼的年龄和生长特征。选用鳞片作为年龄鉴定的主要材料,并结合主鳃盖骨、匙骨、背鳍条等材料,对光唇裂腹鱼个体进行了年龄鉴定。结果表明:这4种材料年龄鉴定结果趋于一致,吻合性高。光唇裂腹鱼体长与鳞径的最佳函数关系为线性函数L=20.202R+65.726,体长与体重的最佳拟合方程呈幂函数关系W=4×10-5L2.8208。Von Bertalanffy方程、Logistic方程、Gompertz方程均为光唇裂腹鱼拟合性较好的生长方程,并以Von Bertalan-ffy方程的拟合度最高;光唇裂腹鱼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475.51[1-e-0.138(t+1.1397)],Wt=1424.93[1-e-0.138(t+1.1397)]2.8208;体重生长拐点为6.37龄。1~4龄为光唇裂腹鱼生长的快速阶段,而5龄以上个体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根据r-选择和k-选择的典型特征以及渐近体长(L∞)、渐近体...  相似文献   

17.
2012年7月和2013年6月从大渡河支流脚木足河采集黄石爬(Euchiloglanis kishinouyei)383尾,以脊椎骨作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对其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黄石爬体长92~190 mm,其中110~140 mm个体占渔获物总量的74.41%;体重14.70~119.80 g,其中20~60 g个体占渔获物总量的84.86%;由3~13龄11个年龄组组成,5~8龄鱼占渔获物总量的84.07%;种群雌雄性比为1︰1.06。体长(L)与脊椎骨半径(RO)回归方程为L=67.038+50.783RO(n=325,R2=0.758,P0.01)。雌雄个体体长和体重生长无显著差异,据体长(L,单位mm)与体重(W,单位g)关系式W=3×10﹣5L2.927 9(n=383,R2=0.807 1,P0.01),黄石爬为等速生长类型。据体长、体重生长方程Lt=208.42[1﹣e﹣0.089(t+1.20)]、Wt=184.82[1﹣e﹣0.089(t+1.20)]2.927 9,体长和体重生长速度方程分别为d L/dt=18.549 4 e﹣0.089(t+1.20)和d W/dt=48.161 0 e﹣0.089(t+1.20)[1﹣e﹣0.089(t+1.20)]1.927 9,体长和体重生长加速度方程分别为d2L/dt2=﹣1.650 9 e﹣0.089(t+1.20)和d2W/dt2=4.286 3 e﹣0.089(t+1.20)[1﹣e﹣0.089(t+1.20)]0.927 9[2.927 9 e﹣0.089(t+1.20)﹣1],黄石爬属于生长缓慢,生命周期较长的鱼类。生长拐点年龄为10.87,落后于性成熟年龄(♀6龄,♂5龄),属于性成熟后生长仍然较快的类型。产卵群体主要以补充群体(5、6龄)和低龄剩余群体(7、8龄)为主,资源已经受到严重破坏,需加大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黄颡鱼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20 0 0年 3~ 5月 ,收集洞庭湖黄颡鱼 1 5 5尾 ,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黄颡鱼鳍式为D Ⅱ ,2~ 6,A 1 9~ 2 2 ,主要以虾、小型底栖鱼类、软体动物为食。体重 (W :g)与体长 (L :cm)关系为 :W =7 9861× 1 0 -2 L2 4471;体长生长方程为Lt=2 3 0 482 [1 -e-0 592 8(t+ 0 13 54) ];体重生长方程为 :Wt=3 68 3 90 9[1 -e-0 592 8(t+ 0 13 54) ]3 。生长速度以 1~ 2龄最快 ,以后逐步减慢 ,绝对繁殖力为 1 3 45~ 72 0 8粒 ,相对繁殖力为 48~ 78 3粒 g。繁殖力系数F =1 1 5 4977L1 453 9;性成熟年龄为 1 + 龄 ,自然性成熟雌鱼W =3 0 67g,L =1 0 2 9cm ,黄颡鱼人工养殖宜用 2年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9.
保安湖沙塘鳢的食性、繁殖、年龄及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保安湖沙塘鳢1冬龄成熟,雌雄比1:1.34,4月初至6月中旬繁殖;个体绝对繁殖力540—1943egg(1154±314egg)。渔获物中以体长8.0—14.0cm,体重10.0—40.0g,2、3龄个体为主。体长-体重关系为W=0.02129L3.0585。3龄前生长较快;雄鱼略快于雌鱼。肥满度冬春季较高,最高在3月。体长和体重与年龄的关系可用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参数分别为:雌鱼L∞=15.29cm,k=0.4072,t0=0.1596,W∞=84.9g;雄鱼L∞=16.71cm,k=0.3736,t0=0.1095,W∞=118.5g;体重生长拐点年龄和拐点体重雌鱼分别为2.86a和25.1g,雄鱼3.13a和35.4g。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五大连池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生长情况,于2013和2014年在五大连池三池及二池随机采集223尾鳙样本,采用鳞片鉴定其年龄,退算体长、体重。同时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析了五大连池鳙体长、体重的生长规律。结果显示,鳙渔获物的平均体长、体重分别为54.61 cm和3 280.53 g,由3+~8+共6个年龄组组成,以5+龄个体为主,占总数的50.67%。五大连池鳙体长(L,cm)、体重(W,g)之间关系式为W=0.0289 L2.901(n=223,R=0.974)。体长、体重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t=97.619[1﹣e﹣0.140(ti﹣0.004)]和Wt=17113.260[1﹣e~(﹣0.140(ti﹣0.004))]2.901。鳙体长生长速度曲线无拐点,随着年龄的增加生长速度逐渐降低。体重的生长速度曲线具有拐点,拐点年龄为7.61龄,所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63.94 cm和5 012.82 g。采用生长特征指数?对比分析五大连池与其他水域鳙的生长,结果显示五大连池鳙的生长较为缓慢,栖息环境的水温、饵料生物密度是影响五大连池鳙生长的重要因素。有效提高鳙生长速度的关键措施在于降低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