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秀杰 《化石》2005,(1):8-13
化石人类脑演化主要是研究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脑的变化过程,它是随着古神经学和古人类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古神经学(Paleoneurology),是神经学和占生物学的交叉学科,通过对化石脊椎动物和现牛动物的神经系统的比较,探索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赵汉雄 《化石》2002,(1):31-33
始于5.45亿年前的寒武纪是从小壳化石和动物生痕出现起界 ,尔后腕足类、三叶虫等完整化石出现 ,形态结构已相当复杂 ,到5.1亿年前的澄江生物群 ,所有动物大门类(包括人所属的脊索动物门)都已齐备。似乎接下5亿年演化史只在实践某个时刻制定的规划 ,再不能突破它。这般离奇的演化事实 ,怎不让人惊讶?最近几十年 ,开始在寒武纪以前地层搜索化石 ,所找到的几乎都是简单的单细胞生物的化石 ,比较复杂的多细胞动物是从5.6亿年前才开始出现。这更增疑团 ,似乎那次让生命演化发生急转弯的神秘事件起自空穴 ,突然降临。最最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经常通过化石暴露了自己的秘密,脑化石就在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中扮演了一个发人深思的角色。脊椎动物死后,脑的软组织被泥砂或其它沉积物替换、矿化成为脑的遗骸,把原来脑子的构造与外型栩栩如生地保存下来。只要我们掌握了大自然留下的脑子的立体摄影——脑化石,就可以测量出动物生前的脑量(图1)。通过对脑量的深入研究,就可以进一步探索动物形态学以及动物进化史上的一些有意义的问题。那么,脑化石能告诉我们一些甚么呢? 早在1871年,达尔文在他的一本名著《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中就曾经明确地指出:脑子的大小与身体的大小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  相似文献   

4.
河猪     
李妤瑾 《化石》2007,(1):5-6
在博物馆里,至今仍然会遇到一些观众,他们怀疑古生物这门科学,认为我们只根据一些骨块或牙齿的化石,就说它们是几百万年或几千万年前的某些动物,很难令人相信。这是因为人们习惯从动物的整体去认识动物。其实,动物的每个骨块和牙齿都有不同的特点,古动物学家根据它们的大小和形  相似文献   

5.
以往人们根据地质层次和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确定了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所公认的地质年代划分。如此明显的地质层次及相应化石对比关系,不能不触发人们寻根问底,探索原因。就古生物的化石记录来说,人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寒武纪末期、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纪末均发生过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绝灭,最典型的是发生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的古生物绝灭事件。很多植物和动物物种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突然死绝了,各种恐龙均在这一期间绝灭,且灭绝的记录显示出异常。例如没有一个体重超过25公斤左右的陆地动物幸存下来,而且消失动物中还有许多是小得多的,这似乎可以用“灾变说”来解  相似文献   

6.
会走的古鲸     
前几年、巴基斯坦的古生物学家发现一种动物头骨化石,他们认为这是现代鲸的祖先,生活在5千万年前。有趣的是,它的大多数时间可能是在陆地上度过的。  相似文献   

7.
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红 《生物学通报》2000,35(11):12-14
神经系统统一控制和调节动物全身各器官、系统 ,保证机体的整体统一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在进化方面成为动物发展的重要指标。1 神经系统的形态和机能特征1 .1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一般分为两大部分 ,即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神经系统的形态和机能单位是神经元。在脑和脊髓的横切面上 ,肉眼观察可看到呈白色的部位称白质 ,大部分为有髓神经纤维所组成 ;呈灰色的部位称灰质 ,由神经细胞体及无髓神经纤维所组成。在…  相似文献   

8.
什么叫化石     
当你怀着极大的兴趣走进北京、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的时候,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巨大的爬行动物——恐龙骨架或复原模型,为了观察它的全貌,你不得不翘首仰望;当你来到机器轰鸣的煤矿参观的时候,在煤层附近不难发现许多素不相识的奇形怪状的各种树干、树皮或树叶。这些古老的奇异的动物和植物的遗体都采自几万年、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前形成的岩层中。我们把这种保存在岩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它活动的遗迹和死亡后的分解产物,称为化石。因此,化石都能指示生物的存在。凡能称为化石的,应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它的分解产物。如  相似文献   

9.
经过这几年对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目前如有人捕杀珍禽异兽,无疑会受到谴责。可是倘若捕捉珍贵的蝴蝶品种,大概不会有人出来制止。其实,许多小动物并不因为其分类地位低而降低其科学价值。而且随着环境污染和自然生境的破坏,无时无刻不在大量消灭的物种正是这些不为人们注意的动物。它们不但没有能生存下来,而且还来不及在博物馆中留下标本,就无声无息地从地球上消失了。六亿年前的三叶虫给我们留下了化石的痕迹,而当今的这些种类很可能连痕迹也不留。可以想见,这对  相似文献   

10.
陕南末元古代高家山生物群主要化石类群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洪  张录易 《古生物学报》2000,39(4):507-515
末元古代高家山生物群是以骨骼化石为主,兼有软躯体后生动物及宏观藻类化石的一个多门类化石组合,是目前已知最上且最为多样化的骨骼化石生物群。化石主要产于上震旦统灯影组高家山段中上部,时限约565-543Ma。目前虽然尚难对其进行系统的生物学分类,但根据化石的形态特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类群,即具矿化壁的骨骼类群,包括管状化石、锥管状化石、瓶状化石、杯状化石和疑难化石等,以及蠕形动物化石类群,遗迹化石类群  相似文献   

11.
南非开普顿──认识古代生物世界的窗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非开普顿──认识古代生物世界的窗口王成源在几亿年前,早期生物发展史中,动物的软体组织保存为化石的例子是极少的。这些保存有软体组织的化石纪录,通常被古生物学家称为化石库。最著名的有软体组织生物化石的产地是加拿大寒武纪的布金斯页岩。Goceld著有世界...  相似文献   

12.
古代的动物和人类是怎样生病的?这不仅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而且对探讨古病理(研究古代人类和动物得病的原因和情况)以及了解古代动物和人类的生活情况都可以提供十分宝贵的材料,因此古生物学、医学工作者都十分重视大自然留下的病历——病态化石。毫无疑问,许多带有病态的标本都被破坏了,但在特定的沉积环境中,也可以保存一些化石的病例。这些内科、外科的一系列病例告诉我们:动物和人类生病的现象是由来已久,而且是比较普遍的,这里仅就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中常见的病态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吴秀杰 《人类学学报》2003,22(3):249-255
脑演化是人类演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可以为人类起源、演化、人群关系及语言、智力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信息。脑演化的主要证据是通过研究颅内模(endocast)及颅骨的形态得到的。颅内模是从颅骨内表面得到的脑的外部形态。有时颅骨的内腔充满泥沙,并且为钙质所结固,可以自然形成颅内模。也可以人工制作颅内模。颅内模和颅骨的内表面能够提供人类脑髓及神经进化方面的直接证据。对化石人类脑演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测量或估计脑量的大小及其和身体大小之间的关系;研究脑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通过对早期人类颅内模表面沟回形态特征的研究,探索脑功能区在早期人类和猿类的区别及在演化上的变化;左右大脑不对称性与一侧优势关系,探讨语言的起源和惯用手的脑功能基础等;脑膜中动脉系统、静脉窦系统及与血液循环相关的排泄孔的变化,探讨大脑各部分比例的变化和功能的日益复杂对供血需求的影响;通过对人类脑演化的研究,探讨人类进化的原因。本文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及其中国化石脑演化研究的介绍,对化石人类脑演化的研究概况作综合论述和简单回顾。  相似文献   

14.
化石脑颅拥有古动物行为的证据对远古生命的研究来说,化石是必不可少的。一块颌骨——甚至一枚牙齿——就能够指示动物的食性。肢骨可以表明动物的奔跑能力;头骨能够告诉人们动物脑量的大小。不幸的是大脑本身绝不会转变为化石记录的成份,因为神经组织十分敏感,动物死后不久它就腐烂了。然而,古生物学者应用神经生理学家提供的情况,就能研究石化了的大脑解剖构造,从而了解千百万年前就绝灭了的动物的某些行为。  相似文献   

15.
末元古纪以Cloudina为代表的管状动物化石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具矿化骨骼的生物类群,在世界许多地区都有发现,但它并不是当时唯一的矿化生物类型,更多的动物骨骼化化石证据在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的沉积物中时有发现。作者在处理陕南末元古纪的化石过程中,发现了大量不同形态的微体管状化石(直径大多小于150μm),包括末端封闭的粗短管体,不分枝管体,末端扩展的骨针状构造及具多种分叉样式的分枝管体。这些化石的亲缘关系仍不清楚,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动物演化和矿化初始阶段的化石记录。  相似文献   

16.
我的外公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退休前他是湘钢一中的高中地理老师.外公采集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化石,还经常带领湘潭的中小学生到野外去找化石.有一天,外公又带领学生们到外面去找化石,我也随着他们一起参加了这次活动. 我们乘车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湘乡一个叫毛田镇栗山村的地方.外公带我们爬上一片平缓的山坡.这山坡上到处岩石裸露,没有长大树,只有一些零星分布的矮小灌木和丛生的荆棘.外公告诉我们,这些碎石里面,有很多古海洋动物的化石,有珊瑚化石和贝壳类化石,等等.你只要蹲下去,不用翻动石块,仔细去找,就可以找到一个个清晰的化石.  相似文献   

17.
冀北侏罗纪叶肢介软体化石的发现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好的软体化石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古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态、起源及分类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使研究工作引向深邃的领域。叶肢介软体化石十分罕见,过去报道过的几例大多保存较差,或残缺不全。冀北滦平周营子中侏罗统九龙山组发现了罕见的、完美而又十分丰富的叶肢介软体化石,尤其是软体从壳瓣中脱离,单独保存为化石,其  相似文献   

18.
杨瑞东 《化石》2002,(3):10-11,F003
贵州号称“古生物王国” ,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最近几年又发现了一些具重要意义的生物群化石 ,如6亿年前的瓮安生物群、比“澄江动物群”还早的“清镇动物群”和“遵义牛蹄塘生物群” ,5 2亿年前的“凯里生物群”和2 15亿年前的“关岭动物群”等等。这是贵州古生物化石宝库 ,是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的宝库 ,是解开寒武纪大爆发等生命起源和演化的重要材料。大约在1990年 ,一些贵州的奇石收藏者为了获得精美的海百合化石标本 ,他们来到了贵州省关岭县新铺乡一带 ,进行大规模的海百合化石采集。随着采集规模的扩大 ,一个意想不到…  相似文献   

19.
于小波 《化石》2023,(1):44-51
<正>蒂莉·埃丁格(Tilly Edinger,1897-1967)博士是20世纪的著名犹太女科学家,被誉为是“古神经学”的创始人。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德国,埃丁格是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的少数女性之一。在埃丁格之前,人们对脊椎动物脑演化的认识,几乎完全依赖解剖学家对现生动物脑结构的比较研究。埃丁格基于自己的古生物学和神经学背景,将分类学、地层年代和功能研究结为一体,单枪匹马地创建了“古神经学”这一新领域。古神经学研究化石动物的脑结构,把演化的时间概念纳入神经学的研究之中,探索神经系统在不同动物类群中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0.
正恐龙骨骼化石是恐龙死亡后留下的遗骸,而恐龙足迹化石则是恐龙活着的时候留下的生活痕迹,而且还不会像有些骨骼化石那样在埋藏前被水流或其他介质搬运。因此,恐龙足迹化石在探讨恐龙生活习性、复原古环境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个动物一生只有一副骨架,但是,它可以留下很多足迹。这就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恐龙曾经的存在。足迹化石是研究古动物生活习性、生存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