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5月24—28日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了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科研、生产、情报、出版、管理等单位的9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是我国杀虫微生物的一次盛会,出席人数多,报告和讨论的内容广、学术气氛浓是空前末有的;大会共收到论文138篇,其中细菌杀虫剂60篇,昆虫病毒52篇,真菌和杀虫素23篇,其它3篇。这体现了我国细菌、病毒、真菌、杀虫素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标志着杀虫微生物战线的兴旺发达,前景宽广。会议期间为了更好地交流各地的经验和  相似文献   

2.
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于1988年10月21—23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了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来自2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科研,生产、管理、出版等60个单位的8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学术讨论会是杀虫微生物战线上两年一度的盛会,大会共收到126篇论文,其中病原细菌57篇、昆虫病毒40篇、虫生真菌18篇、杀虫抗菌素3篇、微孢子虫3篇、线虫3篇、其它2篇,这反映了我国杀虫微生物科研生产的新景象。会议采用大会报告和专业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大会报告有苏云金杆菌各变种间δ-内毒素基因的转移、杀虫素进展、球形芽孢杆菌的研究、昆虫组织培  相似文献   

3.
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5月24—28日在江苏常州市召开了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教学、生产、应用等68个单位的9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138篇。会议分为大会综述报告、专业组学术交流和分组  相似文献   

4.
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5月24—28日在常州市召开了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科研、生产、情报、出版管理等单位的9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138篇;其中细菌杀虫剂60篇、昆虫病毒52篇、真菌和杀虫素23篇、其他3篇。  相似文献   

5.
杀虫微生物的研制是保证农业、林业、环保以及保健事业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生物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研究工作取得可喜的成就,特别是杀虫微生物遗传工程的研究取得迅速的发展。本文综述性地介绍四方面内容即<1>杀虫微生物研究概况及其意义;<2>杀虫细菌的生态、生产及动力;<3>杀虫微生物的分子遗传学与基因工程:<4>1987年的杀虫微生物研究在中国,着重介绍第三方面,最后,小结。  相似文献   

6.
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于1990年10月16日至20日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了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来自2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出版、生产等74个单位的13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41篇,其中综述9篇,昆虫病毒研究44篇,病原细菌46篇,虫生真菌21篇,线虫、微孢子虫21篇。展现了我国近几年来在杀虫微生物领域取得的成绩。在大会报告中,许多专家介绍了各专业组近两年来的重要成绩。苏联专家介绍了苏联生物防治的概况。大会分昆虫病毒、杀虫细菌、虫生真菌及其他杀虫微生物4个专业组发言讨论。  相似文献   

7.
1990年10月16—20日,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了第四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高校、科研、管理、出版、生产等74个单位的13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141篇。大会报告包括转B.t.杀虫基因的植物基因工程、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苏芸金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的分布及  相似文献   

8.
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于1988年10月21~23日在南昌召开了第三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来自2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科研、生产、管理、出版等60个单位的8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学术讨论会是杀虫微生物战线二年一度的盛会。大会收到126篇论文报告。其中病原细菌57篇,昆虫病毒40篇,虫生真菌18篇,杀虫抗菌素3篇,微孢子虫3篇,线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传播疾病的媒介种类繁多;蚊子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危害农作物的害虫更为普遍如蝗虫、螟虫、菜青虫等等,这些害虫也常遭受一些微生物的侵害而致死,生命科学工作者从其死体中分到致病原,其中有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等等,就害虫致病细菌而言,国内外的研究十分活跃,已从生产实践中选育出高效杀虫菌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令人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第五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在河南省商丘市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科研、生产、管理、出版等81个单位的11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大会收到论文151篇,其中病原细菌77篇,昆虫病毒40篇,真菌和抗生素12篇,原生动物及病原线虫等10篇,严毓华、范云六等教授在大会上作了专题报告。会议采用大会与小会、报告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本届会议概括近两年的科研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几种微生物杀虫蛋白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过去几年中,已经鉴定并克隆出一些新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和其他类型的微生物杀虫蛋白基因。其中来自嗜虫沙雷氏菌,双酶梭状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嗜线虫致病杆菌,发光杆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的新型杀虫蛋白基因在抗虫遗传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微生物群(组)研究的兴起,人体微生物组对机体健康或疾病作用的探索一度呈井喷之势,但研究技术及分析方法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进一步深入。本文对微生物群和微生物组的概念进行了解释,阐述了人体微生物群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模式,概括了微生物群与人体有关疾病的关系,提出了人体微生物组研究中的6个关键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应香港微生物学会的邀请,广东省微生物学会一十七人由陆大京教授、郭辉玉付教授率领,于5月31日至6月8日赴港,参加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微生物学术讨论会。这次学术交流的内容是极其广泛和深入的,包括工、农、医微生物三个方面。在工业微生物方面,探讨了如何使微生物产物用于工业,如何利用微生物检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在农业微生物方面,着重讨论了食用菌选种和培植的先进技术。在医学微生物方面,主要讨论了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抵抗力,同时还交流了如何使用干扰素控制传染病、腹泻症的轮状  相似文献   

14.
生物信息学是建立在生命科学和计算机数学基础上的综合学科,其本质是信息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对于微生物领域而言,生物信息学对数据的整理和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微生物研究的质量。因此,文章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积极搜集生物信息学在微生物中的应用研究,首先概述了生物信息学的组成部分,然后对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探讨了生物信息学在微生物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农业微生物、微生物药物合成设计以及微生物致病基因5个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湖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不依靠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湖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从从古细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3个方面概述了湖泊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简单介绍了宏基因组技术在湖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刘钢  向华 《微生物学通报》2019,46(2):221-222
微生物遗传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微生物遗传学研究不仅为遗传学中一些基本理论的阐明奠定了基础,还有力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到"一个基因一种酶"的假说,再到近年来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都离不开微生物遗传学的发展。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微生物遗传学也迎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微生物遗传学研究在与微生物生理代谢、微生物组学、环境微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微生物学通报》本期推出了"微生物遗传学主题刊",旨在展现我国微生物遗传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促进我国微生物遗传学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真菌、放线菌和细菌等都是微生物。它们栖居在土壤和水体中,表现出多种不同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当一种微生物对另一种微生物的环境产生有害的影响,就认为前者对后者有拮抗作用。这种拮抗作用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因为在拮抗作用中,微生物常常产生能抑制其他微生物正常生长过程或生存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抗生素。微生物的拮抗作用很早就受到了微生物学家的重视,但第一个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短杆菌肽是在1931年由美国科学家杜伯斯等人从土壤细菌中提取到的,当时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由于这一成就,导致了其他两个极为重要的发现:一个是弗来  相似文献   

18.
红树林区微生物资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龙寒  向伟  庄铁城  林鹏 《生态学杂志》2005,24(6):696-702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废料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出,污染日趋严重。人们在大力开发海洋微生物自净能力的同时,也对海岸线的绿色卫士——红树林给予了密切关注,积极展开红树林区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从红树林区微生物库的资源多样性、微生物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生理活性物质、代谢产物和污染治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本书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l)正常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分布规律、微生物的代谢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对这些代谢的影响,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极端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生命机理和这些微生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3)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学,其中包括污染物对微生物的毒性,某些微生物对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抗性,微生物对污染物的转化和降解作用,污染物转化和降解作用与微生物质粒和染色体基因的相…  相似文献   

20.
木质素的微生物降解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微生物降解木质素的反应机理,可以从根本上解释微生物或酶对木质素的作用过程,对提高木质素降解效率,治理环境污染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木质素结构的差异出发,总结了近年来研究木质素微生物降解机制所采用的主要模型化合物、研究方法,概述了微生物对木质素的三大作用机理:侧链氧化、去甲基化和芳香环断裂,以及参与这三个反应的主要微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