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妊娠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的感染对肠道菌群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孕检并分娩的妊娠妇女744人为对象,调查并统计B族链球菌的感染率;筛选有和没有B族链球菌感染妊娠妇女各47人,调查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选取信息匹配的妊娠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和未感染的妊娠妇女,采集粪便样本,提取菌群DNA,用16S rDNA方法分析菌群变化。结果744名妊娠妇女中B族链球菌检出49例,感染率为6.59%;B族链球菌感染组总的不良妊娠发生比例为76.6%,正常组发生比例为27.7%(χ^2=5.491,P<0.05)。B族链球菌感染组妊娠妇女胎膜早破(χ^2=16.177,P<0.01)、难产(χ^2=21.134,P<0.01)和羊水异常(χ^2=22.989,P<0.05)的发生率与未感染组比较显著增高。B族链球菌感染组妊娠妇女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结论妊娠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的感染可能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增加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晚期妇女无乳链球菌感染与耐药性情况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晚期妇女共1 000例,采集孕妇泌尿生殖道标本并进行无乳链球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探讨孕晚期妇女无乳链球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并根据培养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无乳链球菌培养阳性,对照组为无乳链球菌培养阴性,随访并比较两组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情况。结果 1 000例孕晚期妇女共检测出118例感染无乳链球菌,感染率11.80%;无乳链球菌耐药性较高的三种抗生素为四环素86.44%、红霉素73.73%、阿奇霉素56.78%,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青霉素G、亚胺培南、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六种抗生素未发现耐药;观察组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晚期妇女无乳链球菌感染率较高,容易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新生儿,应早期选择合适抗生素治疗,实验室药敏结果能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市围产期无乳链球菌携带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1月围产期6 003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检测,从中检出151株无乳链球菌,分析药敏、查阅其病历基本信息、新生儿出生状况等。结果 6 003例围产期泌尿生殖道标本中检出151株无乳链球菌,检出率为2.52%,其中≤35岁、35岁孕产妇中无乳链球菌感染率分别为2.55%、2.26%,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民族中,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中无乳链球菌感染率分别为2.70%、2.63%、2.18%、1.7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周感染无乳链球菌101例,且诊断胎膜早破有76例;孕1次感染无乳链球菌有90例,孕3次感染无乳链球菌有33例,且有20例曾有流产史;新生儿宫内感染中有1例感染无乳链球菌属于早发型。药敏结果中,无乳链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敏感率分别为97.97%、98.63%;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7.46%、72.85%、58.94%和54.30%。结论临床应重视在围产期对无乳链球菌的检测和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该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痰培养药敏。结果:临床表现与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感染相同,药敏提示有相当部分的菌株对1种或多种抗生素耐药,敏感抗生素依次为;万古霉素,氧氟沙星,头孢氨噻污。结论:无论临床还是实验室都应将肺炎链球菌的青霉素耐药株和敏感株严格区分;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儿科病房无乳链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并对分离的无乳链球菌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方法收集台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室和儿科病房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无乳链球菌侵袭性感染病例,分析临床表现特点。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对分离的无乳链球菌7个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并与BLAST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明确菌株序列性(ST)。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7例患儿,分离到7株无乳链球菌。7株无乳链球菌基因型中2株病原菌基因型为ST12,2株ST249,1株ST23,1株ST1076及未知型1株。小儿无乳链球菌感染临床表现为败血症的有4例,其中2例病原菌基因型为ST12,2例为ST249。临床表现为脑膜炎的1例,基因型为ST249。结论该院小儿无乳链球菌感染的基因型以ST12和ST249为主;临床表现以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为主,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6.
慢性根尖周炎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4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6个感染根管细菌培养检查的结果发现:以厌氧菌为优势的混合菌感染是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细菌学的主要特点。穿髓根管由于敞开的髓腔,同一根管内4—9种细菌混合感染者占87.5%;未穿髓的感染根管2—3种细菌混合感染的占62.5%,4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的占37.5%。优势的感染菌包括产黑色素类杆菌、口腔类杆菌、口类杆菌、具核梭杆菌、干酪乳杆菌、内氏放线菌等6种厌氧菌;血液链球菌、变链球菌和酿脓链球菌为最常见的兼性厌氧菌。本文指出口腔正常菌群是感染根管的机会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B群链球菌可以引发产褥期败血症、新生儿肺炎和脑膜炎等感染,围产期B群链球菌感染和预防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本研究就围产期女性B群链球菌感染、检测方法及预防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目的在于提高围产学界对该类微生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肺炎链球菌致病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炎链球菌致病过程包括粘附 ,炎症反应 ,细菌产物的细胞毒作用。阻止肺炎链球菌粘附到宿主细胞受体和定植在粘膜表面 ,是预防其感染的最有效的途径。综述了肺炎链球菌粘附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肺炎链球菌毒力因子及其可能的致病机理 ,对研制新一代疫苗 ,预防和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肺炎链球菌C多糖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肺炎链球菌C多糖(C-Ps)发现以来,关于C多糖抗体是否具有保护性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C-Ps含有磷酸胆碱基团(PC),该基团在肺炎链球菌基因转化、子代细胞分离、人体呼吸道定植和增强病原菌毒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肺炎链球菌培养时必需加入胆碱成分以促进PC的合成;PC是C-Ps主要的抗原决定簇,并且PC抗体具有保护性,可抵抗多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的感染。本文就肺炎链球菌对胆碱的营养需求、PC在肺炎链球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C-Ps抗体研究和C-Ps的应用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引发人类肺炎、中耳炎、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为了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人类已研制出了多种相关的疫苗。目前,常用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PPV23)预防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肺炎链球菌的感染,用7价、10价、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来预防婴幼儿肺炎链球菌的感染。虽然荚膜多糖类疫苗能预防其所包含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的感染,但非疫苗血清型的菌株还是可以在鼻咽部定植,并引起感染,而且结合疫苗研制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在发展中国家使用还不普及。鉴于上述原因许多疫苗公司开始研发具有保护力强、价格低廉的新型疫苗。近年来,肺炎链球菌全细胞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纯化蛋白疫苗由于其血清非依赖性和较低的生产成本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对肺炎链球菌新型疫苗的研制及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正>A群链球菌感染及其免疫学介导的遗患,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如急性风湿热及其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病和A群链球菌后肾小球肾炎等。据估计,1981年在印度就有600万以上的学龄儿童罹患风湿性心脏病。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渴望有一种有效的A群链球菌菌苗。  相似文献   

12.
自然感染途径建立肺炎链球菌感染性肺炎小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自然感染途径制备肺炎链球菌感染性肺炎小鼠模型的方法,为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肺炎链球菌标准菌株(CMCC 31203)经血平板培养18 h后配成2麦氏浊度。小鼠浅麻醉状态下,破损鼻黏膜,滴注一定量肺炎链球菌菌液。于3、7、14和21 d分别处死小鼠,取肺脏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确定肺炎小鼠模型制备的最佳方式。结果鼻黏膜破损组小鼠3 d时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扩张,肺泡腔内以红细胞和纤维素渗出为主;7 d时病变以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14 d时肺泡腔内渗出减少,炎症开始减轻;21 d时肺脏外观趋于正常,肺泡腔内渗出物质基本溶解吸收。结论以3×107CFU的肺炎链球菌菌液通过破损的鼻黏膜感染7 d时可以制备出比较典型、稳定的肺炎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3.
<正>肺炎链球菌是一重要的呼吸道病原体,这种病原体在婴儿及老年人中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尽管应用了抗生素和疫苗,但致死性肺炎球菌性疾病仍在流行。肺炎球菌表面蛋白A(PspA)是由所有肺炎链球菌产生的具有高度免疫原性的表面蛋白,能够激发抗致死性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保护性免  相似文献   

14.
肺炎链球菌粘附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英俊 《微生物与感染》2000,23(3):29-30,33
肺炎链球菌粘附宿主我肺炎链球菌侵袭、感染宿主细胞的先决条件。粘附过程是特异的,是细菌表面的粘附分子和宿主细胞膜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英膜对肺炎链球菌的粘附无影响,而细胞壁(CW)在介导肺炎链附粘附宿主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W亚组人脂磷酸(LTA)介导肺炎链球菌的粘附过程,并导致炎症反应;细菌表面的结构蛋白或分泌蛋白是细菌与宿主细胞连接的桥梁;肺炎链球菌能与宿主细胞外基质蛋白特异性结合,进而粘附宿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泌尿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感染情况与耐药性。方法选择3 000例在我院就诊的育龄期妇女,所有患者送检泌尿道或生殖道标本,进行无乳链球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探讨育龄妇女泌尿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3 000例育龄妇女中177例感染无乳链球菌,感染率5.90%,其中肾内科患者感染率最高,达到8.97%。2012至2015年育龄期妇女无乳链球菌感染率逐年增加。无乳链球菌对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高,分别达到80.80%、60.45%、56.50%、45.20%。无乳链球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未产生耐药性。结论育龄妇女无乳链球菌感染率较高,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治形势严峻,无乳链球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化脓性链球菌[A群链球菌(group Astreptococci,GAS)]是感染人类的重要革兰阳性菌。细菌对宿主黏膜表面和皮肤表皮细胞的黏附和内化是感染的关键起始步骤,但对感染宿主细胞的转录反应还了解甚少。作者采用Affymetrix人类基因组DNA芯片分别检测了HEp-2细胞感染M49化脓性链球菌的野生型细菌和△fasX型细菌的总mRNA转录,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无乳链球菌感染吉富罗非鱼后病原菌在体内的动态分布规律,本研究采用q RT-PCR方法,以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的吉富罗非鱼抗病家系组和易感家系组为测试对象,检测了感染后不同时间段两组的肝脏、脾脏、前肾及脑组织的无乳链球菌含量。结果表明:(1)抗病组和易感组出现死亡时间均主要集中在12~96 h,死亡率分别为25%和61.9%;(2)感染后3 h抗病组和易感组的肝脏、脾脏、前肾及脑组织的无乳链球菌数量逐渐增加,其中脑组织达到高峰值分别为感染后72 h和18 h,无乳链球菌含量分别为(11 366.86±739.04)copies/μL和(16 371.59±655.65)copies/μL,96 h后两组体内的无乳链球菌浓度逐渐减少,感染后144 h停止死亡,感染后30 d存活的个体中4个组织的无乳链球菌浓度逐渐下降至感染初期水平。本研究结果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药物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邱盛盈  唐维骏 《蛇志》2017,(2):123-125
目的探讨钦州市自然流产人群肺炎链球菌携带率状况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构建基于肺炎链球菌特征目标基因lyt和ply基因的实时荧光PCR检测体系,检测自然流产人群肺炎链球菌携带率,并与常规孕检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自然流产组人群的肺炎链球菌特征基因检出率为15.26%,对照组的肺炎链球菌特征基因检出率为15.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链球菌感染与自然流产不存在相关性,不是引起流产的主要因素,但建议孕期个体应注意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避免由此带来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9.
呼吸道感染与甲型链球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与甲型链球菌的相关性。方法 对呼吸道感染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口腔咽后壁取样进行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组中甲型链球菌检出率(50%)明显高于呼吸道感染病人组(25.75%),且各疾病组甲型链球菌检出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如肺内感染16.67%,支气管炎17.2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肺炎患者甲型链球菌检出率53.85%与健康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刘小宇  陈敏 《微生物学报》2022,62(2):446-457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引起多种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包括侵袭性感染(如败血症和脑膜炎菌血症),以及更常见的粘膜部位感染(如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根据肺炎链球菌表面荚膜多糖结构的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的血清型,至今已经鉴定出98种,其中有20种具有高毒力.为了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已研制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