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从应用菌苗预防细菌性疾病以来,人们对研制口服菌苗做了不少尝试,看来对防御肠道疾患的菌苗采用口服途径尤为合理。本文旨在简评口服免疫预防伤寒、志贺氏菌病和霍乱主要肠道疾病的近况和前景。由于引起这些疾病症状学的致病机理有根本差异,其相应的免疫的机理也不尽相同,要使免疫取得最佳保护作用,应相应地采用不同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 肠道菌苗目前有伤寒菌苗(包括TAB)、霍乱菌苗,大部分国家均在生产。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细菌,但因对人所致疾病都是肠道感染,所以归于一类。此外正在研制的有痢疾菌苗,大肠埃希氏菌菌苗等。有可能进行研制的还有鼠伤寒菌苗、付溶血弧菌菌苗。肠道传染病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据世界卫生组织腹泻病控制计划(CDD)负责人Merson1981年报告,1980年全世界(主要是第三世界)七亿人口中(不包括中国)有400万人死于腹泻。最近的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3.
有关肠道传染病的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对研制这些传染病的菌苗发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在与肠道传染病的斗争中,研制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活菌苗是有意义的。以减毒的沙门菌作为携带异源抗原的表达载体宿主,构建多价菌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使用多种技术使沙门菌载体与导入的克隆DNA之间保持稳定结合。  相似文献   

4.
<正> 传染性腹泻是我国除传染性肝炎外的第二大常见病、多发病。引起传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很多,但痢疾菌所致的腹泻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国外对痢疾预防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由于该菌属菌型多,各型间交叉保护作用弱,同时也由于痢疾免疫机理仍不清楚,迄今为止,尚无一理想的菌苗问世。尽管这样,由于近年来有关痢病杆菌中毒性大质粒(140~120Md)的发现,给痢疾菌苗研究工作者带来了鼓舞人心的希望。本文就此方面国内外的情况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刘佳  彭颖  吴春福  李晓波 《生物磁学》2009,(14):2737-2740
人类从青年到老年这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退行性和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也增加,其可能与人体肠道菌群失衡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肠道内生理菌群对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变化与宿主的免疫功能、食物、疾病和年龄等有关。了解老年人肠道菌群特点,且在老年人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疾病中合理介入微生态制剂,将大大有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本文就老年人肠道菌群失衡相关疾病以及微生态制剂在这些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1.前言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科学工作组口服Ty21a株伤寒活菌苗小组于1982年6月1~3日在日内瓦开了一个会议,参加人员见附表(略)。 这次会议由M.H.Merson博土召开,内容:a)对使用新Ty21a株菌苗的现有资料加以评论;b)对可能有效的公卫用菌苗和WHO要做的工作提出建议;c)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需要作出决定。这次会议是根据1981年6月计划技术顾问组第三次会议的建议,即Ty21a株菌苗在最近的现埸试验中能否证明其效果以采取直接步骤去获得为发展公卫用菌苗所需要的资料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7.
霍乱弧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能引起大范围乃至世界性大流行,在我国被列为甲类传染病.霍乱弧菌是导致感染者严重腹泻、引起霍乱的病原菌.霍乱弧菌的快速、准确检测是霍乱预防、控制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外针对霍乱弧菌建立了许多有效的检测方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的应用,为霍乱弧菌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霍乱弧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断奶仔猪腹泻造成仔猪高死亡率是困扰养猪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幼龄仔猪肠道屏障和免疫系统都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受到病原菌、病毒、应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仔猪胃肠道功能紊乱,诱发仔猪断奶综合征.抗生素等药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养殖现状,减少经济损失,但抗生素滥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已严重影响环境及人体健康,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所以研究安全环保的抗菌药物,以减少或替代抗生素的使用迫在眉睫.微生态制剂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可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等特点,因此,了解微生态制剂如何改善肠道健康及其中的作用机制,对有效利用它们来改善仔猪腹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和微生态制剂在仔猪中发挥益生功效的主要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肠道微生物是由存在于肠道部位的细菌、古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病毒所组成的群体。人们通过对细菌16SrRNA序列进行测序与分析,对动物及其在特定条件下的肠道菌群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此外,由微生态原理发展而成的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等微生态制剂,可维持机体肠道微生物的平衡、提高肠道屏障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微生态制剂应用于畜牧业、水产业中。论文综述了小鼠、犬、猪这三种动物的肠道菌群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动物肠道菌群的结构、功能以及促进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肝癌是世界上最恶性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居世界第六位,病死率居世界第四位。尽管近年来在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患者生存率和术后复发率仍然不尽人意。肠道菌群栖息于人类的消化道,介导人体内多种代谢反应,协助机体完成正常生命活动。目前大量的研究证实,慢性肝病患者(如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炎等)体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菌群紊乱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是慢性肝病向肝癌进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靶向肠道菌群的诊疗手段可能为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大量相关文献,从肠道菌群促进肝癌的机制及其对肝癌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前言:近20年前开始的第七次霍乱大流行还在持续散播。1978年又波及8个新的国家,而亚洲、非洲原先流行的一些国家又经历了严重的再流行及霍乱病的蔓延,这已成为这些国家卫生当局的主要问题。近20年来,大流行促进了关于霍乱和相关课题的普遍而彻底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我们了解所有急性腹泻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性、临床危害和免疫机转已经做了有益贡献,而且在有机井设备的地区有可能使得与霍乱有关的发病率低于1%。这些发展,特别是霍乱治疗的简化,已经促使世界卫生组织改进了控制腹泻疾病的计划。 本小组开会的目的是重温由弧菌和有关细菌引起的腹泻疾病流行病学和细菌学的最近重要报告,统一遗留下来的认识差距,并建议上述地区在这些范畴内进一步研究。也着重研究了菌苗发展的有关课题并构思一个关于免疫和菌苗发展的现代化报告。  相似文献   

12.
肠道菌群的研究迅速发展,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被广泛认为是近年来生物医学中最令人激动的有进展的研究之一。肠道菌群在消化、代谢和免疫功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胃肠道的影响很大。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的改变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宿主健康和生长。进一步了解形成和维持肠道菌群多样性的重要性,能目标明确地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饮食、功能性食品和移植肠道菌群等已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小有成效,可进一步研究它们对各种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犊牛腹泻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轮状病毒感染、肠道菌群紊乱和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率降低是新生犊牛腹泻症的主要病因。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淮北地区黄犊牛腹泻的发生是否与肠道菌群紊乱、乳酸利用率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制剂在儿童肠道疾病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迟明  李静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18(1):80-80,F0003
儿童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生理及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对外来致病因索的防御能力及防御意识不够,成为肠道疾病的易感群体。微生态制剂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由于其在防病治病、保健等方面显示出特殊的功效而受到普遍重视,也为临床儿童肠道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笔者就近年来微生态制剂在儿童肠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序言 在征询了其成员国之后,WHO发布了一个全球性的腹泻病控制(CDD)计划,初步目标是降低与腹泻病有关系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在本计划中,WHO正与其成员国协作以执行文件中的各国的CDD计划的初级卫生护理,并正在支持设计予防和治疗的较好的工具和方法的研究。 自1978年8月以来,本计划曾召集了许多科学家工作小组来规定在治疗、予防和控制腹泻病这一领域内的优先研究项目。在流行病学和病原学领域内,科学工作者小组曾集会以评价在大肠艾希氏菌腹泻,轮状病毒和其它病毒性腹泻及霍乱菌和其他弧菌有关的腹泻等方面的可以利用的知识以及建议优先研究的项目。 本小组的目的是考虑由弯曲菌属(C-ampylboacter),耶森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及志贺氏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中空肠弯曲菌及小肠结肠炎耶森氏菌只是在最近  相似文献   

16.
肠道菌群参与宿主的多项生理过程,包括营养物质吸收、代谢及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抵抗外来病原体入侵等,新的研究显示肠道菌群通过神经、内分泌、代谢和免疫的途径参与了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双向调节。肠道菌群的变化与自闭症、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焦虑和抑郁症等一系列神经精神疾病有关,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微生态疗法有望成为治疗和预防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的传染病,有研究显示肠道病毒进人消化道后在肠黏膜内复制繁殖并持续释放到血液而发病,肠道黏膜是病毒人侵和增殖的主要场所。肠道菌群能防御感染和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肠道屏障功能在防御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维持肠道免疫稳定和平衡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益生菌是指数量适当时对宿主健康有利的活微生物,有研究报道益生菌在辅助治疗手足口病上是有效的。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探索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和益生菌防治手足口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口服免疫预防微生物疾病的概念已经不新了。这种免疫人群的方法从七十年前第一次尝试到现在一直断续地使用着。只是由于过去几年间出现的理由,原来的口服菌苗已经普遍不用,因为它们不能引起可以测出的抗体,因此认为不能引起免疫性。现在认识到用这种方法判断经粘膜表面投予的免疫制剂的效力,可能是极其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微生态制剂预防儿科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在儿科ICU住院患儿中应用微生态制剂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对符合研究的580例入住PICU的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常规剂量口服或经鼻饲管给药直至出院,观察2组之间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差异显著性。结果 580例分为预防组286例,对照组294例,腹泻预防组的发生率为5.24%,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2.93%,预防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儿科ICU住院患儿常规加用微生态制剂可以很好地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其机制认为与微生态制剂具有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肠道菌群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近年研究发现许多内分泌及免疫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症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紊乱存在相关性。甲状腺是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其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影响机体免疫状态等多种机制参与甲状腺稳态的维持,本文对肠道菌群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肠道菌群和甲状腺疾病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