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K2(VK2)对肝癌具有抑制作用,但目前VK2的抗肝癌的机理尚不明确。VK2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具体做法如下: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VK2(0、5、10、20和40μmol/L)处理培养1~3d,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各时期的各组细胞的活力;收集20μmol/LVK,作用24h和48h后的HepG-2细胞和对照细胞,抽提DNA电泳检测;收集20μmol/LVK,作用48h后的HepG-2细胞和对照细胞,抽提总RNA,半定量RT—PCR检测抗凋亡基因survivin、bcl-2和促凋亡基因bax的mRNA表达水平。各VK2处理组的活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VK2处理的细胞其DNA电泳结果呈明显的梯状条带;与对照组相比,VK2处理组细胞的抗凋亡基因survivin和bcl-2的RT—PCR产物电泳的目的条带相对灰度值(目的基因灰度/GAPDH灰度)明显减少(P〈0.05),而促凋亡基因bax则无明显变化(P〉0.05)。VK2通过下调抗凋亡基因survivin和bel-2/bax的桌浊水平诱导肝痛Hen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阴道念珠菌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培养阴道上皮细胞(VK2/E6E7细胞),白念珠菌刺激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EGFR及可能相关的免疫通路因子的表达。构建EGFR-siRNA VK2/E6E7细胞模型,与白念珠菌共培养后,分别利用ELLISA及全自动细胞检测仪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敲除前后阴道上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以及对白念珠菌感染防御能力的改变。构建阴道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qPCR检测阴道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免疫通路因子的表达;并检测EGFR磷酸化抑制剂阻断通路后,阴道组织局部的真菌载量和炎性细胞的变化。结果 qPCR检测显示,EGFR、STAT3、GM-CSF及IL-1β在VK2/E6E7细胞感染白念珠菌后表达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LISA检测结果显示,EGFR-siRNA VK2/E6E7细胞感染白念珠菌后GM-CSF、IL-8、 IL-1β、 MIP-3α表达显著下降(P0.05);全自动细胞检测仪检测结果显示,EGFR敲除细胞在感染白念珠菌30 h后的防御能力和细胞活性较正常细胞明显降低。qPCR检测显示小鼠阴道感染白念珠菌后EGFR、HER2、STAT3、IL-8表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应用磷酸化抑制剂阻断EGFR通路后,小鼠阴道灌洗液菌载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在感染后第7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通路因子在阴道念珠菌病发病过程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重症肌无力自身抗体分子结构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利用PCR从分泌乙酰胆碱受体(AChR)单抗A49的杂交瘤细胞株扩增抗体可变区(V)基因,经转化大肠杆菌DH5α克隆后,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A49的重性V区基因由小鼠VHNP族基因编码,轻链V区基因由小鼠VK2组基因编码。与致病性AChR抗体V区比较,其同源性均在70%以下。A49的分子结构与致病性AChR抗体不同。  相似文献   

4.
孙明娣  史锋  王小元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2):1740-1746
酿酒酵母线粒体NAD(H)激酶Pos5p显示出重要功能,其缺失将导致细胞抗氧化性能出现障碍。为了了解Pos5p的抗氧化作用机制及其与调节辅酶NAD(H)和NADP(H)之间的关系,比较了在不同类型的氧化胁迫试剂作用下,野生型BY4742、POS5基因缺失体pos5-及其回补体pos5-/POS5-YEp的生长表型,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细胞内辅酶含量。结果表明,在超氧生成试剂甲萘醌(VK3)、过氧化氢(H2O2)和GSH消耗试剂马来酸二乙酯(DEM)存在时,pos5-都表现出明显的生长缺陷,而各抗氧化基因缺失体只在其相应胁迫下表现出生长缺陷。在正常生长条件下,pos5-的NADPH含量降低,pos5-/POS5-YEp则提高,表明Pos5p对胞内NADPH的供应有重要作用。在VK3、H2O2和DEM胁迫下,BY4742、pos5-及pos5-/POS5-YEp的NADP(H)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pos5-的NADP(H)/NAD(H)比率下降最为严重,而pos5-/POS5-YEp较pos5-有明显提高,这与其氧化胁迫表型相一致。因此,在细胞面临不同类型的氧化胁迫时,Pos5p都能有效行使其NAD(H)激酶活性,补充NADP(H)的损耗,从而对细胞起到抗氧化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酵母SRO9基因在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CR介导的同源重组方法构建SRO9基因缺失菌株,检测其在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处理条件下的克隆形成能力;通过比色法检测细胞内的H2O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细胞增殖能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内质网应激靶基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编码基因SOD1及SOD2的转录水平。【结果】相对于野生型酵母菌株,SRO9基因缺失酵母菌株对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的抗性增强,参与内质网应激反应的靶基因转录上调;细胞内H2O2含量下降,SOD1、SOD2转录水平降低,总SOD活性降低;对氧化剂CHP和VK3的抵抗性减弱,复制寿命明显缩短。【结论】SRO9基因缺失酵母细胞对内质网应激诱导剂衣霉素的抗性增强,原因可能是由于SRO9基因缺失激活了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3216条嗜热蛋白和4007条常温蛋白的二肽组成,结果发现,在嗜热蛋白中存在更多EE,EK,KE,VE,EI,KI,EV,KK,VK和IE等二肽,更少AA,LL,LA,AL,QA,QL,AQ,LT,TL和EQ等二肽。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识别嗜热和常温蛋白的统计学方法,通过对两组共853个蛋白序列进行识别,该方法识别平均正确率分别可达89.0%和89.6%。同时探讨了一些特定二肽对识别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假单胞菌BP16的分离鉴定及其植物促生性状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Pseudomonas最突出的植物促生性状是可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但其它植物促生性状报道相对较少。【目的】明确Pseudomonassp.BP16的植物促生性状,揭示其对小麦幼苗和马铃薯的促生效应,以期为该菌株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无机磷培养基,以涂布划线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多相分类对BP16进行分类鉴定;以选择性培养基或比色法等方法对促生性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设置3种处理pBP16、VK、CK,分别代表施加含BP16的颗粒微生物肥料、施加不含菌的空载体颗粒、颗粒微生物肥料和空载体颗粒都不施加的空白处理,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处理下的小麦和马铃薯生长性状及其根围土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共分离得到41株菌;1株编号为BP16菌株的16Sr RNA基因序列与P.brassicacearumsubsp.neoaurantiaca的相似性最高(99.38%),但一些生理生化特征如明胶液化存在一定的差异;BP16菌株的解磷酸钙-磷能力最强,其发酵液中水溶性磷含量可达67.15μg/mL菌液,而且该菌具有固氮能力、产IAA (Indole-3-acetic acid)能力(8.93 mg/L)、产铁载体能力(D/d为2.46)、ACC脱氨酶活性,同时能够抑制植物病原菌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亚麻枯萎病病原菌和向日葵菌核病病原菌,其抑菌率分别为76.19%、32.00%和22.22%;pBP16相比VK和CK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的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以及干重(提高约5.29%-90.90%),根围土速效磷和速效氮含量也显著提高,提高约8.63%-83.81%;同时,p BP16较VK和CK处理的单株产量以及根围土速效磷都有极显著的提高,而速效氮水平高于CK。【结论】菌株BP16为P. brassicacearum的一个新亚种,具有多种植物促生性状,对植物促生效应良好,可作为植物促生菌剂用菌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缺铁对大豆叶片光合作用和光系统Ⅱ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测定研究了缺铁对大豆叶片碳同化和光系统Ⅱ的影响。缺铁条件下大豆光合速率(Pn)大幅下降;最大光化学效率(po)下降幅度较小;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电子传递活性明显下降,K相(VK)相对荧光产量提高。缺铁大豆的天线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NPQ)则明显增加。此外,缺铁大豆的光后荧光上升增强。据此,认为铁缺乏伤害了光系统Ⅱ复合物供体侧和受体侧的电子传递;缺铁条件下光系统I环式电子传递的增强可能在维持激发能耗散和ATP供给方面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们采用RT-PCR,从小鼠杂交瘤细胞中扩增并克隆了抗破伤风类毒素(TT)抗体轻、重链可变区,重链Fd区基因,测定了其VH、Vk序列。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Fd片段,ELISA分析的结果表明Fd片段具有抗原结合的能力,但特异性很差。进一步采用SOE,和PCR技术,将VH、VK基因与ScFv连接片段组装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片段,以及将人重链CH1和Fab基因连接片段组装成Fab基因片段。将它们分别插入含噬菌体fd外壳蛋白3基因的phagem-id pHEN 1中,在辅助噬菌体M 13-VCS作用下,噬菌体表面表达了抗TT的噬菌体单链抗体(phage-ScFv)与噬菌体Fab(phage-Fab),经ELISA检测,表明它们都能与TT特异结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细菌基因组进行16S rDNA PCR扩增和测序,分析菌株的进化树分支,鉴定一株乳酸菌菌株RD-0060并检测RD-0060与已有菌株RD-0046联用的抑菌能力和细胞粘附能力。方法结合现有菌株RD-0046(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采用牛津杯法研究RD-0060单菌、RD-0060和RD-0046联用抑制致病菌的能力。通过共培养细菌和阴道上皮细胞VK2/E6E7,研究RD-0060单菌和RD-0060/RD-0046二联菌粘附能力。结果 RD-0060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具有抑制阿托波菌、阴道加德纳菌和常见好氧型病菌的功能,对阴道上皮细胞也有较强的粘附能力;RD-0060和RD-0046二联菌的抑菌效果和细胞粘附能力比单菌株更强。结论鼠李糖乳杆菌和格氏乳杆菌联用能显著抑制阴道致病菌生长,并且能够大量粘附阴道细胞,而且两菌株联用有协同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