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思茅松毛虫幼虫在林间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并用刀切法对聚集度指标进行估计和检验,结果表明,思茅松毛虫幼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为个体群.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列出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2.
刚竹毒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应用比较频次分布法,聚集度指标法和相关系数法,测定了刚竹毒蛾(Pana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同时用刀切法对其种群的平均拥挤度(m^*)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其分布型属于负二项分布,其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中分析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列出幼虫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3.
竹小蜂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竹小蜂幼虫空间分布型属于负二项分布;聚集度各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幼虫是聚集分布;经测定M^*=6.2836 0.3028^ˉx,屑于聚集分布。并用刀切法和F偏离度检验法对M^*进行了估计和检验测定为聚集分布。中分析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决策,为今后该虫林间调查与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香蕉假茎象甲卵的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永跃  梁广文  曾玲 《昆虫知识》2002,39(3):203-205
应用多种聚集度指标研究了香蕉假茎象甲卵在香蕉园的空间分布格局 ,结果表明该虫卵在所有密度下都是聚集分布 ,聚集程度与密度不相关 ,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在空间格局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公式 ,给出了不同密度下、不同误差要求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5.
孟玲  徐军 《昆虫知识》2007,44(5):711-715
豚草条纹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 LeSage是恶性入侵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的天敌,用频次分布拟合和多种聚集指数测度等方法对该叶甲的成虫、幼虫和蛹、卵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豚草条纹萤叶甲卵、幼虫+蛹、成虫的空间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用几种衡量聚集度的指标,对上述各虫态分布的聚集程度进行测定;然后计算出各虫态田间最适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6.
黑角直缘跳甲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运用二种回归方法和六种聚集度指标对黑角直缘跳甲幼虫的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所有的指标表明黑角直缘跳甲幼虫在林间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在空间分布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方案。通过不同抽样方式的精确度比较,表明对角线抽样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7.
杨树上云斑天牛种群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是我国南方杨树的重要蛀干害虫, 研究云斑天牛种群的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 可为该虫的危害调查与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应用Taylor的幂法则、Iwao m*-m回归分析法及6个聚集指标, 对云斑天牛种群的卵、幼虫、蛹或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并做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云斑天牛的卵、幼虫、蛹或成虫在杨树上均呈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其聚集性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运用Iwao m*-m回归中的两个参数α和β值, 计算出了在不同精度下以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为防治指标时的理论抽样数据表及序贯抽样数据表,生产中可查阅使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频次拟合、聚集度测定和参数分析等方法,对稻田鼠害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鼠害多属负二项分布,以个体群为基本成份,呈现聚集分布型。聚集分布的出现,主要系稻田环境异质性所致,但鼠害株平均每丛2.3株以上时,则鼠类行为特性影响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葛藤天敌紫茎甲Sagrafemorata Lichtenstein的空间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结果表明:(1)紫茎甲幼虫在水平呈聚集分布,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具聚集度对密度的依赖性,幼虫田间理论抽样公式N=(3.3401/M+0.5147)/D2;(2)紫茎甲幼虫垂直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和核心分布.  相似文献   

10.
杨树粒肩天牛幼虫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聚集度指标、回归模型、零频率等方法对福建闽北地区杨树粒肩天牛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天牛幼虫在杨树林中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之间相互吸引。用零频率方法分析得出,粒肩天牛种群类型为“聚集度零频率制约型”。并确定了该天牛幼虫林间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1.
杨扇舟蛾卵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卵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结果表明杨扇舟蛾卵和幼虫在杨树林的分布型均为聚集型中的负二项分布。几种抽样方法中,卵以棋盘式最好,幼虫以平行线法最好。同时建立了杨扇舟蛾卵的下层抽样模型为y=2.4481x 0.4243;幼虫的中、下层抽样模型为y=2.4605x 3.9126。  相似文献   

12.
向日葵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向日葵螟Homoeosoma nebulellum Denis et Schiffermüller是向日葵上的主要害虫,本文利用6种聚集指标对向日葵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呈现聚集分布。样本平均数(m)与方差(S2)的对数值的关系式为:lgS2=lg0.2130+0.5639lgm,显示向日葵螟幼虫的空间分布随密度的升高而趋向均匀分布。Iwao的m*-m回归方程为:m*=8.1177+0.1447m,显示该虫在田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个体群的空间分布型为均匀分布。对聚集原因进行分析,得出λ<2,表明向日葵螟幼虫的聚集是由于环境作用所引起的。用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计算出向日葵螟幼虫的理论抽样数模型为:D=0.1时,n=911.77/m-85.53,D=0.2时,n=227.94/m-21.38。采用m*-m关系的序贯抽样模型制定出食葵田间的序贯抽样模型为:T1(n),T0(n)=7.40n±4.54n,油葵田间的序贯抽样模型为:T1(n),T0(n)=10.05n±2.29n。  相似文献   

1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是2019年1月新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虫,研究并明确空间格局对确定该虫田间抽样技术、调查虫情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调查获得了玉米苗期喇叭口初期、大喇叭口期草地贪夜蛾幼虫空间分布数据,应用多个聚集指标、Iwao m~*-m模型、Taylor幂法则等方法分析明确了该虫幼虫空间格局,发现苗期整体上幼虫个体群为聚集分布,喇叭口初期为聚集分布而大喇叭口期为均匀分布;苗期整体上及大喇叭口期幼虫聚集度对密度不具依赖性,而喇叭口初期幼虫聚集度对密度具依赖性;同一幼虫密度和误差条件下不同苗期抽样数量显著不同,玉米生育期越早则抽样数量越大。  相似文献   

14.
两色绿刺蛾幼虫空间分布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分析法、零频率方法对两色绿刺蛾幼虫在毛竹林间的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色绿刺蛾幼虫在竹林中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用零频率方法分析得,两色绿刺蛾幼虫种群类型为聚集度零频率制约型,并确定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和简单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15.
水稻粘虫混合种群幼虫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1)频次分布检验为负二项分布;(2)聚集度指标测定为聚集分布;(3)m^*-m的钱性回归方程为m^*=0.8870 1.1058m,属于最普通的聚集分布。在分布型研究基础上,探讨了资料代换模式、Iwao序贯抽样模型和最适抽样数模型。  相似文献   

16.
柠条豆象Kytorhinus immixtus Motschulsky是危害柠条种子的主要种实害虫之一。本文应用了多个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探讨了柠条豆象卵、幼虫在宁夏盐池、灵武、银川等荒漠景观中11个生境斑块中的空间分布型及种群对景观斑块格局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11个景观样地中,柠条豆象卵和幼虫在各种生境斑块中均呈聚集型的负二项分布;卵和幼虫空间分布的Iwao回归方程分别为m*=2.23695+1.64742m(r=0.8273)和m*=2.24418+1.42084m(r=0.8889)、Taylor幂模型分别为logS2=0.51292+1.41118logm(r=0.9344)和logS2=0.59645+1.14736logm(r=0.9786),种群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有密度依赖性,聚集主要由环境因素和种间竞争引起的,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荒漠景观下,柠条豆象的种群发生与寄主植物的种类、在斑块内的分布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与斑块面积相关性较低(R2=0.1995)。主成分分析显示柠条林生长的土壤类型、生长方式是影响柠条豆象寄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油松毛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Iwao(1968—1977)的(m)对m的回归方法以测定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越冬幼虫、茧、卵块的空间分布型, 并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比较了抽样精确度.油松毛虫越冬幼虫, 茧、卵块在油松人工林内都呈聚集分布.幼虫和茧分布的基本成分是双重个体群.卵块分布的基本成分是卵块个体, 其遵从有一公共K值的负二项分布.抽样方法:当越冬幼虫在低密度情况下以单对角线法最佳, 茧在中密度情况下, 卵块在中低密度条件下均以双对角线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红棕象甲幼虫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红棕象甲是外来危险I生有害生物,近十年来在我国南方严重危害棕榈科植物。[方法】为了确定其调查抽样方法、准确获得虫情,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模型分析法等,对红棕象甲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在lwao模型中,α=0.4208〉0,β=1.5133〉1,这说明了红棕象甲幼虫的种群空间格局的分布图式为聚集型;用马占山重新解释的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红棕象甲幼虫的空间格局归属于聚集型,个体之间相互吸引。【结论与意义】红棕象甲幼虫在林内呈聚集型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运用1wao法确定了林间最适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为该虫的监测与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测定了焦艺夜蛾幼虫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焦艺夜蛾幼虫在马尾松林内呈聚集型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之间相互吸引;用马占山重新解释的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焦艺夜蛾幼虫的空间格局归属于“聚集度逆密度制约型”。  相似文献   

20.
肖俊初 《昆虫知识》1991,28(2):83-86
近年来对棉红铃虫1~3代幼虫在棉田的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其结果均属聚集分布,幼虫结构是以疏松个体群形式呈聚集,而个体群内的幼虫为随机。本文进一步利用二代羽化孔内幼虫空间格局参数m~*、k、α、β值,分析了幼虫在棉田聚集的原因,探讨了幼虫平均密度与k值的关系,估计了个体群的大小和平均密度的关系。依关系,由无虫株频率(P_0)来估计幼虫密度,采用零频率估计幼虫密度和以概率保证的理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简易、有效的抽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