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究长江刀鲚生殖洄游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变化规律,研究选择洄游距离、卵巢发育和规格大小3个影响因子设置梯度,对长江刀鲚肝胰腺、肌肉和卵巢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 62尾雌性刀鲚3个组织均检测出28种脂肪酸,以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最高,大于各组织总脂肪酸含量的56.23%,各类脂肪酸中的C18:1、C16:0、C16:1、DHA和EPA含量较高,为主要脂肪酸。在生殖洄游过程中,刀鲚肝胰腺总脂肪含量随洄游距离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从崇明江段的(526.61±38.50) mg/g增加至安庆江段的(587.21±124.72) mg/g,而肌肉和卵巢总脂肪酸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33.03%和57.09%(P<0.05)。在各体长组中,肌肉总脂肪酸、SFA、MUFA和PUFA含量与体长呈正相关(P<0.05),而肝胰腺和卵巢总脂肪酸及各类脂肪酸含量与体长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卵巢发育过程中,刀鲚肝胰腺和肌肉总脂肪酸、MUFA和PUFA含量随卵巢由Ⅱ期发育至Ⅳ期均呈下降趋势,总脂肪酸含量分别减少了47.56%和22.40%,...  相似文献   

2.
长江口邻近水域刀鲚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经克隆测序获得了采自长江口九段沙、钱塘江口、舟山等3个地点35尾刀鲚(Coilia nasus)的mtDNA控制区全序列,分析了控制区序列的变异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长江口邻近水域刀鲚的mtDNA控制区序列具有长度多态性,全长为1214~1291bp,主要是在第358位点处有以"CTA TGT ATT ATA TTA CAT ATA TTA TGG TAT AGT ACA TA"38bp为单位的1~2次片段重复。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显示,长江口邻近水域刀鲚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为0.9983,3个群体的平均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262,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进化潜力。3个刀鲚群体间的分化指数FST仅为0.012~0.053,而基因交流值Nm却达9.90~40.62。群体间K2-P遗传距离与AMOVA分析结果也表明,长江口及毗邻地区的刀鲚没有发生地理分化。以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构建的NJ树揭示,3个群体的个体组成了2个谱系,但这2个谱系与地理分群并不相关。依据分子钟理论,推测这两个谱系的分化发生在更新世末期。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刀鲚的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OR)是否参与其生殖洄游过程,利用基因组步移技术,从洄游型刀鲚(Coilia nasus)中克隆出嗅觉受体基因MOR-51I2的基因序列全长。该基因为单外显子结构,编码区长为999 bp。在3'UTR区域具有一段微卫星序列,以(AC)n为重复单位,并夹有若干T或G碱基,且在不同生态型间具有明显长度差异。MOR-51I2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具有7次疏水性α-螺旋的跨膜结构,为G-蛋白偶联受体。MOR-51I2基因与已报道的其他鱼类的OR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51%以上,其中与大西洋鲱(Clupea harengus)的OR51I2-like基因的同源性高达83%。经qRT-PCR分析显示,在定居型刀鲚中,MOR-51I2基因主要在嗅囊和性腺中表达,在肝脏、鳃、肌肉微弱表达,在心脏和眼睛中几乎不表达。其中,雌性嗅囊中的表达量约是雄性嗅囊中的2倍,是精巢和卵巢中的80-100倍。在洄游型刀鲚中,该基因在雄性嗅囊的表达量约是雌性嗅囊中的6倍。MOR-51I2基因在洄游型刀鲚的雌性嗅囊中的表达量约是定居型刀鲚的雌性嗅囊中的1/5,而在洄游型刀鲚的雄性嗅囊中的表达量却是定居型刀鲚的雄性嗅囊中的3倍。这些结果表明,MOR-51I2基因不但参与刀鲚的嗅觉功能,而且可能参与了刀鲚的性腺发育及生殖洄游过程,同时也可能与其生态型的分化相关。  相似文献   

4.
长江刀鲚与池塘人工养殖刀鲚性腺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2008年间采集了长江刀鲚(Coilia nasus)及池塘养殖刀鲚共104尾,对其生物学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月份、不同江段的刀鲚性腺发育状况进行了初步比较观察。组织切片观察显示:在江阴段长江刀鲚从4~7月份卵巢从Ⅱ期发育到Ⅳ期;同一时期(7月份)安庆段刀鲚精巢和卵巢的成熟系数略高于江阴段,但差异不大。池塘养殖雄性刀鲚在6月、9月基本处于增殖期,精小叶腔中存在一定量的精子细胞,但未见性成熟个体。对于雌性,在12月份卵巢处于Ⅱ期,而6月份卵巢能发育至Ⅳ期晚期,此时卵巢的成熟系数显著高于同年5月份江阴长江刀鲚和7月份安庆段刀鲚。综合组织切片结果认为:长江刀鲚的性腺发育成熟度可能与所处江段关系不大,而不同洄游群体的性腺发育情况可能相同;在人工池塘养殖状态下,部分刀鲚的卵巢至少能够发育到Ⅳ期晚期。  相似文献   

5.
研究于2019—2021年对长江口刀鲚(Coilia nasus)生物学、资源密度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等展开调查,并结合刀鲚生产性捕捞退出前(2017—2018年)的调查结果,对长江禁捕后长江口水域刀鲚资源恢复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 2021年共采集刀鲚2895尾,抽样解剖1960尾,雌雄比为1.87:1,平均体长和平均体质量分别为(272±32) mm和(91.4±33.4) g,较2019—2020年分别增加4.41%和37.55%,较2017—2018年分别显著增加5.84%和22.85%(P<0.05);平均丰满度系数为0.44±0.10,较2019—2020年增加18.28%,较2017—2018年增加12.82%(P>0.05)。2021年日均调查尾数NB和重量WB分别为170尾/d和15.56 kg/d,较2019—2020年分别增长1.09倍和1.48倍;单网调查尾数Nt和重量Wt分别为50尾/网和4.56 kg/网,较2019—2020年分别增长1.24倍和1.69倍,...  相似文献   

6.
长江安庆江段刀鲚耳石微化学及洄游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孟孟  姜涛  陈婷婷  刘洪波  杨健 《生态学报》2017,37(8):2788-2795
刀鲚(Coilia nasus)属辐鳍鱼纲、鲱形目、鳀科,是我国长江下游一种传统的名贵经济鱼类。长江安徽江段为刀鲚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但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干扰、栖息地衰退及过捕等原因,资源量急剧下降。近期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水生野生动物调整方案已拟将刀鲚列入国家二级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为客观了解长江安庆江段刀鲚的生境"履历"及探讨其洄游史,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对2008年7月捕获于长江安庆江段的10尾刀鲚(均为传统意义上的长颌鲚)进行了耳石微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个体均具典型的溯河洄游习性。从耳石核心到边缘定量线分析结果表明,耳石的沉积过程中元素Sr/Ca比值波动显著,不仅有对应淡水生境的低值(3)阶段,还具有对应河口半咸水、海水生境的高值(3)阶段。这种现象亦得到了16色Sr元素面分布分析结果的印证。根据耳石淡水系数、Sr/Ca比值高低波动特征及Sr元素面分布图谱的差异性可以将这些刀鲚分为3种淡-海水生境转换生活史类型。这种现象明显地反映出长江安庆江段刀鲚的群体具有个体组成和洄游模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刀鲚幼鱼消化系统的组织形态学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长江刀鲚(Coilia nasus)幼鱼消化系统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显示,刀鲚体长,口裂大,含有犬齿状的颌齿和尖锥状的腭齿,具有5对鳃弓,鳃耙长度明显大于鳃丝且表面附着不规则绒毛状细齿;胃呈"Y"型,胃与肠连接处具有16~21个指状环形幽门盲囊;肠为直肠,较短,比肠长为0.241±0.080;肝分为两叶,胰为独立的器官。刀鲚口咽腔为复层鳞状上皮,含有腺体、大量椭圆形黏液细胞、少量杯状细胞及味蕾;胃黏膜都为典型的单层柱状上皮,含有较多由上皮凹陷形成的胃小凹和胃腺;幽门盲囊具有20~25个丰富的褶皱,占满大部分幽门盲囊腔,黏膜层具有微绒毛;中肠黏膜上皮最发达,形成的褶皱细长且连接成网状,单层柱状上皮与复层扁平上皮交替分布。观察结果表明,刀鲚消化系统具有典型肉食性鱼类特征。  相似文献   

8.
长江刀鲚不同生态型间的某些形态差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摘要:为寻找和检验长江刀鲚(Coilia nasus)不同生态型间的形态差异,分析了江苏靖江、上海九段沙、浙江太湖和江西鄱阳湖4个种群906尾样本的脊椎骨数、臀鳍条数和上颌骨长。结果表明,即使是同一种群内的脊椎骨数和臀鳍条数变幅也较大,但均以靖江和九段沙种群的较多,众数分别为81、80和108、109;太湖和鄱阳湖种群...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刀鲚(Coilia nasus)的肌间骨数目、形态、分布特征及组织学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刀鲚肌间骨的形态种类与普通鲤科鱼类没有显著差别,但其分布类别却有很大不同,刀鲚不仅有髓弓小骨、椎体小骨和脉弓小骨,且在其背部上方和腹部下方仍存在大量肌间骨,这两类肌间骨的形态为简单的"1"形和"("形,分别位于背部上方和腹部下方肌膈的皱褶部;在短颌鲚(C. brachygnathus)背部上方和腹部下方也发现这两类肌间骨的存在,统称为肌骨杆(Myorhabdoi)。刀鲚个体肌间骨数目范围为492—543,其中髓弓小骨为114—142 (■=133),椎体小骨为28—51 (■=42),脉弓小骨为138—153 (■=142),背上肌骨杆为92—135 (=■114),腹下肌骨杆为66—98 (■=89)。采用茜素红与阿利新蓝组织染色观察不同类型肌间骨的组织结构特征,结果显示肌间骨由肌膈结缔组织包被,在髓弓小骨和脉弓小骨两种类型中,肌间骨之间通过结缔组织相互连接。研究在鱼类背上肌骨杆和腹下肌骨杆的发现,是对我国鱼类肌间骨系统进化研究的进一步补充。  相似文献   

10.
长江刀鲚亲鱼强化培育及自然产卵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人工饲养条件下长江刀鲚亲鱼培育的水温及主要水化学指标、饵料投喂策略及经强化培育后刀鲚自然产卵的规律。结果表明,刀鲚亲鱼培育池周年水温变化范围为5-34℃,刀鲚常年摄食,采用“鲮鱼苗+细足米虾”的系列活饵进行饲育期、越冬期、促熟期分阶段的投喂策略,雌性亲鱼强化培育后成熟系数可达16.5%,发育较佳,总体成活率为97.6%。5-6月是刀鲚产卵的高峰期,产卵时间集中在20:00-20:30,受精率为80%-92%,试验期间收集刀鲚受精卵56.9万粒。刀鲚的产卵与水温关系密切,最适产卵水温为20-28℃。  相似文献   

11.
12.
13.
池养刀鲚(Coilia nasus)鱼种的摄食与生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长测量、摄食节律评估的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殖备件下刀鲚(Coilia nasus)的摄食和生长特性,旨在为刀鲚积累基础生物学资料,同时为大规模开展刀鲚的池塘养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经过153 d的生长期,刀鲚的平均体长从最初的(12.41±2.21 )cm增加到(21.25±2.08)cm,体重从(5.83±0.91)g增加到(40.58±12.98)g;体长与日龄为线性相关(L=0.0558t+13.102,R2=0.97),体重与日龄为指数相关(W=6.5699e0.01231,R2 =0.98),体重与体长之间呈幂函数关系(W=0.0006L3.5924)幂指数b值接近3;刀鲚鱼种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4:00-8:00是刀鲚鱼种的摄食高峰期,12:00左右摄食活动基本停止,16:00起摄食强度又明显回升,属晨昏摄食;此外还发现,枝角类、桡足类、日本沼虾和(鱼叚)虎鱼是培育刀鲚鱼种较为适宜的饵料生物,但其不同发育阶段适宜饵料生物有所不同,摄食量与饵料的种类和数量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绣球菌生物学特性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绣球菌菌丝在蛋白胨培养基中生长最佳,硫酸铵、尿素、复合肥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选用基础培养基或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3%蛋白胨作为绣球菌母种培养基较为合适。栽培料中添加淀粉可促进绣球菌的生长,接种50d后观察发现,添加新鲜去皮马铃薯块比马铃薯淀粉效果好,前者100%菌袋出现原基,后者只有50%菌袋出现原基,且原基正处在胶质片时期。添加大米淀粉,小麦淀粉效果与马铃薯块接近,甘薯淀粉与马铃薯淀粉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15.
洄游型、淡水型和陆封型刀鲚的寄生蠕虫群落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对淡水环境的适应和江湖阻隔,部分洄游型刀鲚(Coilia nasus)分化成淡水型和陆封型,为寻找区分洄游型、淡水型和陆封型这3种生态型刀鲚的寄生虫标志,并分析其寄生蠕虫群落结构特征,本文调查了3种生态型刀鲚鳃部、胃、肠和幽门盲囊中寄生蠕虫的种类和感染情况。共发现10种寄生虫,包括鳃上3种单殖吸虫:林氏异钩铗虫(Heteromazocraes lingmueni)、细长嗜鳀虫(Helciferus tenuis)和长江中华钩铗虫(Sinomazocraes changjiangensis);胃部1种复殖吸虫:鲚套茎吸虫(Elytrophallus coiliae);肠道3种线虫:简单异尖线虫(Anisakis simplex)、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和胃瘤线虫(Eustrongylides sp.),以及肠和幽门盲囊的3种棘头虫:陈氏刺棘虫(Acanthosentis cheni)、鲇异吻钩棘头虫(Arhythmacanthus parasiluri)、长江傲刺棘头虫(Brentisentis yangtzensis)。林氏异钩铗虫和陈氏刺棘虫在3种生态型的刀鲚中都有较高的感染率和平均丰度;海水性寄生虫细长嗜鳀虫、鲚套茎吸虫和对盲囊线虫只感染洄游型刀鲚,可作为区分洄游型刀鲚的寄生虫标志;淡水性寄生虫长江中华钩铗虫、鲇异吻钩棘头虫和长江傲刺棘头虫只在淡水型刀鲚中发现,可作为淡水型刀鲚的寄生虫标志。洄游型刀鲚的物种丰富度和Brillouin多样性最高,分别在1.25和0.19以上,淡水型刀鲚的较低,分别为0.79~1.12和0.10~0.12,陆封型刀鲚的最低,分别在0.66和0.02以下,这主要是由于淡水型和陆封型刀鲚中海水性寄生虫大部分丢失,以及淡水性寄生虫感染率和平均丰度都较低造成的。盐度降低和中间宿主缺乏是导致淡水型和陆封型刀鲚中海水性寄生虫丢失的主要原因;而淡水性寄生虫较低的感染水平可能是由于其对新宿主的适应时间较短;地理隔离可能是陆封型刀鲚中寄生虫群落多样性最低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揭示不同居群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叶片解剖特征的差异,了解不同生境下叶片形态的变异,本研究以江苏15个狗尾草居群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和改良的叶表皮制备方法对叶表皮及叶片横切面结构特征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测定,并通过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叶表皮及叶片横切面的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居群狗尾草的17个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叶片中脉厚度和下表皮细胞厚度的变异程度较大;叶片厚度、平行脉维管束高度和宽度、叶中脉厚度、中脉维管束高度和宽度等指标是造成狗尾草不同居群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这些结构特征也分别反映了狗尾草叶片的输导和支撑能力、表皮气孔器的特征和叶片抗逆能力。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狗尾草的15个居群被划分为3类,且与生境分布基本吻合,即:水边和盐碱地居群、荒地居群、山地居群狗尾草的叶片厚度、维管束直径、泡状细胞厚度和气孔密度均依次增大,但气孔体积依次减小,表明这3个类群随海拔的升高抗旱性依次增强。本实验狗尾草叶片在不同生境中产生的不同程度变异分析对狗尾草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地理种群紫茎泽兰耐热性差异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采集于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危害较为严重的云南、广西、贵州、四川以及澳大利亚共17个种群的紫苇泽兰为实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气候法、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法(测定了净光合速率、MDA、叶绿素荧光)比较了不同种群紫茎泽兰耐热性。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云南元江与其它种群相比热害指数最低、隶属函数值较高。最为耐热,其次为元谋种群;而云南大理种群热害指数较高,隶属函数均值也较低,其次为广西隆林。说明元江、元谋种群较为耐热,而隆林、大理种群则较为敏感。结合其生境来看,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种群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反映了其对入侵地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