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 Oliv.)实生苗带芽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香果树带芽茎段愈伤组织的最适诱导培养基为含有1.0mg·L^-1~6-BA和0.01mg·L^-1 NAA的MS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愈伤组织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添加2.0mg·L^-1KT和0.01mg·L^-1 NAA的MS培养基;在含有1.0mg.L^-1~6-BA和0.1mg·L^-1 NAA的MS培养基上,叶片诱导不定芽的效果较好,诱导率可达80%;在含有2.0mg.L^-1 KT和0.1mg·L^-1 NAA的MS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可达3—4;以含有1.5mg·L^-1 IBA的1/2MS培养基为生根培养基,香果树试管苗生根率达72.73%。移栽至大田后,香果树试管苗的成活率达到30%。  相似文献   

2.
杂种甜椒的离体快速繁殖(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甜椒F1子叶柄的不定芽诱导率比子叶尖的高;暗培养5d后转入光照下培养,促进不定芽的形成和缩短培养周期;6-BA5.0mg@L-1与IAA0.5mg@L-1组合的不定芽诱导率较高;培养基中添加水解酪蛋白和AgNO3后,不定芽诱导率降低;增殖培养基中添加15%椰汁明显改善试管苗的玻璃化和脱叶现象.  相似文献   

3.
以蓝莓良种‘灿烂’半木质化茎段为材料,通过对增殖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的筛选,建立蓝莓高效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1/2MS+2.0 mg·L^-1 ZT+0.01 mg·L^-1 NAA+30 g·L^-1白糖+6.5 g·L^-1琼脂,芽诱导率为87%,增殖系数达3.6;ZT 1.0~2.0 mg·L^-1对不定芽诱导效果明显,随着ZT浓度的提高,愈伤组织产生越明显,影响增殖苗的质量。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5 mg·L^-1 IBA+0.01 mg·L^-1 NAA +25 g·L^-1白糖+7.0 g·L^-1琼脂,pH值5.8,生根率70%,IBA浓度从0.5 mg·L^-1提高到1.5 mg·L^-1,生根越多,根系越壮,但也产生更多愈伤组织影响生根质量。炼苗10 d后移栽至草炭土,成活率78%。  相似文献   

4.
雷颖 《植物生理学通讯》2014,(11):1727-1732
以野生松潘乌头块根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培养。由于松潘乌头离体培养时,组织褐变严重,因此在愈伤组织诱导前须进行除褐培养,培养基以MS+6-BA 1.0 mg·L^-1+VC 300 mg·L^-1+PVP 200 mg·L^-1效果较好,连续转移3次后褐变率显著降低到10%。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3.0 mg·L-1+6-BA 2.0 mg·L^-1+LH 500 mg·L^-1,诱导率100%;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ZT 1.0 mg·L^-1+6-BA 2.0 mg·L^-1+NAA 0.5 mg·L^-1,分化率93%;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NAA 0.3 mg·L^-1,平均增殖倍数为6.0左右;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3 mg·L^-1+VC 100 mg·L^-1(或PVP 300 mg·L^-1),平均生根数10条左右,生根率为96%以上。将瓶苗移栽于森林土和蛭石以1:1(V/V)混合的基质中,生长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龙凤竹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龙风竹[Pedilanthus tithymaloides(L.)Poit.var.nartus Dressler]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龙凤竹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以及试管苗继代保存培养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龙风竹茎段灭菌的最佳方法是用1.0g·L^-1HgCl2处理4~10min;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添加1.5mg·L^-1 6-BA和0.10~0.15mg·L^-1 NAA的MS培养基(含有30g·L^-1蔗糖和6g·L^-1琼脂粉,pH5.78~pH5.80);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含有0.2mg·L^-1 NAA的生根培养基(1/2MS,含有15g·L^-1蔗糖和6g·L^-1琼脂粉,pH5.78-pH5.80),试管苗生根率可以达到93.3%;经过炼苗并移栽后,龙风竹试管苗的成活率可达95.0%以上;龙凤竹试管苗的最佳继代保存培养条件为:在含有0.1mg·L^-1 NAA的生根培养基中,于温度15℃、光照强度20μmol·m^-2·s^-1的条件下继代保存。此外,龙凤竹愈伤组织可以直接分化产生大量丛生芽,达到龙凤竹试管苗增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黄芩组培苗的玻璃化率并提高其生根率,本研究以黄芩无菌苗茎段诱导的不定芽为实验材料,分别研究了6-苄基嘌呤(6-BA)、蔗糖、琼脂及多效唑(PP333)等组培条件对黄芩不定芽玻璃化的影响以及吲哚丁酸(IBA)对再生苗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6-BA有利于降低不定芽的玻璃化率,当培养基中添加0.2 mg·L~(-1)6-BA时,不定芽的玻璃化率最低且增殖系数比对照增加1倍。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升高,不定芽的玻璃化率显著降低,其增殖系数也有所降低。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25 g·L~(-1)时,黄芩不定芽长势最好且玻璃化率为零,增殖系数也最高。培养基中添加7.5 g·L~(-1)的琼脂,不定芽的玻璃化率较低,增殖系数也较高。培养基中添加多效唑(PP333)有利于缓解黄芩再生不定芽玻璃化状态,随着PP333的浓度增加,玻璃化率也逐渐降低。0.2 mg·L~(-1)PP333对黄芩不定芽的壮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再生苗明显变得粗壮。0.1 mg·L~(-1)的IBA最有利于黄芩再生苗的生根,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为7,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唯一能在沙漠里生长的高大乔木树种,建立其转基因体系可为胡杨抗逆分子机制与应用技术研究提供基本方法。通过研究农杆菌介导的胡杨转GUS基因的技术体系得出以下结论:(1)胡杨再生植株体系,叶片在附加1.0μmol·L^-1 6-BA和5.0μmol·L^-1NAA的1/2MS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率较高;(2)转基因体系,胡杨叶片在含100μmol·L^-1乙酰丁香酮的OD600值为0.4-0.6的根癌农杆菌菌液中浸染15分钟,共培养2天,GUS基因转化效率较高;(3)转基因植株抗生素筛选,转GUS基因胡杨叶片用300mg·L^-1头孢霉素抑制农杆菌生长,在含9mg·L^-1G418的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以获得转基因的抗性植株。  相似文献   

8.
以白及(Bletilla striata)假鳞茎为外植体,根据上、中、下部位切取薄片,探索假鳞茎不同部位BA、NAA和TDZ对假鳞茎薄片诱导不定芽的影响,比较假鳞茎薄片不同厚度对褐化率和出芽数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BA和NAA对不定芽增殖的效果,并对组培苗进行壮苗、生根和移栽。结果表明:假鳞茎的部位对诱导不定芽作用极显著,下部的出芽率显著高于上部和中部,BA和TDZ对诱导不定芽作用显著,NAA对诱导不定芽作用不显著。最佳诱导不定芽的方式为假鳞茎下部薄片在基本培养基+2.0 mg·L^-1BA+1.0 mg·L^-1TDZ的培养基上培养4周,出芽率为93.3%,出芽数为15个,厚度为1.6~2.0 mm的假鳞茎薄片其褐化率最低。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1.5 mg·L^-1BA+0.3 mg·L^-1NAA,增殖系数达4.3,平均苗高为7.8 cm。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白及假鳞茎薄片诱导芽为关键技术的快繁技术体系,为白及种质资源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网纹甜瓜继代培养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gNO3,测定试管苗糖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结果表明,玻璃苗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而蔗糖含量显著高于正常苗;抗氧化系统发生紊乱,O2产生速率降低,H2O2含量下降,MDA含量增加,木质素含量降低。加入30μmol·L^-1AgNO,使玻璃苗蔗糖合成酶、蔗糖转化酶活性和木质素含量与正常苗差异不显著。说明适当浓度AgNO3有利于维持试管苗糖代谢正常进行,降低试管苗脂质过氧化程度,从而降低或抑制玻璃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皖油14具柄子叶为外植体,进行安徽省地方性油菜品系离体培养再生植株体系的研究.通过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中,以MS-C7(MS 2 mg/L6-BA 0.2mg/L NAA 0.25 mg/2,4-D 7.5 mg/L AgNO3)培养基的出愈率最高,且可产生大量绿色芽点;以MS-B3(MS 1.0 mg/L6-BA 0.1 mg/L NAA 7.5 mg/L AgNO3)培养基的芽苗分化率最高,可分化出丛生的不定芽;生根培养基MS 0.1 mg/L NAA 7.5 mg/L AgNO3的生根率达100%.7.5 mg/L的AgNO3可以明显减少愈伤组织的褐化,良好的空气流通可以减少玻璃苗的形成.初步建立了皖油14品系的高频再生植株体系.  相似文献   

11.
1 植物名称 离子草[Chorispora tenella(Pall.)DC.]。 2 材料类别 无菌苗茎段。 3 培养条件 (1)不定芽诱导培养基:MS+6-BA2.0mg·L^-1(单位下同)+NAA0.1;(2)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1.0+NAA0.5:(3)生根培养基:1/2MS+IBA0.5。上述培养基均添加3%蔗糖和0.7%琼脂,pH5.8~6.0。培养温度为23~26℃,光照时间为16h·d~,光照强度约34μmol·m^-2·s^-1。  相似文献   

12.
长白大苦瓜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若夫  王翔  王玮 《生物技术》2007,17(4):89-91
目的:长白大苦瓜是蔬菜新品种,其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有助于蔬菜的快速生产,克服季节性、地域性对蔬菜生产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激素之间的配比寻找合适的种子萌发、不定芽分化和生根培养基。结果:预处理可有效提高种子萌发率,并获得长势整齐、健壮的无菌苗。添加6-BA 0.5mg/L NAA 0.5mg/L的培养基诱导的不定芽分化率较高,而激素组合6-BA 2mg/L NAA 0.5mg/L则对诱导丛生芽具有较好的效果。添加NAA 0.5mg/L能使试管苗的生根率达到50%。经过3d炼苗,移入腐叶土和泥炭土比例为1∶1的基质土壤中就可以正常生长。结论:长白大苦瓜可以建立高效的再生系统,实现试管苗的快速生产。  相似文献   

13.
观赏羽衣甘蓝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赏羽衣甘蓝是一种赏食兼用的耐冻优良景观植物.为了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赋予其抗虫性,并进一步提高其低温耐受性,获得新的抗性种质,本研究以优良育种品系为试材,详细探讨了影响离体培养不定芽再生的因素,建立了高效再生体系.以8份不同类型羽衣甘蓝基因型的带柄子叶、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基因型、不同外植体、不同的培养基激素浓度配比及添加AgNO3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基因型及使用的培养基,带柄子叶均为最佳外植体;不同的基因型、不同外植体其最佳的芽诱导培养基不同;筛选出两份材料,其带柄子叶分别在L6(MS+6-BA 1.0 mg/L+NAA 0.1mg/L)及L3(MS+6-BA 1.5 mg/L)培养基中不定芽诱导率为100%,下胚轴诱导率最高也能达88.33%;培养基中添加4 mg/L AgNO3不利于羽衣甘蓝的不定芽诱导;再生株生根以MS+NAA 0.1 mg/L效果好,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4.
以红掌盆栽品种‘Avo-Gloria’为试材,以MS+0.2mg·L^-12,4-D为基本培养基,分别在添加1~10mg·L^-16-BA的10种脱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其叶柄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再以MS+2mg·L^-16-BA+0.2mg·L^-1 NAA为分化培养基诱导分化不定芽;以MS+0.2mg·L^-1 NAA为生根培养基,从不定芽获得再生植株。结果显示:(1)在MS+0.2mg·L^-12,4-D+8~10mg·L^-16-BA的3种脱分化培养基上可产生9%~10%的绿色、质地较硬的愈伤组织;(2)愈伤组织在MS+2mg·L^-16-BA+0.2mg·L^-1 NAA的分化培养基上,经6~8次继代培养,可获得3%~7%的不定芽,并可生根长成再生植株;(3)再生植株定植3个月后,有3%~7%植株出现红叶变异,此红叶可终生表现为红色。  相似文献   

15.
以‘08S555’和‘陕秋白’大白菜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配比和AgNO3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陕秋白’的再生率高于‘08S555’,但出芽系数比‘08S555’低。在6-BA与NAA组合时,‘陕秋白’再生率最高,为68.33%,‘08S555’为28.33%;再生系数分别为1.09和2.81。在TDZ与NAA组合时,二者不定芽的再生频率分别为79.17%和45.83%;再生系数分别为1.24和2.55。这说明与6-BA相比,TDZ与NAA组合对两个大白菜子叶再生率的效果更好。AgNO3与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配合使用,能提高‘陕秋白’子叶不定芽的再生频率。当TDZ浓度为0.3mg·L^-1、NAA为0.5mg·L^-1和AgNO3为6mg·L^-1时,‘陕秋白’再生率最高,达到87.50%。  相似文献   

16.
乌桕不同外植体高效再生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桕的成熟胚、胚乳、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建立高效、稳定的组培快繁再生体系,并成功获得其再生苗.结果表明:(1)全胚乳带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0%,其愈伤组织继续在MS+1.0 mg·L-1 NAA+1.0 mg·L-1 6-BA培养基上培养,不定芽最多达15个/外植体.(2)去胚乳的胚不加调节剂则胚直接萌动成苗,萌动率和成苗率可达100%;去胚乳的胚在MS+0.05 mg·L-1 NAA+0.3 mg·L-1 6-BA最佳培养基中培养,其胚轴处可直接诱导不定芽,最多达6个/外植体.(3)无菌苗叶片在MS+0.5 mg·L-1 NAA+0.5 mg·L-1 6-BA培养基中诱导的有效不定芽数最高达18个/外植体,诱导率达90%.(4)茎段在MS+0.05 mg·L-1 NAA+0.1~0.3 mg·L-1 6-BA培养基上不定芽的诱导率较高(100%),直接诱导的不定芽数最多达17个/外植体.(5)芽苗在1/2MS+0.5 mg·L-1 IBA上生根率达到100%,但根系较细弱,而在MS+1.0 mg·L-1镧稀土中的生根率达100%,且根系粗壮;生根的小苗练苗移栽后温室内成活率为89.2%,移栽到室外沙质土壤中的成活率为68.9%.  相似文献   

17.
首次采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胚萌发的3种因素(基本培养基、赤霉素和活性炭)进行优化,并利用萌发胚建立了珙桐的高效再生体系。利用回归方程得出胚萌发的最优条件为:在含有0.5mg·L^-1 IBA和1mg·L^-16·BA的1/2MS培养基中添加2.85mg·L^-1GA3和0.25g·L^-1活性炭。在验证实验中珙桐胚萌发率为87.72%,与预测值无显著差异。最优的芽诱导与增殖条件为:添加0.1mg·L^-1NAA和2.0mg·L^-16-BA的WPM培养基,增殖系数为4.34。在生根培养基中增殖的芽生根率高达90%,移栽成活率为71%。  相似文献   

18.
以二倍体和四倍体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子叶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研究TDZ(0.1、0.5、1.0 mg·L-1)、NAA(0.1、0.5、0.8 mg·L-1)和AgNO3(0、5、10mg·L-1)三因素三水平诱导不定芽的结果表明:二倍体的不定芽再生优化培养基为MS 1.0 mg·L-1TDZ 0.8mg·L-1NAA 5 mg·L-1AgNO3(其再生率为80.7%),三因素影响的顺序为:NAA>AgNO3>TDZ;四倍体的不定芽再生优化培养基为MS 0.5 mg·L-1 TDZ 0.5 mg·L-1 NAA 10 mg·L-1 AgNO3(再生率为83.3%),三因素影响的顺序为:AgNO3>NAA>TDZ.后者所需TDZ/IAA的比值低于前者.  相似文献   

19.
以大叶蚁塔茎尖作为外植体诱导出无菌苗,再以无菌苗的嫩叶诱导不定芽发生,研究了其离体培养和不定芽再生的过程,成功建立了低成本的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结果表明:(1)无菌苗增殖培养基为MS+BA 1.0mg·L-1+NAA 0.1 mg·L-1,培养30 d,增殖率稳定为3.80;(2)叶片可直接诱导再生出不定芽,其最佳培养基为MS+ZT 1.0 mg·L-1+NAA 0.1 mg·L-1,诱导率达95%,分化幼苗众多;(3)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1 mg·L-1+蔗糖20 g·L-1时,生根率达95%。  相似文献   

20.
以尾巨桉优良无性系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对噻唑基脲类新型分裂素(N-phenyl-N′-[6-(2-chlorobenzothiazol)-yl]urea,PBU)等多种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组合的优化,进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了2mg·L^-1PBU和0.05mg·L^-1IAA的改良MS培养基上,茎段外植体培养5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6%以上。将愈伤组织接种在添加1mg·L^-16-BA和0.05mg·L^-1NAA的MS培养基上,诱芽率达90.8%。随后在添加了0.8mg·L^-1PBU与0.05mg·L^-1IAA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芽伸长,用1/2MS培养基附加0.5mg·L^-1IBA诱导生根,移栽后得到完整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