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Cvirus,HCV)是输血后和许多社区获得性非甲非乙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 ,其基因组长约 9.5Kb ,编码区含一个大开放读码框架 ,编码 30 1 0 30 33氨基酸残基的多蛋白前体 ,经宿主蛋白酶和病毒蛋白酶加工成具有生物学功能的成熟蛋白。HCV各区域的分布顺序是 :C E1 E2 p7 NS2 NS3 NS4A NS4B NS5A NS5B[1] 。本文我们应用RT PCR方法从HCV患者血清中扩增编码病毒蛋白酶的非结构蛋白 (NS2 NS3)部分基因 ,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输血后和许多社区获得性非甲非乙肝炎的主要致 病因子.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长约9.5Kb,编码区含一个大开放读码框架, 编码3010-3033氨基酸残基的多蛋白前体,经宿主蛋白酶和病毒蛋白酶加工成具有生物 学功 能的成熟蛋白.HCV各区域的分布顺序是:C-E1-E2-p7-NS2-NS3-NS4A-NS4B-NS5A- NS5 B[1].本文我们应用RT-PCR方法从HCV患者血清中扩增编码病毒蛋白酶的非结构蛋 白(NS2-NS3)部分基因,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良好表达.  相似文献   

3.
李刚  彭文伟 《病毒学报》1995,11(1):27-33
从一个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的肝细胞癌(HCC)病人血清中提取RNA,随机引物逆转录为cDNA后,用HCV特异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将扩增产的780bp插入pUC18和pUC19质粒载体,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定其序列。与慢性丙型肝炎病人或携带者血清中的HCV序列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介乎69.23%-89.10%,氨基酸同源性介乎74.59%-90.57%,分析表明,此序列属于1组Ⅱ型。本文结果  相似文献   

4.
5.
HCV基因组NS1区的分子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王斌 《Virologica Sinica》1995,10(2):120-124
对广东省一名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的HCV基因组NS1区进行分子克隆及序列测定。采用微粒吸附法提取HCV RNA,随机引物逆转录后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所用引物位于NS1区,扩增产物780bp在低熔点琼脂糖中电泳,加嘏相应条带处凝胶,与pUC18的连接批应直接在低熔点琼脂糖中完成。重组体转化JM109,挑取菌落增殖后提取的质粒采用PCR和酶切法鉴定阳性克隆。将其中320bp的片段亚克隆到pUC18和p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core蛋白区的分子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多种方法对丙型肝炎病毒进行基因分型,但尚无一个“金标准”.为确定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最佳区域,从GenBank中筛选出15条对各成熟肽区域有注释,来源于不同国家地区的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别对5′UTR区、core区、E1区、E2区及NS5B区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以5′UTR区建树基因分型不完全正确,而以core区、E1区、E2区及NS5B区建树,基因分型均完全正确,但同一基因型间的核苷酸演化距离存在差异.计算5条1a型序列的core区、E1区、E2区、NS5B区的核苷酸演化距离并和全基因组序列核苷酸演化距离比较,结果发现,NS5B蛋白区基因分型最能反映病毒株间的演化关系.同时分析各序列的core区的分子演化,为发明针对core区的新的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DNA体外重组方法,克隆出579bp的丙型肝炎病毒(HCV)NS4b基因片段,插入到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NS4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经IPTG诱导培养后,获得了目的蛋白的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在30kD处有一条表达的目的蛋白区带。通过固定化金属配体亲和层析(IMAC)纯化目的的蛋白,ELESA检测结果表  相似文献   

8.
9.
中国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一级结构及其变异   总被引:73,自引:3,他引:73  
毕胜利  白宪鹤 《病毒学报》1993,9(2):114-127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克隆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基因及其上游DNA序列,为此基因的表达研究作准备。方法:用反转录和PCR方法从HCV的总RNA中扩增得到核心蛋白基因及其上游DNA序列,连接到pMD18-T载体上,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下目的基因,插入到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成重组质粒,测序证明正确后,再将目的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进行克隆,鉴定。结果:重组质粒转化毕赤酵母后,经PCR鉴定,证明形成了目的基因的克隆。结论:应用毕赤酵母作为受体菌,pPIC9K为载体,成功克隆了HCV核心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病毒(HCV)广东株包膜蛋白区cDNA的序列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刚  姚集鲁 《病毒学报》1997,13(1):24-32
采用微粒吸附法从广东省一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提取现型肝炎病毒(HCV)RNA,经随机引物逆转录为cDNA,再经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得包膜蛋白区(E1,E2/NS1)两个部分重叠的产物片段,分别为489bp和806bp。其中,489bp片段主要位于E1区,小部分位于C区;806bp片段位于E2/NS1区。将489bp片段插入pUC19载体,再亚克隆进pUC18质粒载体。806bp片段则插入到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病毒结构基因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文杰  丛郁 《病毒学报》1997,13(1):19-23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结构基因在HCV感染中的致病性,构建了中国丙型肝炎病毒5UTR区与结构基因区(C+E1+E2)的表达质粒,并通过显微注射法将其接种入小鼠受精卵内制备转基因小鼠。共注射受精卵410枚,存活312枚,植入后产仔60只;转基因鼠尾部组织PCR法DNA检测证明有靶基因的整合;转基因小鼠的肝、肾、脾、心、肺、小肠、血中均有靶基因的转录,而在脑组织中无转录。3只Go代整合小鼠经与正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河南株丁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的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河南-抗丁型肝炎病毒抗原(anti-HDAg)及丁型肝炎病毒(HDv)RNA双阳性的HBsAg携带者血清中提取RNA,采用人工合成的引物进行逆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得了贯穿HDV全基因组的6个相互重叠的cDNA片段。经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得到了长度为1674bp的我国人河南株HDVcDNA全序列。计算机分析表明,该株与我国台湾株(HDVIA型)、美国-1株(HDVIB型)、日本-1株(HDVⅡ型)和秘鲁-1株(HDVⅢ型)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的94.3%、86.8%、75.4%和66.3%,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9.7%、85.1%、71.9%和64.6%,并在核苷酸和推导的HDAg氨基酸序列中分别发现了5个和2个集中保守的区域。这些区域均与HDV的某些重要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组cDNA全序列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毕胜利  曹学义 《病毒学报》1992,8(3):271-279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特征是否与基因变异有关,对北京、广州、长春和河北四个地区不同流行特征中分离的RSV毒株的G蛋白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G蛋白基因同国外A型亚原型株(A2株)间存在显著差异,A2株同分离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2.7-93.6%,氨基酸同源性只有88.3-89.9%。分离株间的核苷酸同湃性为96.0-98.9%,氨基酸同源性92.6-97.7%。氨  相似文献   

17.
苗季  谭文杰 《病毒学报》1998,14(4):289-295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完整的中国河北株丙丙型肝炎病毒结构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表达产物中有一系列分子量不同、可以与HCV抗体阳性病人血清反应的蛋白,表明结构蛋白被宿主细胞蛋白酶切割与加工,相应分别为20kD的核心蛋白、32kD糖基化的E1蛋白40kD的未糖化的E2蛋白和70kD糖基化的E2蛋白,另有80kD及100kD的两组前体蛋白。利用表达产物检测慢性HCV感染者血清,发现  相似文献   

18.
谭文杰  夏宁邵 《病毒学报》1998,14(2):114-120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我国河南省2例重叠感染HCV或HBV/HDV的献血啼中,分离到HBVNS5区的部分cDNA,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河南株HGVNS5工核苷酸与两中国HGV主同源性高于国外代表株(88.5-90.6%),但由核苷酸推导的氨基酸的同源性都无明显的地区性区别。HGVNS5区氨基酸序列较保守,缺乏明显高变区,中国4株HGV在7384位发生了由C→T的变异,从而导致一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