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与生物圈》2007,(5):33-33
对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的联系有三种解释,第一是遗传资源的传统知识;第二是文化表达知识,包含着一种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解说或人与自然相处的知识;第三是传统医药知识。所以传统知识在两个文件里都是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高原蒙古族食用野生植物传统知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民族植物学"5W+1H"提问法,结合访谈方法和野外调查进行编目,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蒙古族食用野生植物的传统知识。结果:1)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食用植物22科32属50种,其中野生粮用植物14种、野生蔬菜13种、野果植物18种、野果酒植物3种、野生调味植物5种、野生薰净植物2种、催化乳制品植物1种。2)鄂尔多斯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包括7个方面,其中用植物薰净和消毒奶食器具的传统知识、用冷蒿催化加速油脂成分从奶子中分离的传统知识是蒙古族植物饮食文化的创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简单、快捷的"果实+奶食"酿果酒文化,能够说明蒙古族祖先在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的更高水平的技术和文化。食用芨芨草颖果、选用中间锦鸡儿韧皮部和白沙蒿的果实做面食粘合剂的传统知识是区域特色的文化。3)因生态环境条件的不同,山区、沙区、盐渍区和丘陵区蒙古族牧民的传统食用植物知识表现出多样性,反映了生态环境条件的多样性。4)鄂尔多斯蒙古族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丰富了蒙古族饮食文化,对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开展搜集、研究、保护和科学分析鄂尔多斯蒙古族植物传统知识的工作,将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成功  王程  薛达元 《生物多样性》2012,20(4):505-511
传统知识是多个国际政府间组织的重要议题,各个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讨论,形成了相关报告和决议,反映了不同的利益诉求,也表达了对于传统知识的不同见解和立场。在国际政府间组织中,以《生物多样性公约》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关注环境与生物;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关注经济与贸易;以《土著人民权利宣言》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关注社会和权利。结合我国在国际政府间组织中的已有承诺,以及丰富多样的传统知识等具体国情,建议我国需要更重视传统知识保护,并采取惠益分享的立法行动,制定以《名古屋议定书》为基础的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和惠益分享制度,以期达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物资源利用相关的传统知识是对生物资源进行识别和利用的传统知识系统。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这类传统知识显示出其在科学、经济、文化乃至粮食安全战略方面的价值。本研究根据《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分类、调查与编目技术规定(试行)》, 对我国青海省土族聚集区的土族生物资源利用相关的传统知识进行了系统调查与编目, 并借鉴生物多样性测度方法, 创建了传统知识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对土族生物资源利用相关传统知识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编目现存的土族生物资源利用相关的传统知识词条共424条; (2)土族传统知识的α多样性指数DTK = 0.67, 表明其传统知识多样性较高; 土族传统知识的βwtk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的县域差异较大, 表明其在县域之间存在差异, 在空间上分布不连续、不均匀。本研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验证了传统知识的定量研究方法, 说明传统知识多样性指数不仅可用于定量研究表征区域传统知识的多样性, 揭示不同空间区域内的分布特征, 还可为未来构建传统知识的定量研究体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民族植物学和人类生态学的方法,初步研究了云南高黎贡山北部独龙江流域内独龙族的农业生态系统和采集利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处于近乎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独龙族与植物及植物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独龙族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山地轮歇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存在不少有价值的传统品种和地方品种,并以种植桤木(Alnus nepalensis)来促进轮歇地的休闲管理为特色,对保护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独龙族人人参与野生食用植物的采集活动,它是独龙族社会中仅次于农业生产而位居第二的重要经济活动,共采集100余种野生食用植物,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能代替粮食的产淀粉类植物。独龙族采集利用100多种药用植物,云黄连(Coptis teeta)和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等草药储量丰富,是独龙族用于同外界进行物资交换的主要物品。在其它植物资源的利用方面,独龙族也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知识,包括对纤维植物、染料植物等的认识和利用。桤木和董棕(Caryota urens)两个树种是体现独龙族传统植物学和生态学知识的代表种类。独龙族对植物的传统知识,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当地生态知识(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LEK)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实践中,获得的有关周边环境、生物资源及其相互关系的经验和知识。近几十年来,LEK在海洋哺乳动物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尤其是在基础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LEK作为一种低成本、短周期且适合大范围调查的手段,日益成为研究人员获取目标物种生态信息的重要渠道。LEK与野外实地调查等获得的数据可以互补,从而为评估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状况和环境变化提供多维度的信息来源;该方法还往往是了解目标物种生存状况历史变动的有效手段,回答传统方法很难甚至无法回答的科学问题,如目标物种在较长时间尺度上的生态信息历史变化趋势等。本文介绍了LEK的定义及特征、海洋哺乳动物及其传统生态调查方法、LEK在海洋哺乳动物中的研究进展、应用LEK开展海洋哺乳动物研究的步骤,还讨论了LEK在我国海洋哺乳动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旨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公约》传统知识议题的背景、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知识之所以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公约的热点议题,主要源于其重要的研究价值、经济潜力以及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生物多样性公约》签署至今,在传统知识议题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如:设立专门的传统知识工作组,为履行公约相关条款制定了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推动特殊制度的谈判,达成一系列道德行为准则,以及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根据公约第十次和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达成的相关决议,习惯性可持续利用(customary sustainable use)、特殊制度(sui generis systems)、传统知识归还(repatriation)等将成为今后传统知识谈判的重点.我国需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知识产权等主管部门之间的协作,协调我国在不同国际法框架中传统知识议题的谈判立场;还需要开展习惯性可持续利用、特殊制度体系、传统知识就地或者活态保护(living protection)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腾冲沙坝地麻栎薪炭林管理的传统知识与实践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薪炭这种能源形式在广大农村能源消耗中占有很大比重。由于作为薪柴来源的森林受到严重破坏 ,缺乏燃料成了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然而在一些山区 ,世代居住于特定环境中的土著居民却积累了保护、经营及合理利用薪炭林的传统知识 ,云南省腾冲县界头乡沙坝地村对麻栎薪炭林的经营就是一个典型。本文即以沙坝地为例 ,利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户级水平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总结了沙坝地人麻栎薪炭林管理的传统知识及实践状况 ,分析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出结论 :沙坝地人对麻栎薪炭林经营和管护的传统知识值得我们珍惜和继承 ,在继承的同时应加入科学的种植方式来加速麻栎生长 ,并通过改灶及建沼气池等来节约薪柴 ,从而实现沙坝地能源的永久持续利用。沙坝地人找到了一条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能有效解决薪柴危机问题的途径 ,这可为其它正在被能源危机问题困绕的地区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9.
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对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传统利用的药食两用植物进行民族植物学调查,通过访谈和野外调查工作,收集并记录了关于当地社区传统利用药食两用植物的传统知识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并选择了其中20种植物进行抗菌活性的筛选。共调查统计了43科95种西双版纳传统利用的药食两用植物,从分类学角度来看,以茄科(6种)和唇形科(6种)最多,其中草本植物占了最大比例,为49.5%。对其中20种植物的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只有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和旋花茄(Sola-humspiral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活性。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药食两用植物的利用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但随着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传统知识的急剧流失和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很多植物已经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如何保护这些传统知识并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用民族植物学观点和方法,分析聚居于贵州省黔东南的侗族民间在饮食习惯、常用医药、传统民居、生活用具、生产方式、民间信仰和自然崇拜等方面利用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结果表明:该地区侗族日常生活涉及的植物约122种,在侗族人物质和精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食用植物、药用植物、染料植物、信仰植物、民居建筑及生活用具植物等。黔东南侗族在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具有特异性的民族文化,这些传统知识对植物资源的保育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