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骆驼蓬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为材料,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发现在MS基本培养基附加2.0mg/L 2,4—D、0.5mg/L 6—BA和3%蔗糖时,可100%的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附加2.0mg/L 6—BA、0.5mg/L NAA、500mg/L CH和3%蔗糖的MS培养基上诱导出丛生芽,进而发育成苗,苗的分化频率在30%左右。分化苗或其茎切断在附加0.2mg/L IBA、0.2mg/L NAA和3%蔗糖的l/2MS培养基上出现根的分化,分化频率在90%以上。再生植株经炼苗后移栽成活,成活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
应用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各种培养条件和不同激素配比,探讨蔓花生组织培养及其植株再生条件的优化。结果显示:幼叶为最佳的外植体,在幼叶愈伤诱导过程中,不超过12h光照,光照强度在21.6μmol.m-2.s-1均可;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mg/L6-BA+0.2mg/L2,4-D或MS+0.5mg/L6-BA+2mg/LNAA;最适的分化培养基为MS+1mg/LTDZ+2mg/L6-BA+0.5mg/LNAA;最适的生根培养基1/2MS+1mg/LNAA+1mg/LPP333。  相似文献   

3.
土沉香愈伤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简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相似文献   

4.
大叶秦艽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秦艽的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成功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诱导愈伤组织最合适的培养基为附加2 m g·L- 1 2 ,4 - D和0 .5 mg·L- 1 6 - BA的MS培养基,诱导率可达到10 0 % .愈伤组织转移到附加2 mg·L- 12 ,4 - D和0 .5 mg·L- 1 KT和5 0 0 m g·L- 1 L H的MS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增殖后的愈伤组织转移到附加0 .1mg·L- 1 2 ,4 - D和0 .5 m g·L- 1 6 - BA的MS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其分化率可达到86 .6 7% ,将分化出的芽转接到不加激素的MS上,结果可生长出大量的分化苗.  相似文献   

5.
鼎湖山紫背天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刚  陈雄伟  王瑛华 《广西植物》2010,30(3):407-410
选用紫背天葵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离体培养体系,并探讨其愈伤组织生长和不定芽诱导的适宜培养条件。通过研究得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2,4-D 1.00 mg/L+6-BA 1.0 mg/L+LH 200 mg/L+CH200 mg/L+YE 200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6.88%。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LH 200 mg/L+CH 200 mg/L+YE 200 mg/L,不定芽诱导率为77.3%。不定芽转至1/2MS培养基中均可100%生根并长成完整植株,小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6.
7.
荞麦组织培养及高频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配比的比较研究,建立了荞麦离体培养高效植株再生体系。荞麦子叶切段在含2.0 mg/L 2,4-D和1.0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9.6%,而下胚轴切段在含2.0 mg/L 2,4-D和1.0-2.0 mg/L 6-BA 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100%。在2.0 mg/L 6-BA、0.1 mg,L IAA和1 mg/L KT的MS培养基上通过愈伤组织间接分化或外植体直接分化形成不定芽。来自子叶和下胚轴的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分别为42.5%和73.6%,下胚轴的分化率明显高于子叶。将生长状态良好的不定芽转至含1.0 mg/L IBA和0.5mg/L NAA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生根率达到100%。再生植株移栽到盆土中,成活率达91.6%,并且生长状态和特征均表现正常。  相似文献   

8.
1植物名称浮毛茛(Ranunculus natans C.A.Mey.),又称水毛。2材料类别基生茎。3培养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1)MS 6-BA 1mg·L~(-1)(单位下同);(2)MS 6-BA 1 IBA 0.6:(3)MS 6-BA 1 IAA 0.6:(4)MS 6-BA 1 2,4-D 0.6;(5)MS 6-BA 1 NAA 0.6。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6)1/2MS 6-BA 0.2 NAA 0.1;(7)1/2MS 6-  相似文献   

9.
谷子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及植株再生的研究和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4个谷子品种,"冀谷11"、"豫谷2号"、"铁谷5号"和"十里香"研究在不同条件下谷子成熟胚的再生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谷子的再生能力受基因型影响较大,不同谷子品种诱导愈伤和愈伤分化能力不同,4个品种中以"冀谷11"的再生能力最好。后续试验用"冀谷11"研究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配比以及培养基的添加物对谷子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S培养基适合谷子的愈伤组织诱导,MSB5培养基适合谷子的分化;所试验的碳源中麦芽糖适合愈伤的诱导和分化;谷子诱导愈伤较好的激素配比是2,4-D+ZT,愈伤分化较优的激素配比为NAA和6-BA的组合。另外,硝酸银、酸水解酪蛋白、脯氨酸及山梨醇等添加物会提高谷子的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枸杞原生质体培养及高效成株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枸杞髓部组织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并由此愈伤组织建立起稳定的细胞悬浮系,从悬浮细胞游离的原生质体在改良KM培养基(1.5mg/L 6-BA,0.5mg/L NAA和0.5mg/L2,4-D)中进行液体浅层培养,3-4d后出现第一次分裂,第7d统计分裂频率为50.3%,15d左右可形成细胞团,3-4周后形成肉眼可见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植板率为1.25%,将细胞团转移到液体分化培养基(MS+6-BA 1.5mg/L 2,4-D 0.2mg/L)8-10d可形成大量胚状体,及时将胚性愈伤组织块转移到固体分化培养基上(MS 6-BA 0.2mg/L)可形成大量绿芽,分化率54.17%。绿芽在生根培养基(MS+NAA 0.2mg/L)可形成完整植株,移栽后成活良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子束将外源基因导入枸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枸杞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 ,选用含 NPT-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 )基因的 PBI1 2 1质粒 ,运用剂量为 2 .2× 1 0 9n/s的快中子束 ,首次研究了快中子束在植物转基因方面的应用 ,并得到了抗卡那霉素的小苗 ,初步确证外源基因已导入植物细胞  相似文献   

13.
枸杞花粉发育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JEM-100CXⅡ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宁夏枸杞(Ly cium barbarum L.)花粉发育过程做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在花粉母细胞细线和偶线期,核糖体数量减少、线粒体结构简化;之后核糖体数量逐渐回升,后期Ⅰ线粒体结构恢复正常.小孢子液泡化过程中核糖体再次减少,同时线粒体和质体结构简化;在早期二胞花粉中,核糖体数量增加、线粒体和质体结构再度分化.花粉母细胞和小孢子发育过程中都存在“细胞质改组”现象,且这两次“细胞质改组”与细胞功能的转变密切相关.在次生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和小孢子后期都有液泡数量明显增加或体积增大的过程.前两次液泡的增加可能参与了其胼胝质壁的构建;而小孢子晚期中的大液泡则创造了一种极性为其不等分裂作好了生理和结构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宁夏枸杞传粉生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观察检测了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9个品系的开花物候、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其繁育系统,并对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以及访花者的种类和访花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枸杞整个居群有长达5个月的花期,单花的花期仅为3~4 d,花粉活力可保持15 d左右,柱头可授性在72 h左右,雌雄生殖单位在持续时间上有较长的相遇期;花粉数量与胚珠比(P/O)为4 000左右,杂交指数(OCI)介于3或4,繁育系统为异交型,需要传粉者;荧光显微观察表明,参试的3个品系的花粉均能在柱头上萌发,2个有自交不亲和现象,其位置发生在花柱的上半部分和子房内.访花昆虫有17种,分属双翅目、膜翅目和鳞翅目,花的结构和开花式样适合以意大利蜜蜂和食蚜蝇为主的多种昆虫传粉.  相似文献   

15.
宁夏枸杞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洁  李收  张靠稳 《植物研究》2010,30(1):116-119
利用13个经筛选在样品间具多态性的10碱基随机引物,对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4个主要栽培品种及3个宁夏野生枸杞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在样品间共产生123条RAPD标记带,其中多态性带68条,多态性百分比为55.28%;以Ntsyspc2.1软件计算样品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宁夏枸杞栽培品种间遗传关系较近,特别是宁杞1号和宁杞2号,相似性系数达81.82%;而野生枸杞与栽培品种间遗传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6.
运用常规ATP酶超微细胞化学定位技术,对宁夏枸杞果实发育不同阶段的韧皮部和果肉库薄壁细胞ATP酶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在果实发育过程中SE/CC复合体与周围韧皮薄壁细胞间存在共质体隔离,韧皮薄壁细胞及果肉库薄壁细胞的胞间连丝较少,但是与果肉库薄壁细胞相邻的韧皮薄壁细胞的胞间连丝较多.囊泡和膜泡在筛管、韧皮薄壁细胞和库薄壁细胞中很丰富,并且质膜、囊泡膜、液泡膜上ATP酶沉淀物在韧皮部各细胞分布较少,在果肉库薄壁细胞分布较多,特别是在果实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果肉库薄壁细胞膜系统、细胞壁和胞间隙的ATP酶活性剧烈增强.此外,果肉库薄壁细胞的质膜ATP酶具极性分布特点.由此得出,枸杞果实韧皮部卸载是一种需要能量驱动的过程,其卸载途径主要以质外体途径为主,在从韧皮部向果肉库薄壁细胞卸出时可能为共质体和质外体途径共存.膜泡运输是枸杞果实同化物卸出和转运的重要方式,而韧皮薄壁细胞在同化物卸出和转运过程中承担了主要转运角色;果肉库薄壁细胞进行主动和定向卸载、积累同化物的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7.
宁夏枸杞异型绒毡层发育的超微结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薄和超薄切片技术对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异型绒毡层的来源、结构及发育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枸杞异型绒毡层由药隔绒毡层和药壁绒毡层组成,两种绒毡层除了来源、形态及分布位置不同外,其分化、成熟和降解时间,以及细胞质组成、分泌物成分等均有差异.(2)小孢子母细胞期间,药隔绒毡层细胞电子密度大,具有很强的脂质性质,光滑内质网和脂质小泡很丰富;而药壁绒毡层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粗糙内质网较多.四分体后期,两种绒毡层细胞均含有很丰富的核糖体、粗糙内质网和分泌团.减数分裂前,两种绒毡层的细胞壁出现松散并呈絮状.之后,由于不同发育时期绒毡层细胞的不同分泌物在絮状细胞壁中的分布,致使二者的细胞壁都出现了一系列变化.(3)从小孢子早期开始,两种绒毡层细胞的质膜都发生了局部解体.分析推测,在母细胞期间药隔绒毡层具有较高的糖和脂类合成率,药壁绒毡层具有较高的蛋白质类合成率;在四分体后期,药隔绒毡层具有加强胼胝质酶合成和分泌的功能;而两种绒毡层絮状松散的细胞壁和局部解体的质膜有利于绒毡层的较大颗粒分泌物大量、顺利地分泌出绒毡层细胞.  相似文献   

18.
枸杞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内源多胺代谢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完全脱分化的枸杞继代愈伤组织在转入分化培养后第1天就开始启动分化,接着体细胞转变为胚性细胞,继而分裂形成多细胞原胚,球形胚和成熟胚等。与此同时,Put含量迅速上升形成第1个峰值,随后有所下降,但到多细胞原胚期Put含量又上升,并达到最高峰,为对照的6倍,Spd只在胚性细胞分化早期出现,Spm仅在体细胞胚发育晚期存在,外源Put不仅可提高体细胞胚发生频率,而且使3种内源多胺含量均有所提高,加入多胺生物合成抑制剂DFMA后,多胺水平下降,体细胞胚发生几乎完全被抑制。补充外源Put后,多胺的生物合成得到部分恢复,DFMA对体细胞胚发生的抑制效应也被部分解除。结果表明,维持一定量的多胺水平是枸杞体细胞胚发生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宁夏枸杞果实糖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对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生长模式、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淀粉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宁夏枸杞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的代谢积累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宁夏枸杞果实发育呈双S"曲线,果实主要以积累己糖为主.(2)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在果实发育初期处于下降的趋势,在花后19d开始上升,果实转色后又逐渐下降;蔗糖合成酶(SS)活性总体表现为SS分解方向的活性大于SS合成方向的活性,说明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SS的活性主要以分解方向的为主;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的活性随果实发育呈上升趋势,但在果实成熟后期有所下降,且AI和NI活性高于合成酶类的活性,较高的转化酶类活性促进了果实内部己糖的积累.(3)在枸杞果实生长发育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与AI和N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其它酶不具有相关性.说明AI和NI在宁夏枸杞果实的糖代谢中起着主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枸杞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综述了国内外枸杞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包括了枸杞无性植株的再生、胚培养在育种中的应用;单倍体和多倍体,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技术;体细胞突变体筛选以及遗传转化再生植株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