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肺炎支原体及其他支原体黏附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猪肺炎支原体能够引起猪支原体肺炎,其黏附因子在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合国内外猪肺炎支原体黏附因子的研究进展,并与其他支原体的黏附因子进行了比较讨论,从而为猪肺炎支原体致病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及该病的防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猪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猪支原体肺炎的病原。由于缺乏成熟的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动物模型,使得猪肺炎支原体相关的抗感染免疫研究进展较为缓慢。本文从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炎症反应、固有免疫系统对猪肺炎支原体的识别、固有免疫细胞的作用、补体系统、抗菌肽、自噬以及细胞凋亡7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阐明固有免疫系统各组分在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发挥的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固有免疫应答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PCR技术检测猪肺炎支原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肺炎支原体(Mycopiasma hyopneumoniae)是引起猪支原体肺炎的重要病原,该病常引起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严重威胁养猪业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用PCR技术对猪支原体肺炎早期正确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猪肺炎支原体的特异性靶基因、临床样品采集方法与样品DNA处理方法、关键技术因素及普通PCR技术、多重PCR技术、套式PCR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芯片检测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在猪肺炎支原体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主要优缺点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猪支原体肺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举了目前临床上用于防治猪支原体肺炎的药物与疫苗的名称和用法用量,并分析了其作用机制及使用效果。抗生素只能抑制支原体生长,无法完全清除,只能解决暂时性问题,且一旦停止用药容易复发,并容易使支原体产生耐药性。国外使用的主要是灭活疫苗,但它无法激发猪体全身免疫系统,需配合优良佐剂使用。国内研制的弱毒疫苗效果很好,但免疫接种方法难度大,不易推广。本文同时综述了目前实验室关于猪支原体肺炎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并对该病进一步的综合防控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多聚酶链反应(PCR)用以检查肺炎支原体(MP)近年已成功地用于临床标本,用PCR检测的灵敏度比普通培养法高10-100倍,特异性强,与其他支原体无交叉反应,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支原体与支原体肺炎洪修默(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15008)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土壤、污水、煤渣、动植物和人体中均可找到,为迄今已知能营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1898年诺卡尔(...  相似文献   

7.
支原体 支原体广泛寄生于人体、哺乳动物,鸟类及植物中,仅有少数有致病性.自1995年以来,34种支原体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测序,已完成的包括人类致病性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穿透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等),动物致病性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鸡毒支原体、牛丝状支原体、鸡滑膜支原体、鱼肺炎支原体和鼠类肺支原体),植物致病性支原体(洋葱黄化病支原体)等.肺炎支原体是人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对儿童尤其严重,因为它与人类密切相关,所以最为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猪肺炎支原体P46基因中编码Trp的密码子TGA突变为TGG,为P46蛋白的研究及猪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参考GenBank登录的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 Mhp)P46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对猪肺炎支原体强毒株F60 P46基因的编码区进行扩增,后又设计了三对突变引物,通过重叠延伸PCR(SOE-PCR)对猪肺炎支原体P46基因的三个位点进行定点突变.结果:得到的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P46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它们有较高的同源性.突变后测序结果表明已成功将猪肺炎支原体P46基因中编码Trp的密码子TGA突变为TGG.结论:已成功突变Mhp P46基因并且序列比较显示其与其它序列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2月我院住院和门诊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9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其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并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结果:1902例血清标本中,284例(14.93%)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男性和女性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的患者主要分布于0~15岁年龄段,阳性检出率最高的年龄组为0~6岁,占21.26%(132/621)。各个季节均有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患者,感染率无显著差异性,秋(80例)、冬(96例)两季的阳性感染率高于春(56例)、夏(52例)两季。患者100%出现发热症状,95.77%出现咳嗽。结论:石家庄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人群为未成年人,无季节性和性别差异,以发热和咳嗽为最主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咽拭子快速培养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220例,用肺炎支原体专用液体培养基进行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用胶体金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Ig M。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咽拭子培养快速培养阳性率与血清MP-Ig M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Ig检测显示,≤1岁阳性率最低,其阳性率随年龄增加不断增高(P0.05)。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培养显示,≤1岁阳性率最高,2~8岁最低(P0.05)。病程≤7 d患者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培养阳性率(34.21%)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MP-Ig检测阳性率(14.04%)(P0.05)。病程7 d患者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培养阳性率(11.32%)显著低于肺炎支原体MP-Ig检测阳性率(52.83%)(P0.05)。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培养的灵敏度性以及特异性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MP-Ig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拭子快速培养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简单,无创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科肺炎支原体(MP)感染特点,辅助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合理用药。方法测定我院一年来2013例儿科呼吸道疾病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结果201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者769例,占38.2%,769例阳性分别表现为肺炎369例(48%),支气管炎238例(31%),咽炎92例(12%),哮喘70例(9%)。其中,肺炎组与各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MP IgM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MP感染是患儿不可忽视的病原体,检测患儿血清MP抗体能够及早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不同生长期易致污染的支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中的形态特征。方法通过改变支原体菌体浓度、培养时间及培养基组成,观察支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中的形态变化。结果支原体菌体浓度小于103cfu/m L时,培养至2~3天后可在固体培养基中形成典型的"油煎蛋"状形态,以蔗糖作为碳源培养支原体会导致葡萄糖发酵型支原体(肺炎支原体)不能在固体培养基中形成典型菌落,当使用牛血清代替马血清为支原体提供外源胆固醇时,猪鼻支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中不能形成典型菌落。结论支原体的不同生长期、菌体浓度、培养基的组成都会使易致污染的支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形态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低温冻存时间及温度对支原体菌种保存稳定性和菌种活力的影响。方法用固体平板计数法计算不同冻存时间、温度下的口腔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菌落数差异,分析这2个因素对口腔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菌种活力的影响。结果口腔支原体在生长48 h后达到生长高峰,肺炎支原体生长较为缓慢,在103 h到达生长高峰。口腔支原体在-70℃冻存1个月时,菌落数由1012 cfu/mL下降至1011 cfu/mL,冻存1个月的菌落数和冻存3个月、12个月的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在-70℃的冻存条件下,菌落数一直处于稳定水平;比较-35℃与-70℃的冻存条件下肺炎支原体的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支原体在-70℃冻存条件下的菌种活力明显高于-35℃(P<0.05)。结论口腔支原体生长迅速,但对于储存温度的敏感性较高,肺炎支原体相较口腔支原体生长缓慢,停滞期较长,菌株对冻存温度和时间的敏感度较低,稳定性高。菌种冻存温度应选择较低温度,冻存周期在1年内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4.
【背景】猪肺炎支原体是猪的一种重要的病原。该菌的研究工具较少,特别是缺少开展其致病机制研究需要的抗体。【目的】制备猪肺炎支原体Mhp366-N蛋白抗体并确定其应用范围和使用时的最佳稀释倍数。【方法】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ET28a(+)-mhp366-N重组菌诱导表达Mhp366-N蛋白并纯化。纯化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猪肺炎支原体AH株感染3D4/21细胞后的Mhp366蛋白,确定2种方法中Mhp366-N多克隆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之后检测临床采集的猪肺泡巨噬细胞中的猪肺炎支原体;最后以免疫组化试验检测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细胞。【结果】纯化的Mhp366-N蛋白纯度超过85%,免疫小鼠制备的抗血清效价在1:128 000-1:512 000之间。在免疫印迹试验中Mhp366-N多克隆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100 000稀释,免疫荧光试验中Mhp366-N多克隆抗体的工作浓度范围在1:1 000-1:10 000 000,其可用于临床采集的猪肺泡巨噬细胞和细胞系中猪肺炎支原体的检测。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猪肺炎支原体能够进入猪肺泡巨噬细胞、Ⅰ型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结论】制备的Mhp366-N多克隆抗体为猪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5.
既往常规使用的支原体培养基主要成份为盐酸消化猪胃胨,牛肉浸液,马血清及酵母浸液。近几年采用猪肺消化液代替猪胃胨和牛肉浸液,卵黄液代替马血清组成新培养基。用上述两种培养基对四种支原体进行多次定性和定量的生长效果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新培养基的培养效果与常规培养基一致,而且较常规培养基来源方便,价格便宜。用新培养基制备的抗原质量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常用的三种不同方法对支原体的检测,了解实验用小型猪支原体感染情况,为今后实验用小型猪支原体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培养法、PCR和ELISA方法分别对20头小型猪的气管、肺和血清进行检测。结果三种检测方法中,PCR方法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15%,ELISA方法为20%,而培养法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目前在普通级小型猪中存在支原体的感染。检测方法中PCR和ELISA方法较培养法更省时,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0型apxIC-/p36+弱毒株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构建血清10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弱毒菌株,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减毒活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细菌接合转移和SacB负向筛选标记完成突变株的构建与筛选,用PCR、Western blot、重组位点序列对突变株进行鉴定分析。首先构建含肺炎支原体p36基因的pEICALDH重组转移质粒,并转化供体大肠杆菌( E. coliX7213),将转化的阳性克隆子与野生型APP血清10型亲本菌混合培养6 h;然后涂至含氯霉素抗性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TSA培养基培养,挑取阳性克隆,接种至无抗性的含NAD的TSB液体培养基,培养6~8 h后涂至含10%的蔗糖及NAD的TSA培养基,培养24 h后挑取蔗糖抗性的克隆,即得到目的突变株。【结果】小鼠毒力试验结果表明突变株比亲本株的毒力显著降低;生长特性分析结果显示突变株与亲本株的增殖能力无显著差异;同时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突变株与安全剂量的亲本株均可诱导小鼠产生较好的免疫反应,证明apxIC基因缺失并不影响APP的免疫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含猪肺炎支原体p36基因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0型突变株,所获得的突变株有望成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弱毒疫苗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2011-2012年黄岛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中支原体的感染情况,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2011-2012年间因CAP住院的患儿241例,所有CAP患儿均于住院第2天采集空腹血行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检查,包括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结果:24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支原体感染阳性74例(30.7%),其中132例男性CAP患儿中支原体感染38例(28.8%),109例女性CAP患儿中支原体感染36例;〉3岁患儿的感染率为41.2%,1-3岁患儿感染率26.2%,〈1岁婴幼儿感染率为5.4%;2011年CAP患儿支原体感染率为19.4%,而2012年为34.6%;74例支原体阳性患儿合并其他感染者6例。结论:黄岛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支原体感染占重要地位,且有升高趋势,应重视婴幼儿支原体感染及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相似文献   

19.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猪肺炎支原体Mhp367蛋白是体液免疫显性蛋白,但该蛋白不同区段与猪肺炎支原体恢复期血清的反应能力尚不明确。【目的】鉴定Mhp367蛋白不同区段与猪肺炎支原体恢复期血清的反应能力。【方法】利用不同的引物组合扩增mhp367基因片段,扩增的片段连接pGEX-6P-1、pGEX-4T-3或pGEX-5X-3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的质粒经Bam H I和Xho I双酶切及测序确定重组质粒是否构建成功。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构建重组菌。重组菌经IPTG诱导和超声破菌后,经与谷胱甘肽beads结合和SDS-PAGE电泳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情况。表达目的蛋白的重组菌破菌后上清包被谷胱甘肽板,ELISA方法鉴定Mhp367蛋白不同区段与猪肺炎支原体恢复期血清的反应能力。【结果】构建了9个能以可溶形式表达目的蛋白的重组菌;9个Mhp367蛋白片段均为体液免疫显性,第394-524位氨基酸区段与猪肺炎支原体恢复期血清反应最强,是一个良好的疫苗候选抗原区段。【结论】本研究为猪肺炎支原体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候选抗原靶标。  相似文献   

20.
猪气喘病实验猪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建立猪气喘病人工发病模型。方法 将分离得到的一株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Js株进行各种试验鉴定,证实其为Mhp强毒株。每头猪肺内接种Js株培养物2ml,15~25d后观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采集病变组织,经冻干制成攻毒用组织毒。安检合格,批号为20000324。给15头小梅山二元杂交猪分别气管内注射以KM2培养基作10-2、10-3、10-4和10-5稀释的强毒,每头猪5ml,对照组注射培养基。攻毒后25d观察试验猪临诊症状,X线透视,记录病理变化。结果 10-2、10-3、10-4稀释的强毒试验组猪均出现了典型的猪气喘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结论 人工发病试验测得Mhp Js株组织强毒接种气管内注射最小发病剂量为10-4稀释5ml,正式试验人工发病可用100个最小发病剂量即强毒冻干物1:100稀释气管内注射5ml,可确保攻毒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