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全蝎软膏对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模型EGF、PD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湿润烧伤膏组和全蝎软膏组,每组15只。建立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模型,干预后7天及14天,观察并比较大鼠创面愈合率和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nllal giiilllh factor, 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及其受体水平。结果:全蝎软膏组、湿润烧伤膏组与模型组7 d、14 d同时间点比较创面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全蝎软膏组、湿润烧伤膏组7 d、14 d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GF的表达水平,全蝎软膏组、湿润烧伤膏组与模型组比较,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 的表达水平,全蝎软膏组与湿润烧伤膏组、模型组、空白组7 d、14 d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GFB的表达水平,全蝎软膏组、湿润烧伤膏组与模型组7 d、14 d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RB的表达水平,7 d全蝎软膏组与湿润烧伤膏组、模型组、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d全蝎软膏组、湿润烧伤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全蝎软膏可影响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模型EGF、PDGF及其受体的表达,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探讨马齿苋抗大鼠急性乙醇型胃溃疡作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雷尼替丁及马齿苋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后第14 d测定胃黏膜的溃疡指数、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胃液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中、高剂量马齿苋显著降低胃溃疡指数、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显著增加血清中NO、胃黏膜中EGF的含量及胃黏膜中SOD活性。高剂量马齿苋显著增加血清SOD活性,减少胃黏膜MDA含量、胃液总酸度及减小胃蛋白酶活性。马齿苋有显著的抗大鼠急性乙醇型胃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柴胡复方水提物对大鼠急性胃溃疡预防作用的影响.方法:大鼠灌胃给予消炎痛(70 mg/kg)复制急性胃溃疡模型,测定胃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形态学的改变,一氧化氮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观察柴胡复方水提物对大鼠急性胃溃疡的预防作用.结果:阳性药物Stillen组(100 mg/kg)、柴胡复方水提物低剂量(100mg/kg)和高剂量组(200mg/kg),溃疡指数明显低于溃疡模型组(P<0.01),溃疡抑制率分别为48%、79%和80.9%,血清SOD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胡复方水提物高低剂量组血清NO降低(P<0.05);胃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模型组胃黏膜层大量缺失,严重者已脱落坏死,黏膜下层充血、水肿,且有少量纤维素、炎性细胞浸润,阳性药物组和柴胡复方高低剂量组胃组织病变有明显改善.结论:柴胡复方水提物对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有明显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转流术后远端肠管黏膜的适应性变化及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将8周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胃转流术组,术后8周取吻合口远端肠管行常规病理切片检查,测量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肠粘膜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结果:胃转流术组黏膜厚度(672±39与500±31μm,P<0.01)和绒毛高度(445±19与342±15μm,P<0.01)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间均无显著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胃转流术组肠粘膜中EGF和IGF-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胃转流术后远端肠管粘膜发生适应性增生,同时伴随着EGF和IGF-1表达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10(IL-10)在骨关节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骨质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结核患者5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结核中心病灶TGF-β、TNF-α、IFN-γ及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TNF-α、IFN-γ、TGF-β及IL-10在结核组织中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P<0.05)。TNF-α和IFN-γ在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高于干酪性病变,TGF-β和IL-10在干酪性病变中的表达高于增生性病变(P<0.05)。增生性病变中,IFN-γ在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低于非坏死性肉芽肿(P<0.05),TNF-α、TGF-β及IL-10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干酪性病变中,TNF-α在非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高于坏死性肉芽肿,TGF-β在坏死性结核肉芽肿中的表达高于非坏死性肉芽肿(P<0.05),IFN-γ和IL-10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骨组织细胞数相比,增生性病变与干酪性病变组织的成骨细胞数低,破骨细胞数高(P<0.05)。结论:TGF-β、TNF-α、IFN-γ及IL-10在骨关节结核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对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骨质骨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14例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分析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对慢性胃炎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胃黏膜氧化酶-2 (COX-2)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及护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充血水肿、糜烂、黏膜白相、颗粒增生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EGF、Bcl-2、CRP和胃黏膜COX-2、P-p65表达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EGF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Bcl-2、CRP和胃黏膜COX-2、P-p65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躯体功能、躯体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评分等生活质量评分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初步结论说明,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清EGF、Bcl-2和胃黏膜COX-2表达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在大鼠背部创面周围局部注射rh-GH(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来调控创面局部GH(生长激素,Growth Factor)水平,观察GH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方法:在SD大鼠背部制作创面,创周定期注射不同浓度rh-GH,观察并分析创面愈合速度差异;选取rh-GH的最适浓度进行创周注射并定期取材,以Western-Blot检测创周组织中GH蛋白水平,并以RT-PCR检测创周组织中E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的表达变化。结果:三个注射不同剂量rh-Gh的实验组大鼠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由快至慢依次为16.5±1.5天、17.1±2.9天、18.5±1.5天,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21.7±2.3天相比均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缘组织中GH的Western-Blot结果显示对照组GH水平在创面形成初期升高,但伤后4天开始GH表达水平即逐渐下降,而rh-GH注射组的GH水平在创面形成后逐渐升高,并维持GH在高表达水平。检测创周组织中EGF、FGF、VEGF的RNA转录水平,PCR结果显示实验组各生长因子的基因转录水平在伤后2天起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创伤初期创面周围组织中GH表达水平呈现一过性升高然后逐渐下降的过程;2.创面周围注射rh-GH可以提高组织中GH水平,并减少创面愈合时间;3.GH可以提高皮肤组织中EGF、FGF、VEGF水平,间接促进创面上皮化,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肝癌的放射治疗可导致放射性肝损伤(RILD)、甚至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寻找较佳的血清标记物对放射性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及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放射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动态表达,从而探讨其与放射性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作为血清标记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除对照组外,模型组大鼠右半肝均接受单次6MV X线25Gy照射,于照射2月、4月、6月后,随机抽取10只,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GF-β1的表达,同时将大鼠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及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将后者与血清TGF-β1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照射第2月、4月、6月后,模型组大鼠血清TGF-β1值(分别为551.03±69.00 ng/L、645.31±109.29 ng/L、737.89±118.11 ng/L)逐渐升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51.71±51.12 ng/L,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鼠血清TGF-β1值与肝纤维化程度正相关(r=0.82,P<0.01)。结论:在放射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TGF-β1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增加,其表达亦升高。本研究为放射性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操作简单的手段,为后续TGF-β1作为血清标记物应用于放射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鼠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模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ing factor,CTG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左肺全切组(A)、假手术组(B)和对照组(C),每组15只。手术后6周测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光镜下检测肺肌型小动脉占肺小血管百分比(SMA%)。免疫组化观察TGF-β1和CTGF在肺组织中的表达,RT-PCR检测肺组织TGF-β1mRNA和CT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左肺全切后复制了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引起mPAP、RVH和SMA%明显增高(P<0.05)。②左肺全切组TGF-β1和CTGF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显著性增加(P<0.05)。而假手术组和对照组之间各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GF-β1和CTGF的过度表达是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能共同促进了肺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10.
分离培养成年大鼠的肺泡 型细胞 ,通过斑点杂交、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研究肺泡 型细胞内表皮生长因子 (EGF)、转化生长因子 α和 β1 (TGFα、TGFβ1 )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肺泡 型细胞可表达 EGF、TGFα和TGFβ1 ,也可表达相应的 EGF受体 (EGFR)、TGFβ受体 型和 型 (TβR 、TβR )。表明肺泡 型细胞是合成和分泌 EGF、TGFα和 TGFβ1 的细胞之一 ;细胞凭借其 EGFR、TβR的存在 ,其增殖与分化可能受 EGF、TGFα和 TGFβ1 的旁分泌和自分泌两种途径调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FE)对自然衰老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18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自然衰老组、淫羊藿总黄酮低(10 mg/kg)、高(40 mg/kg)剂量组,另取2月龄SD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给药4个月。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及胶原纤维含量,生化酶法检测肾脏组织SOD活力和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GF-β1和Smad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TFE(低、高剂量)可改善衰老SD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减少胶原纤维,提升肾脏组织SOD活力(P<0.05),降低MDA含量(P<0.05),并降低肾脏组织中αSMA蛋白表达(P<0.05),同时显著下调TGF-β1及Smad3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淫羊藿总黄酮可改善自然衰老大鼠肾脏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左金丸对因束缚-水浸应激引起的大鼠应激性胃溃疡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左金丸低剂量组、左金丸中剂量组和左金丸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5 d,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24 h,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制备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胃体形态学观察,测量胃液p H值,计算胃溃疡指数(UI),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胃液p H值明显降低、胃黏膜损伤指数(UI)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左金丸中、高剂量组大鼠胃液p H值明显升高,UI明显下降(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左金丸高剂量组大鼠胃液p H值和U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左金丸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PGE2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左金丸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PGE2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左金丸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2)左金丸通过升高大鼠胃液p H值和提高血清中PGE2含量,达到降低胃黏膜攻击因素和增强胃黏膜防御功能的作用,从而起到保护大鼠胃黏膜的作用。左金丸可以预防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并能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胃液p H值从而降低胃黏膜攻击因素,促进PGE2释放从而增强胃黏膜防御功能等因素有关。(3)左金丸对应激性胃溃疡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芪多糖对患有口腔溃疡大鼠(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根据溃疡面的直径计算愈合率及HE染色观察溃疡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EGF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实验结果显示治疗20 d后,黄芪多糖组大鼠溃疡面积减小,愈合率为87.5%~10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CD4+T细胞数减少、CD8+T细胞数升高,CD4+/CD8+比值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黄芪多糖组大鼠外周血CD4+T细胞数升高、CD8+T细胞数降低,CD4+/CD8+比值回升(P<0.05)。EGF水平在造模后出现明显下降,黄芪多糖灌胃治疗后有升高。提示黄芪多糖能够提高RAU实验性大鼠EGF的水平和改善T细胞亚群的失衡状态,具有明显地促进口腔溃疡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晚期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与增殖、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Ⅰ型受体(TβRⅠ)表达的改变及护肝片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12.5%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自造模之日起,大鼠分组灌胃给药(护肝片921mg/kg)或溶媒,每日一次,直至8或13周末,分别处死动物,取左叶肝组织石蜡包埋,制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TGF-β1及TβRⅠmRNA的表达;并用MetaMorph图像分析系统计数-αSMA阳性细胞数,对NF-κB p65蛋白、TGF-β1及TβRⅠmRNA的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模型复制8周和13周,模型组的肝损伤及其纤维化分级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护肝片组的肝损伤及其纤维化分级均轻于模型组。2.模型复制8周和13周,模型组活化的HSC(即-αSMA阳性细胞)数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多,NF-κB p65蛋白、TGF-β1及TβRⅠ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强(P<0.01);3.护肝片显著抑制8、13周纤维化肝组织HSC的活化与增殖和NF-κB p65蛋白、TGF-β1及TβRⅠmRNA的表达(P<0.01)。结论抑制HSC的活化与增殖和NF-κB p65蛋白与TGF-β1及TβRⅠmRNA的表达可能是护肝片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CNG)中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5例正常对照组与4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和VEGF的浓度,同时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NF-α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与尿Alb浓度。结果:①治疗前后CNG患者血清中IL-6、TNF-α和CRP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治疗后IL-6、TNF-α和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血清CRP与IL-6和TNF-α呈正相关(P<0.01)。②治疗后,CNG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尿Alb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且血清VEGF与尿Alb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CRP、IL-6和TNF-α参与了CNG患者慢性炎症反应,VEGF则与蛋白尿的产生密切相关,治疗前后血清CRP和VEGF检测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情了解及临床疗效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LR4的激活对哮喘血清被动致敏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s)增殖与合成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培养原代HASMCs,以人哮喘血清致敏细胞,观察HASMCs表面TLR4的表达、细胞增殖反应与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在哮喘状态下的合成分泌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被动致敏组和TNF-α组HASMCsTLR4表达均显著增多(P<0.01),增殖反应显著增强(P<0.01),总蛋白浓度、IgE与TGF-β1的分泌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并且TNF-α组各项指标均较被动致敏组效果更加显著;抗TLR4抗体组各项指标较被动致敏组、TNF-α组显著减弱或减少(P<0.01)。结论:哮喘血清被动致敏HASMCs表面TLR4的活化可能通过诱导细胞的增殖和TGF-β1的合成分泌,导致哮喘气道微环境的改变,参与哮喘气道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干细胞治疗技术对环孢素肾病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成3组,每组10只大鼠:C组:正常对照组;H组:模型组;B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28 d处死大鼠切取肾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Western blot测定肾组织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数据。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H组、B组TGF-β1(0.899±0.046vs 9.524±1.232,6.437±0.728;P0.01)、α-SMA(2.427±0.188 vs 11.912±2.610,9.232±2.268;P0.0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H组比较,B组大鼠的TGF-β1(9.524±1.232 vs 6.437±0.728;P0.01)、α-SMA(11.912±2.610 vs 9.232±2.268;P0.0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RT-PCR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H组、B组TGF-β1(0.119±0.003 vs 0.826±0.004,0.651±0.004;P0.01)、α-SMA(0.370±0.006 vs 0.900±0.007,0.642±0.007;P0.01)m RNA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组比较,B组大鼠的TGF-β1(0.826±0.004 vs 0.651±0.004;P0.01)、α-SMA(0.900±0.007 vs 0.642±0.007;P0.01)m RNA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H组、B组TGF-β1(0.218±0.004 vs 0.825±0.003,0.650±0.006;P0.01)、α-SMA(0.263±0.003vs 0.841±0.003,0.615±0.003;P0.01)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H组比较,B组大鼠的TGF-β1(0.825±0.003 vs 0.650±0.006;P0.01)、α-SMA(0.841±0.003 vs 0.615±0.003;P0.01)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以下调环孢素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表达水平,减少α-SMA表达水平,从而改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消溃灵对大鼠胃溃疡愈合时粘膜EGF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中药消溃灵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对胃粘膜保护作用,采用乙酸注射至大鼠胃窦部浆膜下形成慢性胃溃疡模型,测定溃疡指数,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溃疡周围粘膜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表明雷尼替丁组和消溃灵组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和雷尼替丁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较对照组增加(积分光密度值和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为P<0.01),消溃灵组比模型组和雷尼替丁组进一步增加(积分光密度值为P<0.05,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为P<0.01)。本文提示,消溃灵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是消溃灵促进胃溃疡愈合和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观察温肾固疏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PMOP)大鼠的骨密度及对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血清含量和转化生长因子-β骨组织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能作用机制。将48只SPF级雌性SD大鼠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温肾固疏方高、中、低剂量组。造模4周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2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q RT-PCR法检测骨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 RNA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去势模型组大鼠骨密度(BMD)、TGF-β mRNA显著降低(p0.05),而IL-1β、TNF-α、IL-6均显著升高(p0.01),符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改变;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温肾固疏方高、中剂量组椎骨BMD显著升高(p0.05),IL-1β、TNF-α、IL-6显著减少(p0.05),温肾固疏方高剂量组TGF-β mRNA显著增加(p0.05)。温肾固疏方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IL-1β、TNF-α、IL-6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骨吸收;同时上调TGF-β等抑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骨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味苦参汤联合紫归解毒膏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肛肠动力学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肛瘘术后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加味苦参汤联合紫归解毒膏治疗)和对照组(n=40,紫归解毒膏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创面愈合情况、肛肠动力学及相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14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35/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创面出血评分、创面水肿评分更低,创面愈合时间更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 d后血清TNF-α、IL-6水平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 d后血清TGF-β1、bFGF水平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加味苦参汤联合紫归解毒膏治疗肛瘘术后患者,可促进创面尽快愈合,改善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血清TNF-α、IL-6、TGF-β1、bFGF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