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江西宜春晚二叠世早期菊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春,笔者之一(马俊文)及赵永庆、徐章廷等,在宜春卢村一带系统测制乐平组剖面,并在原老山段及王潘里段,采得丰富的菊石及少量鹦鹉螺化石,经鉴定,菊石有3属、23种,本文只描述其中2属、16新种及1未定种.同时,根据这一材料,对王潘里段的归置作一初步探讨.王潘里段就是冯景兰(1950)创立的王潘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部的晚二叠世地层相当发育并产有丰富的菊石和鹦鹉螺化石。赵金科等(1978)曾对华南晚二叠世菊石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关于鹦鹉螺,限于标本,仅描述了部分保存较好的。近年来,在安徽、湖南、广西又陆续发现一些鹦鹉螺化石,其中有的保存相当完整,特在此文予以报道。头带角石科鹦鹉螺是二叠世常见的化石,本文新建的Nodonautilus gen.nov.与Neoclavinautilus gen.nov.即属于此类。这类鹦鹉螺的壳面往往饰有发育的肋与瘤,有时骤然一看,与假提罗菊石类有某些相似之处,如果标本好,保存有缝合线则就不难区分,因为鹦鹉螺的缝合线远较菊石的简单。 Permonautilus属系首次在我国发现,这类鹦鹉螺很特征,即在近口部处脐缘迅速向侧部  相似文献   

3.
黔西晚二叠世鹦鹉螺化石,以往甚少正式报道。笔者将近年来所得标本研究,报道于下。黔西晚二叠世早期乐平(或称龙潭)阶的鹦鹉螺化石比较贫乏,本文所描述的仅二种,其中Lopingoceras sp.产于安顺轿子山龙潭阶顶部,其外形与盐岭齐德鲁组(Chhidru Formation),旧称上长身贝灰岩(Upper Productus Limestone)的“Orthoceras cyclophorum Waagen”相似,但后者壳表横环和缝合线倾斜方向相反,这一未定种与苏联阿美尼亚卓勒法地区上二叠统卓  相似文献   

4.
浙西、赣东北早二叠世晚期菊石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系统描述了浙西及赣东北饶南地区早二叠世晚期菊石35种,分别属于18属、8科,其中包括26新种、10新属、4新科,并建立了1新超科。综合分析了菊石动物群的特点,指出它既具有浓厚的特提斯海域的色彩,又具有我国南部区域性的特色,同时还渗进了极少量的北极区的分子。根据菊石的新发现,并结合其他门类化石以及岩石性质,对浙西的丁家山组及赣东北饶南地区的湖塘组重新作了厘订、划分和对比,并对华南若干地区的相当地层作了简要的对比讨论。对浙西的“礼贤煤系”、饶南的“乐平组”以及华南大羽羊齿植物群的时代问题提出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江西晚石炭世晚期及早二叠世早期的四射珊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记述江西彭泽、于都、乐平、玉山、崇义及上高等地上石炭统船山组和下二叠统栖霞组的四射珊瑚16种,其中船山组有11属12种(包括8新种、1未定种),栖霞组有3属4种(包括3新种、1未定种).根据珊瑚化石的分布规律,将船山组的珊瑚建立2个组合,并与有关地区的珊瑚组合进行了对比.通过对这些珊瑚形态构造特征的剖析,文章还探讨了晚石炭世晚期及早二叠世早期本区珊瑚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湖南早二叠世假海乐菊石群的分布和几个新属种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假海乐菊石群在湖南分布的特点。文中记述了这个头足类动物群中的2个新属和5个新种;并认为假海乐菊石群的时代属早二叠世茅口期早期,少数分子延续到茅口期中期。  相似文献   

7.
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二叠系孢子花粉,讨论了盆地各地层分区孢粉组合特征,建立了从早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早期的6个孢粉组合带,阐述了各组合带孢粉学特征。依据对盆地二叠纪孢粉植物群组成分子的分析及其与国内外相关孢粉组合的比较研究,将盆地孢粉植物群分为3个发展阶段,即:早二叠世早、中期的欧美型植物群,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的安加拉欧美混生型植物群和晚二叠世中、晚期的安加拉型植物群。文中还从孢粉地层学角度论述了沙井子组、杜瓦组和普司格组的地质时代以及二叠/三叠系界线等问题。描述孢粉25属33种(含2新种)。  相似文献   

8.
江西乐平鸣山矿区上二叠统长兴阶的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前言 鸣山矿区位于江西省乐平县城之西约7.5公里处,为萍乐拗陷带东段的一个小型向斜盆地,是乐平组官山段、老山段、狮子山段和王潘里段的标准剖面所在地。区内乐平组出露完好,但其上的长兴期地层往往被第四纪浮土所覆盖,仅在盆地的东侧有零星出露。1977年江西省煤炭局223地质队在这个地区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晚二叠世长兴期的地层钻井剖面,系统采集了(竹筳)类标本。这批材料经笔者鉴定,计有7属34种,其中6个新种和5个未定种。Gallowayinella,Palaeofusulina和Parananlingella三属是当前这个(竹筳)类动物群中  相似文献   

9.
下扬子地区晚二叠世地层发育,菊石较丰富.早在卅年代前辈地质学者已开始对本区二叠纪地层进行研究.自五十年代陆续有人采集鉴定其中的菊石化石,特别是随着大规模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不断发现和采集到许多较好的菊石标本,为系统研究晚二叠世菊石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材料.1978年赵金科、梁希洛、郑灼官发表了《华南晚二叠世头足类》专著,这对生产、教学及科研工作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二叠纪一类形态很特殊的腕足动物——二叠贝类。在仔细观察了迄今所有的有关材料和采用系统切面法和电镜扫描技术分析部分标本后,认为二叠贝类代表着欧姆贝目的1个新支系,即二叠贝科,包括3属,其中1新属(Laterispina gen. nov. )和1新种(Laterispina liaoi gen. et sp. nov. )。根据二叠贝类在地层分布上所显示的形态变化,将二叠贝类的形态演化分成3个阶段: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期和晚二叠世晚期。本文还探讨了二叠贝类的生态特点,认为它属近礁相生物群落中或浅海近浪基面泥质基底上生物群落中的高层附生悬食类,是二叠纪特提斯生物群的特有类群。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川、黔等地晚二叠世乐平群苔藓虫10属19种,其中新种4个,新亚种4个,化石产地13处(插图1),以华蓥山、轿子山的含量最多。多数标本由四川省地质局208队,我所黔西南二叠纪地层队及各野外队提供;我所技术室代为磨片、照相及描图,谨致谢忱。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勒泰地区早石炭世晚期菊石相四射珊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的四射珊瑚是1979年窦亚伟同志和1981年新疆区调队十分队采自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下石炭统那林卡拉组,共生的化石还有大量菊石、鹦鹉螺及少数腹足类。文中计描述9属、11种和2未定种,其中新种11个。那林卡拉组的珊瑚群性质特殊,缺乏早石炭世大塘期常见的Kueichouphyllum Yu,Carcinophyllum Thomson et Nicholson,Gangamophyllum(Gorsky),Arachnolasma (Grabau),  相似文献   

13.
山西阳泉地区早二叠世早期腕足动物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山西阳泉矿区晚石炭世晚期至早二叠世早期太原组相当发育,其中早二叠世早期腕足动物化石非常丰富,共计48属125种,分属于31科,通过对腕足动物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该地区早二叠世早期3个腕足动物组合,自下而上是:(1)Derbyiashanxiensis-Chonetinel-laflemingi组合;(2)Alexaniagratiodentalis-Notothyrisnucleolus组合(  相似文献   

14.
1978年春以来,我所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组,多次在苏南、浙北、皖东南地区进行二叠一三叠系界线的研究工作,从这个地区采获的大量腕足类化石,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赵金科等,1981;廖卓庭,1979,1980)。本文就近年来我们进一步掌握的材料(插图1),加以整理研究,予以报道,以利于对该地区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早期地层及其所含生物群的全面了解。本文共记述腕足类1新属,10新种,2新亚种,这些腕足类化石的地层、地理分布详见表Ⅰ。苏、浙、皖三省邻接的宜兴、长兴、广德一带,龙潭组含煤沉积广泛发育。在被当地地质  相似文献   

15.
王明倩 《古生物学报》1990,29(6):755-773
一、前言福建中部和西部处于东特提斯海域的东缘,晚二叠世晚期属于华夏陆地西侧局限海近滨含菊石粉砂质、泥质沉积区(周祖仁,1985)。二叠系与三叠系连续,由晚二叠世粉砂质、泥质沉积过渡为早三叠世早期的含泥质、粉砂质的碳酸盐岩沉积,含丰富的菊石。本区除雁石剖面二叠、三叠系作过比较系统的研究外(杨遵仪等,1987;吴顺宝等,1988),其他地区相当地层的系统研究做得较少。  相似文献   

16.
记述的菊石采自鄂东南大冶柯家湾晚二叠世大隆组,主要产于硅质页岩、硅质岩的灰岩透镜体中,共8属11种.此区大隆组仅相当于长兴阶的上部;Meitianoceras 在本区的出现,表明此属不仅分布于长兴阶的下部,也可延伸到长兴阶的上部.整个大隆组的化石,以自游生物为主,底栖类型很少.菊石中壳体大、壳面肋瘤发育者数量少,而壳饰弱、个体小者大量繁盛,呈现高丰度、低分异度的特点.保存化石的灰岩透镜体中具星散状的黄铁矿.本区晚二叠世晚期处于局部封闭的海湾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江西乐平、瑞金早二叠世栖霞组Cystomichelinia和Protomichelinia的性质,与国内外有关的种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这两属的内部构造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珊瑚体的壁刺发育与否、床板生长密度、体径大小及体壁厚度等特征,拟立了该两属的种的鉴别表;描述了7种,其中4新种和1新亚种。  相似文献   

18.
四川绵竹高桥早二叠世的腕足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了四川绵竹高桥早二叠世的腕足动物9属11种,包括1新属、7新种.产于梁山组的化石特别丰富,本文作了简要讨论,说明其时代为早二叠世撒克马尔期.四川绵竹高桥的二叠系的层序完整,现将下二叠统(阳新统)分为3个岩组和5个岩段,自上而下记述如下:茅口组第三段(P_(13)~3)浅灰色,生物碎屑灰岩,块状,泥晶为主,白云化和重结晶作用强烈,产有孔虫,腕足等.28.7米第二段(P_(12)~3)深灰至浅灰色,含泥生物碎屑灰岩,中层组成块状,生物混杂,层间夹燧石条带及黑灰色页岩,腕足类、介形类、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了江西乐平、瑞金早二叠世栖霞组Cystomichelinia和Protomichelinia的性质,与国内外有关的种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这两属的内部构造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根据珊瑚体的壁刺发育与否、床板生长密度、体径大小及体壁厚度等特征,拟立了该两属的种的鉴别表;描述了7种,其中4新种和1新亚种。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早三叠世卡以头组地质时代和植物组合问题,对采于黔西滇东地区两条二叠系-三叠系海陆交互相界线剖面卡以头组中、下部的植物化石Annalepis(脊囊属)进行深入研究。与Annalepis同层或上部层位见有早三叠世早期的海相双壳类、介形类、腕足类、菊石类及大羽羊齿植物群残余分子,因此可以确定Annalepis在该地区出现于早三叠世早期的印度期(Induan),说明卡以头组(至少中、下部)地质时代属早三叠世早期。推测我国南方的Annalepis在早三叠世始于黔西滇东,随后向北迁移、中三叠世广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由早三叠世An-nalepis和大羽羊齿植物群残存分子共同构成的我国南方早三叠世早期植物组合,填补了早三叠世晚期岭文组与晚二叠世B期Gigantonoclea guizhouensis-Ullmannia cf.bronnia-Annularia pinglouensis组合之间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