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A29-barnase基因转化甘蓝产生雄性不育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技术从烟草革新1号品种的总DNA中扩增了TA29基因的启动子和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总DNA中扩增了核糖核酸水解酶基因(barnse),将其构建成融合基因,并克隆于pCAMBIA2301载体上。通过根癌农杆茵介导转化甘蓝下胚轴,经Km选择压下连续选择、扩繁和进行生根培养,获得了甘蓝转基因植株。经GUS、PCR和Southernblot检测,证明TA29-bar-nase融合基因已经整合至转基因植株的染色体中。经花器官观察,转基因植株中有雄蕊退化的雄性不育和半不育植株出现。用正常花粉对不育株进行人工授粉,不育株能正常结实,这表明转基因不育植株的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其不育性与TA29-barnse融合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以下胚轴,带柄子叶和茎尖为外植体,利用根癌农杆菌和基因枪法将抗虫融合蛋白基因(Bt-CpTI)导入甘蓝品种“中甘8号”,得到了13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经PCR扩增反应和Southern blot分子验证表明;农杆菌介导转化下胚轴和带柄子叶来源的Ⅰ型抗性植株均为转基因植株,而农杆菌介导转化茎尖外植体得到的Ⅱ型抗性植株属“假阳性”植株,基因枪介导转化茎尖的2株Ⅲ型植株中,有1株是非转基因植株,经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分析和抗虫测试证明,部分转基因植株有较高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和抗菜青虫能力。  相似文献   

3.
TA29-barnase基因转化菜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根癌农杆菌导入法, 以菜心带柄子叶为外植体, 对TA29-barnase基因转化菜心进行研究。获得转化植株,进行PCR、Southern blotting杂交和半定量RT-PCR检测, 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化植株中, 并且目的基因在转基因植株花蕾中得到表达, 但是表达水平在不同转基因植株间存在差别; 转基因植株开花后, 均表现雄性不育, 不能产生花粉或产生没有活力的少量花粉, 自交不能结实; 用未转化植株正常花粉对雄性不育植株进行授粉, 能够正常结实; 保持系(未转化植株)与不育株杂交后代中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的比例为1:1, 在杂交后代植株子叶期, 喷洒10 mg/L的PPT可以完全杀死可育株; 利用其他菜心品种为父本与不育株进行杂交, 获得的F1植株在生长势和产量方面表现优势, 表明开展菜心优势育种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以基因枪介导获转ps1—barnase基因的工程雄性不育水稻植株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凌定厚 Zhang  SP 《遗传学报》1998,25(5):433-442
以ps1-barnase(brn)为目的基因,pHcintG(PG)为选择/标记基因进行共转化,以PDS-1000-氦气基因枪介导,将brn及PG基因转化到水稻台北309及秋光的核DNA中,得到了转ps1-barnase基因的工程雄性不育植株。以悬浮细胞作为基因枪轰击的靶材料,转化植株再生频率较初级愈伤组织的为高。转brn基因植株的其他主要性状与供体亲本无显著差异,但却表现不育。其不育的程度在不同的植株之间表现不同。在转brn基因植株中观察到全不育(占全部brn阳性植株的40.6%)、高不育(占15.6%)及半不育的个体(占43.7%)。全不育的转基因植株自交完全不能结实(结实率为零),除个别植株外,花粉完全不被I-KI染色;而人工授以正常的花粉则可以获得杂交种子。而brn基因的阴性植株及未进行转化的对照植株则完全可育,表明转基因植株之雄性不育乃brn基因所致。结果表明,brn基因在水稻中是完全可以正常表达的,其表达的时期推测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至花粉形成之间的整个时期。  相似文献   

5.
TA29-barnase基因转化菜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根癌农杆菌导入法, 以菜心带柄子叶为外植体, 对TA29-barnase基因转化菜心进行研究。获得转化植株,进行PCR、Southern blotting杂交和半定量RT-PCR检测, 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化植株中, 并且目的基因在转基因植株花蕾中得到表达, 但是表达水平在不同转基因植株间存在差别; 转基因植株开花后, 均表现雄性不育, 不能产生花粉或产生没有活力的少量花粉, 自交不能结实; 用未转化植株正常花粉对雄性不育植株进行授粉, 能够正常结实; 保持系(未转化植株)与不育株杂交后代中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的比例为1:1, 在杂交后代植株子叶期, 喷洒10 mg/L的PPT可以完全杀死可育株; 利用其他菜心品种为父本与不育株进行杂交, 获得的F1植株在生长势和产量方面表现优势, 表明开展菜心优势育种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TA29—Barnase基因导致油菜雄性不育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利用杂种优势可以使作物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而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作物雄性不育性的利用。由于传统育种方法的费时费力,所以通过基因工程法来快速获得作物雄性不育系,已被国内外学者广为重视,并有了相关的报道[1~3]。但这些转基因不育系很少是生产品种,其不育性稳定情况也少有探讨。本文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TA29-Barnase雄性不育基因转化到油菜生产品种中,并就其分子学和生物学检测及其不育性稳定情况作一简要报道。1 材料和方法1.1 植物材料及农杆菌菌株植物转化材料为优质高产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生产品种“浙…  相似文献   

7.
以下胚轴、带柄子叶和茎尖为外植体,利用根癌农杆菌和基因枪法将抗虫融合蛋白基因(Bt-CpTI)导人甘蓝品种“中甘8号”,得到了13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经PCR扩增反应和Southern blot分子验证表明:农杆菌介导转化下胚轴和带柄子叶来源的Ⅰ型抗性植株均为转基因植株,而农杆菌介导转化茎尖外植体得到的Ⅱ型抗性植株属“假阳性”植株,基因枪介导转化茎尖的2株Ⅲ型植株中,有1株是非转基因植株。经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分析和抗虫测试证明,部分转基因植株有较高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和抗菜青虫能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发根农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的遗传转化作用,从甘蓝下胚轴切段上诱发产生了Ri T—DNA转化根。在无激素Ms琼脂培养基上,经过长达4个月的连续培养后,有些转化根的根段组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块,然后又再分化形成茎芽。在含有激动索的Ms琼脂培养基上,转化根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直接分化出茎芽,其中以14μmoI/L激动素处理的生茎效果最佳。在Ms液体培养基内加入4.5μmol/L BA也增加了转化根上的茎芽数。所有这些茎芽能够进一步生长,并且在生根培养基上生根,长成小植株.  相似文献   

9.
双价抗虫基因陆地棉转化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mithetTownsend)Conn)介导法将含有豌豆外源凝集素(pealectin,PLec)基因和大豆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soybeanKunitztrypsininhibitor,SKTI)基因的双价抗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inLK用于陆地棉(GosypiumhirsutumL.)栽培品种“新陆早1号”、“新陆中2号”、“冀合321”和“辽9”的转化。棉花无菌苗下胚轴经过与根癌农杆菌共培养、卡那霉素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体细胞胚状体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等阶段成功地获得了双价抗虫基因陆地棉转化植株。NPTⅡ的ELISA检测、PCR鉴定和PCRSouthern检测证实,两个外源抗虫基因同时存在于再生植株基因组内。抗虫测试结果表明,转基因棉株对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ubner)幼虫具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由RTS-barnase嵌合基因的表达导致的雄性不育水稻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方法从水稻品种IR36的总DNA中扩增了RTS基因 5’调控区 (- 12 2 8~ 2 5 )顺序并与从解淀粉芽孢杆菌 (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染色体DNA中克隆的RNase(barnase)基因编码区构建了嵌合基因 ,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品种ZH11,所获得转基因植株的主要性状与供体亲本无显著差异 ,但开花后药壁不开裂 ,并且大多数植株的花粉不被I KI染色 ;自交条件下结实率为零 ,表现为完全不育 ;而用空载体转化所得到的植株及未转化的对照植株则是可育的。转基因不育株经人工授以正常的花粉 ,可以获得杂交种子。F1代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以单拷贝整合于不育植株基因组中的RTS barnase嵌合基因可以通过杂交遗传并且雄性不育性状与其存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1.
转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抗虫甘蓝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将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基因导入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L.)栽培品种“京丰”和“迎春”,并分别获得了转基因再生植株。对NPTⅡ的ELISA检测表明,标记基因NPTⅡ已在再生植株中得到有效表达。对转化植株进行Southern blot分子杂交实验进一步证明CpTI基因已整合到甘蓝的基因组。实验室内的叶片离体饲虫及盆栽饲虫试验表明,转基因甘蓝对菜青虫具有一定抗性。实验中还观察到,采用愈伤组织分化途径可以获得较高的转化频率,但嵌合体较多;而直接分芽的途径转化率低,但嵌合体较少。  相似文献   

12.
雪花莲凝集素基因转化菊花及转基因植株的抗蚜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关林  刘彦泓  郭绍华  王宇  纪彦  方宏筠 《遗传学报》2004,31(12):1434-1438
针对菊花存在的蚜虫虫害问题,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gna基因导入菊花叶片,共获得93个转化克隆。研究了影响转化频率的主要因素,得出在使用pH5.6的YEB培养基,菌液浓度OD600=0.4,45日苗龄中部叶片预培养1d,共培养4d,共培养的培养基中加入0.5mg/L GA3的条件下可使转化频率提高到11.21%。PCR、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植物细胞基因组中。转化植株幼苗饲虫实验表明,不同转化克隆的抗蚜性差异较大,蚜口密度抑制率从10%—84%不等,平均蚜口密度抑制率为39.4%。转化植株叶片蛋白提取液对小鼠红细胞具有凝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甘蓝RiT—DNA转化体的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金鱼草基因转化和转基因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采用根癌农杆菌LBA4404(p35SGUSINT与金鱼草下胚轴切段共培养,将GUS基因导入金鱼草细胞,通过不定芽发生途径获得抗G418再生植株.经DNA/DNA斑点杂交及GUS活性原位组织检测初步证实外源基因GUS已整合进金鱼草基因组并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5.
亚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几丁质酶基因导入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报道了亚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几丁质酶基因对亚麻遗传转化的研究。亚麻下胚轴切段培养在不同激素浓度的MS培养基上,诱导分化出不定芽。最佳的激素组合是MS+BA1mg/L+IAA0.5mg/L,分化频率可达97%。亚麻的下胚轴经带有几丁质 根癌农杆菌感染后,在含有100mg/L卡那霉素的选择分化培养基上,14 ̄21d就能产生抗生小芽,小芽进一步伸长后可在100mg/L卡那霉素的MS选择生根培养基(MS  相似文献   

16.
根癌农杆菌转化桥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C58感染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无菌苗诱导冠瘿瘤,获得其冠瘿组织;栝楼冠瘿组织经除菌后能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良好生长,纸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其合成了冠瘿碱,表明Ti质粒转化成功,栝楼冠瘿组织在MS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移栽后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17.
高效烟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甜蛋白基因的导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烟草无菌茁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根癌农杆菌LBA4404介导法,将Thamnatin基因导人烟草中,经梯度卡那霉素(Kana-mycin,Km)筛选,获得可在含75mg/L、100mg/L Km选择生根培养基上再生的抗性植株,其中部分Km抗性植株经PCR检测为阳性,转化率为31.3%,初步鉴定已成功地建立了烟草遗传转化系统,为进一步探讨甜蛋白在植物中的转化和表达情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藿香无菌苗幼嫩茎段为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遗传转化研究。经农杆菌侵染,通过共培养、选择培养后获得其抗性愈伤组织,对抗性愈伤组织的诱导过程进行了GFP荧光检测。结果表明,GFP基因能在抗性愈伤组织中强烈表达,证明GFP基因能够在藿香遗传转化中得到应用。对抗性愈伤组织的PCR检测初步证实外源GFP基因已整合到藿香愈伤组织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9.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基因转化是水稻基因转化的热门。本文对由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的水稻品系(品种),影响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因素,农村菌浸染的方法,外源基因的检测和遗传等方面作综合论述,并提出了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以粳稻品种广陵香糯为材料,用携带有双元载体pBB的根癌农杆菌EHA105为载体,研究了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粳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几个影响因素,建立了合适的粳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转化系统。一种基于MS为基本培养基的商品培养基(HRM)较适合于作为粳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合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天数为7~8 d,合适的筛选培养基为CC培养基。在此基础上,将Metr基因导入粳稻品种广陵香糯中,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水稻植株,PCR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进了水稻的基因组中。部分转基因植株后代遗传分析表明外源基因的分离符合3∶1的理论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