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蕉肉质软糯,香甜可口,是一种人们喜食的优良水果。传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由于吃了香蕉而获得了智慧,因而被誉为“智慧之果”。香蕉的营养丰富,据分析广东产的香蕉,食部59%,每百克食部中含能量343千焦耳,82千卡;含水分77.0克,蛋白质1.5克,脂肪0.1克,膳食纤维20克,碳水化合物18.8克,灰分0.6克。含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7毫克,抗坏血酸11毫克,维生素EO.28毫克等多种维生素;含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除蛋氨酸外,它均含有,儿童特需的组氨酸,它也含有。含矿质元素:钾325毫克、钠1.3…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从事水稻纹枯病研究工作,每3~5天即在稻田调查。1996年8月中下旬发现有虫暴露在水稻植株上为害,经鉴定确认为棉铃虫He伽ovefpaa七Wigero--xxx-xxuo。此类报道未见,故简报如下。(l)水稻品种为粳稻(武有粳3号);(2)调查稻田距棉田200~500m;(3)稻田中棉铃虫幼虫l~6龄均有;M幼虫均在稻株顶叶或穗部,水稻未抽穗时,幼虫啮食嫩叶叶肉,少数食成缺刻,抽穗后,幼虫多数爬至穗部咬食灌浆、乳熟稳粒;(5)千株有虫0~5头不等。1996年本市四代棉铃虫在棉田落卵量为1556粒/百株,属特大发生。笔者分析认为稻田中棉铃…  相似文献   

3.
国产萱草属夜间开花类群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中国植物志》第14卷中,萱草属Hemerocallis夜间开花类群被处理为3个独立的物种,北黄花菜、黄花菜和小黄花菜。但是,它们之间因严重的性状重叠和交叉,用单个性状如花数、花被管长度、根的直径等区分它们极为困难。本文根据国产干标本和栽培材料,对9个常用检索性状以及核型做了定量分析。另外,这3个类群的地理分布式样表明,它们似乎是不同的地理宗,因为三者替代性分布在由暖湿到旱冷的气候梯度中。本文结论是,将三者处理为同一物种北黄花菜的3个亚种也许更令人信服,即原亚种北黄花菜,亚种黄花菜和亚种小黄花菜。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植物志》第14卷中,萱草属Hemerocallis夜间开花类群被处理为3个独立的物种,北黄花菜、黄花菜和小黄花菜。但是,它们之间因严重的性状重叠和交叉,用单个性状如花数、花被管长度、根的直径等区分它们极为困难。本文根据国产干标本和栽培材料,对9个常用检索性状以及核型做了定量分析。另外,这3个类群的地理分布式样表明,它们似乎是不同的地理宗,因为三者替代性分布在由暖湿到旱冷的气候梯度中。本文结论是,将三者处理为同一物种北黄花菜的3个亚种也许更令人信服,即原亚种北黄花菜,亚种黄花菜和亚种小黄花菜。  相似文献   

5.
甘肃萱草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孔红  王庆瑞   《广西植物》1993,13(3):247-251
本文研究了甘肃萱草属6种、1变种的染色体核型;黄花菜K(2n)=22=12m+10sm(2SAT);小黄花菜K(2n)=22=10m+12sm;北萱草K(2n)=22=8m+14sm;北黄花菜K(2n)=22=14m+6sm+2st;萱草K(2n)=22=12m+8sm+2st;重瓣萱草K(2n)=33=18m+12sm+3st:折叶萱草K(2n)=22=10m+10sm+2st。以上核型可自然地分成两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小黄花菜、北萱草、黄花菜;第二类群包括折叶萱草、萱草、重瓣萱草、北黄花菜。  相似文献   

6.
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医学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都提出了“医食同源”观点,即医药与食物相通,同一物品既可以是医药,也可以是食物,因为它既具有营养生理作用,又具有抗病药理作用。近年来,国际上掀起“大蒜热”,这绝不是偶然的。现代科学已证实,大蒜除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已知的药理作用外,还具有较强的防癌抗癌作用。 大蒜的营养价值 大蒜(Allium sativum)为百合科葱属植物。大蒜的新鲜鳞茎每100克中:含水分70克;蛋白质4.4克,与豌豆相近,超过普通蔬菜和水果;脂肪0.2克,与花椰菜、蘑菇相当,属低脂肪食物;糖类23—24克;维生素B_10.24毫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小黄花菜的耐盐机理,选育良好的耐盐植物以缓解土壤盐渍化问题,该文选取小黄花菜(Hemerocallis minor)为试材,采用砂培法,研究不同浓度Na Cl(50、100、150、200、250 mmol·L~(-1))胁迫对小黄花菜的生长性状、细胞质膜透性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黄花菜在100~150mmol·L~(-1)Na Cl胁迫时,损害初步显现,但不影响其存活;在Nacl浓度为200 mmol·L~(-1)以上时,小黄花菜生长被显著抑制,造成根系不发育、叶片受害、植株干物质积累显著不足,严重影响其生存状态。(2)在50~150mmol·L~(-1)盐渍环境下,叶片膜透性、MDA含量增幅较小,该浓度范围的Na Cl胁迫造成的膜脂损伤有限; 200mmol·L~(-1)以上浓度的Na Cl胁迫使得小黄花菜叶片的离子平衡无法继续维持,膜的选择透性丧失。(3)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叶片中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在50~100 mmol·L~(-1)Nacl胁迫下,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胁迫初期有所增加,在15 d时达到最大,胁迫后期开始下降;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幅较为平缓,说明小黄花菜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不是可溶性蛋白。该研究发现通过提高叶片膜透性,促进自身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渍对植株的侵害,使得小黄花菜能够在50~100 mmol·L~(-1)的盐碱环境下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赤腹松鼠能量代谢和营养需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徐宏发  盛和林 《兽类学报》1992,12(2):126-131
在饲养条件下,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每天摄入干物质为7.06—9.91克/只,摄入能最为525.4—562.2千焦耳/千克~0.75每天每只摄入蛋白质:1.26—2.00克,脂肪0.69—2.79克。松鼠对能量、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分别为85.7%—89.3%;84.7%—87.0%;75.9%—82.7%和79.1%—94.0%。赤腹松鼠喜食含脂量高的食物,对脂肪的消化能力高于蛋白质。营造种子含脂量高的多种树种混交林,提供松鼠足够的食物,是防止松鼠危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北地区萱草属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红  王庆瑞 《植物研究》1991,11(1):85-90
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西北地区萱草属6种1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比较研究,不同的种类,其花粉形态或多或少有所不同,说明花粉形态在种间具有分类意义,而且6种、1变种可自然地分为两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小黄花菜、北萱草、黄花菜,第二类群包括北黄花菜、折叶萱草、萱草、重瓣萱草。#br#北黄花菜、小黄花菜的花粉形态差别较大,证明把小黄花菜做为北黄花菜的变种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0.
薏苡,俗称川谷、草珠、菩提子、珍珠米、益米,是禾本科薏苡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温暖地区,在我国野生和栽培都有,资源十分丰富。薏苡的经济价值综合利用率均较高,有“谷类明珠”之称,其颖果供食用、药用或酿酒,茎叶可造纸,坚硬的总苞可制工艺品。薏苡颖果营养丰富,其种仁——“薏苡仁”食部100%。据对福建省蒲城产薏苡营养成分分析,每100克食部中含水分124克、蛋白质142克、脂肪36克,膳食纤维08克、碳水化合物672克、灰分18克;含硫胺素022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15毫克…  相似文献   

11.
孙颖  刘松  李梦雨  崔兰明  马翠青 《广西植物》2020,40(8):1071-1078
北黄花菜是百合科萱草属的优秀观赏植物材料,也是进行品种创新的极有价值的野生种质资源。该研究对野生环境中北黄花菜的开花物候与传粉特性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追踪观测,探讨其开花进程和传粉机制。结果表明:(1)北黄花菜种群的开花物候只有1个高峰期; 种群始花时间为5月末,盛花期为6月中旬,开花时间在30 d以上,单株花期为6~12 d; 开花同步性指数(Si)分别为0.36、0.27和0.21,种群内个体开花时间重叠程度较低。(2)北黄花菜的开花数量与坐果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坐果数与单株花期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花期长度与始花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北黄花菜开花数量越多,其坐果数越高。(3)北黄花菜的访花昆虫分属于4目10科共10种; 各访花昆虫的访花时间和行为区别较大; 主要的传粉昆虫有4种,其活动范围大,活动特点与北黄花菜午后开放的规律相匹配,能保证传粉效果; 部分访花昆虫虽然活动范围小,但可以帮助植物进行自花授粉; 两类访花昆虫的共同作用,使得北黄花菜的自然结实得到较大保障。上述结果可为北黄花菜的引种栽培和资源创新发挥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将收获二潮或三潮菇后的培养料稍压实,盖上塑料薄膜并遮光。经5—7天,培养料上便布满白色菌丝。只要无杂菌污染,就可准备新料继续栽培。我的培养料是:无霉变的稻草(切成2—3寸长,并用0.5—1%石灰水浸泡一夜后用清水洗净,晾至手捏稻草有少许水从指缝流出止)100千克,加磷肥2千克,石膏粉2千克,细糠15—20千克,拌匀。接种时,先铺新料3寸厚压实,铺一层布满菌丝的培养料(不要弄碎,以免拉断菌丝),再铺一层新料,压实,再铺旧料。一般新、旧相间  相似文献   

13.
甜菜夜蛾泰安郊区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监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测定了山东泰安市郊区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11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用点滴法监测结果表明:该种群3龄幼虫对氯氟氰菊酯抗性最高(2445.5倍),其次为高效氯氰菊酯(586.5倍),均属极高水平抗性;对百树菊酯(123.8倍)属高水平抗性;对毒死蜱(39.1倍)、马拉硫磷(27.4倍)及灭多威(25.1倍)属中等水平抗性;对辛硫磷(8.1倍)抗性最低,属低水平抗性。用浸叶法监测结果表明:3龄幼虫对氯氟氰菊酯(856.5倍)和高效氯氰菊酯(250.7倍)也均属极高水平抗性;对百树菊酯(134.4倍)属高水平抗性;对毒死蜱(14.3倍)属中等水平抗性;对辛硫磷(8.1倍)属低水平抗性;对抑太保(4.2倍)、拉威因(4.2倍)、抑食肼(3.4倍)及虫酰肼(3.1倍)属敏感性降低阶段。两种监测方法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萱草属有毒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萱草属中某些种的根含神经性毒物,家畜采食或饲喂实验动物能引起中毒病的发生。在鉴于此对北萱草,黄花菜,北黄花菜,小黄花菜进行了植物调查鉴定及有毒成分—萱草根素的提取分离与毒性和结构再鉴定的研究,确认除黄花菜根外其它3种均含有萱草根素。讨论了黄花菜种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兴水果——火龙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仙人掌安果、芝麻果,是仙人掌科王角往届(又称量天尺属)植物三角柱(量天尺)(Hyo。re。undut。)的果用栽培品种。该植物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地区,是产地传统食物来源和重要经济作物。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洲引种到我国台湾,作为一种新兴水果,受到欢迎,近年来,广西、广东、福建等地也相继引种,市场前景看好。火龙果果实硕大、鲜红、营养丰富,单果重500-1000克,每100克鲜果含水分82.5一阴克,脂肪0.ZI-0.61克,蛋白质0.15-0.22克,纤维0.7-0.9毫克,胡萝卜素0.005-0.012毫克,钙6.3-8.8毫克…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是雌雄异株的藤本果树,我国有52个种、变种和类型。其中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经济价值最高,果实大而富含维生素C(100-420毫克/100克鲜果肉),酸甜适口,人们喜食;而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na Benth.)维生素C含量特高(400-1000豪克/100克鲜果肉),果实耐贮藏,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新鲜大黄鱼感官、化学、微生物品质和细菌菌群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细菌总数为5.51±0.25log10cfu/g,挥发性盐基氮为7.84±2.25mg/100g。分离获得279株细菌,84.2%是革兰氏阴性菌,少量革兰氏阳性菌被检出(6.1%)。优势菌群是肠杆菌科(14.7%)、气单胞菌属(12.5%)、不动杆菌属(11.5%)、摩氏杆菌属(11.1%),并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假单胞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其他细菌。肠杆菌科出现较多,表明大黄鱼细菌污染主要来自养殖海区,受非原有菌污染较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广西食植瓢虫属五新种:鞘翅目:瓢虫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采自广西的食植瓢虫属Epilachna5新种,即花端食植瓢虫Epilachna anthodea,sp.nov。,短叶食植瓢虫E.brachylodb,sp.nov。浪平食植瓢虫E.langpingensis,sp.nov.,靴管食植瓢虫E.ocreata,sp.nov.和管刺食植瓢虫E;siponechinulata,sp.nov.。  相似文献   

19.
NaCl胁迫对黄花菜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黄花菜的耐盐性及其生理机制,该试验以大同黄花菜为材料,采用砂培法,以正常营养液为对照(CK),用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 mmol·L-1)NaCl溶液浇灌大同黄花菜,分别于处理后5、10、15、20、25 d测定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以明确NaCl胁迫对大同黄花菜生长、膜脂过氧化以及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NaCl浓度提高,黄花菜根长和根系鲜质量先增大后减小,其他生长指标则逐渐显著降低,同时地上部含水量变化较小,根系含水量明显增加。(2)黄花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NaCl浓度提高均明显降低。(3)随NaCl浓度提高,黄花菜叶片丙二醛含量和POD活性逐渐显著增加;抗坏血酸含量在胁迫后20 d明显增加,25 d时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在150 mmol·L-1 NaCl胁迫下达到最大值;SOD活性在处理后10 d先增加后降低,在200 mmol·L-1 NaCl处理下达到最大值,15 d后随NaCl浓度提高而显著增加。(4)随NaCl浓度提高,叶片脯氨酸含量逐渐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短期内逐渐增加,在胁迫15 d后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150 mmol·L-1 NaCl下达到最大值。研究发现,NaCl胁迫对黄花菜叶片光合色素合成的抑制和过氧化伤害程度均随浓度增加而增大;植株自身抗氧化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在盐胁迫下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盐胁迫对其植株的伤害,但仍不足以消除胁迫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黄花菜植株生长受到显著抑制;黄花菜对NaCl胁迫的耐性较强,植株在250 mmol·L-1高盐胁迫下仍能存活。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贮藏方式对黄花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鲜的黄花菜分别进行室温贮藏、冷藏、冻藏处理,分析在不同的贮藏条件下黄花菜的营养价值与感官品质随着贮藏天数增长而引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鲜黄花菜在室温(25℃~30℃)条件下2天就开始腐败变质,到第3天完全腐败;在冷藏条件下贮藏6~7天也开始腐败变质,第9天完全腐败变质;而在冻藏条件下能很好的保藏,但是口感会很差,另外,随着贮藏天数的增长,黄花菜的颜色、维生素C、叶绿素和还原糖等指标的变化也会导致黄花菜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