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叶卷柏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娟  陈科力  徐嘉成 《广西植物》2008,28(5):690-693
利用MTT法检测细叶卷柏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比较不同提取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细叶卷柏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抑制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均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乙酸乙酯部位的IC50值为1.927μg/mL,正丁醇部位的IC50值为24.600μg/mL。因此,细叶卷柏乙酸乙酯部位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相对较强,其次是其正丁醇部位,水提部位相对较弱。细叶卷柏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对小鼠骨骼肌成纤维细胞的迁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细胞划痕实验检测1μM、10μM、100μMATP对NOR-10细胞愈合率的影响;细胞迁移小室实验检测空白对照组、100μM ATP组、30μM PPADS+100μM ATP组、100μM RB2+100μM ATP组细胞的迁移率。结果:细胞划痕实验及迁移实验表明高浓度ATP能够促进NOR-10细胞的迁移能力,100μM ATP促细胞迁移能力最强(P0.05),并且其促迁移作用能被30μM PPADS,100μM RB2所抑制(P0.05),但100μM RB2的抑制作用更强(P0.05)。结论:高浓度ATP(10μM)能够促进NOR-10细胞的迁移能力,并且其促迁移可能通过激活P2Y受体作用大于P2X受体。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分心木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该研究以75%乙醇作为溶剂提取分心木中的活性成分,利用MTT法检测分心木乙醇提取物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O/EB双染、TUNEL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体外建立肿瘤3D细胞模型(3D培养)检测分心木乙醇提取物对HCT116 3D肿瘤细胞球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分心木乙醇提取物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HCT116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凋亡,同时促进凋亡因子Bax的表达,降低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并促进凋亡的关键执行蛋白PARP的裂解;划痕愈合实验和3D肿瘤细胞培养表明,分心木乙醇提取物抑制细胞迁移和3D肿瘤细胞的增殖。该研究表明,分心木乙醇提取物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通过促进cleaved PARP、Bax蛋白表达和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此外,分心木乙醇提取物抑制肿瘤3D细胞球的增殖,这提示结肠癌对分心木乙醇提取物的药物敏感性在体内体外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采用环己烷、正丁醇、乙酸乙酯、丙酮、甲醇5种极性不同的溶剂分别提取青蒿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PQH12)的菌丝体。采用MTT法分别测定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HL-60、MCF-7和COLO205)的生长抑制率,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超氧阴离子O-·2清除法评价了青蒿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PQH12)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表现出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浓度为20μg/mL时,正丁醇提取物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80.56%,乙酸乙酯提物对MCF-7和COLO205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4.47%和83.09%;在两种抗氧化活性评价体系中,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明显优于其他溶剂的提取物,其IC50值分别为0.20 mg/mL(DPPH)和0.19 mg/mL(O-·2)。该结果表明,青蒿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PQH12)具有较好的细胞毒和抗氧化潜力,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以作为进一步实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C42抑制剂ML141对喉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为喉癌的分子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体外培养人喉癌Hep-2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CDC42在Hep-2细胞中的表达。利用GLISA法检测ML141对CDC42活性的抑制效果。利用CCK8法检测ML141对Hep-2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效果。结果: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在人喉癌Hep-2细胞中CDC42显著高表达(P0.001),证明全基因组的结果准确。2GLISA结果显示表皮生长因子作用的Hep-2细胞中CDC42的活性明显高表达,但加入ML141的Hep-2细胞中CDC42的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0.001)。3CCK8结果显示24 h,48h和72 h时,ML141处理的Hep-2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受到明显抑制。(P0.001)。结论:促癌基因CDC42抑制剂ML141能够抑制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具有成为抗喉癌新药的潜力,为喉癌的分子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携带Myc标签的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Myc-BCRP融合表达蛋白,检测其对喉癌细胞Hep-2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乳腺文库中扩增人BCRP基因,并将其正确插入Myc载体;将重组质粒与空载体分别转染喉癌细胞Hep-2后,Western印迹检测表达情况,并进行生长曲线实验。结果: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Myc-BCRP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转染Hep-2细胞后获得表达,生长曲线实验结果表明,BCRP可促进喉癌细胞生长。结论:构建了携带Myc标签的人BCR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重组载体能在Hep-2细胞中表达,且能促进该细胞的生长。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BCRP在喉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菌物学报》2017,(12):1659-1666
以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筛选球孢白僵菌深层发酵液抗乳腺癌活性部位,并对其活性部位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采用MTT法检测发酵液不同萃取部位抗乳腺癌活性;通过细胞形态观察进一步了解活性萃取部位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LC-MS/MS对活性部位的成分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球孢白僵菌深层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且呈量效和时效关系(P0.05),作用24h的IC50值为197.84μg/m L;细胞形态观察显示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浓度在200μg/m L时,对MDA-MB-231细胞的凋亡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强;LC-MS/MS数据初步表征了其中的18个化学成分,初步鉴定了其中的15种成分,其中13种成分首次从球孢白僵菌中得到鉴定,其他3个物质虽未能初步鉴定,但亦对其分子量及分子式进行了初步的表征。乙酸乙酯部位是球孢白僵菌深层发酵液抗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主要活性部位,能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初步鉴定了其中15种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球孢白僵菌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条斑紫菜中提取高纯度R-藻红蛋白(R-PE)和R-藻蓝蛋白(c-pc),采用MTT法测定主要研究了不同浓度(10、25、50和100μg/ml)R-PE和C-PC分别介导的光动力效应对人喉癌Hep-2细胞的生存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两种藻胆蛋白的光动力作用对Hep-2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在浓度为100μg/ml,照射剂量为5OJ/cm2的条件下,藻蓝蛋白对应的细胞存活率为64%.藻红蛋白对应的仅为57%;单用碘钨灯处理,Hep-2细胞的存活率达到86.9%;而单独使用这两种藻胆蛋白处理Hep-2细胞,培养24h后,低浓度藻胆蛋白(10、25μg/ml)对细胞的抑制效果不明显,高浓度对细胞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抑制率为68%.实验证明条斑紫菜R-藻红蛋白和C-藻蓝蛋白具有可开发人喉癌治疗光敏剂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PDCD4基因在过氧化氢诱导喉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诱导喉癌细胞Hep-2凋亡过程中PDCD4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喉癌细胞Hep-2为实验材料,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作用于Hep-2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存率,采用吖啶橙染色、Ho33342/PI荧光双染进行形态学观察,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DCD4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的变化,评价在过氧化氢诱导喉癌细胞Hep-2凋亡过程中PDCD4基因的作用。结果过氧化氢(200μmol/L)作用Hep-2细胞24h,能够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同时引起pdcd4 mRNA水平显著上调,PDCD4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PDCD4基因可能在氧化胁迫诱导喉癌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与大多数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了解肿瘤细胞的迁移机制可为阻断肿瘤细胞的转移提供一个关键的策略。蒽醌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我们结合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蒽醌类衍生物的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一类新的酰胺蒽醌衍生物1-硝基-2-酰基蒽醌-苯丙氨酸(简称C7),发现其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为了探究蒽醌类衍生物C7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本文首先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蒽醌类衍生物C7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活力的影响,结果证明较高浓度(60~100μg/m L)的蒽醌类衍生物C7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次,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C7对MCF-7细胞迁移的影响,发现较低浓度(20~40μg/m L)的蒽醌类衍生物C7可以显著降低MCF-7细胞的迁移率。为进一步探究C7抑制MCF-7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F-κB/p65蛋白的核转位情况;同时利用qRT-PCR及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C7对MCF-7细胞中NF-κB/p65通路及迁移相关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C7可以下调细胞质中IκBα的磷酸化,降低NF-κB/p65蛋白的核转位,减小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因此,C7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p65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MCF-7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1.
祝雪娇  贾宁  王瑞  王琦 《菌物研究》2014,(3):164-166
为探讨红黄鹅膏子实体不同极性部位和粗多糖对鼠黑色素瘤细胞B16活力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红黄鹅膏子实体醇提物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和水层及水提醇沉得到的粗多糖对B16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红黄鹅膏子实体不同极性部位及粗多糖(100400 mg/mL)处理24 h后,其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子实体粗多糖对B16细胞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红黄鹅膏子实体不同极性部位和粗多糖在一定时间内对B16细胞活力的抑制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胶质瘤U251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经终浓度为50和100μg/ml的白藜芦醇刺激后的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迁移距离。结果: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50μg/ml白藜芦醇组和100μg/ml白藜芦醇组刺激的U251细胞迁移率分别为(25.7±2)%、(19.8±7)%和(8.3±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抑制人胶质瘤U251细胞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在体外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克隆形成、周期、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梯度浓度(2.5μg/m L, 5μg/m L, 10μg/m L, 20μg/m L)的双氢青蒿素处理RAW264.7细胞,利用CCK8实验检测双氢青蒿素对巨噬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双氢青蒿素对RAW264.7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双氢青蒿素对RAW264.7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利用划痕修复实验检测RAW264.7细胞迁移能力。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可以显著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且抑制效果与双氢青蒿素的浓度呈正相关性。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可以抑制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双氢青蒿素处理使RAW264.7细胞G0/G1期比例显著升高,S期与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双氢青蒿素对巨噬细胞凋亡具有诱导作用,且凋亡诱导作用呈现浓度依赖的特性。划痕修复实验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可以显著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双氢青蒿素可以导致巨噬细胞的细胞周期G0/G1阻滞,并且诱导细胞凋亡,对巨噬细胞增殖和迁移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主研发产物--斑蝥素酸镁对人喉癌上皮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是否好于临床抗癌药物斑蝥酸钠。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染色法(SRB法)、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分别考察斑蝥素酸镁和斑蝥酸钠对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的影响。结果:与斑蝥酸钠相比,斑蝥素酸镁作用喉癌Hep-2细胞的效果更加显著。其IC50仅为2.19μmol·L-1,远低于斑蝥酸钠的IC50(15.75μmol·L-1)。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显示,与斑蝥酸钠相比,斑蝥素酸镁明显阻止细胞集落的形成,最低有效浓度为1.75μmol·L-1,远低于斑蝥酸钠的最低有效浓度(3.50μmol·L-1)。结论:与斑蝥酸钠相比,斑蝥素酸镁对喉癌Hep-2细胞具有更加显著的抑制效果,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研究木芙蓉叶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与抗炎作用,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采用CCK-8法测定木芙蓉叶不同极性部位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木芙蓉叶不同极性部位浓度为25~200μg/mL,对HaCaT细胞和RAW 264.7细胞无毒性。利用H2O2诱导HaCaT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发现木芙蓉叶乙酸乙酯部位能最显著降低细胞内ROS含量(P<0.001);采用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木芙蓉叶乙酸乙酯部位能抑制TNF-α、IL-6、iNOS、COX-2炎症因子的表达,从细胞水平发现木芙蓉叶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UPLC-Q-Orbitrap HRMS)对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的分析,鉴定出28个化学成分:10个黄酮类、9个有机酸类、2个香豆素类、2个酚类、2个核苷类及3个其他类成分,黄酮类成分和有机酸类成分是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其主要的活性物质基础,为进一步研究木芙蓉叶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与大多数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了解肿瘤细胞的迁移机制可为阻断肿瘤细胞的转移提供一个关键的策略。蒽醌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我们结合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蒽醌类衍生物的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一类新的酰胺蒽醌衍生物1-硝基-2-酰基蒽醌-苯丙氨酸(简称C7),发现其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为了探究蒽醌类衍生物C7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本文首先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蒽醌类衍生物C7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活力的影响,结果证明较高浓度(60~100μg/m L)的蒽醌类衍生物C7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次,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C7对MCF-7细胞迁移的影响,发现较低浓度(20~40μg/m L)的蒽醌类衍生物C7可以显著降低MCF-7细胞的迁移率。为进一步探究C7抑制MCF-7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F-κB/p65蛋白的核转位情况;同时利用qRT-PCR及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C7对MCF-7细胞中NF-κB/p65通路及迁移相关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C7可以下调细胞质中IκBα的磷酸化,降低NF-κB/p65蛋白的核转位,减小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因此,C7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p65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MCF-7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7.
小珊瑚藻对赤潮异弯藻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小珊瑚藻组织4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甲醇、丙酮、乙醚、氯仿)提取物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小珊瑚藻组织甲醇提取物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抑制活性最强,并且在较高浓度下能使赤潮异弯藻完全死亡,其他3种有机溶剂提取物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无明显影响.表明小珊瑚藻组织中含有的对赤潮异弯藻有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极性.对小珊瑚藻的甲醇提取物进行液液萃取,将其分离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蒸馏水相, 并对赤潮异弯藻进行生物活性检测.结果发现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具有较强的杀藻活性,表明脂肪酸可能是小珊瑚藻组织内抑制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化感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p100表达抑制的HepG2肝癌细胞稳定株,并初步探讨p100在HepG2肝癌细胞中的功能。方法用脂质体将含有真核细胞筛选标记Neo和GFP的p100 shRNA表达质粒转染入HepG2细胞。经G418耐药筛选稳定整合抗药基因的细胞单克隆;荧光镜检GFP阳性细胞单克隆,挑取单克隆;Western检测HepG2细胞稳定株HepG2(p100I)中p100表达的抑制效果;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MTS法检测细胞存活;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成功获得了p100表达抑制的HepG2肝癌细胞稳定株HepG2(p100I),其中p100的表达明显降低。并且实验表明,该p100表达抑制稳定株的克隆形成能力,抵抗化疗药物Cisplatin诱导的细胞死亡的能力和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结论p100表达抑制的HepG2肝癌细胞稳定株的建立为研究p100蛋白在肝癌中的作用提供了体外细胞系模型,基于此稳定株的研究,发现p100能够影响HepG2肝癌细胞的多种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9.
去铁酮可诱导p53的表达和引发肿瘤细胞凋亡。RRM2B基因在铁螯合剂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中同样起重要作用,且其表达受p53调节。为了探讨去铁酮对宫颈癌细胞的影响,以及p53和RRM2B基因二者的关系,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去铁酮处理对HeLa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同时,利用Western-blot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在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p53和RRM2B表达变化,并进一步利用p53抑制剂检测p53对RRM2B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HeLa细胞活性随着去铁酮作用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在500μmol/L去铁酮处理48h后出现明显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去铁酮可显著上调p53表达水平(P0.05),而p53可显著下调RRM2B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去铁酮可通过p53下调RRM2B表达水平而参与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一株内生梨孢镰孢霉(Fusarium poae)发酵产物中不同极性提取物对兔膝软骨细胞的影响,初步了解其中毒性物质的基本性质,为进一步探讨真菌毒素在大骨节病发病中的可能作用以及分离新的潜在致病物质打下良好基础。本研究以预实验中筛选出的对软骨细胞有较强毒损作用的F.poae菌株进行摇瓶培养;发酵产物先用75%乙醇进行提取,再将乙醇总提取物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萃取;将所得各种次级提取物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兔膝软骨细胞,检测与软骨细胞损伤相关的指标,其中细胞存活率采用噻唑蓝(MTT)显色法,Ⅱ型胶原蛋白及蛋白聚糖的含量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和甲苯胺蓝染色法,二者相应的mRNA表达量用半定量RT-PCR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不同极性溶剂提取所得的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和水提取物,都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培养兔软骨细胞的存活率、Ⅱ型胶原蛋白和蛋白聚糖的含量以及相应mRNA的表达量降低;毒性强弱有随溶剂极性增强而减弱的趋势,以石油醚分部的综合毒损作用最强,其后依次为乙醚、乙酸乙酯和水提取物。镰孢霉发酵产物的各种不同极性提取物中,都存在对软骨细胞相关指标造成程度不等毒损作用的物质。这些结果支持我们关于大骨节病的发病可能和多种真菌毒素的综合作用相关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