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检测栽培于浙江慈溪水稻田中的西红花所含的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Intertsil ODS-SP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440nm,流速1.0 m L/min,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室温。结果表明:西红花花柱中西红花苷I的平均含量为8.85%,西红花苷Ⅱ的平均含量为3.72%;雄蕊中西红花苷I的平均含量为0.094%,西红花苷Ⅱ的平均含量为0.005%;而花瓣中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极少,未能检出。因此,栽培于浙江慈溪水稻田中的西红花花柱中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Ⅱ两者含量之和为12.57%,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的质量标准,可以作为药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种色谱学技术从水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var.radicans果实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并应用多种波谱学手段将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Z-甲基-6-氧代-Z,4-庚二烯酸O-β-D-龙胆二糖苷(1)、jasminoside O(2)、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3)、5-羟甲基糠醛(4)、(5R,2E)-5-羟基-2-甲基-庚-2-烯-1,6-二酮(5)、1-O-对香豆酰基葡萄糖苷(6)、6,7-二甲氧基-4-羟基-1-萘甲酸(7)、10-O-E-p-香豆酰京尼平苷酸(8)、6'-O-反式-肉桂酰基京尼平龙胆二糖苷(9)、丁香脂素(10)、松脂素(11)。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栀子果实成熟度与栀子苷含量积累的关系,为确定最适采收期奠定基础。方法:以不同成熟度的栀子果实为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苷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6个不同成熟度果实样品的栀子苷含量随成熟度提高而下降,果实全青渐变色时栀子苷含量最高(8.469%);在果实3/4红前含量下降缓慢(-3.71%),差异不明显;果实全红后含量下降显著(-12.18%~32.55%)。结论:药用栀子果实的采摘应以果实全青渐变到果实3/4红前及时采摘。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期东北铁线莲药材中灵仙新苷(Clematichinenoside AR)含量,研究其动态含量变化和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柱,流动相: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程序,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灵仙新苷以8月下旬到9月中旬的含量最高.结论:东北铁线莲药材的最佳采收期为8月下旬到9月中旬.  相似文献   

5.
不同采收期连翘叶中连翘苷、连翘酯苷和芦丁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的连翘叶中连翘苷、连翘酯苷和芦丁的含量,综合比较各指标用以评价连翘叶的质量及其最佳的采收期。结果显示:连翘苷以5月份含量最高;连翘酯苷和芦丁以6月份含量最高,连翘叶以5、6月份采收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荷叶中三种阿朴啡类生物碱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N-去甲荷叶碱及荷叶碱的含量,并比较了6个产地(湖南、湖北、浙江、陕西、贵州、北京)和5个采收期(北京6~10月)荷叶中这三种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荷叶生物碱含量差别明显,但均以荷叶碱为主,三者的总量在0.11%~1.15%之间,其中以浙江、贵州和湖南产荷叶中的三种生物碱含量较高,而湖北、陕西和北京产荷叶中生物碱含量较低。不同采收期对荷叶生物碱的含量也有较大影响,6月荷叶生物碱总量最高,随生长时间的延长,荷叶碱和N-去甲荷叶碱的含量降低,而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柑桔果实中柚皮苷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品种柑桔果汁中苦味成分柚皮苷的浓度差异悬殊(在182~1050ppm之间),中果皮内柚皮苷浓度是果汁的26~40多倍,外果皮、内果皮和种子等组织中柚皮苷浓度亦远高于果汁。果实生长过程中,果汁和果皮内柚皮苷浓度呈下降趋势。果汁中所含柚皮苷可应用国产吸附树脂将其脱除。  相似文献   

8.
9.
不同采收期地肤子中皂甙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scoparia (L .)Schrad .〕的干燥成熟果实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具有“治膀胱热、利小便、益精气”等功效 ,久服能“耳聪目明、轻身、耐老”。药理研究表明地肤子中所含的三萜皂甙类成分为其主要活性成分 ,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抗搔痒等作用[1 ,2 ] 。地肤子为一年生草本 ,一般于 4月上、中旬栽种 ,花期为 7- 9月 ,果期为 8- 10月[3] ,传统经验是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但何时采收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 ,这方面尚未见研究和报道。因此 ,本文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检测不同采收期…  相似文献   

10.
不同成熟期栀子果实有效成分累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果实颜色可以将栀子成熟期划分为全青期、2/3青1/3黄期、半青半黄期、1/3青2/3黄期、全黄期、枯黄期.采用HPLC法测定栀子果实在不同成熟时期3种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1的含量.结果表明: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1含量均出现两个高峰期,峰形陡峭;高峰出现的时期不完全一致.栀子苷的含量在全青期和1/3青2/3黄期最高,而西红花苷-1的含量在全青期和全黄期最高.全青期为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最佳采收期.根据果实颜色及时采收才能获得高含量的目标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以绿原酸含量和栀子苷含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拟合实验因素与响应值的多元二次方程,并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运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优化得到栀子超声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液料比42.67 m L/g、甲醇浓度56.89%、超声时间15.67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含量为27.38 mg/g,栀子苷含量为48.47 mg/g,与模型预测值相近,相对偏差分别为0.60%和1.16%,说明响应面优化所得的栀子提取工艺可靠、可行,提取更为完全、充分,更有利于实现栀子质量的综合评价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不同采收期及不同部位中桃叶珊瑚苷的含量。结果发现4~9月采集的样品中桃叶珊瑚苷的含量以4月份最高,以后逐渐降低。杜仲各部位桃叶珊瑚苷含量:内皮>叶>枝>栓皮,内皮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寄主植物以及不同产地对肉苁蓉4种苯乙醇苷和可溶性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HPLC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肉苁蓉4种苯乙醇苷和可溶性多糖含量.结果:在不同寄主植物对肉苁蓉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中,秋季采收的四翅滨藜寄生肉苁蓉中4种苯乙醇苷和可溶性多糖含量均高于梭梭寄生肉苁蓉;春季采收的四翅滨藜寄生肉苁蓉中松果...  相似文献   

14.
柚果实不同部位的柚皮苷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HPLC方法测定柚果实中柚皮苷含量的结果表明:果皮中柚皮苷含量最高,占总含量的92%以上,果肉高于种子。果皮中柚皮苷合成和积累主要在膨大期之前,而果肉和种子中柚皮苷在幼果期至膨大期间大量积累。果实趋于成熟时,不同品种间柚皮苷含量变化趋势不同,贮藏期的柚皮苷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5.
以‘双红’山葡萄果实为试材,采用HPLC—MS/MS技术,分析山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中花色苷和非花色苷酚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转色期前果皮内没有花色苷积累,随着果实的成熟,花色苷含量逐渐增加,成熟期的含量最高;非花色苷酚自花后2周至成熟期间的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在山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检测出花色苷10种,其中双糖苷5种、单糖苷5种;非花色苷酚类物质检测到14种,其中苯甲酸类2种、肉桂酸类3种、黄烷-3-醇类2种、黄酮醇类5种、白藜芦醇类2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等较先进的实验研究方法,对水栀子(大花栀子Gardeniajdsminoides Ellis. var. grandiflora Nakai. 的果实)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发现其侧膜向果腔延伸,并产生桔红色的、肉质分枝的假隔膜,其与种子相间排列并将种子包裹而交结成球状体,种皮石细胞五面增厚,细胞腔中填充色素块,薄壁细胞富含栀子索等,特征明显,为水栀子的鉴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水栀子所含的色素和药用有效化学成分栀子甙较栀子高,对水栀子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向人们显示了可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罗汉果果实维生素C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锋  张碧玉  覃良  周良才  蒋汉明   《广西植物》1985,(3):304-306
本文报道罗汉果不同品种、类型、产区、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成熟度等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为提高罗汉果产品质量提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不同梨品种果实有机酸含量变化与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梨品种‘鸭梨’、‘茌梨’和‘八里香’为试材,对不同品种果实有机酸积累及相关酶活性随发育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果实有机酸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梨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果实成熟时的总有机酸含量以‘茌梨’最高,‘鸭梨’次之,‘八里香’最低,且3品种间总酸含量差异显著。(2)果实发育后期,‘鸭梨’、‘茌梨’和‘八里香’的柠檬酸含量几乎相同,而苹果酸的含量差异显著,说明苹果酸是引起品种间总酸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3)在苹果酸代谢中,不同品种间NADP-ME酶活性在果实发育后期差异显著,而NAD-MDH和PEPC酶活性无显著差异,表明NADP-ME酶是引起‘鸭梨’、‘茌梨’和‘八里香’成熟果实苹果酸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4)不同品种的柠檬酸代谢酶CS、Cyt-ACO、Mit-ACO和NAD-IDH的活性变化趋势一致,且成熟时无显著差异,表明它们不是引起梨果实酸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5)梨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含量与相关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苹果酸和柠檬酸代谢酶共同影响梨果实的酸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19.
HPLC法测定罗汉果中罗汉果苷ⅡE、苷Ⅲ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ZORBAX SB-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25℃,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03 nm,以外标法测定了罗汉果中罗汉果苷ⅡE、苷Ⅲ的含量。罗汉果苷ⅡE在1.934~25.142μg,苷Ⅲ在2.070~26.91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与97.9%。  相似文献   

20.
肖家欣  彭抒昂 《广西植物》2007,27(5):775-779
以单性结实的国庆1号温州蜜柑和自花结实的华农本地早橘为材料,研究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不同部位的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1/3)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国庆1号果皮IAA、GA1/3和ZR含量在幼果阶段均相对较高,随后果皮和果肉IAA含量均趋下降,而在果实膨大期内果肉ABA和果皮、果肉GA1/3、ZR含量均出现上升峰值,果实成熟采收时果皮和果肉ABA含量均明显回升。(2)华农本地早种子、果皮和果肉IAA及其种子ABA含量均在果实膨大期内出现明显峰值,在幼果阶段至果实膨大初期内种子GA1/3和ZR含量均居较高并出现明显上升,对应的果皮、果肉4种内源激素水平均相对较低且变幅小。还就两结实类型柑橘果实生长发育与其内源IAA、ABA、GA1/3和ZR含量动态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