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药金银花药用成分的提取及抑菌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为了研究金银花中抗菌消炎成分总黄酮、绿原酸的提取方法及其抑菌效果,本实验中用金银花的提取物对11种菌种进行筛选,并对其中有抑制作用的菌种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的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6.25mg/ml,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2.5mg/ml。  相似文献   

2.
金银花叶药用成分的提取及抑菌试验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用溶剂乙酸乙酯分离总黄酮,用β-环糊精共沉淀法分离绿原酸,对分离物进行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分别是绿原酸的4倍和2倍。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金银花中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HF-LPME-UHPLC-MS检测方法.应用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作为前处理方法:聚丙烯中空纤维为支架,乙酸乙酯为有机溶剂,pH 3.0的KH2PO4溶液为给出相,pH 8.5的NaHCO3溶液为接收相,搅拌速度为1000 rpm,萃取时间为50 min.用UHPLC-MS作为检测手段,检测结果为: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27~1.195、0.0141 ~ 1.32、0.00832~1.649 μg/mL,平均回收率为别为95.34%、95.17%、99.83%,富集倍数为别为38、42、83,检测限分别为0.029、0.017、0.006μg/L.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该法灵敏、准确、提高了检测限和富集倍数,可用于检测金银花中的黄酮物质.  相似文献   

4.
引种栽培黄芪药材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质资源的筛选和评价对于黄芪的规范化栽培与种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即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引种至山西浑源黄芪道地产区不同来源黄芪药材中总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成分不仅仅与黄芪栽培方式、产地有关,还与种质来源密切相关;山西、陕西地区黄芪种质适宜在当地栽培和野生种植,而甘肃、内蒙古黄芪引种到山西浑源地区黄酮类物质含量较原产地为高,适宜大面积引种;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的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该研究结果将为黄芪的规范化种植、优良品种选育及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比较野生甘草无性繁殖的甘草根和人工甘草种子有性繁殖的甘草根中药用成分的积累速度差异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影响甘草药用成分积累的基因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基于HPLC和UV等分析方法,比较野生甘草和人工甘草在甘草酸、甘草苷和甘草总黄酮以及其他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基于HPLC指纹图谱技术,全面分析不同繁殖模式下甘草根的化学信息和内在质量的差异情况。结果:除甘草素和异甘草素外,野生甘草不定根中其他三种药用成分和总黄酮的含量均高于人工甘草实生根,经SPSS分析,除异甘草素外,其他成分在两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根据HPLC指纹图谱,两种甘草药用成分之间差异显著,相似度为0.647。结论:野生无性繁殖的甘草根和人工有性繁殖的甘草根中主要药用成分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野生甘草具有快速积累药用成分的功能。本研究结果对于今后人工调控生产优质甘草药材,实现甘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仙鹤草具有诸多的药理作用,且在我国的东北等地区有大量的资源分布,因此对仙鹤草的有效成分进行系统分析以及对这些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影响仙鹤草浸提效果的多个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了仙鹤草中鹤草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以河南封丘忍冬基地所产忍冬整株生药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提取方法对忍冬各部位中活性成分含量大小的影响。用加热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分别对忍冬花蕾、叶、藤和根部中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以绿原酸(CHA)、总黄酮作为指标成分,用薄层色谱法(TLC)、紫外色谱法(UV)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含量。结果发现:与其他2种方法相比,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的有效成分最高,忍冬花蕾、叶、藤和根部中绿原酸质量分数分别为4.7%、3.0%、3.2%和2.1%,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9%、9.2%、3.6%和1.9%。提取效率从低到高分别是乙醇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3种提取方法以忍冬的花蕾、叶、藤、根部的粗提物中都检测到了绿原酸。绿原酸的含量从高到低为花蕾、叶、藤和根部;总黄酮的含量从高到低为叶、花蕾、藤和根部。本研究不仅通过对比得出了最优的提取方法,还为整株忍冬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我省临沂金银花的主产区有一种生长在忍冬植株上的真菌,当地人称之为“银花蛾子”或“忍冬藤菇”,并用以治疗咽炎、喉咙痛等,效果极佳。 该菌常寄生于忍冬茎干基部,有时亦生在半裸于地表的支根茎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植株上的一种药用真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是藜科准常绿灌木,是美国科洛拉多州立大学等单位,经过多年栽培试验、选育出的一种抗干旱、耐盐碱的优良树种,是我国西部荒漠盐碱土造林绿化和草场建设的新优树种。 四翅滨藜株高1米左右,灌木状多分枝,当年生枝绿色或绿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干燥技术对金银花药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干燥、蒸后烘干、烘干和晒干等6种干燥技术对大白期金银花花蕾外观性状及内在品质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微波干燥、蒸后烘干和冷冻干燥所获得的金银花外观品质好;(2)从水溶出物量和醇溶出物量上看,微波干燥、蒸后烘干和晒干技术所获得的溶出物量高;用比色法和HPLC法检测显示,蒸后烘干样品中有效成分———绿原酸、总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微波干燥法,而烘干样品中含量最低;(3)不同干燥技术对金银花中营养成分———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以及对药用有效成分的影响不同,因此金银花作为药材使用时应选择蒸后烘干技术进行初加工;(4)晒干、冷冻干燥和微波干燥3种干燥方法对金银花挥发油主要组分种类没有产生影响,但相对质量分数仍有明显差异,只有晒干的金银花挥发油中检测出了9,19-环化-羊毛甾烯醇,而微波干燥的样品中维生素E含量最高,挥发油中γ-5-谷甾烯-3-醇、5,2-豆甾二烯-3-醇、菜籽甾醇相对含量较其它方法明显高出很多.因此,蒸后烘干和微波干燥技术可作为规模化干燥加工金银花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麻作为一种古老的药用植物,其植株含有许多天然的化学成分。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从大麻中分离得到565种化学成分,分为植物大麻素和非大麻素两类。这些化学成分具有镇痛、抗肿瘤、抗恶心呕吐、治疗精神及大脑疾病、抗炎、抗菌等作用,其作用机制在近50年才逐渐被揭示,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大麻植株中的活性成分、植物大麻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大麻素的分析方法、医药用途及大麻素药物开发等5个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开发大麻的药用潜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杜仲叶及提取物营养价值和药用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不同产地和不同收获季节的杜仲叶常规营养成分、杜仲叶及其提取物中药用成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收获季节的杜仲叶营养有差异 ,杜仲叶及其提取物中含有较高的绿原酸和单宁。生产实践中 ,可利用秋末落叶作为很好的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叠鞘石斛和金钗石斛在广元地区引种的适应性进行科学评价,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观察记录及测量方法获取地理位置、气象要素、形态性状、抗逆性等数据,同时测定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石斛碱含量。结果:叠鞘石斛和金钗石斛群体平均分蘖指数I分别为1.50和0.71。叠鞘石斛引种后茎显著增粗。金钗石斛引种后单茎鲜重显著下降、叶片显著增宽,其他形态学性状差异则均不显著。叠鞘石斛品质达到省级标准,金钗石斛的石斛碱含量达到了中国药典标准。叠鞘石斛越冬平均存活率和抗病率分别为99.75%和97.75%;大棚金钗石斛分别为97.00%和96.75%。结论:叠鞘石斛耐寒性、抗病性均较强,能适应广元的气候环境。金钗石斛抗病性较强,耐寒性较差,在大棚中栽种,冬季覆盖塑料薄膜,能提高越冬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串叶松香草的药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串叶松香草的药用成分作了定性分析,并对松香草中的核黄素和单宁作了较深入的探讨,结合用该草作的抗疲劳试验和各地的饲喂实践,可以看出,串叶松香草是一种既有高营养价值,又有多种药物疗效的优质饲草。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国内外药用真菌抗肿瘤作用的相关文献,并对近年来药用真菌中的多糖、蛋白质和一些小分子活性物质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药用真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各异,研究开发具有高效低毒且资源充分的抗肿瘤菌物药有着良好的药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一年生蒙古黄芪苗为实验材料,设置4个沼液浓度(0%、50%、80%和100%)和1个化肥浓度处理,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不同浓度沼液基施(作基肥施入)和配施(基肥+2次叶面喷洒)对黄芪苗生长、生理指标及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配施50%沼液、配施或者基施80%沼液及基施100%沼液均有助于增加蒙古黄芪生物量,但沼液施用效果不如基施化肥明显。(2)配施低浓度沼液(50%)和基施高浓度沼液(80%)均可显著提高黄芪叶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并显著优于基施化肥的效果。(3)配施50%沼液能促进蒙古黄芪叶片SOD、CAT活性,基施80%沼液能促进SOD活性,而配施80%沼液能促进POD、CAT活性,但100%沼液却使各保护酶活性均迅速下降;黄芪SOD活性对沼液处理较敏感,而POD、CAT活性对基施化肥处理较敏感;黄芪叶片MDA含量在适宜沼液浓度和施用方式下显著较低,但在基施80%沼液处理下显著较高。(4)黄芪根内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随沼液浓度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黄芪甲苷含量以80%沼液基施处理较高,比对照显著增加57.44%;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以80%沼液配施较高,显著高出对照24.06%;与同浓度化肥处理相比,沼液处理的黄芪甲苷含量显著增加了74.47%,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显著降低了42.16%。研究发现,合理的沼液浓度及施用方式能有效促进黄芪苗的生长、抗逆生理指标及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提高,并以80%沼液基施处理的黄芪苗生长更好,药用活性成分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17.
乌桕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桕为大戟科乌桕属植物,简要介绍了近年来乌桕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南方红豆杉人工引种及野生植株活性成分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红豆杉是我国特有的濒危植物,因其具有抗癌药用价值而被过度采集,导致现存种群减少.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和HPLC检测人工引种及野生南方红豆杉植株中紫杉醇、7-木糖紫杉醇、三尖杉宁碱等活性成分含量,分析其在不同部位、年限和坡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人工引种后,植株中的紫杉醇、7-木糖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变化明显,野生植株中紫杉醇含量显著高于人工栽培植株,约为栽培植株的1.8倍,其他2种物质含量以人工栽培略高.不同部位、冠层样品中3种活性物质含量差异显著,以茎皮、高冠层枝叶含量较高.不同年限南方红豆杉植株中紫杉醇、7-木糖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以4年生植株较高,分别为0.08、0.91和0.32 mg·g-1.不同坡向植株中3种活性成分含量以阳坡植株较高,紫杉醇和7-木糖紫杉醇含量差异显著,三尖杉宁碱含量差异不显著.南方红豆杉中3种活性成分的积累与光照条件密切相关,栽培过程中适当增加光照有利于3种活性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灵芝中的三萜类成分进行结构与活性研究。方法通过氯仿对灵芝新鲜子实体的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进一步通过硅胶柱层析、中压液相(ODS色谱柱)、制备型HPLC对氯仿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UV、ESI-MS、HRESI-MS、~1H-NMR、~(13)C-NMR、HSQC、HMBC、NOESY等光谱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准确的结构鉴定。通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所分离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从灵芝子实体中分离鉴定了7个三萜类成分,分别为:(1)Ganoderic acid X1,(2)Ganoderic acid C,(3)Deacetyl-ganoderic acid F,(4)Ganoderic B,(5)Lucienic acid A,(6)7-hydroxy-3,11,15-trioxo-lanosta-8-en-24→20sLactone,(7)Methyl lucidenate D2。化合物1和6显示了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论灵芝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型为羊毛脂烷型三萜及其降碳衍生物,其中化合物1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该类成分显示了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紫菀根的结构、主要药用成分积累部位和含量,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根的结构、组织化学法定位三萜皂苷和黄酮类成分的积累部位、HPLC法测定根中紫菀酮、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结果表明,紫菀根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次生结构包括外皮层、皮层和维管组织,其中分泌道位于皮层内侧,数量与韧皮部束一致,随着根的增粗,中央分化出髓部。三萜皂苷成分在韧皮部和皮层内侧积累较多;黄酮类成分积累于皮层和髓部。紫菀根下部的紫菀酮含量高于上部,槲皮素和山萘酚仅为上部的1/3。因此,建议加工时保留下部细根,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