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书是《现代微生物技术丛书》中的一个分册.全书系统论述了药物微生物技术的概念、研究内容和具体的应用技术.在介绍和归纳药物微生物、微生物药物和药物微生物技术的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药源微生物和微生物药物的筛选技术以及药物发酵合成的优化和生产技术,概述了微生物技术在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中的应用,对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基因工程改造(次级代谢工程)和药物微生物基因组技术等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本书在顾及药物微生物技术传统内容的同时,将更多的篇幅用于介绍和归纳各种新的技术方法和思维策略,  相似文献   

2.
最近大量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帕金森病、抑郁症、孤独症谱系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涉及神经内分泌代谢、神经和免疫等途径,肠道微生物稳态经由以上途径参与大脑功能的维持与调控。反之,脑功能的紊乱也会破坏微生物组成以及肠道屏障的完整性。“肠-微生物-脑轴”近年来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焦点。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从肠腔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通过靶向特定器官、调控信号通路以及配-受体结合等方式,调控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针对“肠-微生物-脑轴”所研发的多种微生物药物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打开了新的窗口,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本综述介绍微生物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解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组研究的发展推动了人类不断探索人体微生物群与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然而,微生物组学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动物疫病防控领域中微生物组研究所发挥的6个作用进行了阐述:揭示疾病与菌群的相关性,鉴定新发病原体,确立有益于维持机体健康生长的菌群,筛选疾病防控的新药物和新制剂,开发新疫苗或改进疫苗的使用效果,提出更简单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应用范围广是抗微生物药物的一大特点,其中以新型抗微生物药为主,目前不合理用药状况比较情况严峻。本文就介绍了抗微生物药物得定义和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而加强对抗微生物药的管理,增强正当使用药物程度,削减不良反应产生的几率、降低以及节减细菌抗药性出现供给患者使用药物指示。  相似文献   

5.
海洋微生物药物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要介绍了海洋微生物药物的开发和应用现状,海洋微生物药物的研究开发技术和方法,并展望了海洋微生物药物及其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微生物次级代谢途径是微生物药物生物合成的内在基础,微生物药物生物合成涉及一系列的生物转化反应、途径和网络。目前,大多数潜在有用的次级代谢生物转化反应还分散在海量的文献中,因此,生物转化反应的数据集成以及基于生物转化反应建立的生物合成转化模式的数据库匮乏已成为生  相似文献   

7.
张亦瑶  王俊豪  郝海红 《微生物学报》2023,63(12):4536-4554
药物的代谢是机体对药物处置过程的关键步骤,而肠道作为机体中重要的微生态系统,其在药物代谢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肠道微生物群能够对各种药物等外源化合物进行生物转化、积累,并改变这些物质的活性和毒性,从而影响宿主机体对它们的反应。肠道微生物群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亟待更多更加深入、全面的发掘和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肠道微生物群代谢及其与药物互作关系,肠道菌-宿主共代谢认知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在药代动力学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通过调研、整理、归纳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机体肠道微生物的分类、功能,几种常用药物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及肠道菌群对药物的代谢作用效果与几个主要的机制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并讨论了微生物和药物之间的双向互作。有利于增进对微生物群影响药物疗效及其代谢途径和机制的了解,提高调控肠道微生物改善治疗的可能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精准用药、个体化治疗、药物的评价和新药研发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涛  许芷菁  周宁一 《微生物学报》2023,63(5):1787-1795
环境微生物作为自然界中主要的分解者蕴含着丰富的遗传和代谢多样性,在有机污染物降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药物被持续不断地释放到环境中,其环境暴露、环境风险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已得到广泛关注。研究药物在环境中的微生物降解过程对于药物的环境命运、药物的环境风险评估和药物污染去除技术的开发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重点综述了目前环境中常检出药物的微生物降解途径及其分子机理,总结了目前药物微生物降解研究领域的进展,最后探讨了药物的微生物降解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代谢产物在溶栓药物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寻找溶栓药物制备的研究方法和动态。方法 :从大量的近期文献中阐述了来源于微生物代谢产物溶栓药物的性质和优缺点。结果 :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寻找溶栓药物是传统而又简单的方法 ,比较经济实惠。结论 :微生物代谢产物是溶栓药物或其他药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药物(Microbial drug)是一类结构复杂多样,生物活性显著的小分子化合物。微生物药物产量决定了其后续的可开发性与使用成本。传统育种方法提高微生物药物产量效果明显,但随机性强且成本高昂,然而合成生物学的兴起为微生物药物产量理性化提高注入了全新活力。本文从启动子的工程化应用、前体供应、基因组重排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合成生物学策略在放线菌来源的微生物药物产量理性化提高方面所取得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医药行业的动态及发展情况,同时对于微生物药物的产业化现状及使用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对于微生物药物的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共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是天然先导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鉴于微生物间的自然相互作用、模拟微生物种群间营养和空间竞争是诱导产生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途径,微生物共培养已经成为提高生产效价和发现新化合物的重要方法,是工业、农业、医药、食品及环保等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微生物共培养的研究报道,包括微生物之间生态学关系、共培养微生物产生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微生物共培养的应用等。共培养能丰富微生物化学多样性,是应用微生物学和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肠道微生物与机体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对身体免疫系统的调节、食物的消化、药物的代谢,以及很多疾病的发生与治疗都密切相关。事实上,微生物不仅仅在肠道中大量存在,而且在皮肤、眼睛、口腔、子宫等身体其他部位也存在,且具备丰富的多样性;不同部位微生物与疾病的发生及其生理机制也不同。目前对于这些人体微生物的生物学功能以及紊乱导致的疾病尚未有系统的总结。文章对肠道、皮肤、眼睛、口腔、子宫在宿主健康和生理代谢活动方面进行综述,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药物合成的放线菌底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的工程科学已然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与传统的研究手段不同,合成生物学以工程化的思想引导人们有针对性地设计、制造各种元件和体系,将多样的"生物砖"按"设计图"组装并在适当的底盘体系中有效地生产造福人类的新药物、化学制品和燃料等,以解决现在所面  相似文献   

15.
生物被膜是介导微生物耐药与多重耐药的一大热点机制,涉及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耐药基因等基因表型改变、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及药物外排泵等多重因素。耐药基因、药物外排泵与生物被膜在微生物耐药机制中,具有复杂而密切的相互影响。分别从生物被膜对药物外排泵、耐药基因的影响,药物外排泵对生物被膜的影响,以及药物外排泵和微生物生物被膜共同的调节因素,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几种溶栓药物的重要来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熊强  梁剑光  熊晓辉   《微生物学通报》2003,30(5):116-119
综述了几种来源于微生物的重要溶栓剂的性质及研究状况。微生物是溶栓剂的重要来源 ,从微生物中寻找溶栓药物是一种理想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天然微生物药物的生物合成存在产量低、组分复杂、周期长、严谨调控等特征,同时与药物生物合成相关的催化基因、调节基因、抗性基因和外排基因等成簇排列,初具模块化特征。在充分挖掘、解析和优化多种生物合成元件、模块、系统及高效底盘的基础上,合成生物学整合工程学理念,采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肠道微生物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作用日渐受到关注,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将肠道微生物组学与代谢组学应用于宿主生理、疾病病理、药物药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肠道微生物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酶转化合成手性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微生物酶催化不对称合成反应或拆分外消旋体合成医药手性中间体具有独特的优势。结合作者自身近年来在该技术领域的实践对相关课题作了介绍,总结了微生物酶催化不对称反应和拆分反应得到手性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混合培养及其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简述了混合培养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在长期的实验和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很多生物过程是微生物纯培养不能完成或只能微弱进行的,必须依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生物共同培养完成。对于很多工业污染物、生物农药、纤维素、几丁质的生物降解,微生物混合培养是必要的;微生物混合培养可用于维生素C、维生素B12、组氨酸、缬氨酸、L-苹果酸等发酵生产,还可用于药物的甾体转化、沼气发酵、湿法冶金等。混合培养的微生物资源应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