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rion疾病和“protein only”假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Prion病是指一类由蛋白质错误折叠导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人类的纹状体脊髓变性病、库鲁病、脑软化病,和致死的家族性失眠症以及动物的羊瘙痒病和牛海绵状脑炎即疯牛病,都是致死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们都属于传染性海绵状脑炎,统称Prion病.PrPC是Prion蛋白在细胞内的正常形式,PrPSc是其致病形式.根据“protein only”假说,PrPC向PrPSc的转化是致病的关键步骤.简要介绍了PrP蛋白的结构特征、PrPC向PrPSc转化的可能机制、影响PrPC向PrPSc转化的重要因素和PrP在细胞内的生物学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Prion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何崔同  张瑶  姜颖  徐平 《生物工程学报》2018,34(11):1860-1869
小蛋白质 (Small proteins,SPs) 是由小开放阅读框 (Short open reading frames,sORFs) 编码长度小于100个氨基酸的多肽。研究发现小蛋白质参与了基因表达调控、细胞信号转导和代谢等重要生物学过程。然而,生命体中大多数的已注释小蛋白质尚缺少蛋白水平存在的实验证据,被称为漏检蛋白 (Missing proteins,MPs)。小蛋白质的高效鉴定是其功能研究的前提,也有助于挖掘“漏检蛋白”。文中采用小蛋白质富集策略鉴定到72个酵母小蛋白质,验证9个“漏检蛋白”,发现低分子量、高疏水性、膜结合、弱密码子使用偏性及不稳定性是蛋白漏检的主要原因,对进一步的技术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的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对概念、原理的领会,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从字里行间,众多的现象中,抓住要点,深入本质,立足教材,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和思考,才能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作出准确判断,得出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4.
<正>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的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对概念、原理的领会,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从字里行间,众多的现象中,抓住要点,深入本质,立足教材,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和思考,才能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作出准确判断,得出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是哺乳动物细胞内重要细胞器,不仅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ATP为细胞提供能量,也参与调节钙离子稳态、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细胞应激反应和细胞死亡等过程,其功能障碍不仅导致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而且也能降低动物卵母细胞质量和早期胚胎发育能力.大量证据表明,线粒体的功能依赖于...  相似文献   

6.
NLS-RARα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具有特征性染色体易位,产生的PML-RARα融合基因在其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PML-RARα融合蛋白在细胞内被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切割为PML突变蛋白(核定位信号NLS缺失)和RARα突变体 (NLS-RARα,包含有PML的核定位信号),这两段蛋白质在APL的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NLS-RARα的生物学功能,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在白血病cDNA文库中筛选与其作用的蛋白质.首先PCR技术扩增NLS-RARα编码序列,克隆至诱饵载体pGBKT7,测序鉴定后将其转化酵母AH109.免疫印迹检测到诱饵蛋白表达后,将含有诱饵载体的AH109与含有白血病cDNA文库的酵母Y187交配,在含有X-α-gal的营养缺陷性培养基上选择和筛选二倍体酵母.经回转实验和测序分析验证得到8个与NLS-RARα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进一步验证这些相互作用,克隆其中的JTV-1蛋白,利用间接免疫荧光,GST pull-down和免疫共沉淀技术成功验证了它与NLS-RARα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探讨APL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107种植物叶蛋白产量及其人蛋白质含量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生物化学家Roger Tsien及其同事,希望通过蛋白质衍化处理,得到能发出可通过组织的红外线的蛋白质以改进现在的标识方法。为加快研究进程,其研究主要借助一种可生产抗体的“B细胞”,该细胞变异基因的速度比其它细胞快100万倍,可以产生无数的抗体蛋白来防御感染。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工程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对不同层次(分子、亚细胞、细胞、组织、器官乃至生命体本身)的生命过程的控制和利用已成为可能。作为生物功能的基本物质的蛋白质,由于其本身的多样性而为其多种应用提供了巨大潜能,人们一直在期待着对蛋白质功能的某种添加与除去的最终自主控制,并希望制造出比天然蛋白质性能更为优越的新  相似文献   

10.
人骨形成蛋白基因及蛋白质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抗真菌蛋白PAF(peniullium chrysogenumant ifungal protein,PAF)是由产黄青霉菌分泌的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蛋白质,能进入敏感真菌的菌丝体中,引起其生长延迟和形态改变。PAF成熟蛋白(55个氨基酸)的N端带有19个氨基酸残基的前导序列,在其之前还有18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然而,对于PAF的确切作用方式及其前导序列在蛋白活性中的作用目前还不了解。  相似文献   

12.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自发现以来,由于具有自发荧光等特性,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GFP作为一种报道分子,在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和构象变化、检测蛋白质表达、蛋白质和细胞荧光示踪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对绿色荧光蛋白特性的分析.介绍其作为荧光标记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进一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正> 三、蛋白质工程的应用迄今通过蛋白质工程已完成了20多种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改造,全面总结它的成就可能还为时尚早,但已显示了这一新技术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荧光蛋白作为报告蛋白用于蛋白质转运系统研究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海葵红色荧光蛋白聚集在细胞质内 ,不能转运至周质空间。而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在Tat信号肽和Tat转运酶的共同作用下 ,以折叠形式转运至周质空间。通过荧光定量分析表明信号肽保守序列中的双精氨酸是保证绿色荧光蛋白转运及转运效率所必需的 ,且第二个精氨酸比第一个精氨酸更为重要。同时 ,揭示了Tat信号肽需要一定的高级结构才能行使功能 ;Tat信号肽不仅引导蛋白质的转运 ,而且也参与蛋白质的折叠。因此 ,绿色荧光蛋白是非常理想的报告蛋白 ,可用于研究Tat系统 ,但是海葵红色荧光蛋白易于聚集而不适合于此目的。  相似文献   

16.
克隆了Aspergillus niger T21中的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相关蛋白A(PRPA)基因,并将它插入pET23b表达载体。在E. coli中表达时,PRPA占菌体总蛋白的34%。经过超声破细胞、硫酸铵分级沉淀和离子交换层析获得了纯度大于90%的重组蛋白。PRPA有二硫键异构酶活性。在PRPA存在下,变性和还原的溶菌酶复性率和复性速度降低,电泳结果表明溶菌酶聚集增多。荧光结果表明PRPA表面有较多的疏水基团。  相似文献   

17.
丝瓜(Luffacylindrica)种籽,经捣碎、抽提、硫酸铵分级沉淀,CM-52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1S-100分子筛,阳离子交换FPLC等步骤,分离到两种单链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蛋白:Luffin-A和Luffin-B。它们都是等电点接近10的碱性蛋白,SDS-PAGE测定分子量分别约为27kd和28kd,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两者具很大同源性,但免疫双扩散及ELISA检测证明两者的免疫原性有差异。Luffins对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的蛋白质生物合成有强烈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4×10-11mol/L和2.0×10-11mol/L,比TCS的2.9×10-10mol/L低得多。因而,Luffins很有可能成为肿瘤导向药物的高效"弹头"。  相似文献   

18.
朊病毒病是一类引起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组织退化的疾病,属于蛋白质构象病,涉及蛋白质分子肽链的错误折叠和空间结构的变化。这类疾病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共济运动失调、震颤、姿势不稳、痴呆或知觉过敏、行为反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100%死亡。人们期望通过对朊病毒蛋白的三维结构的研究来了解其致病机制,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以SD大鼠脑组织R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将HIV-1反式激活蛋白(TAT)中具有蛋白质转导功能的9个氨基酸序列,即蛋白质转导域(PTD)基因与脑红蛋白(Ngb)基因融合,应用T-A克隆技术将融合基因与pMD19-Tsimple载体连接,经测序正确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b中,转化感受态E.coli BL21(DE3)plysS,得到的转化子经IPTG诱导后获得可溶性表达,并经蛋白质印迹检测进一步鉴定.表达产物经Ni2 亲和纯化层析、脱盐后在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元进行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显示,TATPTD-Ngb融合蛋白可以转运入皮质神经元内,在48h内可检测到其存在,并能提高缺氧条件下皮质神经元存活率、减少缺氧诱导的皮质神经元的凋亡.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TATPTD-Ngb的神经保护机制提供了线索,并可能为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TAT蛋白转导域:蛋白质治疗的新曙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AT蛋白转导域是源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at蛋白的一段碱性氨基酸多肽,能够将与之共价连接的多肽、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快速而高效地转导入细胞内部,在药物转运和疾病治疗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TAT蛋白转导域首先通过电荷相互作用吸附于细胞膜,然后通过脂筏介导的巨胞饮作用进入细胞.随着体外研究的不断成熟,应用TAT蛋白转导域治疗人类肿瘤、卒中、炎症等疾病的动物模型也获得了成功,TAT蛋白转导域进入临床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