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细胞免疫反应在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感染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通过裂解感染的细胞以及产生强有力的抗病毒细胞因子(如γ干扰素(IFN-γ)]起作用的,而流式细胞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检测HIV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中T细胞亚群CD4和CD8细胞经抗原刺激后产生的IFN—  相似文献   

2.
为利用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ian,CHO)细胞表达系统制备重组猪干扰素-γ(recombinant porcine interferon gamma,r Po IFN-γ),并分析其体外抗病毒活性,本研究首先构建r Po IFN-γ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Po IFN-γ,转染悬浮培养的CHO细胞,进行上清分泌表达,利用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通过CCK-8实验分析r Po IFN-γ对细胞的毒性,用VSV/PK-15系统检测其抗病毒活性效价;最后分析r Po IFN-γ对塞内卡病毒A (Seneca virus A,SVA)的抗病毒活性及其对细胞内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ISGs)和细胞因子的诱导作用。结果显示,本研究利用CHO悬浮细胞表达系统成功制备了纯化的r Po IFN-γ,该r Po IFN-γ对细胞无毒性,VSV/PK-15系统检测其活性效价为5.59×107 U/mg;此外,r Po IFN-γ可诱导细胞内多种ISGs和细胞...  相似文献   

3.
γ-干扰素信号通路及功能相关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干扰素(IFN-γ)是细胞因子超家族中IFN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IFN-γ在其效应细胞内多种信号转导途径的交互作用及其相关刺激基因的表达,导致了其生物学功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章对IFN-γ及其受体的结构和功能;IFN-γ介导的多条信号转导通路,以及IFN-γ刺激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等作概述。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γ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IFN-γ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是机体发挥免疫功能、清除体内病原体不可缺少的成分。因此,IFN-γ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疫苗免疫效果检测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干扰素-γ产生、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做以下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犬干扰素-γcDNA的克隆及其在鼠骨髓瘤细胞(SP2/O)中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扰素(IFN)是由脊椎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类分泌型糖蛋白,它具有广谱抗病毒和增强免疫应答的作用[1].干扰素可分为Ⅰ型和Ⅱ型,Ⅱ型干扰素又称为干扰素-γ(IFN-γ)或免疫干扰素,主要由抗原刺激CD4+和CD8+T细胞所产生2].IFN-γ可使Mφ功能亢进,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在免疫应答中十分重要[3].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LIGHT及IFN-γ对小鼠胰岛素瘤细胞株MIN6细胞凋亡及促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IN6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1)未处理组(细胞对照组);(2)LIGHT组;(3)IFN-γ组;(4)LIGHT+IFN-γ组,用LIGHT与IFN-γ分别单独或联合刺激MIN6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IN6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利用Western blot分析基因Bax蛋白表达变化,将Bax(siRNA)转染入MIN6细胞,用LIGHT和IFN-γ刺激24 h,Western blot检测Bax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变化。结果 LIGHT或IFN-γ单独刺激仅能引起MIN6细胞存活率轻微下降,但LIGHT与IFN-γ联合刺激能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细胞核可见凋亡小体,细胞凋亡率(28.80%)明显高于LIGHT或IFN-γ组(4.42%和6.70%),且Bax蛋白含量增加。Bax siRNA降低了MIN6细胞Bax基因的表达,Bax siRNA+LIGHT+IFN-γ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LIGHT+IFN-γ组和阴性对照siRNA+LIGHT+IFN-γ组(P0.05)。结论 LIGHT与IFN-γ联合刺激能促进MIN6细胞凋亡,且与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interferon,IFN)为体内主要的抗病毒细胞因子,新发现的III型干扰素IFN-λ4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自发清除或治疗无效密切相关。IFN-λ4只能存在于携带IFNL4-ΔG等位基因(rs368234815)个体,它是预测HCV清除的最佳宿主因素。IFN-λ4也通过IFN-λ受体复合物传递信号,并通过激活JAK-STAT途径诱导干扰素刺激基因(IFN-stimulatedgene,ISG)的表达。IFN-λ4能诱导抗病毒活性,却同时影响了HCV的有效清除。因此,解决IFN-λ4这种看似矛盾的功能问题,可能会对HCV感染和干扰素生物学的免疫反应产生重要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8.
巨噬细胞分泌的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fibroblast growth factor-7,FGF-7)具有一定的细胞修复作用及抗炎症作用。通过PCR技术、Western-blot及ELISA实验研究分析FGF-7在巨噬细胞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avium)后的分子免疫机制。研究发现fgf-7基因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增强,并且U973巨噬细胞在感染M.avium后,其fgf-7基因与FGF-7蛋白亦表达增强,同时U973巨噬细胞上清中的细胞因子TNF-α与IFN-γ分泌量显著增加。实验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受M.avium感染后,M.avium可增强巨噬细胞fgf-7基因及其蛋白质的表达,并促进细胞因子TNF-α与IFN-γ的分泌;提示FGF-7可能与TNF-α、IFN-γ等共同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参与对M.avium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并修复损伤的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剂量HBsAg对HBV转基因小鼠其T细胞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用大剂量血源性HBsAg免疫HBV转基因小鼠,采用ELISA方法观察转基因小鼠所诱生的HBsAg特异性Th1类细胞因子的水平,ELISPOT方法检测不同免疫方案对小鼠HBsAg特异性分泌IFN-γT细胞数量的影响,同时检测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HBsAg组免疫后脾细胞产生的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HBsAg特异性分泌IFN-γT细胞及T细胞增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大剂量的HBs-Ag可以诱导乙肝转基因小鼠产生高水平Th1类细胞因子并打破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0.
探讨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对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影响及其分子机制.5种不同终浓度(125、250、500、1 000、2 000 U/mL)重组人细胞因子IFN-γ处理人膀胱癌T24细胞,分别在24、48、72 h采用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法检测T24增殖抑制率;以作用浓度为500 U/mL IFN-γ作用T24细胞,并设为实验组,未经IFN-γ处理设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T24细胞周期各阶段变化;RT-PCR检测hepaCAM(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21WAF1蛋白表达.结果表明:IFN-γ抑制T24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细胞G0/G1期比例增高(n=5,P<0.01);RT-PCR结果提示hepaCAM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提示p21WAF1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基因hepaCAM在IFN-γ对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调节中可能起作用,并可能通过上调p21WAF1蛋白表达阻滞T24细胞于G0/G1期,而抑制T24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Thl细胞因子IFN-γ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时对胃上皮细胞的作用。方法:胃上皮细胞经IFN-γ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测定表面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和Hp的黏附,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对Hp致胃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IFN-γ可诱导胃上皮细胞表达MHCR类分子,进而增加Hp的黏附。IFN-γ本身即可诱导胃上皮细胞凋亡,并可促进Hp诱导的胃上皮凋亡。结论:Thl细胞因子IFN-γ参与并加剧了Hp感染所致的胃黏膜炎症。  相似文献   

12.
作为体内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在抗病毒、细胞生长以及受伤组织修复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其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会影响机体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造成宿主血清含量的差异,进而影响肝炎病毒的感染进程与临床转归,和机体发展成肝细胞癌具有密切关系。现就以下几种重要的细胞因子的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的最新发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敲除pckA基因的结核杆菌引起的免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核杆菌pckA基因编码的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PEPCK)诱导机体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用敲除pckA基因的牛结核杆菌BCG和野生型BCG分别感染小鼠,取肝、肺、脾进行病理分析,并进行脾细胞培养,检测CD4 、CD4 /CD8 、细胞因子IFNI-γI、L-12和TNF等。用敲除pckA基因的BCG感染的小鼠比野生型BCG感染的小鼠体内产生的结核结节少且不典型,炎性程度低。野生型BCG感染的小鼠脾脏内的CD4 T细胞和CD4 /CD8 、细胞因子IFN-γ、IL-12、TNF均明显高于敲除pckA基因BCG感染的小鼠。pckA基因为结核杆菌生长所必需,其编码产物PEPCK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是一种很好的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外周血中维生素D受体的表达与Th1/Th2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IFN-γ/IL-4)的变化关系,探讨ICP发病机制。方法:选取ICP患者31例(ICP组),孕周相匹配的正常孕妇31例(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孕妇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为内参,根据相对定量公式:2-△△CT分析VD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ICP组外周血清中IFN-γ的浓度[(230.93±36.04)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8.37±25.0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血清中IL-4浓度[(9.99±3.19)pg/ml]和正常对照组[(8.58±2.43)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IFN-γ/IL-4比值(24.56±6.91)高于正常对照组(17.13±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CP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维生素D受体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VDR的表达定义为1.0,ICP组的表达量为0.4。(3)ICP组外周血中VDR的表达水平与IFN-γ浓度呈明显负相关(r=-0.833,P<0.01),与IL-4浓度无明显相关(r=-0.109,P>0.05),与IFN-γ/IL-4比值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强(r=-0.356,P=0.049<0.05)。结论:ICP患者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由Th2向Th1偏移,可能与ICP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VDR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正>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通过促进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微生物杀伤、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激活固有免疫反应。已知IFN-γ对免疫细胞的激活主要依赖于转录因子STAT1,后者结合并激活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ISGs)的转录。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许多IFN-γ的作用并不能完全被ISGs的直接效应功能解释,IFN-γ的作用是由不同信号通路的交叉调节和细胞状态重编程所介导的  相似文献   

17.
IFN—γ作用于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后Fas mR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IFN-γ能否通过上调Ct(Chlamydia trachomatis,简称Ct)感染细胞Fas mRNA的表达而调节机体对Ct感染细胞的免疫应答.应用IFN-γ作用于感染Ct(K血清型)的McCoy细胞,通过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及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选出IFN-γ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检测时间,用RT-PCR方法检测McCoy细胞Fas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1)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IFN-γ作用于Ct感染细胞28 h后细胞膜下出现大量空泡,整个细胞内充满颗粒,且随着IFN-γ作用时间延长,细胞体积变小,细胞变稀疏.(2)MTT法检测结果显示20 U/mL IFN-γ对Ct感染的McCoy细胞已产生显著的细胞毒作用,IFN-γ浓度继续增大,细胞毒作用的增大不明显.(3)RT-PCR法检测Fas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IFN-γ上调了McCoy细胞Fas mRNA的表达,Ct感染McCoy细胞没有影响Fas mRNA表达的上调.IFN-γ可能通过上调Ct感染细胞Fas mRNA的表达而调节机体对Ct感染细胞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8.
γ-干扰素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素-Eu3+标记链亲和素双抗体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技术(TRIFMA),建立新的γ-干扰素检测技术,提高γ-干扰素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用固相包被的兔多抗捕获样品中IFN-γ,以具有中和IFN-γ抗病毒活性的生物素化单抗作为二抗体,再加Eu3+标记链亲和素并荧光检测.已知不同浓度标准IFN-γ CPS值的标准曲线,判断待检样品中IFN-γ量.本方法最低检测值为0.02 μg/L,检测范围为0.02~400 μg/L,而TNF-α,IL-2和IFN-α等细胞因子无交叉反应.对基因工程IFN-γ的生产,纯化过程中定性, 定量监控以及对培养细胞上清中IFN-γ量的检测等都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介素18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白细胞介素-18(IL-18)是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IL-18能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干扰素-γ(IFN-γ)、IL-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细胞因子,增强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IL-18结构上与IL-1相似,而功能更接近IL-12,IL-18与IL-12均能诱导Th1细胞产生IFN-γ,存在协同效应,但它们的作用途径不同.IL-18在抗感染抗肿瘤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郑磊  刘再群  宋海燕 《四川动物》2012,31(3):373-377
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白介素-1α(IL-1α)、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在胚胎后期皖西白鹅中脑的表达与分布,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中央灰质层、中央白质层、室周灰质纤维层、半圆丘、峡核细胞胞质与突起阳性反应明显,其中峡核阳性反应最为明显,顶盖最不明显,且峡核大细胞部纤维着色明显;IL-1α在4种细胞因子中分布范围最广,阳性反应最强;IFN-γ与TNF-α阳性反应中,部分树突着色明显,且IFN-γ染色效果强于TNF-α;NGF-β的阳性突起与纤维较少。由结果可得,细胞因子可能是通过峡核-顶盖通路的作用,由峡核传递到顶盖;IL-1α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重要作用;IFN-γ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介质的作用强于TNF-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