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是最直接的血管内皮细胞促分裂素,它通过其受体(VEGFR)介导其活性,不同VEGF剪接体与不同类型的VEGFR结合,通过胞内信号传导,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本总结了VEGF及其受体的结构、特点、分类、分子生物学特征、二的连续及由VEGF诱导的胞内信号传导作用,并简单讨论了它们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DR)的分子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特异的血管内皮细胞促分裂素,它主要通过相应受体(KDR)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VEGF及其受体在肿瘤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通过逆转录及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成功地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扩增出编码KDR胞外VEGF结合区的DNA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2T中,获得在大肠杆菌Jm109的稳定表达.表达的不溶性融合蛋白可经碱变性法大量提取,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能特异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均有表达本文就VEGF的分子特征,VEGF受体及信号传导机制,表达调节和生物学特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 tor,简称VEGF)是一类多功能细胞因子 ,特异地作用于血管内皮受体KDR和Flt 1,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并增加微血管的渗透性[1] 。VEGF在生理和病理 ,如肿瘤血管发生、伤口愈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胚胎发育及冠心病等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天然VEGF是由两条糖蛋白链形成的二聚体。目前发现VEGF至少有 5种亚型 ,根据单体残基数不同分别为VEGF12 1,VEGF14 5,VEGF165,VEGF189和VEGF2 0 6,其中VEGF12 1和VEG…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一氧化氮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内皮细胞特异性促有丝分裂原,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及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其强大的促进新血管形成的作用使其在梗塞性血管病的基因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表明VEGF与一氧化氮9NO)间存在密切关系,NO是VEGF发挥许多重要生理作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探讨VEGF与NO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阐明VEGF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一种特异性血管、淋巴管内皮细胞调节因子,其结构与VEGF具有同源性。VEGF-C通过受体CEGFR-2和VEGFR-3发挥作用,其m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组织特点,并受多种因素的调节。VEGF-C对于胚胎发育,细胞分化、活体内外血管、淋巴管内皮细胞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功能与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类糖蛋白,以同源二聚体的形成存在,具有强烈的促内皮细胞增殖作用,促进新血管的形成,在血管再狭窄,冠脉缺血和肢体缺血等疾病中,通过加强VEGF的正性治疗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而在视网膜新血管形成,类风湿关节炎和肿瘤等疾病时,则通过抑制VEGF的负性治疗作用,减少新血管形成,抑制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不仅发挥着收缩血管和调节血压的功能,还参与炎症、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衰的发生与发展.Ang Ⅱ通过AT1受体,激活内皮细胞MAPK、NADPH和ROS、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及受体酪氨酸激酶通路产生各种生物学效应,参与内皮细胞功能调节,引发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血管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相关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在胚胎发生和创伤愈合过程中启动血管形成的一个高度特异的有丝分裂原,也是一种有效的血管通透性诱导因子,VEGF是胱氨酸结生长因子超家族的一员,它与其受体的结构细节和工能特征为设计分子拮抗剂提供了重要依据。其结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使之在缺血组织重组侧支循环,肿瘤预后,肿瘤转移乃至实施基因治疗等领域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B以前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FGF)特异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强烈地促进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在新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最近Olofsson等又...  相似文献   

11.
Tie2受体研究进展及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ie2是胚胎血管发育和肿瘤血管形成都需要的内皮细胞酪氨酸激酶受体,血管生成素(Ang)是其配体。正常成人组织中,Ang/Tie2受体水平较低,用于维持成熟的血管结构;一般癌组织中Ang/Tie2的表达较为活跃。本综述了Ang/Tie2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Ang/Tie2在血管形成中的重要调节作用,以及可溶性Tie2在治疗肿瘤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低氧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VEGF变化与PKC活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低氧培养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变化与PKC活性的关系。方法:培养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观察低氧(1%O2)培养不同时间大鼠肺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浆、膜PKC活性和培养液中VEGF水平变化;加入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后,测定低氧、常氧培养不同时间二者的变化。结果:低氧时膜PKC活性和培养液中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加入PKC抑制剂后,常氧和低  相似文献   

13.
鉴于Flt-1有肿瘤及其他由于病理血管生成而导致的多种疾病中的核心作用,本文通过PCR扩增出的VEGF受体Flt-1N端1-3个IgG样loop基因,经过基因重组实现了Flt-1在原核表达体系5X-1的融合表达。  相似文献   

14.
当组织需要氧气和养料时 ,它们释放能促进血管生长的分子。无组织特异性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 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即是其中一种。但由于不同组织对血管需求不同 ,还应存在组织特异性的血管生长因子。加利福尼亚大学的Lelouter及其同事首次发现此类分子内分泌腺衍生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endocrine gland derived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EG VEGF)。它能特异性诱导内分泌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近年来利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闭塞性血管病的成果,初步探讨了VEGF基因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高特异性的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因子。由于VEGF在循环中的半衰期短暂,它的基因治将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Zhu WZ  Han QD 《生理科学进展》1998,29(2):141-144
多种G蛋白偶联受体的均能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Gi蛋白偶联受体主要通过其βγ亚基,依赖Ras蛋白途径;在大多数哺乳类细胞中Gs蛋白偶联受体通过PKA途径抑制Ras依赖的MAPK活化,但在COS-7细胞,Gs蛋白偶联受体通过PKA途径使表达的MAPK活化;Gq蛋白偶联受体主要通过PKC途径依赖或非依赖于Ras使MAPK活化。MAPK信号途径中EGF受体,酪氨酸激酶及调节蛋白Shc等联级反应蛋白可能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近年发现的高效、特异促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 ,继而促进血管形成的一种糖蛋白[1 ] 。我们克隆了人VEGF1 6 5基因 ,构建了含人VEGF1 6 5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经肌肉直接注射该质粒对兔动脉损伤模型进行治疗 ,通过血管造影观察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1 材料与方法1.1 VEGF1 6 5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取人肝癌细胞 (SMMC linM) ,细胞数约 2× 10 7,用RNA提取试剂盒 (Promega)抽提细胞总RN…  相似文献   

19.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能够促进多种神经细胞特别是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运动神经元存活。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信号传递受体是RET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α亚基是它与RET相互作用的媒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生物学活性的发挥需要RET与受体α亚基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和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VEGF)是新近确定的一种特异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肽。最近发现正常心肌细胞可表达VEGF高血压肥大心脏恼肌VEGF及其因表达增强,但对运动性心肌肥大时的变化尚不清楚,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分和分子杂交方法,对游泳运动10周大鼠稳定期肥大心脏心肌VEGF及其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WistarKyoto(WKY)大鼠,自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