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生态失调与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生态失调与感染的关系极为密切。引起感染的微生物不一定是致病菌或病原体,微生态失调后,正常微生物群易位或易主也可以引起感染。从微生态的视角去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将会为感染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迟明  李静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6,18(3):257-257,259
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亦称微生态调整剂或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为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利用对宿主有益无害的正常微生物群成员或其促进物质制成的生态制剂。并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失调,拮抗致病菌,减少肠源性毒素产生和吸收、改善微生态平衡的作用。对急、慢性腹泻和抗生素引起的肠道失调等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而呼吸道感染可导致微生态失调。有报道,宿主的任何病理变化都可作为生态失调的微观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对正常微生物群的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主要的。为此,我们对吸烟和被动吸烟者的微生态变化及呼吸道感染患者微生态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探讨吸烟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烟及被动吸烟者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年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健康对照组与患者口咽部菌群数相比有显著差异,无论是吸烟还是不吸烟的患者菌群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吸烟不仅有害于自身健康,而且危害被动吸烟者,其对呼吸道微生态的影响都是一致的,即可导致微生态失调,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4.
人体含有大量的正常微生物群,其组成复杂、种类繁多,在机体内发挥各种生理作用,如参与机体代谢、调节免疫等。当受到某些内外源性因素的影响时,微生物群平衡可能会被打破,从而引起微生物群失调,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菌群失调与癌症、代谢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相关性,且恢复微生态平衡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正常微生物菌群与癌症、代谢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健康妇女的阴道中存在黏膜免疫系统及乳杆菌与其它微生物群的动态平衡,对维持其自净及宿主健康起重要作用。乳杆菌在阴道内具有抵抗内源性和外源性病原菌生长繁殖的作用。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乳杆菌减少而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阴道炎的发生。对于阴道炎的治疗,临床可以采用微生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微生态调节剂的应用,从而起到杀菌、修复阴道上皮和恢复阴道微生态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体是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各个器官的表面附着大量的微生物,微生物群通过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保证机体的正常营养代谢和微生态稳定。长期以来由于呼吸道的生理功能和特性,其微生物菌群的调节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自“肠-肺轴”的提出,更多学者开始致力于研究呼吸道微生态,并发现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以及支气管哮喘等的发生发展与呼吸道微生态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为进一步研究呼吸道疾病,并寻求更好的治疗方式提供新的方向和选择。本文就支气管哮喘与呼吸道微生态之间的作用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类、动物、植物)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是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学,也是新兴的边缘科学之一。微生态学侧重面是微生物所寄居的宿主,即对宿主产生的生理效应(微生态平衡)和病理效应(微生态失调)。  相似文献   

8.
熊智  王连荣  陈实 《微生物学报》2018,58(11):1916-1925
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增加了人们对肠道微生物组和表观遗传学修饰的理解,将肠道微生物组和宿主表观遗传学修饰紧密联系起来,阐明了很多疾病的发生过程如免疫、代谢、心血管疾病甚至是癌症。肠道微生物组与宿主具有相互作用,与人体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肠道微生物组的生态失调可能诱导疾病的发生并能调控宿主表观遗传学修饰。宿主表观遗传学调控和肠道微生物组(或其代谢产物)变化的相互关系在很多疾病中都有报道。因此,肠道微生物组可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标记,健康肠道微生物组的移植会逆转这种微生态失调,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本文主要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组直接调控宿主表观修饰和通过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和其他酶辅因子间接影响表观修饰,以及基于肠道微生物组调控宿主表观修饰的诊断和治疗应用等。  相似文献   

9.
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相互关系 ,微生态环境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调、以及建立生态调整和生态防治的一门新的学科。戴用可摘义齿可能引起口腔微生态环境的改变、促进菌斑的沉积 ,导致龋病和牙周病发病率增加等 ,在口腔修复学中已成为一急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本文就戴用可摘义齿的微生态学问题作一综述。1 正常口腔的微生态环境由于口腔的特殊环境 ,如有适宜的温度、湿度、营养源以及复杂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等 ,给口腔内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定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这些微生物在口腔不同部位栖息、共存 ,竞争和拮抗 ,与宿主…  相似文献   

10.
皮肤生态制剂和皮肤病的生态防治北京解放军三0四医院北京100037熊德鑫微生态学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其主要从细胞或分子水平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所栖息的宿主及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目前在胃肠道微生态失调的生态防治方面如丽珠...  相似文献   

11.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的研究已经显示,阴道存在多种微生物并具有生理和病理作用。阴道微生物群失调直接导致炎症、不孕和肿瘤等妇产科相关疾病。在检测女性上、下生殖道包括阴道、宫腔和输卵管等部位的特定微生物群时,高通量测序技术比传统的细菌培养技术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大多数宫腔微生态的研究认为乳杆菌是宫腔内的优势菌群。生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宿主细胞间相互作用,在胚胎着床和妊娠等生理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参与妇产科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统一的生殖道微生态评价标准,不仅可以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而且可以有效地评价益生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微生态学及微生态制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1977年联邦德国VOLKER RUSCH首先明确提出这门学科的定义,并在德国建立起第一个微生态学研究所。该所的主要工作是关于活菌制剂(生理性细菌治疗),如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总的来说是研究生态疗法和生态调整。1985年VOLKER RUSCH提出一个新的定义:“微生态学是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动物、植物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也可以认为是研究微生物结构和功能,及其和宿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科学技术。有研究估计,人体携带正常微生物群…  相似文献   

13.
在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微生物各类群之间形成了微生态平衡。这种平衡对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营养作用、抗病免疫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种平衡一旦失调则会使动物体出现相应的病变。因此,可以使用微生物制剂或微生物产物调整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感染微生态学的发展,尤其是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新的微生态屏障在维持宿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生态屏障包括微生物屏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和化学屏障四个部分。其中机械屏障是微生态屏障的基础,微生物屏障是微生态屏障的关键,免疫屏障是微生态屏障的核心,化学屏障是微生态屏障的有机组成部分。微生态屏障可维持宿主生境的微生态平衡,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微生态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20世纪 5 0年代初期 ,我国著名微生态学家、微生态学先驱者魏曦教授、刘秉阳教授创建了我国的微生态新学科 ,并后继由康白教授发扬光大 ,使我国微生态学蓬勃发展。人体微生态的许多基本规律都是从胃肠道微生态学研究得出的。胃肠道微生态的研究与现代医学许多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有广泛的联系 ,胃肠道正常菌群参与了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和药理过程。肠道的解剖结构与肠道的正常微生物群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常菌群实际上已成为宿主生命的必须的组成部分。微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有生命的宿主。对一定解剖部位的疾病生理、病理解剖、…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肠道和肺部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已被证明与微生态的紊乱和失调相关。肠道微生物改变可能促进肺部感染,肺部疾病也可能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而微生物群可通过“肺-肠”轴介导慢性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与肺部慢性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对微生态在肺和肠相关疾病的“肺-肠”轴相互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消化道微生态的相关研究引起广大研究者注意。研究表明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可通过对消化道微生物产生影响,继而引起消化道微生态发生改变。本文分析了PPIs引起消化道微生物变化的相关疾病及原因,发现PPIs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活性来破坏炎症反应。此外,PPIs抑制胃酸分泌,导致消化道细菌移位、细菌过度生长、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蠕动改变和肠道微生物群被破坏,致使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和继发性肠道功能失调,由此引起消化道微生态失衡。  相似文献   

18.
肠道微生物群是与宿主共生的最大的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调节宿主的内分泌、代谢、神经和免疫微环境影响人体的多种基本功能。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群对机体局部和远端免疫器官的影响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肠道微生物和肺之间的相互作用被称为“肠-肺轴”,对肺部免疫微环境稳态的维持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与哮喘、肺炎和囊性纤维化等多种肺部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将对肠道微生物群对肺部免疫微环境稳态的影响及在多种肺部疾病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为临床通过调整肠道微生物群来治疗肺部疾病和维持肺部免疫微环境稳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炎性细胞侵犯外分泌腺体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口干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伴随着干燥综合征患者口腔内微环境的改变,口腔各种微生物之间及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进而出现口腔微生态失调。口腔微生态失调与自身免疫疾病关系密切,其不仅是疾病所导致的结果,也可能是疾病进一步发展的原因。目前研究认为干燥综合征患者口腔微生态失调与唾液微环境的改变及口腔黏膜免疫受损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对口腔微生态与干燥综合征关系的新近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ndogenous retrovirus,ERV)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外源性逆转录病毒感染宿主生殖细胞,继而整合入基因组而被后代遗传下来的产物。虽然之前被认为是垃圾DNA序列,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RV不但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参与胎盘的形态发生和抑制外源性逆转录病毒的感染等,还可能与某些疾病,如肿瘤的发生相关。主要围绕人和小鼠中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就其生物学功能以及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