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地早熟禾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的品种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草地早熟禾 2 8个品种种子产量及性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2 8个品种间种子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 ,最高的品种为Balin和Monoply ,其产量达 6 4 3.4~ 6 5 0 .2kg·hm-2 ,为最低品种Elysee(90 .1kg·hm-2 )的 7.1倍 .生产性状相关分析表明 ,生殖枝数 /株、生殖枝高、花序长及小穗数 /生殖枝 4个性状为影响早熟禾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 .依据对种子产量及上述 4个性状测定值的聚类分析 ,可将 2 8个品种的种子生产性能分为极强、很强、强、中等、差和极差 6个类群 ,其中Monoply等 6品种为极强类群 ;Baronie、Balin和Sydsport、Entopper分别为很强和强类群 ;Nublue等 12品种为中等类群 ;Broadway等 4品种和Ram1、Elysee分别为差和极差类群  相似文献   

2.
小麦品种“绵阳21号”和“汉源小麦”及其^60CO-γ一代(γ1)等四个材料的干种子经N2和He-Ne激光辐照后,对L2代单株籽粒产量等43个性状分为产量性状,穗部性状、籽粒性状、生理性状、生育期性状、茎秆性状和分蘖性状等8个组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性状组间相关紧密,其中起主要关联作用的性状是单株生物产量、单株籽粒产量、叶绿素a含量、抽穗期、旗叶基角、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和有效分蘖数等。  相似文献   

3.
小麦种子活力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利用12个普通小麦品种对10个种子活力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研究,表明除正常幼苗百分率外,其余种子活力性状在品种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种子贮藏物质转换效率、电导率两个性状问及与其它性状均无显著的遗传相关,因此对他们的选择不会影响到其它性状。通径分析表明幼苗干重主要取决于种子贮藏物质转换效率、种子贮藏物质利用速率;发芽指数主要由平均发芽时间决定。电导率、发芽势、幼苗于重、种子干重、发芽指数、种子贮藏物质消耗比率6个性状表现中到高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相对遗传进展,指明通过遗传育种手段改良这些性状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应用户级水平农业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3个少数民族村寨(哈尼族大卡老寨、基诺族巴卡小寨和傣族曼那龙寨)的旱稻(Oryza sativa)品种进行收集,就旱稻品种的管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农户访谈,并基于农艺性状的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社区旱稻品种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措施。结果如下:(1)在3个调查村寨共记载收集到31个旱稻品种,多样的旱稻品种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旱稻品种农艺性状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产量性状和剑叶形态两个方面,其中巴卡小寨和大卡老寨的品种多样性均高于曼那龙寨,并且这些早稻品种中存在具优良性状的稻种资源;(3)3个少数民族村寨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民族间或不同村寨农户间自发的种子交换以及他们传统的轮作、间作耕作方式,维持和提高了旱稻品种多样性;(4)通过保护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充分利用当地民族的旱稻种植管理知识,促进民间自发的种子交换,由政府、科研机构和农户共同参与,通过示范和培训加强科学指导,是对西双版纳社区旱稻品种资源多样性进行就地保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 2 a、4个区试点和 5种基因型及其互作效应研究 ,运用混合线性模型和 MINQU E(1)法 ,对箭豌豆包括株高在内的9个农艺性状可塑性进行评价 ,揭示了年份和区试点的生态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生态环境互作效应对各农艺性状的可塑性。结果表明 ,种子产量和千粒重等性状的基因型与生态环境互作效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p <0 .0 1和 p<0 .0 0 1)。生态环境分量 (年份、区试点、年份×区试点 )对各农艺性状的可塑性贡献较大 ,同时在不同生态环境间各农艺性状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p <0 .0 5)。其中区试点分量对各农艺性状的可塑性贡献最大 ,各农艺性状在 4个区试点之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p<0 .0 1) ,肃南和天祝的 2个区试点的牧草干重和种子产量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平均值显著大于另 2个区试点。各农艺性状在不同年份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p<0 .0 1) ,2 0 0 2年各农艺性状的平均值显著优于 2 0 0 1年。牧草干重和种子产量数量性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 ,5~ 8月份的月均温对牧草干重和种子产量的影响作用较大 ,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牧草干重和种子产量的提高 ;7月份的降水量与牧草干重和种子产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品系 2 556和 2 560在进行了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稳定性评价后 ,4个区试点两年间都  相似文献   

6.
甘蔗品种主要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MMI模型双标图对国家第六轮甘蔗品种区域试验5个试点的12个甘蔗品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甘蔗区试中不同品种的产量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6个产量性状在品种间和地点间差异显著,品种与地点的互作效应差异显著;FN30、YG16蔗茎产量和含糖量高,稳定性强,属于高产、稳产性较好的品种。AMMI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甘蔗品种产量性状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和GE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7.
为选育适应青藏高原高产优质的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品种,以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区域采集的11份老芒麦种质资源为对象,以国审登记品种青牧1号和同德老芒麦为对照,进行了连续3年的种子生产性能评价,为进一步选育种用型老芒麦材料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各材料在不同年份间种子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I-1-5-13和I-1-5-19产量表现最优,平均产量达到1494.93 kg/hm2和1386.82 kg/hm2,较青牧1号老芒麦高81.49%和68.36%,较同德老芒麦高90.92%和77.11%。(2)随种植年份的增加,老芒麦种子产量呈下降变化。从种子稳产性来看,I-1-5-47和I-1-5-50两份材料3年内均表现为高产稳产,均可作为种用型老芒麦进行重点培育。(3)从各材料种子产量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单序籽粒数、种子长、小穗数、穗长和单序籽粒重与种子产量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单序籽粒数与种子产量间的正相关最大(相关系数为0.809),且其对种子产量增产的直接效应最大,可作为种用型老芒麦种子产量评价的关键性状。(4)13份材料种子产量及产量性状的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3个类群:第I类群来源于海拔较高地区,平均海拔为3696 m,其产量表现中等;第Ⅱ类群材料来源于平均海拔为3244 m的低海拔地区,其种子产量高;第Ⅲ类群材料来源于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为4392 m,其种子产量低。  相似文献   

8.
粳稻穗角与谷粒性状的相关性及谷粒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粳稻穗角小的品种产量高而品质差。谷粒性状与产量和品质都有关联。为培育产量与品质相协调的品种提供相关遗传信息, 测定了粳稻直立穗品种丙8979和弯曲穗品种C堡及其重组自交系349个株系的穗角和7个谷粒性状, 分析了穗角与谷粒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并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对7个谷粒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穗角与粒厚、长厚比和宽厚比均无显著相关, 而与千粒重、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7个谷粒性状均受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 2对主基因的作用方式因性状而异。千粒重、粒长、长厚比和宽厚比4个性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 粒宽、粒厚和长宽比3个性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  相似文献   

9.
粳稻穗角小的品种产量高而品质差。谷粒性状与产量和品质都有关联。为培育产量与品质相协调的品种提供相关遗传信息,测定了粳稻直立穗品种丙8979和弯曲穗品种C堡及其重组自交系349个株系的穗角和7个谷粒性状,分析了穗角与谷粒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7个谷粒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穗角与粒厚、长厚比和宽厚比均无显著相关,而与千粒重、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7个谷粒性状均受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2对主基因的作用方式因性状而异。千粒重、粒长、长厚比和宽厚比4个性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粒宽、粒厚和长宽比3个性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冬小麦主要推广品种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河北保定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京、冀,鲁,豫等北方小麦主产省份近年来育成的15个小麦推广品种的16种品质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可分为2大类,第1类为优质型品种,加工品质表现较好,其中豫麦34表现既优质又高产,中优9507具有突出的优良品质特性;第2类品种为高产型品种,产量高但品质性状较差,不同性状具有各自的遗传变异特点,仍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和丰富我国小麦育种材料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变异性,沉降值作为重要品质性状,遗传力较高,与大多数面粉,面团品质参数显著相关,在育种早代选择中应予重视,基于所有品种的相关分析得出产量与沉降值,粉质仪测定参数存在负相关,但以10个优质品种为材料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品质性状以及品质必状间的不利相关被打破,使对生产有利的性状得到了协调与结合改良。  相似文献   

11.
种子功能性状反映了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繁殖对策,这是植物在自然环境选择和遗传上的一种进化行为,对深入认识植物及种子对环境的长期适应性进化意义重大。本研究对中国滨海6个省市9个地区的滨海沼泽湿地(21°29′—40°57′ N)主要土著植物芦苇种子功能性状(包括种子大小、重量、结实率和产量)进行研究,分析其纬度变异规律。结果表明: 我国滨海湿地芦苇种子各功能性状在不同纬度差异显著,各功能性状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芦苇种子大小(种长、种宽、种形指数、长宽比、种子表面积)和百粒重与纬度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随着纬度升高先降后升,而种子结实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芦苇种子数量与大小间存在着权衡关系。单位面积种子产量随着纬度升高显著增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气候因素是影响不同纬度间芦苇种子功能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土壤孔隙水的pH和盐度次之。  相似文献   

12.
DTOPSIS法在草莓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本地主栽草莓(Fragaria×ananassa)品种‘丰香’和‘法兰地’为对照,应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DTOPSIS法)对11个草莓品种的产量、果实品质等11个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了适合在广西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草莓品种。其中赋予产量性状指标中的平均单株产量的权重值最大,为0.3500,赋予果实品质性状指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权重值次之,为0.1500。11个供试品种中,9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优于对照,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莓新品种‘艳丽’的综合性状最优,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Ci)及平均单株产量均为第1位;国外引进品种‘本妮西亚’综合性状较优,Ci值及平均单株产量均位于第2位;而‘斯坦勒’、‘丰香’、‘甜查理’、‘法兰地’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不适合继续引进种植。草莓新品种‘艳丽’及引入的‘本妮西亚’具有株型适中、产量高、果实硬度高、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高、抗病性强等优点,可作为良种在广西地区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太空搭载决明属牧草种子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空搭载决明属牧草6个品种种子,通过盆栽试验观测其SP1和SP2代搭载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航天搭载能提高部分决明品种种子出苗率、能改良部分决明品种的农艺性状,对决明品种的生殖生长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选用20个国内外大粒、早实、优质银杏核用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连续4a对6个产量性状指标的变异及聚类分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个品种4a平均产量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大于50%.Q型系统聚类表明,20个品种可以分成5类,日本的“岭南”和“黄金丸”为最丰产品种.不同年份不同品种归属不同类别.本研究为银杏丰产品种选育奠定了生物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紫薇品种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11个紫薇品种的17个表型分类性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薇品种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707。总体上是数量性状形态多样性指数大于质量性状,其中花色、瓣爪色2个质量性状和花径、着花数、花序长、花序宽、种子千粒重5个数量性状变异明显,其多样性指数分别大于1.2和1.4。不同紫薇品种群表型性状多样性差异明显,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红薇品种群(H'=0.838)、堇薇品种群(H'=0.823)、银薇品种群(H'=0.696)、矮生品种群(H'=0.604)、复色品种群(H'=0.573)。通过主成分分析,上述2个质量性状和5个数量性状主成分的贡献率为67.70%,包括花序长、花序宽、着花数、花色数、花色、种子千粒重、瓣爪色、叶色、小枝四棱、花香、花径等11个形态性状指标,代表了紫薇品种表型分类性状的综合特征。基于表型形态性状,111个紫薇品种可聚类为5大类群,其遗传聚类与花色及株型关系密切,4个以花色为主要分类性状的品种群总体演化趋势是:堇薇品种群→红薇品种群→银薇品种群→复色品种群。  相似文献   

16.
草莓品种经济性状的综合评判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草莓主要6个品种的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安徽发展草莓,应以宝交早生,美国6号两个品种为主;辅助以丰香和绿色种子.  相似文献   

17.
选择3个蚕豆品种,采用育苗盘技术进行蚕豆苗培育,观测分析不同品种蚕豆苗的生物产出量、营养及功效成分。结果表明:丰镇白蚕豆B3的产量性状、总酚和黄豆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3个品种的蚕豆苗基本营养成分无显著性差异,青海白蚕豆B1苗菜中NDF和染料木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收获后残留的蚕豆种子中还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具备再次发芽生长的能力,可以多茬次生长。  相似文献   

18.
加工番茄丰产品种模式化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个制酱专用型番茄品种(系)为试材,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育期性状、形态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针对新疆自治区的生态条件、栽培技术和品种资源现状,提出了制酱专用型番茄丰产品种的模式;并对丰产品种的生育期因子和形态性状进行了优化,以期为加工番茄的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inn.)种植过程中采用不同行距(25、30和35 cm)和打顶方式(分别于出苗后1、2、3和4个月打顶,以不打顶为对照),分析和比较其农艺性状(单株干质量、株高和种子千粒质量)、种子产量、总脂含量和总脂产量的差异,并据此筛选出适宜续随子的种植行距和打顶措施.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续随子各农艺性状、种子产量以及总脂含量和产量均有明显差异.随行距增大,续随子的单株干质量、株高和千粒质量总体增加、种子产量无明显差异、总脂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总脂产量则无明显变化规律;行距对续随子单株干质量、株高和总脂含量有显著影响,但对种子千粒质量、种子产量及总脂产量无明显影响.随打顶时间的推迟,续随子单株干质量逐渐提高、株高和种子千粒质量则呈波动的变化趋势、种子产量呈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但总脂含量及产量变幅不大;不打顶处理(对照)的续随子各农艺性状、种子产量以及总脂含量和产量均高于打顶处理;总体上看,打顶处理对续随子种子千粒质量、种子产量、总脂含量以及总脂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选择行距30 cm、不打顶的方法,其种子产量和总脂产量均最高,分别达到871.01和359.73 kg·hm-2.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续随子种子产量和总脂产量与种植行距无关,但与是否打顶有关;打顶增产方式不适用于续随子的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挖掘产量性状好、养分利用效率高、生态适应性广的优良花生品种,在冀中低平原和山前平原两个生态区分别测定了19个花生品种的16个生物量和养分累积量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按照主成分对应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主成分,将16个主要性状指标综合成4个主成分,可代表花生生物量和养分利用性状85%左右的原始信息量.结果表明: 不同花生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的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生态适应性将19个花生品种分为2类,生态适应性广的品种又分为产量水平和养分利用效率高、中、低3类,其中豫花9719、冀花0212-4、潍花10号、豫花15号、濮花28号和冀花10号为生态适应性广、养分利用效率高、产量水平也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