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分子物质(如多肽激素)跨毛细血管转运的机理尚不清楚,内皮细胞可能对此起重要作用。内皮细胞之间由紧密连接相连,它们形成激素向靶细胞迅速扩散的主要屏障。多肽激素由两种途径通过内皮细胞,一是经细胞间扩散;一是细胞内转运。胰岛素对肌肉和脂肪等靶组织迅速发挥作用之前,必须迅速通过内皮细胞屏障。美国Harvard 医学院的King 和Johnson 发现,胰岛素能迅速内移进入内皮细胞,几分钟即可释放,几乎不被降解。最近他们又直接测定了I-胰岛素是否能跨内皮细胞转运,得到肯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激素作用原理基本上分为两大类:激素通过细胞内受体起作用和激素通过细胞膜受体起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有关膜受体及其结合特性、膜受体信息传递的第二信使和G蛋白与信息传递等方面研究的进展。还指出,细胞内的信息传递是多途径的,不同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所通过的信息传递机制不尽相同,而同一激素与其受体结合后可能通过不只一种细胞内的信息传递机制。这些复杂的关系是激素作用千变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激素包括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靶细胞上接受激素的受体包括细胞膜受体和细胞内受体。不同的激素其受体不同,作用机制也不同。剖析相关试题混淆2类激素、2类受体、2类机制,出现科学性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生长因子是通过与细胞膜上专一性受体结合从而刺激细胞增殖的多肽分子。与众所周知的胰岛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多肽激素不同,不仅在所产生的反应,而且从分泌细胞到靶细胞的信息传递方式上都有差别。生长因子通常不以内分泌方式起作用,可能是仅通过细胞间隙的短程扩散在局部区域内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5.
神经营养因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是一类含量极少,对神经系统生命活动非常重要的、可溶性多肽因子。它们来源于靶细胞,逆向营养神经元,对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发生、发育、成  相似文献   

6.
类固醇激素受体 (SR)包括糖皮质激素受体 (GR)、孕激素受体 (PR)、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 (AR)等 ,其中以前两者的研究较多。SR主要存在于类固醇激素的靶细胞胞质和胞核中 ,当细胞外液中类固醇激素通过细胞膜进入胞质后 ,它能与胞质中SR结合 ,通过胞质和胞核中SR的穿梭 ,从而调节核基因组相关产物的转录、翻译及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 ,以发挥类固醇激素的作用。SR在细胞内有游离形式和复合物形式 ,而且存在几种不同的复合物形式 ,它们是怎样形成以及形成后如何转运到核内的 ?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1 .SR复合物的组…  相似文献   

7.
抑素(inhibin)是由卵巢颗粒细胞或睾丸支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它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亚胺环己酮(cycloheximide)是一种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强抑制剂。为了研究抑素的作用机制,作者比较了抑素(32KDa,从猪卵泡液提取)和亚胺环己酮分别对离体培养的大鼠腺垂体细胞合成与分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结果表明:(1)抑素和亚胺环己酮都能抑制腺垂体卵泡刺激素(FSH)的基础分泌及细胞内 FSH 含量(ED_(50)分别为1.0ng/ml 和22.5ng/ml),但它们都不改变黄体生成素(LH)的基础分泌及细胞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造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各种多肽分子的调控作用。其中4种集落刺激因子(CSF)最为重要,它们与其他一些细胞因子如血细胞分化因子、白细胞介素等一起相互作用从而介导造血干/祖细胞生长,增殖和向各种成熟血细胞发育分化。这些因子对其靶细胞的作用机制涉及到从细胞跨膜信号的传递(如调节 G 蛋白、PKC 活性等)到核内特异性基因转录调节等许多方面。癌基因在调节造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除了与造血生长因子作用有关以外,它们还可能起重要的直接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单克隆抗体、植物凝集素或多肽激素与细菌或植物毒素化学偶联后,可引导毒素对特异真核细胞的杀伤作用。Lorberboum—Galski 实验室曾用假单孢菌外毒素(PE)制备了杀伤特异靶细胞的制剂。PE 由三个功能区组成。功能区Ⅰ负责细胞识别作用;功能区Ⅱ负责位易,使毒素跨过质膜进入细胞;功能区Ⅲ负责蛋白质合成,延长因子2的 ADP-核糖基化,这是关系细胞存亡的关键步骤。缺失功能区Ⅰ的外毒素 PE_(40),其 ADP-核糖基化作用完好,但杀伤细胞的活性极低,因其不能识别靶细胞。将 PE_(40)与特定基因融合成嵌合基因,产生嵌合蛋白,利用特定基因产物的导向作用杀伤靶细胞。  相似文献   

10.
精液源性病毒增强因子(Semen-derived enhancer of viral infection,SEVI)是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phosphatase,PAP)位于PAP248-286的多肽片段,可增强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感染性。SEVI促进HIV感染的作用机制包括:①富含阳离子氨基酸残基的SEVI能通过静电作用降低HIV病毒颗粒与靶细胞之间的静电排斥;②SEVI在人体液中呈无序状态,利于病毒与靶细胞膜相互作用;③SEVI直接捕获HIV颗粒,提高病毒在靶细胞表面沉降速度,促进病毒与靶细胞的吸附和融合。目前已发现能抑制SEVI活性的物质包括:绿茶来源的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氨基喹啉类小分子化合物Surfen、ThT类似物BTA-EG6等,能通过阻断HIV与SEVI结合或阻止其淀粉样纤维的形成,降低SEVI的病毒感染增强作用。研究SEVI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制对防治HIV感染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细胞内物质为靶标的药物(大分子、蛋白质、多肽及核酸)只有穿透细胞膜才能进一步发挥其药效。细胞穿透多肽(穿膜肽)是由少于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肽,它们能够通过与细胞膜相互作用而穿透细胞膜这一天然屏障。穿膜肽大致分为宿主防御肽、基于信号序列的穿膜肽和富含精氨酸的穿膜肽;穿膜肽进入细胞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存在倒置微团模型、地毯式模型及打孔模型等假说。穿膜肽能够携带各种物质进入细胞的特性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就穿膜肽的种类、穿膜机制,及其在生物影像学和生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具有在结构上和功能上已经分化的器官系统的较高等生物,必须能协调在各器官或细胞之内以及在它们之间进行的生化过程,甚至在环境条件迅速变化的情况下也必须做到。在调节过程中激素起着一个重要作用;它们促进许多代谢反应和分化过程,同时它们作用的速度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有的激素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从而引起腺苷3′,5′-单磷酸酯(环化AMP)的产生而几乎立刻发挥作用,环化AMP(第二信使)又通过改变酶的活力传递激素信息到细胞内代谢。迟缓作用的激素,主要是形态发生激素,首先作用于细胞核,在核中通过基因的激活,诱导某些酶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
在正常体温条件下,甾体激素很容易进入所有细胞。在对激素敏感的细胞中,这些激素通过与胞浆内的一些可溶性大分子相结合而被保留(图1)。这些可溶性结合分子称为胞浆受体(Rc),但在体内它们确切的本质并不知道,似乎是一些由2个或更多的亚单位组成的大的蛋白质分子。一种甾体激素开始的作用包括:激素进入靶细胞,在那里它被识别,并与一种对某一个激素特异的胞浆受体结  相似文献   

14.
植物激素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激素受体是指能与植物激素专一结合,并在结合后能引起特定的激素生理生化效应的物质。受体是激素初始作用发生的位点,所以它是激素作用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动物激素方面,已经成功地证实了膜定位的多肽激素受体和细胞质、细胞核定位的甾体激素受体,并较清楚地阐明了它们的作用机制。相比之下,植物激素受体的  相似文献   

15.
有关甾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分子机制的研究,近十几年来,由于方法技术的提高和建立,有了很大的发展。Jonsen 等(1962)用高比度的~3H-雌二醇,对其在子宫、阴道等靶器官中的积聚、滞留进行了比较,证实激素能专一性地与其靶细胞结合,这在研究激素对细胞的作用方面作出了主要贡献。嗣后,有了关于雌素受体的发现。Jansen 等(1967)见到,大鼠、小牛子宫细胞质内有一种与雌素亲和性很强的蛋白,这种蛋白称为雌素受体。迄今,有关甾体激  相似文献   

16.
某些胃肠激素、胰腺激素以及脑内的激素可调制动物的摄食行为。最近发现,在下丘脑有一种胰多肽类似物——神经肽Y(NPY),可能在动物的摄食活动中起一定的调制作用。Clark等用大鼠进行了这方面的观察。它们发现向饱食大鼠的第三脑室注入2~10μg的人胰多肽(hPP)和NPY,可使动物白昼进食总量明显增加,而且NPY比hPP更有效。它可在注射后诱导所有的大鼠进食,其摄食量比注射hPP多2倍、潜伏期短,而进食时间更长。实验中还观察到NPY和hPP在给动物第二次注射后,对于增加动物单位时  相似文献   

17.
激素受体的自身抗体,能竞争性地抑制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干扰激素与受体的作用。多数激素受体的抗体是封闭型的,拮抗激素的作用,使靶细胞功能低下;另一种抗体,能“模仿”激素的作用,是激素的激动剂,使靶细胞功能亢进,这类抗体称为刺激型抗体。刺激型抗体迄今只在Graves甲亢、内分泌性突眼症和少数严重的抗胰岛素型糖尿病中发现,由于它们在内分泌学和免疫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十分重视。本文着重介绍了刺激型自身抗体的生理、生化和免疫化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杨林  杨楠 《生物工程学报》2000,16(3):403-407
198 8年 ,Yanagisawa和其同事在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上清中分离到能对离体的猪冠状动脉产生收缩作用的多肽即内皮素 (Endothelin) ,简称为ET[1] 。ET不仅具有强大的缩血管作用 ,而且是体内多种细胞的促分裂剂 ,对心血管、肾脏、呼吸、消化、神经、生殖、内分泌各系统均有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 ,在多种疾病中 ,它又作为一种致病因子参与疾病的发生 ,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ET只有与靶细胞上特异的ET受体结合 ,启动一系列细胞内信息传递系统 ,其中主要是磷酸肌醇系统 ,调节胞内钙浓度 ,才得以发挥其效应。在人…  相似文献   

19.
激素受体的自身抗体,能竞争性地抑制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干扰激素与受体的作用。多数激素受体的抗体是封闭型的,拮抗激素的作用,使靶细胞功能低下;另一种抗体,能“模仿”激素的作用,是激素的激动剂,使靶细胞功能亢进,这类抗体称为刺激型抗体。刺激型抗体迄今只在Graves甲亢、内分泌性突眼症和少数严重的抗胰岛素型糖尿病中发现,由于它们在内分泌学和免疫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十分重视。本文着重介绍了刺激型自身抗体的生理、生化和免疫化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甾体激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受体参与作用的模式。甾体激素受体的核内定位,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对于受体Domain结构的研究及其与靶基因HRE相互作用,则是近年来更深入的发展。另一方面,细胞内专一性染色质组份接受了受体携带的大部分激素信息,也成为研究甾体激素调控机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