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龙鱼化石的鳞片和骨骼碎片在过去时有报道,但鉴定并非十分可靠,因为在骨舌鱼科鱼类中这些鳞片和骨骼十分相似。首次记述了保存完美的金龙鱼化石,标本产于湖南湘乡下湾铺组和湖北松滋洋溪组,确立为骨舌鱼科金龙鱼属一新种:中华金龙鱼Scleropages sinensis sp.nov.。新种与现生金龙鱼(Scleropages)在头部骨骼、尾骨骼、各鳍的形状和位置以及具有网状鳞片等方面极为相似,因而归入该属。然而,新种在以下特征上不同于金龙鱼的现生种:鼻骨无纹饰,鼻骨上的感觉管显露于沟内,感觉管联合不经过顶骨,翼耳骨侧向加厚,眶前骨上的感觉孔大,眼眶后的眶下骨不完全覆盖前鳃盖骨上支,其宽高比例为0.75而非现生种的1–1.2,前鳃盖骨后下角变尖,鳃盖骨后下缘凹形、下端变尖,匙骨背突长大,脊椎46–48,椎体横突短小,胸鳍十分长大,上下两端的尾鳍条和内部鳍条等长。亚洲的现生种发现于各种河流和小溪中,比较喜欢水草茂盛的静水环境,一般游弋于表层水中,以鱼虾、昆虫等为食,新种中华金龙鱼也应该有相似的生长环境和食性。新种似具有性二形性,雄鱼体形略纤细,头部略大,口裂更深。中华金龙鱼化石的发现,说明金龙鱼属(Scleropages)和骨舌鱼属(Osteoglossum)在早始新世以前就已经分化,这对解释骨舌鱼类的跨洋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记述了产于广东三水盆地华涌组的金龙鱼化石新材料,定为骨舌鱼科金龙鱼属一新种:三水金龙鱼(Scleropages sanshuiensis sp. nov.)。新种在头部骨骼、尾骨骼、各鳍形状和位置以及具有网状鳞片等方面与中华金龙鱼(S. sinensis)和现生金龙鱼(Scleropages)极为相似,因而归入该属。在金龙鱼属的4个现生种和中华金龙鱼之中,三水金龙鱼和中华金龙鱼更为接近。但是,三水金龙鱼在下列特征上明显不同于中华金龙鱼:鼻骨上有纹饰,第三眶下骨略小于第四眶下骨,鳃盖骨后腹缘的内凹浅,胸鳍往后延伸到腹鳍起点,躯椎上的神经棘不愈合,椎体横突长。三水金龙鱼与现生的金龙鱼也有相似之处,如鼻骨有纹饰、椎体横突长。同样,中华金龙鱼也有与现生金龙鱼相似的地方,如第三眶下骨略大于第四眶下骨、大多数躯椎上的神经棘愈合。尚不清楚三水金龙鱼和中华金龙鱼中哪一个与现生种更接近,这两个化石种可能处于相同的进化水平。中生代骨舌鱼类主要发现于中国,始新世骨舌鱼类化石在中国的发现也在逐渐增多,金龙鱼属(Scleropages)和骨舌鱼属(Osteoglossum)的共同祖先在始新世以前可能生存于东亚,并随后扩散到澳洲和世界其他地方。华涌组的骨舌鱼类和湖北松滋洋溪组的可以直接比较,因此,本项研究支持华涌组的时代为早始新世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记述了辽宁西部九佛堂组和义县组中华弓鳍鱼一新种:辽宁中华弓鳍鱼Sinamia liaoningensis,并与该属的其他种进行了比较.新材料具有中华弓鳍鱼科的3个定义特征:单一的顶骨,三对额外肩胛骨和膜质翼耳骨短并与顶骨等长,无疑应归入该科.新种的后眶下骨较小,背鳍长大,鳞片菱形,因此,归入中华弓鳍鱼属.辽宁中华弓鳍鱼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于中华弓鳍鱼的5个已知种:体型短粗,吻骨较短,鼻骨近四方形,围眶骨较多(6),前鳃盖骨强烈弯曲,背鳍条较少(18),尾鳍条较多(16),臀鳍鳍基起点到鱼体背缘的鳞列较多(32),鳞片后缘不具锯齿,尾鳍具有纤维状的角质鳍条.  相似文献   

4.
《化石》2017,(3)
<正>金龙鱼是一种名贵的观赏鱼类,属于骨舌鱼超目骨舌鱼目骨舌鱼科。骨舌鱼类是真骨鱼中较古老的类群,现生骨舌鱼类除北美的舌齿鱼(Hiodon)以外,均分布于南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的淡水水域中,如南美的巨骨舌鱼(Arapaima)和骨舌鱼(银龙鱼,Osteoglossum),澳洲和东南亚的金龙鱼(Scleropages),非洲的异耳鱼(Heterotis)。化石骨舌鱼类基本上发现于除南极以外的世界各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月出版的《古脊椎动物学报》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江永研究员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Mark Wilson教授报道了在我国首次发现的骨舌鱼科金龙鱼属一新种:中华金龙鱼。同时,中华金龙鱼的生态复原图作为当期的封面故事予以展示。发现于湖南湘乡的中华金龙鱼化石,是骨舌鱼科金龙鱼属的一个新种,生活时代为早始新世,距今5000万年。化石标本保存得非常完好,既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黄线狭鳕骨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记述黄线狭鳕骨骼系统的结构,有以下特点:鼻骨发达,背面形成一深沟;额骨,翼耳骨,前鳃盖骨和围眶骨有发达的感觉管;额骨上有囟门,泪骨很发达,耳石特大;下鳃盖骨特别肥厚,后匙骨上端亦很肥厚,呈槌状。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黄线狭鳕骨骼系统的结构。有以下特点:鼻骨发达,背面形成一深沟;额骨、翼耳骨、前鳃盖骨和围眶骨有发达的感觉管;额骨上有囱门;泪骨很发达;耳石特大;下鳃盖骨特别肥厚;后匙骨上端亦很肥厚,呈槌状。  相似文献   

8.
大口黑鲈和尖吻鲈骨骼系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口黑鲈和尖吻鲈的骨骼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从整体看 ,大口黑鲈的脑颅较宽 ,吻短钝 ,眼后头部短 ;尖吻鲈的脑颅狭窄 ,吻部尖长而突出 ,眼后头部较长。各部分的骨骼特征 :大口黑鲈脑颅的中筛骨、侧筛骨、额骨、上枕骨、上耳骨、翼耳骨和围眶骨等与尖吻鲈有明显的区别 ;大口黑鲈咽颅中的前颌骨、齿骨、中翼骨、鳃盖骨骼、角舌骨、尾舌骨、下咽骨等与尖吻鲈又有显著的差异 ;大口黑鲈附属骨骼中的肩带骨、腰带骨、脊椎骨等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差异和不同可作为科间或属间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9.
1955年冬,河北昌黎泥炭中发现了两块乌鳢(Ophicephalus argus Cantor)化石。在同一地层中还有四不象鹿和赤鹿等哺乳类化石。所发现的两块化石,代表两个不同个体的鳃盖骨。鳃盖骨略呈等边三角形。外侧的放射肋纹及生长线,因有原先复盖在上面的鳞片的印痕,故显示不清。内侧的关节窝较大,略呈椭圆形。鳃盖上的鳞片彼此复盖形成不规则的五边形。  相似文献   

10.
谭锴  王曦  卢立伍 《古生物学报》2015,54(2):174-183
本文记述的标本采自宁夏中卫晚石炭世土坡组下部,属于个体较小的扁体鱼类,身长与身高近相等,约3cm。眼眶大,眶下感觉管明显。鳃盖骨大致呈长条形,下鳃盖骨大小与鳃盖骨相近,前鳃盖骨呈椭圆状,匙骨强壮。锁骨保存于匙骨前上部。背、腹棘鳞发育。胸鳍小,腹鳍没有保存。背鳍中等长,臀鳍与背鳍等长,均起点位于身体最高点后。尾鳍呈外形对称的歪型尾。全身覆盖长条形鳞,胸鳍下方具有一枚异常大型的鳞片。经过与北美、澳洲以及中国浙江的扁体鱼类标本对比,发现其间有明显差异,应为一新属新种——小型宁夏扁体鱼(Ningxiaplatysomus parvus gen.et sp.nov.),归于扁体鱼亚目,科不定。  相似文献   

11.
记河北省后城组新发现之小型兽脚类足迹(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十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中国东北侏罗纪—白垩纪界线附近地层中的小型兽脚类恐龙足迹,虽然这些遗迹化石比辽宁省义县组带羽毛的恐龙及其他实体化石逊色了许多。本文记述了河北省承德南双庙后城组(土城子组)最下部河流相沉积中发现的一组兽脚类恐龙足迹。南双庙足迹具有三趾,趾粗大,其形态与美国下侏罗统经典的"brontozoid"足迹(Gral- lator,Anchisauripus和Eubrontes)相符。虽然许多产自辽宁土城子组中基本同时的brontozoid足迹被鉴定为小型的跷脚龙足迹属(Grallator),但南双庙足迹更大一些(全长可达28.8 cm),可能应该归入安琪龙足迹属(Anchisauripus)。南双庙足迹很可能是一群小型兽脚类行走而产生。在辽宁义县组的兽脚类恐龙中,最可能留下这类足迹的是小型的窃蛋龙类——尾羽龙(Caudipteryx)。不过这个解释还很勉强,因为这些足迹缺乏鉴定性特征,而且河北的后城组与辽宁的义县组之间还有一定的时间及地理间隔。  相似文献   

12.
贵州剑河寒武纪杷榔组辣子寨剖面含有丰度较高的古蠕虫类化石。化石鉴定为Wronascolex geyiensis, 主要保存在三个层位。在对三个层位的岩石、沉积特征、化石成因及埋藏特征探讨分析后, 证实W. geyiensis化石保存于快速的沉积事件导致的浊流沉积层内, 而化石埋藏的完美程度受到成岩过程中埋藏位置、沉积物中矿物结晶和充填方式的影响, 这些后期的成岩、成矿作用对先期形成的化石精细结构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破坏作用。本文通过对W. geyiensis化石体上黏土矿物、草莓状黄铁矿、自形–半自形黄铁矿的成因分析后, 获得最适合保存软躯体化石的环境应该为缺氧且生物体与孔隙水中的硫酸盐无接触的原地和近原地埋藏条件。  相似文献   

13.
山西柳林孙家沟组锯齿龙类新材料及其分类学意义(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产自山西柳林县薛村镇附近上二叠统孙家沟组的锯齿龙类新材料,包括两个单独的上颌齿和一个保存有牙齿的不完整齿骨。这两颗上颌齿与柳林黄河龙(Huanghesaurus liulinensis)正型标本来自同一地点同一层位且大小相当,由于同一地点没发现过其他的锯齿龙类,推测它们是同种甚至可能是同一个体而且应归入黄河龙;然而在形态特征上这两颗牙齿与矮小三川龙(Sanchuansaurus pygmaeus)正型标本上的牙齿完全相同,可以归入三川龙。新发现的齿骨与矮小三川龙和薛村山西龙(Shansisaurus xuecunensis)正型标本产自同一地点,层位与三川龙相同,低于山西龙的层位,推测很可能也属于三川龙,但是也不排除属于山西龙的可能性;在形态特征上与黄河龙正型标本在齿骨及其下颌齿的形态特征上未见明显差异,可以归入黄河龙。由于柳林黄河龙与薛村山西龙头后骨骼特征也基本一致,认为柳林薛村仅有一个属种的锯齿龙,矮小三川龙和柳林黄河龙应为薛村山西龙的晚出同义名。  相似文献   

14.
近几十年,华北的二马营组上部地层以产出中国肯氏兽-山西鳄四足动物化石组合而闻名.最近在山西临县白道峪于上覆的铜川组一段发现了中国肯氏兽.本文描述了同一地点同一层位产出的主龙型类化石,包括一具山西鳄的部分骨架以及一些可以归入suchian的主龙类.它们是铜川组一段首次记述的主龙型类.最有鉴定特征的suchian材料包括一个大的髂骨以及一个小的、形状很奇特的、可能是跟骨的骨骼.髂骨可能可以归入一个奇异的波波龙类(poposauroid).因为中国肯氏兽与山西鳄同时出现在白道峪,表明中国肯氏兽-山西鳄组合可以向上延伸到铜川组一段.髂骨与跟骨大小悬殊,可能代表两个从未在中国肯氏兽-山西鳄组合报道过的物种.白道峪发现了特化的波波龙类,支持了波波龙类在中三叠世大量分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报道和描述了一件平额象左侧M3化石.新材料产自Nangal村附近火山灰层之下的泥岩层,该火山灰是出露于查谟-克什米尔桑巴地区Barakhetar上西瓦立克亚群Nagrota组中年龄为2.48 Ma的火山灰层的延伸.根据齿板数,臼齿长和宽,齿冠长、宽和高,釉质和齿质厚度,齿板长和宽,齿脊频率,冠高指数以及白垩质厚度等齿冠形态参数,暂时将之归为Elephas cf.E.planifrons.新材料的发现将该种的分布上限从2.6 Ma提高到2.48 Ma.  相似文献   

16.
记述了河北省赤城县落凤沟化石点163个窄足龙足迹(Therangospodus isp.)。当该地区洪水泛滥时,同样的造迹者留下了5个游泳迹。一个异常大的足迹和一道疑似尾迹被归入巨齿龙足迹(Megalosauripus isp.)。土城子组7个主要足迹化石点表明,兽脚类的似鹬龙足迹型(Grallator morphotype)占据主导地位,这些足迹型的大小在各个足迹化石点都有着特定的范围。如果这些大小不同的足迹属于同一种造迹者,则暗示着同年龄的成员在特定年龄时会共同栖息在一起,在动物行为学上类似现生的一些蜥蜴和短吻鳄;如果这些足迹由不同的造迹者组成,则暗示着不同大小的种(主要表现在小型动物)可能拥有自己的领地,并特意避免与其他动物(特别是大型动物)相接触,在动物行为学上类似现生的肉食性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17.
主要采用形态学与比较解剖学的方法,对采自云南曲靖地区下泥盆统西山村组中的1件盔甲鱼类标本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研究,建立了多鳃鱼类四营鱼属1新种:宽棘四营鱼(Siyingia perlatuspinosa sp.nov.),并据此修订了四营鱼属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分支系统学对多鳃鱼类属一级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重新分析与探讨,确定了四营鱼在多鳃鱼类中的系统发育位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四营鱼(Siyingia)与多鳃鱼(Polybranchiaspis)亲缘关系最近,二者形成了一个单系类群,与宽甲鱼(Laxaspis)+坝鱼(Damaspis)组成的单系类群互为姊妹群。宽棘四营鱼的发现不仅拓宽了四营鱼在华南的时空分布范围,而且丰富了多鳃鱼类的多样性,并为多鳃鱼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化石新证据。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在内蒙古二连盆地新采集的保存较完好的冠齿兽类化石。基于牙齿特征的比较认为:Eudinoceras kholobolchiensis Osborn&Granger,1931、E.obailiensis Gabunia,1961、Metacoryphodon luminis Chow&Qi,1982和M.?minorQi,1987的个体大小、上前臼齿前尖V形脊角度、原尖前后棱发育程度、上下臼齿脊形化程度和尖脊形状及位置等特征与E.mongoliensisOsborn,1924一致,应视为后者的次主观异名;M.xintaiensisChow&Qi,1982应归入Eudinoceras属,变更为E.xintaiensis;Metacoryphodon为无效命名,应予废除。厘定后的Eudinoceras属共含有6个有效种:E.zhichengensis Lei etal., 1987、E.youngiXu,1980、E.xintaiensis Chow&Qi,1982、E.mongoliensis Osborn,1924、E.crassum Tong&Tang,1977和E.sishuiensis Wang,1994。修订了Eudinoceras属和E.mongoliensis种的齿列特征。将二连盆地冠齿兽类化石的产出层位对应至该盆地重新厘定的地层框架中,E.mongoliensis集中在阿山头组,能确定的最早出现层位为阿山头组底部的AS-1层,最晚出现层位为阿山头组上部的AS-5层,其时代为早始新世中期,约为53~49Ma。  相似文献   

19.
记述了2012年在山西柳林三交二马营组上部采集的一个兽头类下颌标本,将其命名为幻阔齿兽三交种(Nothogomphodon sanjiaoensis sp.nov.)。新种以下列特征区别于属型种N.danilovi:齿骨下缘起伏,犬齿基部卵圆形,犬齿与第一犬后齿间有显著间隙,犬后齿后缘无辅助齿尖。幻阔齿兽以其特殊的犬后齿形态与具裂齿的基干犬齿兽相似,它也是已知的唯一一类具有这种复杂裂齿齿系的兽头类。将俄罗斯的引鳄动物群与中国的肯氏兽-山西鳄组合带进行比较发现,幻阔齿兽是二者唯一共有的属,而中国的二马营组与克拉玛依组却没有共享的属。  相似文献   

20.
Modern debate regarding the extinction of non-avian dinosaurs was ignited by the publication of the Cretaceous-Tertiary (K-T) asteroid impact theory and has seen 30 years of dispute over the position of the stratigraphically youngest in situ dinosaur. A zone devoid of dinosaur fossils reported from the last 3 m of the Upper Cretaceous, coined the '3 m gap', has helped drive controversy. Here, we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the stratigraphically youngest in situ dinosaur specimen: a ceratopsian brow horn found in a poorly rooted, silty, mudstone floodplain deposit located no more than 13 cm below the palynologically defined boundary. The K-T boundary is identified using three criteria: (i) decrease in Cretaceous palynomorphs without subsequent recovery, (ii) the existence of a 'fern spike', and (iii) correlation to a nearby stratigraphic section where primary extraterrestrial impact markers are present (e.g. iridium anomaly, spherules, shocked quartz). The in situ specimen demonstrates that a gap devoid of non-avian dinosaur fossils does not exist and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non-avian dinosaurs were extinct prior to the K-T boundary impact ev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