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宝天曼落叶阔叶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71,自引:9,他引:62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宝天曼落叶阔叶林14种主要乔木和22种主要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种间联结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乔木层主要优势种锐齿栎和漆树的Levins和Hurlbert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8.527、7.488和0.889、0.680,灌木层主要优势种哥兰叶、山葡萄和胡枝子的Levins和Hurlbert生态位宽度分别为18.964、14.479、13.251和0.908、0.799、0.785.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间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  相似文献   

2.
退耕地人工植物群落根系生态位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根系生态位研究是全面掌握植物群落特性、种间搭配以及生态功能的重要科学问题。其测度方式、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内容,对于合理指导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十分必要。将植物群落根系视为“标准地”,分布于每个土体层次的每个径级根系视为“植物种”。根量、根长、根数作为“植物种”的观测变量,仿照群落生态学方法,提出了一种综合计算根系生态位指数的方法。即将整个研究区域作为一个系统.将这一系统中所有植物群落。统一选用指标最大值。在纵向(即相对于指标维的不同指标)用上限效果测度公式统一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在横向(土层、径级间。简称层径级)进行合并运算,得出层径级根系参数,这一参数定义为层径级根系生态位指数;而将某一群落各层径级生态位指数之和,定义为植物群落根系生态位指数。从而使区域内所有植物群落间具有可比性。使用这一方法,对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科技试验县——青海省大通县退耕地人工植物群落根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系生态位垂直空间分布大多数为典型的表层聚积型,表土层0~20cm根系生态位指数明显高于其它层次。植物群落根系比单一种群或纯林根系具有更高的生态位指数。根系生态位径级分布包括J型、反J型、S型和U型。J型多为粗根一深根型植物群落根系,反J型为细根一浅根型植物群落根系,S型和U型为上述2种类型之间的过渡型。根系生态位指数与植物群落地上部分鲜重生物量、根系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退耕地植物群落根系的生态位指数较为接近天然植被,明显高于农作物根系。青海云杉 中国沙棘、中国沙棘、青海云杉等3种植物配置模式更有利于退耕地植物根系生态位的恢复。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有效增加根系生态位、提高根系多方面功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秦岭山地天然油松群落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研究方法,对秦岭山地天然油松群落内20种主要乔木及26种主要灌木的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锐齿槲栎、华山松、漆树为乔木层的优势种群,而榛子、卫矛、忍冬、荚蒾为灌木层的优势种群。(2)乔木层中上述优势种群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构成了该群落的主体;灌木层中荚蒾、胡颓子、卫矛、榛子等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3)乔木层主要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相对较少,其中冬瓜杨-尖叶四照花、盐肤木-山杨、小叶杨-白桦、小叶杨-少脉椴等种对生态位重叠值较高;灌木层主要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多,其中卫矛-陕西卫矛、绣线菊-忍冬、粉背黄栌-黑刺菝葜、高山杜鹃-中华柳等种对生态位重叠较高。(4)群落内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较大,与其他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高,但生态位重叠与生态位宽度之间没有绝对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83—1991年获得的退化羊草草原恢复演替过程的野外调查资料,通过对种的重要值,群落的生态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的计算分析,研究了在退化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组成及其群落学作用、种的饱合度、层片结构、生产能力以及群落综合特征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态网络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妍  郑宏媚  陆韩静 《生态学报》2017,37(12):4258-4267
自生态网络分析方法提出40多年来,其理论发展和应用实践不断拓展,但直至21世纪才不断引入到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中,用以分析城市内部多个主体和多种生态流构成的关联网络。目前,城市生态网络分析集中于生态网络分析方法与指标的拓展及多尺度的应用研究,而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又形成了上升性分析和环境元分析两大分支,多尺度应用涵盖了城市镶嵌的区域背景尺度和城市内部产业部门之间的细节尺度。然而,当前研究仍存在着多尺度融合、多种生态网络分析方法集成不足等问题,这限制了城市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未来城市生态网络分析研究集中于如下3点:(1)开展多尺度城市生态网络分析,包括城市群-城市-园区/社区等,构建多级嵌套生态网络模型;(2)集成上升性与环境元分析方法,提出由外在表征到内在过程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模式及模拟方法;(3)强调自然节点在城市生态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社会经济节点与自然节点并重的生态网络模型,并强调构建多精度的生态网络模型服务于不同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6.
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形成机理的思考   总被引:247,自引:3,他引:244  
孔繁翔  高光 《生态学报》2005,25(3):589-595
湖泊富营养化依然是我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研究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 ,对于科学预测湖泊中蓝藻水华的产生 ,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为探索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形成机理 ,综述了目前对我国大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成因研究现状和对水华形成机理的一般认识。分析了导致蓝藻水华形成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等主要环境因素 ,论述了蓝藻 ,尤其是微囊藻成为水华优势种的可能原因。认为对水华的形成需要全面认识 ,营养盐浓度的升高可能仅是蓝藻水华形成、且人们可以加以控制的因素之一 ;在探索水华成因时 ,不能仅仅局限于夏季蓝藻水华发生时环境特征的研究与观察 ,而应该提前关注蓝藻的越冬生理生态特征、春季复苏的生态诱导因子及其阈值以及在复苏后 ,蓝藻如何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群体 ,并逐步成为湖泊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乃至形成水华的过程。并需要对蓝藻越冬的生存对策、蓝藻群体的形成的条件、蓝藻在春季复苏的触发条件及其生态阈值、以及蓝藻在与其它藻类种群竞争中取胜的生理生化特征有足够的认识。蓝藻水华的“暴发”是表观现象 ,其前提还是藻类一定的生物量 ,且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根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野外对水华形成过程的原位观测  相似文献   

7.
黄龙山林区封育天然油松群落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选择黄土高原气候交错带的典型地段,将封育年限作为一维资源状态,以物种的重要值作为资源位上的表征特征,对6个封育年限内的油松群落乔木层、灌木层的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数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窄,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生态位宽度排序与其重要值排序并非一致;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为普遍,这些结果与群落封育过程中物种对光等生态因子要求不同直接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天然林封育过程中种群的生态适应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基于群落调查数据,以样地代表多种资源的综合状态,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的计测指标,利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Schoener生态位相似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对洮河自然保护区大峪沟林区的紫果云杉群落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紫果云杉群落乔木层共有树种8种,隶属于4科6属,紫果云杉占绝对优势,岷江冷杉为次优势种;灌木层共有植物50种,隶属于16科25属,忍冬科的蓝靛果、葱皮忍冬和唐古特忍冬等以及蔷薇科的峨眉蔷薇和银露梅等构成了灌木层的主体,紫果云杉幼苗优势不明显,但生态位宽度最大。本研究表明,生态位宽度受物种生态特性及其分布和生境共同影响,重要值大的物种生态位宽度一般较大,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之间生态位相似性和重叠性一般较大,并与其它物种重叠的概率高、重叠程度大,生态位宽度小的物种集中出现时也会出现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同科或同属的物种间常有较大生态位相似和重叠。生态位宽度反映着种群的扩散潜力,生态位相似反映着群落的稳定性,生态位重叠反映着物种间存在或潜在的竞争程度。紫果云杉在乔、灌木层均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生态适应性最强,群落结构稳定,具有进一步扩散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生态位特征是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重要基础。为了解珍稀濒危植物四药门花(Loropetalum subcordatum)的生态位特征,采用记名计数样方法对集中分布于贵州茂兰的四药门花群落进行调查;以物种的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算的资源状态指标,应用Levins生态位宽度(Bi)、Shannon生态位宽度(Bs)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对贵州茂兰四药门花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主要物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使用物种-生态位矩阵进行Bray-Curtis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四药门花的生态位宽度Bi和Bs乔木层为4.32和1.53、灌木层为3.95和1.49、草本层为4.55和1.56,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资源利用能力;Bray-Curtis聚类显示其与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ensis)、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九里香(Murraya exotica)生态位宽度最相似;2)四药门花与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66~0.97、0.55~0.99、0.51~0.96,其中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中的落叶物种的重叠值分别为0.75~0.88、0.82、0.51~0.80,说明四药门花与落叶物种之间可能存在对资源需求的互补性;3)与常绿物种(尤其是灌木层)的潜在竞争关系可能是四药门花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具有多元生态服务,探索草原生态价值核算方法对于草原保护修复与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草原生态价值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估框架和准确的核算方法。定位于北方草原,以内蒙古天然草原为典型案例区,提出了“支持-供给-调节-文化”服务价值四类共计19项的草原生态价值评估体系,基于地面采样、野外观测、遥感解译、模型模拟和统计等多源数据,在像元尺度上核算了2000—2020年草原生态价值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和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20年来内蒙古草原生态价值多年均值为17640.60亿元/a,约为自治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8607.23亿元/a)的2.05倍,每公顷草原提供的生态价值为2.34万元/hm2,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其中,草原调节服务价值最高,多年均值6676.44亿元/a,占比53.68%;其次为草原支持服务价值,多年均值为6293.96亿元/a,占比35.13%;草原供给和文化服务价值多年均值分别为3796.27亿元/a(6.24%)和873.93亿元/a(4.95%)。从具体指标来看,防...  相似文献   

11.
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对武陵山大木山自然保护区红豆杉群落内13个优势乔木种群的种间关联(或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对13个优势乔木种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豆杉种群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红豆杉与其他物种生态特性差异较大,生态位重叠值较低;群落内各种群间关系的相对独立性较弱,红豆杉种群与其他物种大多呈正相关关系。生态位宽度值大的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一般较大;生态位重叠值较大的物种对,其种间联结一般也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Using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e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 of 13 species in different communities in Wuling Damu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niche breadth and niche overlap of 13 speci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tilization ability of resources of Taxus chinensis community was relatively stronger, and the value of niche breadth was relatively larger. Comparing with other species, Taxus chinensis had a difference on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alue of niche overlap was relatively smaller. Besides, the independence between each population was relatively weaker, and the Taxus chinensis community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other species. The species, which had a larger value of niche breadth, had a larger value of niche overlap. Moreover, the species, which had a larger value of niche overlap, showed a great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interspecific ssociation.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地面藓类植物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上海市市区和西部郊区主要公园,以及吴泾化工厂和吴淞化工厂,共设立22个样点,调查发现共有7种地面藓类植物.根据Levins公式计算了7种藓类植物的生态位宽度.结果表明,藓类植物种数与生态位宽度符合:N=0.344×e-0.0377B,R=0.9684.大部分地面藓类植物生态位宽度很窄,68%种类生态位宽度小于0.1,因而在苔藓植物保护中应特别注意对小生境的保护.运用王刚的生态位重叠公式计测了其中重要值大于0.1的39种主要藓类植物的生态位重叠值,应用主坐标排序法和最小生成树法对它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这39种藓类植物可被分成5个生态类群,与生境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Niche width and niche overlap: a method based on type-2 fuzzy set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omplicated ecosystems and the high non-linearity of evolution has made biology more adaptable to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environment demands a dynamic definition of niche and its measuremen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odel of niche with dynamic character based on the “broad band” effect in type-2 fuzzy sets. The niche in this definition is an interval in each ecological dimension which is dynamic in character and depends on the actual environment. We also give formulas for niche width and niche overlap. We compute the niche width and overlap for plants and animals and then compare these results with previous results. The results for niche width in this paper reflect the diversity of resources used by species or communities. The results for niche overlap demonstrate overlap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results are, moreover, intervals, which could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The model in this paper could therefore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state of every resource comprehensively, reflect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pecies and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5.
崇明东滩冬季水鸟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依据2003年冬季对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越冬水鸟的种类、数量、生境类型分布的最新调查数据,以及上海农林局10年来积累的越冬水鸟食性与形态的数据,采取聚类分析方法对崇明东滩冬季鸟类的群落生态进行研究,从鸟类的取食空间生态位、食性生态位以及形态生态位三个维度确认其生态资源分配状况,并由此确认了占据优势种群地位的鸟类在不同生态位维度上的分离是群落结构处于稳定状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Yu CX  Yang G  Li D  Zhou F 《动物学研究》2011,32(5):549-555
桂西南喀斯特地区位于中国广西的西南部,属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通过自2003年以来,对该地区雉类进行的调查,共记录到7种雉类,分别是中华鹧鸪(Francolinus pintadeanus)、褐胸山鹧鸪(Arborophila brunneopectus)、棕胸竹鸡(Bambusicola fytchii)、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原鸡(Gallus gall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和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对该地区雉类的生态分布状况及栖息地的植被类型和坡位等空间生态位进行分析和比较的结果表明,原鸡的综合生态位最宽,灰胸竹鸡第二,最窄为中华鹧鸪。综合生态位重叠值最大的是中华鹧鸪--环颈雉和灰胸竹鸡--原鸡。分布范围狭窄、种群数量相对较少及生态适应性较低的褐胸山鹧鸪应该是该地区最易受到威胁的种类。  相似文献   

17.
戴云山罗浮栲林主要乔木树种营养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生态位空间分割,应用多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分析戴云山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群落主要乔木树种在不同资源空间中的营养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各物种在不同资源空间的营养利用情况存在差异。同一物种不同龄级生态位宽度不同,同一龄级不同物种生态位宽度也存在差异。罗浮栲天然林主要种群生态位重叠值介于0.2~0.3的有33对,占27.5%;大于0.3的有51对,占42.5%,群落中优势种种群生态位具有较大程度重叠,对资源的利用能力相似且竞争格局明显。乔木层中,个体多度分布较大的罗浮栲与其它树种生态位重叠在0.042~0.424,罗浮栲与其它物种在资源利用上所受到的竞争相对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种群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按照经典的分层频度分析,罗浮栲种群属于典型的衰退种,与群落演替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长苞铁杉林林隙主要树种生态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林隙前、中、后期3个发育阶段的各个林隙为一维资源位状态,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Levins指数及生态位重叠公式,计算林隙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树种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前期生态位宽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长苞铁杉、米槠、木荷、甜槠、深山含笑、香桂、青冈、猴头杜鹃、山矾、细叶青冈;中期的为:米槠、木荷、长苞铁杉、香桂、深山含笑、山矾、甜槠、猴头杜鹃、青冈、细叶青冈;后期的为:米槠、木荷、长苞铁杉、青冈、山矾、香桂、深山含笑、细叶青冈、甜槠、猴头杜鹃;林隙发育的不同时期主要树种生态位重叠值均较大,但随着林隙的不断发育,主要树种间生态位重叠值有减小的趋势;长苞铁杉在林隙发育的不同阶段与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有较小的生态位重叠值,而与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值。  相似文献   

19.
三种嵩草群落中若干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Levins和Pianka公式,在多维生态因子梯度上测定了海北地区高寒草甸三种嵩草(Kobresia)群落中若干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三种嵩草群落中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都较大,其中小嵩草(K,pygmaea)在土壤水势、光照强度和坡向等三维因子上的生态位宽度分别是0.918、0.896和0.910;矮嵩草(K.humilis)和藏嵩草(K.tibetica)在土壤水势维上的生态位宽度分别是0.875和0.866;植物种如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则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亦较高;植物种对间若有相似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生态位重叠有降低的趋势;小嵩草和矮嵩草在三维上的重叠值分别是0.671、0.719和0.686;某些杂类草与优质牧草之间存有较大的重叠,这主要与长期过度放牧、优良牧草受到抑制以及生境退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科尔沁沙地差巴嘎蒿种群生态位适宜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生长在科尔沁沙地的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类型沙地上的综合活力指数和生态位适宜度进行计算,主要结论如下:1)在生长旺季,差巴嘎蒿种群综合活力指数随着沙地的固定显著下降。2)在同一生长季内,综合生态位适宜度表现为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水分生态位适宜度表现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土壤水分的限制土层深度也有所不同:7月各类型沙地均为15~30 cm土层;8月随着雨水的下渗,限制土层也有所加深,为45~60 cm土层;9月除流动沙地为15~30 cm外,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均为30~45 cm。3)在同一生长季内的不同生境上种群的限制因子(NFmin)不同:在流动沙地上为土壤有机质,而在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上为土壤含水量,且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水分的配置关系直接影响综合生态位适宜度值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二者的比值可直接反映有机质对植物细根的有效性,同时种群通过调节细根生长状况来适应限制因子间的配置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