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40例给予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B组24例单用曲美布汀治疗,C组19例单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疗程4周后,观察各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A、B、C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5.0%和68.4%,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疗效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中A组和B组出现不良反应,C组未发现不良反应,但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达到了满意的疗效,两药联合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用曲美布汀或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方法选取F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予以莫沙必利片5 mg,3次/d,连用8周。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 mg,3次/d,连用8周。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外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治疗后随访6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χ2=4.1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2例和4例,症状较轻,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复发5例(12.5%)和13例(32.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9,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FD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并能明显降低其复发率,具有预防病情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者静脉血进行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计数、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的检测,并对治疗效果和胃肠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计数、淀粉酶、脂肪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胃肠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降低患者的血液指标,增强肠道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匹维溴胺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与单剂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 84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4 4例 ,应用匹维溴胺 5 0mg ,po ,tid加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 2 0mg ,po ,tid。对照组 4 0例 ,应用单剂匹维溴胺 5 0mg,po ,tid ,疗程均为 4w。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8% ,对照组为 80 % (P <0 0 5 ) ,治疗组对缓解腹痛、腹胀、腹泻、便秘、黏液便优于对照组。结论 :匹维溴胺和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系统性地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国内外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随机对照研究和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检索时间至2022年6月,筛选所检索文献,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系统地检索文献,本研究共纳入16项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共计1 415例儿童,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2.58,95%CI(2.03,3.28),I2=10%,P<0.000 1];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OR=5.80,95%CI(3.80,8.85),I2=0%,P<0.000 1]。结论 Meta分析评价现有文献结果表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与常规治疗措施相比,能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糖尿病性腹泻(DD)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86例D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调整、控制血糖和胃肠解痉药等基础治疗。观察组予以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mg,3次/d,温开水送服)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200mg,3次/d,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用的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用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比较其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较前增加,肠杆菌、肠球菌和酵母菌数量较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74%)较对照组(78.95%)更佳(χ2=4.15,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3例,对照组发生1例,症状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DD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佳,能有效缓解其腹泻症状,作用机制与其能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消食导滞汤联合益生菌治疗食积气滞型小儿便秘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88例食积气滞型小儿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试验组采用消食导滞汤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激素及胃肠道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散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2月,收集国内外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散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non-RCT),纳入文献时间从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进一步提取纳入研究的资料并评价其方法学质量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文献无RCT研究,纳入9个前瞻性non-RCT研究,合计673例患者,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散)345例,对照组3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4.81,95%CI=(2.32,9.97),P0.0001];治疗组儿童功能性便秘复发率低于对照组[OR=0.19,95%CI(0.05,0.68),P=0.01]。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散与常规治疗药物联用可以提高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总体疗效,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贝飞达)治疗婴儿支气管肺炎并症状性腹泻的疗效。方法156例婴儿支气管肺炎并症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2例按支气管肺炎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84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2%,显著高于对照组(58.3%),2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0.7,P〈0.01)。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婴儿支气管肺炎并症状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及sIg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低脂饮食和止泻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 mg,3次/d,连用4周。对照组除不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外余治疗基本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和sIgA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较前明显上升,肠杆菌和肠球菌较前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肠道sIgA水平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上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31,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疗效确切,能调节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从而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肠道免疫力,改善和保护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验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肠道微生物群分布的影响。方法病人分为三联疗法根除组(A组)和三联疗法根除+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用组(B组)。治疗14天后对病人治疗效果进行多方面评估。收集治疗后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qPCR分析,检测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乳杆菌、双歧杆菌及嗜热链球菌的数量。结果120例患者中有112例按方案完成治疗,完成率为93.3%。A组患者中失访2例,不耐受5例,治疗完成率为88.3%;B组患者中失访3例,不耐受4例,治疗完成率为88.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并提高了三联疗法根除的治愈率。A组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组;然而B组粪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嗜热链球菌表达高于A组。结论益生菌的使用对提高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收集整理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并分析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降钙素原下降及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治疗前后降钙素原降低及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加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用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促进肠道免疫功能恢复,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白介素(IL)-6、8和10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88例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酌情予以柳氮磺胺吡啶、5-氨基水杨酸和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mg/次,3次/d,连用8周。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外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8和10水平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6、8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或上升值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42,P〈0.05);治疗中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观察组出现5例,症状均较轻,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UC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作用与其能降低血清IL-6、8水平,提高血清IL-10水平,减轻肠黏膜局部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解痉镇痛、抗感染、抑制胃酸分泌、生长抑素、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mg水化后自胃管灌注,夹管1.5h,3次/d,连用7d。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d后,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TNF—α和D-乳酸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χ2=4.24,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较好,能降低血清内毒素、TNF-α和D-乳酸水平,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12月,收集国内外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non-RCT),纳入文献时间从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不等。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索文献无RCT研究,纳入17篇前瞻性non-RCT研究文献,合计198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散)1 004例,对照组98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3.36,95%CI(2.14,5.27),P<0.001];治疗组新生儿黄疸持续天数低于对照组[Mean Deviation(MD)=-2.13,95%CI(-2.63,-1.62),P<0.001];治疗后第3天经皮胆红素值治疗组低于对照组[MD=-29.66,95%CI(-42.78,-16.54),P<0.001]。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散与常规治疗措施联用可以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总体疗效,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黄疸的持续天数,加快黄疸的消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78例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9例)和对照组(n=39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口服思密达3g,3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mg,3次/d。对照组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外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d后血清内毒素和和D-乳酸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d后,两组患者内毒素和和D-乳酸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36%(x^2=4.52,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保护和改善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从而恢复患者的肠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急慢性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其中急性腹泻136例,慢性腹泻125例;每次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1包(1.0 g,含双歧杆菌活菌1.0亿个)或丽珠肠乐胶囊2粒,每日2次;急性腹泻疗程3 d,慢性腹泻疗程14 d,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大便常规的恢复情况,慢性腹泻中39例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 疗程结束时急性腹泻总有效率: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组为89.6%,丽珠肠乐胶囊组为91.2%,2组疗效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腹泻总有效率: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组为88.1%,丽珠肠乐胶囊组为79.0%,2组疗效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腹泻组中39例治疗前后进行的肠道菌群分析表明,2组双歧杆菌、拟杆菌和真杆菌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显著增加(P=0.00~0.02),但治疗前后增加值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安全性研究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双歧杆菌活菌散剂能有效治疗急慢性腹泻,疗效和安全性与丽珠肠乐胶囊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结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70例结肠癌术后行辅助化疗发生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口服蒙脱石散、静脉补液或口服补液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次,3次/d,温开水溶解后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DAO和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χ2=5.29,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用于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相关性腹泻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能降低血清DAO和TNF-α水平,具有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IBS—D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凋整饮食、胃肠解痉药和止泻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mg,3次/d.温开水送服,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较前增加,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数量较前减少(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74.29%)(χ2=5.29,P〈0.05)。结论双歧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IBS—D疗效较好,作用于其能调节患者肠道菌群紊乱,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乙肝后肝硬化SBP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保肝利尿、降血氨、降低门脉压、抗感染、补充白蛋白和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2.0 g/次,2次/d,连用2周。对照组患者除不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DAO和D-Lac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DAO和D-Lac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χ2=5.31,P〈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肝硬化SBP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具有良好肠黏膜屏障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