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蹄参属种子油脂肪酸的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了马蹄参(DiplopanaxstachyanthusHand.Mazz.)和近缘属植物挤果树参(DendropanaxconfertusLi)、桃叶珊瑚(AucubajaponicaThunb.)、毛(CornuswalteriWanger.)、八角金盘〔Fatsiajaponica(Thunb.)Dence.etPlanch.〕的种子油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马蹄参种子油样本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亚油酸C18∶2(9C,12C),同时含有岩芹酸C18∶1(6C)这一异常脂肪酸。种子油脂肪酸分布特征支持将马蹄参属移出五加科,改隶于广义的山茱萸科。  相似文献   

2.
河南宝天曼栓皮栎林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地片北亚热带的南暖温带过渡区域,是中国中部地区唯一保持较完好的综合性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林是其植被的重要组成之一。本文根据不同海拔的15块样地材料,对栓皮要不栓群落土壤组成,植物区系成分,群落外貌,群落的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对大沙河银杉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88科152属约300种常见维管植物的调查分析,初步认为该区内植物资源有如下特点:1)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2个,北温带分布、东亚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和泛热带分布类型比较多见;2)古老、残遗及稀有、濒危植物比较集中,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种;3)园林、观赏植物类型多样,杜鹃花属植物尤具特色;4)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Hook.f.)等多为珍贵药用植物。对保护区的现状也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植被优势植物的区系地理特征,主要植被类型及其时空动态特征进行了讨论。本区属中国-日本森林植物区系的一部分,温带分布属占较大比例,热带分布属也占相当比重,低中山森林植被优势植物以华中、华北及华东成分为主,亚高山灌丛及草甸则主要由唐古特成分及中国-喜马拉雅成分构成,本区可被视为我国温带植物区系的典型地区。本区植被可分为3个垂直自然带;(1)落叶阔叶栎林带(2000m以下);(2)落  相似文献   

5.
悬钩子属3个种粗制备物糖成分的差异宋长铣王传永李维林顾姻(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210014)供试材料系南京中山植物园生长的山莓(RubuscorchorifoliuL.f)、蓬(R.hirsutusThunb.)和高粱泡(R.lamber...  相似文献   

6.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锡沐  张常路  李秉滔   《广西植物》1994,14(4):321-333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种类丰富,含161科645属1345种(包括种下等级),并有相当数量的古老种类和14种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以及杜英科Elaeocarpaceae、安息香科Styracaceae、全缕梅科Hamamelidaceae等是该区系的主要表征科,构成了其各森林类型的主要树种组成。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科地理成分的广泛性和属地理成分的多样性,而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明显的优势,热带及温带区系成分均有相当的影响,各类成分交错渗透,叠置分布。本文对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归属,广东与云南植物区系的关系等争议问题展开了讨论,认为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是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区系类型,为华南植物亚区的组成部分,隶属于古热带植物区。广东与云南植物区系关系密切,极可能具有同一起源(华夏植物区系),宜划入同一植物亚区。  相似文献   

7.
安徽黄山西部青冈种群小地理范围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了黄山西部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Thunb.)Oerst.〕种群小地理范围的遗传分化。黄山2个亚种群之间基因频率基本没有差异,基因多样性平均为0.1826,小岭和钓桥亚种群分别有2个和1个位点存在显著的杂合子不足的现象。亚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很低(GST=0.976%),主要是由于小地理范围的生境异质性程度低和较大的基因流(平均为173)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安徽皇甫山黄檀群落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安徽皇甫山黄檀(Dalbergia hupeana)群落植物区系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皇甫山黄檀群落的科-属组成、属一种组成具较高的多样性,该群落属于典型的次生演替群落;该群落植物区系中的亚热带、温带区系交汇融合明显;该群落植物区系成分呈现明显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与皇甫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吻合,该群落属于典型的地带性植被,从而表明皇甫山黄檀群落的次生演替处于较成熟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广东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廖文波  张宏达   《广西植物》1994,14(4):307-320
广东种子植物区系共有219科1434属4986种。其中:①热带区系成分占有较大的比例,约占非世界属的62.3%,表明广东区系受到热带区系的强烈渗透,次之为亚热带(至亚热带山地)成分约占32.2%,及中国特有分布占5.6%;②以单型属(72属),单种属(585属)和寡种属(562属)占绝对优势,共占85.0%,充分显示了广东区系的古老性和过渡性特点;③从区系组成和植被结构的特征成分来看,以华夏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包括:亚热带分布,亚热带山地分布,中国特有分布,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及一些亚洲热带分布中以亚热带为主的属:④在这些属中有东亚特有属132属,中国特有属75属以及华南—西南—中南半岛特有属68属等;这些属的存在毫无疑问地说明,广东区系是华夏植物区系的核心地区之一,同时也显示了热带区系与亚热带区系有着不可分隔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据初步统计,甘肃平凉太统一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103科,377属,750种,其中种子植物90科356属713种(含变种),研究分析和讨论了太统一崆峒山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分布规律以及种子植物区系,其种子植物区系特征是:种类组成比较丰富,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是典型的北温带性质,该地区也是多种植物区系的交汇地,但以华北成分为主,植物区系隶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亚地区。  相似文献   

11.
在对植物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江中游(湖北、湖南为主)的植物区系、植被、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保护对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根据两省土著种子植物名录统计,本区共有202科1476属7037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裸子植物7科30属64种;被子植物196科1445属6973种。以鄂湘为代表的华中区分布类型复杂、物种丰富、起源古老,而且特有的科、属、种多,特有度高。北温带木本植物属高度集中,体现了长江中游具有古第三纪.泛北极植物区系的代表性。拥有众多的东亚特有属、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属和中国特有属,它们既是本地植物区系的特色,也代表了中国植物区系的核心。本地中山以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为主的阔叶林系第三纪.泛北中生落叶阔叶林的后裔。在植被区划上,本区属于常绿阔叶林区域,包括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及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两个植被地带。后者分为北部典型常绿阔叶林亚地带,南部含华南植物区系成分的常绿阔叶林亚地带。本区主要的自然植被类型(以原生类型为主)有171个类型(相当于群系formations)。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三个层次上(物种、群落、景观)对保护现状、特点、保护方针和策略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丽水白云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梅笑漫 《植物研究》2004,24(1):28-34
白云山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境内, 自然植被保存完好, 植物种类丰富, 据统计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17 科、421 属、831 种。其中10 种以上的科有21 个, 498 种, 233 属, 构成了白云山植物区系的主体。本区系历史起源古老, 区域单型属与寡种属共计405 个, 占属总数的96.2%;我国特有分布贫乏, 珍稀濒危植物丰富;地理成分复杂, 可划分为14 个分布区类型13 个变型, 泛热带成分丰富, 温带成分优势明显, 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带。  相似文献   

13.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供安徽省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的初步概况与与比较分析。在世界植被区划上,该区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区,是华中、华西、华北、华南植物区系与华东植物的渗透、过渡和交汇地带,故植物物种类丰富复杂。今经实地考察,并通过对所得的有关数据资料的整理与统计,采用相似性系数分析方法,对该保护区植被组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该区计有野生种子植物134科,590属,1428种(含种下等级);该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植物群落分为8个植被型(亚型)和35个群系组。主要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草甸等,此外还有沼泽和水生植被。  相似文献   

14.
贡嘎山东坡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布格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探讨贡嘎山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化特征及其与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结合样带法与样方法,对贡嘎山东坡垂直植被带进行了调查,统计得出各垂直植被带的科、属的物种数量,分析了科、属、种级区系成分的构成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并对各垂直植被带区系的相似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贡嘎山植物区系在整体上具有温带性质,但在干旱河谷地带,热带和温带区系成分的比例相当:热带成分的构成和分布反映古热带和古地中海区系的残遗性影响;2)东亚(含亚型)和东亚-北美成分对贡嘎山中部森林植物区系的影响最大,这些成分以温带古老性质为主;3)北温带成分是贡嘎山植物区系的主体之一,对青藏高原隆升以来贡嘎山植物区系进化类群和特有成分的发展有主要贡献,代表区系的年轻组分;4)中国特有种类型多样,占不同垂直植被带物种数量的40%-65%,其比例随海拔上升而增大。各类型比例的垂直变化突出反映了贡嘎山及横断山脉中海拔地段的植物区系与华中地区的联系,以及高海拔地段与青藏高原及东喜马拉雅的区系之间的联系。本文还就贡嘎山在生物地理分布上的意义以及贡嘎山和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特有性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马衔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甘肃省马衔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用主成分分析(P.C.A)和信息聚类(I.C.A)方法对该区系与国内其它10个有代表性地区的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为:1.该区系温带性质十分明显,是一个汇集四大区系成分的过渡带;2.该区系起源于第三纪亚热带亚高山森林植物区系,随青藏高原的隆起和中亚干旱区的形成而分化形成;3.该区系与六盘山植物区的关系最近。该区系隶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东部的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宁东部位于铁岭一营口一线以东地区。北部为山地,属于长白植物区系区。南部为辽东半岛丘陵,属于华北植物区系区,并具有一些耐寒性的亚热带植物。红松(Pinus koraiensis)、沙松(Abies holophylla)—阔叶混交林和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赤松(P.densiflora)、落叶阔叶林是辽宁东部的地带性植被。但是,目前次生的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和各类灌丛分布很广。以开原一南杂木一青城子一青椅山线为界把辽东分为两个植被地带:1)北部为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地带;2)南部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内,熊岳一青椅山线的东南部为亦松栎林亚地带,西北部为油松栎林亚地带。  相似文献   

17.
四川九顶山东坡植物群落的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九顶山东坡植物群落野外调查 ,得到种子植物 10 4科 345属 4 85种。通过植物区系成分分析可知 ,该区区系比较复杂 ,15种分布类型在该区均有分布。其区系特征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温带成分 2 0 1属 ,占总属的 5 8 2 6 % ,而且以北温带分布 (96属 )为主 ;与热带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热带成分 10 5属 ,占 30 4 3% ;中国特有植物多 ,17属 18种 ;区系起源古老。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弄清雪峰山西南支脉丘陵山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类型及其特性 ,研究了 2 6个典型森林群落的结构及组成特点。区域内共有植物 1 6 2科 4 0 5属 75 9种 ,主要为热带分布及亚热带分布 ,其植物区系成分复杂 ,具有明显的过渡与交汇特征 ,与其联系最为广泛的是滇、黔、桂区 ,同时与华中、华南、华东区的联系亦非常密切。从生活型来看 ,高位芽占的比例最大 ,中高位芽植物和小高位芽植物为区域内群落乔层的主要组成种类。在层片结构上 ,森林植物群落除暖性灌丛外 ,都具有乔木层层片、灌木层层片、草本层层片和苔藓地被层层片 ,常绿阔叶中高位芽层片为乔木层主要层片 ,并多构成群落的建群层片。 2 6个群落可分为 7个植被类型 ,分别处于群落的 4个演替阶段。这些群落分别具有保护原有结构功能和研究天然林恢复规律的价值。群落中的主要种类 ,乔木层有黔桂润楠、甜槠、枫香、青冈栎 ,灌木层有杜茎山、木、羊角杜鹃  相似文献   

19.
焉耆盆地位于新疆天山中段南麓,在植被地理区划上属于新疆暖温带灌木、半灌木荒漠区,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孕育了较为丰富的植物资源,研究其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分布特点对该区植物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新疆焉耆盆地的种子植物区系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该区种子植物约有1035种,隶属于80科373属,其中新疆特有种有38种,占新疆特有种总种数的14.18%。区系地理成分中,在科级水平上,焉耆盆地种子植物80科可划分为6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变型,并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共有22个科),占该区非世界分布科总科数的57.89%;在属级水平上,焉耆盆地种子植物373属可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和17个变型,并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共197属),占非世界分布属总属数的62.54%。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生活型中,草本植物占优势,共有901种,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87.05%;灌木有110种(占10.63%),乔木17种(占1.64%),藤本7种(占0.68%)。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生态类型中,中生类型676种,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65.31%;旱生类型有191种(占18.45%),湿生类型123种(占11.88%),水生类型45种(占4.35%)。  相似文献   

20.
在野外植被调查、标本采集和资料查询整理的基础上,汇总了察隅河流域种子植物名录,并对流域内植物物种的组成、优势科属、区系地理成分及性质进行分析。运用R语言在属水平上与其周边16个地区的植物区系进行聚类及主成分分析,探讨察隅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与其他区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察隅河流域共含种子植物138科、689属、2 771种(含变种),其中裸植子物4科12属56种,被子植物134科677属2 715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112科531属2 270种占绝对优势。(2)区内地理成分联系广泛,科的区系划分除世界分布类型外,热带分布型53科(55.21%),温带分布型43科(44.79%);属的区系划分中所有类型均有分布,温带分布型396属(62.07%),热带分布型230属(36.05%);属的分布型与科相比具有更明显的温带性质;植物种类丰富度高但特有成分低,无特有科,仅含12特有属。(3)流域内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较为明显,保留了较多古老孑遗植物,如裸子植物的西藏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察隅冷杉(Abies chayuensis)和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等;由于青藏高原的上升运动,成为杜鹃花属(Rhododendron)、虎耳草属(Saxifraga)、龙胆属(Gentiana)和报春花属(Primula)等新生高山植物区系成分分化繁衍的摇篮。(4)察隅河植物区系属喜马拉雅山南侧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区系性质,与珠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更为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