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肺血管除接受交感、副交感神经支配外,还接受肽能神经支配,其末梢释放血管活性肠肽(ViP),当其兴奋时,可使肺血管舒张.此外,肺血管壁本身具有一套主动的自身调节系统.体内某些活性物质如乙酰胆碱、舒缓激肽等舒张肺血管作用是通过肺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而实现的.血栓素A_2(TXA_2)和前列腺环素(PGI_2)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前者可使肺血管收缩,后者可使肺血管舒张.二者间的平衡,对调节肺血管紧张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乙酰胆碱(ACh)是体内一种有效的血管扩张剂,但在剥离内皮的血管,ACh 有时并不显示舒血管效应。1980年 Furchgott 和 Zawadzki 的研究表明,ACh 的舒血管效应有赖于血管内皮的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在 ACh 的刺激下释放一种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EDRF 扩散至平滑肌底层引起血管舒张。现已知,体内其它一些化学物质所致的血管舒张,EDRF 也起着介导作用,这些舒血管物质包括腺嘌呤核苷酸、凝血酶、P 物质、calcimycin、加压素、VIP、促胰酶素、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缓激肽、蜂素(melittin)以及饱和、不饱和脂肪酸。而一些硝基舒血管物质:如硝酸甘油、硝普盐、心钠素(ANF)、bovine retractor-peins inhibitory factor 和环前列腺素等引起的血管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发现的血管内皮依赖性物质——EDHF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学者H.Suzuki与G.Chen最近综合报道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物质,称为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 derived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这种因子由内皮细胞释放后引起平滑肌细胞膜超极化,从而引起血管舒张。EDHF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ndothelium derive relaxing factor,EDRF)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NO)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气体,可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合成。对NO的研究是从血管开始的,已知血管舒张活性物质(乙酰胆碱、缓激肽等)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使之产生内皮释放舒张因子(EDRF),EDRF再作用于内皮下的平滑肌细胞,通过提高cGMP水平,引起血管扩张。现已证明,EDRF是NO类物质(也有人认为EDRF就是NO),因为两者有相近的物理、化学性质,刺激内皮细胞时可产生NO并产生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细胞收缩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细胞通过EDCF与EDRF参与调节血管张力。非环氧化酶产物、非脂肪氧化酶产物(可能是肽类)的EDCF_1在缺氧状态下分泌并使血管收缩。近期刚分离与提纯的肽类内皮细胞素,已证实为最强的血管收缩物质之一。另一种环氧化酶产物的EDCF_2可被外源性五碳环长链不饱和脂肪酸,或快速牵拉血管所诱生。在自然高血压鼠血管上,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可诱生类似物质。这种EDCF_2不属于任何一种leukotriene类物质。在多种环氧化酶产物中,已知不是前列腺素I_2或throboxane。EDCF(s)很可能参与缺氧性血管痉挛、高血压病及某些局部血管痉挛性疾病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内皮细胞不仅是血液与组织间液之间的屏障,而且具有广泛的代谢功能,从而调节肺血管张力及对缺氧的反应性。前列环素(PGI_2)和血栓素A_2(TXA_2)在内皮细胞内的代谢非常活跃,在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PV)中起重要作用。吸烟是慢性肺心病和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病因之一。有研究表  相似文献   

7.
最近,科学家们发现,人体内有一种特殊的神经递质,它作用于脑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具有一定的血管生理学意义。心血管学家称之为内皮—衍生松弛素(EDRF)。在血管系统中,EDRF是内皮细胞在血管舒张药,如乙酰胆碱、缓激肽和组织胺作用下释放的一种局部激素。EDRF扩散到血管平滑肌,通过活化鸟苷酸环化酶(GMP)引起血管扩张,同时使环鸟苷酸腺苷(cGMP)水平增加。多年来人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中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能触发cGMP的大量增加,特别是在cGMP转化率低的小脑中。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细胞在氧自由基所致肺内动脉收缩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物测定法观察黄嘌呤(X)-黄嘌呤氧化酶(XO)系统产生的氧自由基对正常、缺氧(5000m,10d)Wistar大鼠肺内动脉环张力的影响及内皮细胞在其中的作用。发现XO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产生的氧自由基可引起肺内动脉剂量依赖性收缩。正常鼠肺内动脉去内皮或加内皮舒张因子 (EDRF) 灭活剂后,此剂量依赖性收缩明显增强。慢性缺氧大鼠肺内动脉无论内皮完整与否,上述收缩反应均增强。提示缺氧使内皮细胞和(或)EDRF的功能受到损害。应用超氧化物歧化酶(铜锌SOD),在正常或缺氧鼠肺内动脉上可分别加强或恢复内皮细胞抑制氧自由基的缩血管作用。提示慢性缺氧时,内皮细胞和(或)EDRF受到超氧阴离子的严重破坏,这一机制可能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发现的血管外膜源舒张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依赖的舒张因子(EDRF)即一氧化氮(NO)的发现,对血管生物学的发展和血管性疾病的研究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推动,并因此而荣获诺贝尔奖。既往认为,血管外膜的功能是对血管起保护、支撑和营养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外膜还可以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以旁分泌的方式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及结构变化。Matthias Lohn等灌注离体大鼠主动脉血管环,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细胞可释放一种使血管松弛的物质,该物质称为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 ing factor,EDRF),相关领域学者们对EDRF的生物学特性、功能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后研究者们通过药理学、化学发光等方法证明了EDRF即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近期的研究发现,NO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相对较高,相关学者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脑血管病发病因素多,一氧化氮合酶基因是研究的主要侯选基因。本文欲对NO在脑血管病中的生理和病理作用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1.
电离辐射对内皮细胞分泌TXA2和PGI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用RIA 法直接测定细胞培养液中,6-keto-PGF_(1a)和 TXB_2的含量并以此反映培养细胞合成分泌 PGI_2和 TXA_2的量。同时观察15Gyγ射线辐照前后的差别,以探索辐射损伤出血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在辐射后32小时中 TXA_2上升,PGI_2下降。正常组 PGI_2分泌量为 TXA_2的6倍。在血液内皮界面保持以 PGI_2为优势的平衡状态。γ-射线照射能激活内皮细胞中的环氧化酶和血栓素合成酶破坏这一平衡,使TXA_2的量增加,促使血小板在内皮细胞表面粘附聚集并释放平滑肌增殖因子,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造成出血。  相似文献   

12.
内皮细胞血管舒张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细胞早为人们所熟知,其活动、传导和代谢功能已有不少研究。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内皮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这种细胞的分泌功能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有的发现甚至动摇了某些传统的概念。在内皮细胞的多种分泌物中,有一种属于五碳环长链不饱和脂肪酸(arachidonic acid,AA)类的所谓内皮细胞血管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vascular relaxing factor,  相似文献   

13.
20-羟-二十烷四烯酸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羟-二十烷四烯酸(20-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20-HETE)是花生四烯酸的细胞色素P-450代谢途径的一个重要代谢产物。近年来研究发现20-HETE对血管内皮细胞发挥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20-HETE可激活内皮细胞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系统和核因子-кB(nuclear factor-кB,NF-кB)通路发挥氧化应激和促炎作用;20-HETE可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解离、降低NO的生物利用度及诱导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调节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功能;20-HETE还可促进内皮细胞的增生而促进血管新生。但国内对20-HETE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对近年来国际上关于20-HETE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cellgrowthinhibitor,VEGI)是近年发现的一类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 ,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ECV30 4)克隆到其基因 ,构建N端缺失 2 3个氨基酸的表达载体 ,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进行表达 (命名为VEGI151) ,表达量为 2 5 .5 % ,纯化后纯度达92 .5 %。通过生物学效应检测 ,发现VEGI151可明显抑制无血清培养基中内皮细胞的增殖 ,2 4h时VEGI151对内皮细胞的IC50 为 10mg/L ,0 .6 13mg/L时使内皮细胞在 36h内完全凋亡。通过检测体外培养肿瘤细胞 (A5 49、HepG2、Hela等 )的存活率 ,未发现明显的增殖或抑制效应。提示VEGI是一种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 ,在新生血管性疾病及肿瘤的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肿瘤的发展和转移需要新生血管的形成。人血管生成抑制素是近年发现的能够专一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内皮抑制因子。大量研究表明,在体外用血管生成抑制素处理血管内皮细胞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在体内单独使用血管生成抑制素,或者将血管生成抑制素与其他物质如基质金属蛋白酶、尿激酶联合处理荷瘤小鼠,可以降低小鼠体内肿瘤组织新生血管密度,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肿瘤细胞的迁移。简要综述了血管生成抑制素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与肿瘤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珊  金伟  闵平  陆核 《生命科学》2004,16(1):19-2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名血管通透性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正性调节因子,是目前抗癌治疗的研究靶点之一。现已发现的VEGF家族成员包括VEGF—A、VEGF—B、VEGF—C、VEGF—D、VEGF—E和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VEGF的受体有VEGFR—1(fit—1)、VEGFR-2(flk-1/KDR)、VEGFR-3(fit-4)、neuropilin(NPR1/NPR2)。该家族的成员可以选择性地增强血管和/或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并促进血管生成,提高血管特别是微小血管的通透性,使血浆大分子外渗沉积在血管外的基质中,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网的建立,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营养等。作者对VEGF家族成员及其受体的理化特征、VEGF与肿瘤的关系、VEGF抑制剂的研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内皮舒张因子,EDRF)和内皮素在调节血管平滑肌张力中起重要作用。但心内膜内皮对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一直不为人们所了解。近年来,Brutsaet等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的工作。他们在离体猫乳头肌标本上去除心内膜内皮后,发现肌肉收缩时间缩短。这种变化主要  相似文献   

18.
 探讨在缺氧条件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表达及缩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 (ET)、舒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 (NO)和 NO抑制剂 LNNA对 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经缺氧及血管活性物质处理 .Northern杂交、酶联免疫检测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等观察 VEGF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发现缺氧 6h内皮细胞可见 VEGF表达 .ET可促进 VEGF m RNA的表达 ,NO可明显抑制 VEGFm RNA的表达 ,NO抑制剂 LNNA也影响 VEGF m RNA的表达 .ELISA检测 VEGF蛋白水平分别为 6h组 8.2± 1 .1 ng/ L,ET+6h组 9.37± 1 .0 2 ng/ L,NO+6h组 2 .86± 0 .91 ng/ L,L - NNA+6h组 1 4.75± 1 .87ng/ L.缺氧可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泌 VEGF并受血管活性物质ET和 NO的调控 ,ET促进其表达 ,NO抑制其表达 .  相似文献   

19.
用离体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灌流实验研究内皮细胞单层长度与其血管紧张素II代谢的相关性。牛肺动脉单层内皮细胞暴露于剪应力为0.64N/m2 的剪切流中24h后 ,两种不同长度(10cm和6cm)单层内皮细胞的血管紧张素II的平均分泌率有比较显著差异 ,10cm处理的血管紧张素II平均分泌率 (8.61±0.28pg/cm2.h)比6cm处理 (6.14±0.12pg/cm2.h)高40 % ,10cm处理的最小分泌率 (7.55pg/cm2.h)较6cm处理 (5.75pg/cm2.h)高31 % ,10cm处理的最小分泌率出现的剪切时间点比6cm处理要早6个小时。表明牛肺动脉内皮细胞单层长度与其血管紧张素II代谢 (分泌率 )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进而从细胞代谢角度间接证实血管内皮细胞膜张应力存在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20.
哇巴因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0.3 nmol/L哇巴因(ouabain)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谱改变.方法:以包含8464条人类基因的DNA芯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受0.3 nmol/L哇巴因活化后的基因表达谱.结果:血管内皮细胞受哇巴因作用2 h后,340条基因出现表达差异,其中上调的共有145 条,多数与细胞代谢和转录调控相关.结论:提示哇巴因可能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