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滇东英武山杜鹃花种质资源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以云南省东部曲靖地区师宗县境内英武山为调查研究区域,以分布于该区域的杜鹃花属植物为重点调查对象,记录其区域内杜鹃花属植物种类、杜鹃花资源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在对英武山杜鹃花属植物进行系统调查和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属植物在英武山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英武山杜鹃资源有10种,分布于海拔2 000~2 400 m之间。其水平分布呈现不均匀格局。在此基础上对10种(包括亚种和变种)杜鹃花的的生境类型和主要种类的观赏性状,包括花、叶及其花期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利用途径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探讨。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杜鹃花属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强野生杜鹃引种驯化、利用杂交及现代生物学技术培育杜鹃花新品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土生和石生苔藓植物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的土生型和石生型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基质上共有苔藓植物17科34属57种,其中土生型17科27属35种,石生型10科12属19种,兼生型3种.土生型与石生型苔藓植物的种相似性系数为0.22,Shannon-Wiener指数和种间相遇机率指数均较低,Simpson指数较高,表明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苔藓植物的种类分布显著受基质影响.  相似文献   

3.
生境影响植物花部特征的分化.为探究不同人为干扰强度生境是否影响杜鹃花特征分化和资源分配,以及不同颜色杜鹃花分布情况,该研究以百里杜鹃保护区高、中、低人为干扰强度生境的马缨杜鹃、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为实验材料,采用五点取样法统计不同生境杜鹃花的植株数量,游标卡尺测量花部特征,光学显微镜统计花粉数,海洋光谱仪测定花色的反射光...  相似文献   

4.
杜鹃属植物的分类历来都十分重视叶片表皮特征的分类学价值,无论是在各亚属之间还是在种及种下等级的划分中都很强调此类特征的作用。贵州省位于世界现代杜鹃分布中心边缘及向东部散布的过渡地带,省内自然分布的杜鹃种类资源丰富而又独具特色,包括很多尚未深入研究的特有类群。为进一步研究贵州杜鹃属植物的属下系统分类关系,该文对自然分布于贵州的30种杜鹃进行了叶背显微形态特征研究,其中有28种的叶背表皮特征为首次报道。研究材料全部来自采于贵州西北部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内的杜鹃属植物,包括杜鹃亚属4种、糙叶杜鹃亚属1种、常绿杜鹃亚属22种、马银花亚属1种及映山红亚属2种,共计30种。研究方法为取成熟叶片处理后在JSM-6490型扫描电镜下对叶背表皮进行观测。叶背鳞片类型的划分方法参照前人工作。结果表明:这30种杜鹃叶片叶背表皮形态特征在电子显微镜下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如有鳞类杜鹃具有鳞片而其他类群则无,叶表面有或无表皮毛,表皮毛排列稀疏或密生,气孔器未见或偶见,散生于乳突状或非乳突状突起之间,或角质层增厚气孔器下陷,内、外拱盖表面粗糙或光滑,气孔器周围有或无间断的条形突起,突起呈环状或羽状等,但在同一亚属或亚组中又呈现出或多或少的一致性。研究讨论表明,叶背表皮显微形态特征在杜鹃属植物的属下系统分类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的分布和分化中心,开展杜鹃属自然杂交研究可为分类修订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本文以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百里保护区)和云南石宝山分布的大白杜鹃(Rhododendron decorum)、马缨杜鹃(R.delavayi)及两种间疑似自然杂交后代和人工杂交后代个体为研究材料,通过形态特征比较、核基因间隔序列ITS以及叶绿体基因片段trnL-trn F、rbcL和trnH-psb A测序特征分析,发现疑似自然杂交后代与人工杂交后代形态特征介于大白杜鹃与马缨杜鹃之间;4个DNA片段序列均能区分大白杜鹃和马缨杜鹃,同一物种的不同居群在叶绿体基因片段rbcL、trnH-psb A序列存在差异位点;所有人工杂交后代个体和1个石宝山疑似杂交个体均以大白杜鹃为母本,所有百里保护区疑似杂交个体和6个石宝山疑似杂交个体以马缨杜鹃为母本。本研究证实了大白杜鹃与马缨杜鹃在百里保护区和云南石宝山存在自然杂交现象,杂交为双向且自然杂交后代绝大多数以马缨杜鹃为母本。  相似文献   

6.
中国杜鹃花属植物已超过600种,是世界杜鹃花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之一。本文以杜鹃花红色名录、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以及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为基础,对我国杜鹃花的濒危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极度濒危杜鹃花的最新调查结果,结合IUCN红色名录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标准对它们进行重新评估。评估结果认为,杜鹃花属12个极度濒危物种中,有4个物种降低了极度濒危的等级,1个物种数据缺乏,1个物种灭绝。我国杜鹃花属植物濒危种类近20%,数据缺乏的种类近1/3,资源本底不清,严重威胁我国杜鹃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未来应加强对杜鹃花本底资源的普查,开展极度濒危物种和极小种群物种的“抢救性保护”、加强园林应用与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7.
杜鹃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是一个大属,目前被植物学家确认的野生种已超过900个。自从这个属的种类被大量引入西方植物园栽培驯化,一百多年来,它们对植物分类、生态、区系和园林等学科的专家及爱好者,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吸引力。杜鹃花属的种类分布很广,欧、亚、北美及大洋洲均可见其踪迹,但主要分布在亚洲。东亚与马来西亚的杜鹃花种类最多,占世界总数的90%以上,仅特有种就有850多种。杜鹃花分布的最南界是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昆士兰州,仅有1种。北美洲有20多种杜鹃花,欧洲仅有9种。中国是杜鹃花的分布中心,除新疆和宁夏外,全国各…  相似文献   

8.
中国杜鹃花属植物已超过600种,是世界杜鹃花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之一。本文以杜鹃花红色名录、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以及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为基础,对我国杜鹃花的濒危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极度濒危杜鹃花的最新调查结果,结合IUCN红色名录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标准对它们进行重新评估。评估结果认为,杜鹃花属12个极度濒危物种中,有4个物种降低了极度濒危的等级,1个物种数据缺乏,1个物种灭绝。我国杜鹃花属植物濒危种类近20%,数据缺乏的种类近1/3,资源本底不清,严重威胁我国杜鹃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未来应加强对杜鹃花本底资源的普查,开展极度濒危物种和极小种群物种的“抢救性保护”、加强园林应用与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对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对区内杜鹃花属植物的进行了重点调查与鉴定。首先,摸清了保护区内有杜鹃花属的野生种8个,以及每个种的资源分布现状。其次,探讨了该属植物的观赏与药用价值,如华顶杜鹃、猴头杜鹃、云锦杜鹃、映山红等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猴头杜鹃、麂角杜鹃、羊踯躅、云锦杜鹃和马银花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最后,对杜鹃花属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浙江杜鹃花属新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发表了浙江产的杜鹃花属的两种新植物,即泰顺杜鹃Rhodo-dendron taishunense B.Y.Ding et.Y.Y.Fang;崖壁杜鹃Rhodo-dendron saxatil,B.Y.Ding et Y.Y.Fang.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是世界杜鹃花属植物主要产地,有丰富的物种资源。是杜鹃花属特有种类和模式标本高密度的分布区域。作者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标本,对宝兴县境内杜鹃花属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县有杜鹃花44种(不包括种下分类等级,其中42种为中国特有种)。本文就宝兴杜鹃花属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和合理利用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果皮和种皮微形态特征在杜鹃花属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国产杜鹃花属Rhododendron6个亚属的代表种和近缘类群杜香属Ledum杜香L.palustre的果皮和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杜鹃花属植物果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并通过比较现存杜鹃花属植物和种子化石,新发现一些居间的种子类型。结果表明,果皮和种皮微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系统学意义。叶状苞亚属subgen.Therorhodion的叶状苞杜鹃R.redowskianum的果实有短而疏的刺毛,无气孔,种子为无翅类,扁平,外围轮廓长椭圆形。杜鹃亚属subgen.Rhododendron植物果皮为百合花杜鹃型,具有鳞片,气孔器散生于指状突起之间,与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一致,其种子为百合花杜鹃型,表面具宽而浅的沟,呈脑纹状,有别于无鳞类杜鹃花。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ymenanthes果皮为云锦杜鹃型,其角质层表面不规则,无表皮毛,偶见气孔;种子为云锦杜鹃型。映山红亚属subgen.Tsutsusi果皮为岭南杜鹃型,密生长表皮毛,角质层致密;种子为南边杜鹃型和岭南杜鹃型。微形态特征与“常绿杜鹃亚属和(国产)映山红亚属均为内部支持率很高的单系类群”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结果一致。马银花亚属subgen.Azaleastrum的马银花组sect.Azaleastrum和长蕊杜鹃组sect.Choniastrum微形态区别明显,支持各自为独立的单系类群。羊踯躅亚属subgen.Pentanthera的羊踯躅R.molle果皮特征明显,可与其他亚属区分,但种子类型更接近常绿杜鹃亚属。本研究结合分子系统发育资料和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讨论了一些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支持将腺萼马银花处理为独立的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该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该保护区内5个演替阶段的群落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物种组成、重要值、α及β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调查到维管束植物56科103属140种,优势科有蔷薇科、杜鹃花科和百合科。(2)杜鹃花科植物在整个演替过程中占据综合优势地位,在各演替阶段灌木层重要值均排前三位。(3)沿进展演替方向,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e)、Simpson指数(D)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e)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最后群落结构趋于复杂,稳定性上升。(4)随着演替的正向进行,群落间丢失和增加的物种数逐渐变多,物种替代率逐渐升高;物种相似性系数在整个演替过程中不相邻阶段间均表现为极不相似。研究认为,保护区应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避免人为活动的破坏,提升群落稳定性,保护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为发挥生态功能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4.
北京四座楼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植被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样地法对北京市四座楼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了调查,在本底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座楼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区系成分和植被分布规律:该保护区有北京新记录种1个:麦李(Prunus glandulosa Thunb.);国家三级保护植物3种,即: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和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并分布有较大面积的天然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inn.)Franco]林。该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约869种,分别属于127科431属,其中蕨类植物共有16科19属33种,裸子植物共有3科4属4种,被子植物共有108科408属832种,其中野生植物有772种,占北京所具有的野生植物种类的1/3以上。四座楼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共有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北温带分布类型最多,表明本保护区的植物分布具有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5.
贵州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左右,复杂多变的地形,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 ,构成了以山、洞、水“三奇”为主要特色的自然风光;而在这种生态环境中蕴育生息的生 物资源,不仅丰富多采而且往往独具一格。“百里杜鹃”风景区便是贵州一处极具特色的生 态旅游胜地。该景区位于贵州旅游西线的西北部,距省会贵阳150公里的黔西、大方两县交 界处。说“百里”是指它的环行长度,论面积当在100平方公里以上,而景区的主角无疑应 为世界驰名的“山林美木”——杜鹃花。贵州“百里杜鹃”所以出名,一是种类集中,色彩丰富,二是种群庞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连续2年的野外调查,结合室内鉴定及文献研究,分析了王朗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组成及其特点,探讨藓类植物在不同林分类型(原始林、次生林、人工林)下的分布,并通过对王朗自然保护区与周围6个地区(玉树、佛坪、神农架、峨眉山、金佛山、大围山)藓类植物的比较,揭示王朗自然保护区藓类与周围地区藓类植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王朗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物种丰富度较高,涵盖藓类植物33科、111属、227种(包括5个变种)。(2)王朗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中,北温带分布、东亚分布及中国特有种占有优势。(3)王朗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分类型下,藓类植物的种类有明显的差异性,共有属40个(占王朗自然保护区藓类总属数的36.04%),非共有属71个(占王朗自然保护区藓类总属数的63.96%),且不同林分类型下,次生林藓类物种丰富度最高、原始林次之、人工林最少。(4)王朗自然保护区与佛坪、峨眉山自然保护区的藓类植物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其中,属的相似性系数达到60%以上,种的相似性系数在35%以上。  相似文献   

17.
杜鹃花RAPD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井冈山杜鹃为材料建立了杜鹃花RAPD反应优化体系 ,用于杜鹃花遗传多样性分析 ,以改进的CTAB法提取杜鹃花属植物杜鹃花叶片总DNA ,分别测试了镁离子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含量、引物浓度、DNA聚合酶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通过各因子的组合比较 ,建立了杜鹃花RAPD优化体系 :2 0 μLPCR反应体积 ,10×Taq酶配套缓冲液 (2 μL) ;1UTaq酶 ;模板DNA10ng ;13.32pmol引物 ;2 .12mmol·L- 1 MgCl2 ;dATP、dCTP、dGTP和dTTP各 0 .15mmol·L- 1 。  相似文献   

18.
对杜鹃属(Rhododendron L.)植物起源、中国分布、适应性、灌丛群落结构特征和演替特征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杜鹃属植物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进行展望。中国西南地区以及喜马拉雅至缅甸北部地区为杜鹃属植物的起源中心,贵州百里杜鹃林是全球最大野生杜鹃资源库。杜鹃属植物的适应性与所在区系的同质性、海拔相似度、进化程度、关键功能性状等密切相关,基于进化-形态功能特征的比较为选育适应性优良的杜鹃品种提供了参考。杜鹃灌丛群落具有特殊性,表现出复杂的多层次垂直结构、镶嵌式水平结构和明显的年龄结构特征。依据群落具备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大且种群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小来判定杜鹃灌丛群落已演替至顶级的观点仍有待考证。  相似文献   

19.
赵振鐻 《植物研究》1987,7(3):57-66
本文发表了产于四川的杜鹃花属新种:即雷波杜鹃Rhododen-dron leiboense Z.J.Zhao;冕宁杜鹃R.mianningense Z.J.Zhao;西昌杜鹃R.xichangense Z.J.Zhao和康定杜鹃R.kangdingense Z,J.Zhao。  相似文献   

20.
高黎贡山杜鹃属植物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黎贡山是中国杜鹃花植物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全世界约有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800-900种,中国约有650种,而高黎贡山就有140种及变种,成为高黎贡山种子植物最大的属,其中高黎贡山特有种(及变种)就达41种。无论从种群密度或特有种的丰富度等方面分析,高黎贡山都是杜鹃属植物的主要分化中心。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高黎贡山杜鹃属植物资源已成为保护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内容之一。笔者就如何加强这一宝贵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