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析中学生物教材(试验本)中部分容易混淆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学中有些概念非常相似 ,有时一字之差却谬之千里 ,误人非浅 ,教学中必须将概念讲清、讲透 ,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现象和原理。以下就中学生物教学中常见的易混淆的概念作一对比分析及澄清。1 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原生质原是生命的原始物质和首要物质之意。后来用原生质泛指细胞内全部的生命物质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 ,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动物细胞就是一团原生质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外还有一个没有生命的细胞壁结构。原生质层是将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看作一整体 ,这一整体叫原生…  相似文献   

2.
吴波 《生物学通报》2012,47(2):23-25
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2》第4章“基因的表达”的第1节内容。集中讲述的是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内容。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物》第五章"遗传与变异"是整个课本的重点与难点,而本章第一节第一部分"遗传的物质基础"所讲述的主要遗传物质DNA的结构、DNA的复制、蛋白质的合成等内容,又是第五章的重点与难点.如何让学生准确、顺利地掌握这部分内容?我将自制的DNA安插模型运用在此处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提出问题在初三年级《生理卫生》教学中,大纲和教材均没有要求进行“血型判定”的学生分组实验,这对于学生学习第四章循环系统是个很大的缺陷.从以往这一章的教学情况看,第一节的“输血和血型”部分是个难点.学生对该部分内容难以理解,难以记忆,难以运用.这部分的内容成为难点,并不是学生对此内容无兴趣,而是对抽象讲述的教学方法无  相似文献   

5.
必修2第7章第2节中“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但其中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如下:一、基本概念的理解 基因频率是指特定基因在种群中出现的频率。  相似文献   

6.
当前生物化学的进展极快,研究的领域很宽,教科书的内容也很广泛,而讲授时数又不可能相应增加,以致造成课时紧张,很多内容只讲述必要的结论性知识,很少有时间讲述其来龙去脉,分析其科学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展望其发展方向。结果使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负担过重,脑子刻板。我们深深感到,这是我们教学中的严重缺陷。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满足于传授本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关键是应注重引导学生以科学思维来理解生物化学,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所以,最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惜砍掉一些叙述性的条条内容,留给学生自己去阅读;而尽量加强引用一些著名科学家突破某些重大问题的思路和实验,  相似文献   

7.
根据农业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的讨论,已将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课分别开设。植生课程应减少生化的比重,力求与生化课内容有所不同。主要是不单独建立纯生化章节,如酶、蛋白质与核酸等,并且在代谢部分简化生化反应过程。特别是光合与呼吸机理,以及有机物质转化部分,目前还是不可避免地有很多重复。我们为了避免重复,除了氮素代谢在矿质营养一章中列入一小节外,整个有机物代谢中的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都取消了,所以同化物运输与源库关系只好另列一章。为  相似文献   

8.
王华 《生物学通报》2000,35(9):21-22
高中《生物》第五章“遗传与变异”是整个课本的重点与难点 ,而本章第一节第一部分“遗传的物质基础”所讲述的主要遗传物质 DNA的结构、DNA的复制、蛋白质的合成等内容 ,又是第五章的重点与难点。如何让学生准确、顺利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我将自制的 DNA安插模型运用在此处的教学中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 DNA空间模型是两条相互盘旋的脱氧核苷酸链通过氢键连接而成的 (参看高中《生物》彩图八 )。这种模型呈现在学生面前 ,虽然比较直观 ,但总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根据原来的 DNA结构模型 ,同时又受小孩子玩的安插积木的…  相似文献   

9.
韩星 《生物学通报》2003,38(10):27-28
我们在初一生物学课中有关生态系统的最后一节课 ,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特殊的改革 ,针对生态环境教育的特殊性 ,引入了在国际环境教育界广泛被使用的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 ,提供让学生搜集资料、集体讨论的空间 ,给他们根据自己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 ,让学习变成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探索性的过程 ,把解决问题放在本课的重要地位。生态系统是新课标中“生物与环境”这个主题内容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之一 ,如何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部分的内容 ,并与其他主题衔接好 ,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认真考虑的关键点。本节课是作为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1 教学分析 1.1 教材分析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必修3第5章第5节“群落演替”,是在学生学习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展现在群落层次上分析生命系统的发展变化.本节内容包括“什么是群落演替”、“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和“顶极群落”3部分.可以看出本节内容既是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群落类型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又为后面学习生态系统打下基础.同时,该内容与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第5章生态工程内容相关,因此学好本节内容对学习后面的有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细胞》一章包括三节:细胞的化学成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裂。本章内容在整个中学生物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通过讲述原生质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原生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并建立生命的物质性这个唯物主义观点。其次,在初中学过细胞的简单构造和功能,以及对生命现象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使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所揭示的细胞的生命本质,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例如,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及高尔基体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为下一章《新陈代谢》做准备的;核糖体及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分裂等知识,是以后讲述生殖发育和遗传变异等章节的基础。细胞是生  相似文献   

12.
在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 ,对实验内容、材料的综合安排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可以使实验内容具有整体性、连贯性 ,使学生对实验内容有 1个完整的认识 ,巩固所学知识 ,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无论是在理论教学中 ,还是在实验教学中 ,核酸这部分内容都占有很大比重 ,所以经过两年的实验教学探索 ,对所用教科书中几个关于核酸的实验作了综合安排 ,按实验先后顺序排列如下 :实验一 :酵母核糖核酸的分离及组分鉴定 ;实验二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单核苷酸 ;实验三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的含量。实验一分离纯化得到的 RNA作为实验…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学生的求知欲是提高科学素质的前提。因此,生物教师的首要责任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获得能力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科学素质的关键。1 形式新颖的设问,引导学生入境高中《生物》第七章中“生态系统的功能”一节,以往的教学容易平铺直叙地引出新课:“我们在前面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回忆结构),今天我们来研究生态系统的功能。”这样的新课不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他们不知道学习这部分内容有什么用,也不能产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愿望和…  相似文献   

14.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已提出。核酸和蛋白质之间,也存在着同样的关系。核酸的复制需要酶这样的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合成,又需要核酸作为模板。那么,倘若一直上溯到生命的起源,核酸和蛋白质到底是谁先存在呢?这是一个让内行们犯难的“老问题”。早在50年代,英国大科学家贝尔纳应邀在莫斯科大学作学术报告时,就向苏联的生物化学家奥巴林寻求答案。当时,奥巴林急红了脸,最后羞愧地答道:无可奉告。在此之后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对此问题的议论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核酸与蛋白质是两类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以前我们知道,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生物功能。对地  相似文献   

15.
在“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一节的学习中 ,我们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力 ,主要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的思维方法进行教学 ,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正确的思维方法 ,从不自觉地应用逐渐过渡到自觉地加以应用。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是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是最基本的训练。譬如在本节教学一开始 ,我们就可以指出 ,为了便于考察 ,我们将把一株植物分成根、茎、叶和花等器官来说明 ,再从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来理解每个器官 ,像这种“在头脑里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为各种属性、各个部分、要素、方面或阶段 ,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便叫做…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现在发行到我市1978年出版的新编全国统一教材高中生物学课本的第二页中写着这样的一句“细胞中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通称为原生质”。这种讲法是否是新的讲法,对不对。我过去所学过的原生质概念就是指细胞质而言,在参考一些资料中讲的原生质也是指为细胞质。在我们对学生讲课时是按照现在这本新书上的讲法来讲呢,还是按照我们过去所学的知识来讲呢,请你们指教。  相似文献   

17.
动物学是生物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在教学中不仅要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创造性地、主动地去获得新的知识。在教学中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的动力,我们结合各专业特点,首先认真上好“绪言”课,使学生了解本门课要讲的内容、重点以及和本专业的关系,从而自觉地学习,同时还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介绍本门学科的一些新进展,如在讲清分类基础知识的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分类学方面的新进展,使学生感到生物界还有许多奥秘正等待大家…  相似文献   

18.
原生质(Protoplasm)原是生命的原始物质或首要物质之意。法国动物学家迪雅尔丹(Félid Dujardin,1801—1860)在1835年将原生动物的细胞物质称为原肉质(Sarcode)。1839年捷克斯洛伐克生理学家浦金野(Jan Evangelism Purkyně,1787—1869)把植物细胞物质称为原生质。同年德国植物学家摩尔(Hugo von Mohl,1805—1872)确认两者为同样物质。1879年德国植物学家、细胞学家施特拉斯布格(Eduard Strasburger,1844—1912)以原生质指动植物细胞内整个的粘稠的有颗粒的胶体,包括细胞质和核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细胞的复杂结构和化学组成逐渐被认识,原生质作为一种物质的概念就逐渐失去意义。现在原生质这个词,是泛指细胞的全部生命物质,包括细胞膜(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 1880年德国植物学家汉斯坦(Hanstein)将细胞质  相似文献   

19.
把最大信息原理应用到核酸序列的保守位点分析中。利用最大信息原理,推导出了核酸和蛋白质特异性结合时的结合能表达式,并且估计了和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的核酸序列上的位点范围。为了检验此理论是否较为成功地反映了核酸和蛋白质结合时的实际情况,把它应用到基因内含子剪切位点的识别中,识别结果达到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说明利用最大信息原理推导结合能表达式及估计核酸序列上参与反应的位点范围的理论是较为成功的。此研究结果一方面有助于核酸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和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的各种核酸序列的计算机识别研究。  相似文献   

20.
受千百年来封建意识的影响,导致“生殖”这节课的教学活动难于顺其自然地开展。实际教学中,教师启而不发、导而不动;学生不敢积极参与进来,大有回避之心。于是有的老师采取男女生分班上课,或者男教师给男生上,女教师给女生上,也有的教师干脆把本节课变为自读课——学生找时间课下自己看。笔者认为,教师采取这样的措施会在学生的心理上有暗示——“生殖”与“黄”联系起来。与其说含糊其辞地遮遮掩掩,还不如大大方方地把这节内容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本节课除了让学生理解生殖的概念,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精子和卵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