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本工作探讨甘丙肽是否参与垂体前叶催乳素和β-内啡肽释放的调节。实验分两部分:(1)在体实验,给清醒自由活动的大鼠第三脑室内微量注射甘丙肽,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催乳素和β-内啡肽的浓度。结果如下:每只大鼠给1μg或3μg的甘丙肽后,都显著兴奋催乳素的静息分泌,3μg甘丙肽对催乳素分泌的兴奋效应显著大于1μg的作用。两种剂量的甘丙肽都不影响限制性应激引起的催乳素的释放;对β-内啡肽的静息分泌和应激  相似文献   

2.
颈外静脉预置硅橡胶导管的清醒、自由活动的大鼠,静脉内注射κ-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MR-2266-BS,观察它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催乳素静息分泌和限制性应激时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3mg/kg/0.5ml的MR-2266-BS显著阻断限制性应激时血浆ACTH水平的增加,但有进一步升高应激时血浆催乳素水平的趋势;对两种激素的静息分泌均无影响。给MR-2266-BS的剂量达6mg/kg/0.5ml时,则显著增加血浆ACTH的静息水平,对催乳素的静息分泌仍无影响;此剂量使应激时血浆中两种激素的水平,均呈现进一步上升。这些结果提示,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可能参与垂体前叶激素释放的调控。其中κ-阿片受体及其内源性配体,对ACTH的释放既有兴奋也有抑制性作用;对催乳素的影响似乎只抑制其应激时的大量释放。  相似文献   

3.
垂体后叶激素对腺垂体某些激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门脉是神经垂体与腺垂体联系的桥梁。腺垂体存在加压素(VP)受体。下丘脑—神经垂体束的部分轴突终止在正中隆起,其末梢释放VP和后叶垂体肽类入垂体长门脉中。垂体门脉中含有高浓度的VP和催产素(OT)。VP可促进ACTH释放,OT能刺激CRF活性,间接影响ACTH释放。OT直接作用于腺垂体,特异地促进PRL释放,并具有剂量相关关系。VP对腺垂体也有直接作用,提高血浆PRL浓度。VP可提高假孕或孕酮处理的动物中垂体LH的含量,使LH更易释放。内源性OT参与抑制LHRH释放。  相似文献   

4.
Yang QH  Xu JN  Zhang R  Gao L  Xu RK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6,22(2):174-178,i0002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LT)抑制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诱发垂体催乳素(prolactin,PRL)瘤的增生及其机制的初始阶段,MLT对雌激素受体的作用。方法:在体实验采用每日定时给各组SD大鼠分别皮下注射不同浓度的MLT,建立MLT抑制E2诱发的垂体PRL瘤增生的动物模型。离体实验采用原代培养细胞原位杂交方法,探讨垂体PRL瘤细胞MLT受体的表达、MLT对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作用;应用电泳迁移率改变(EMSA)的方法,观察MLT对雌激素受体(ER)与雌激素反应元件(ERE)结合的效应。结果:每只大鼠每日定时皮下注射0.25或0.50mg MLT能显著抑制E2诱发的垂体PRL瘤的增生(分别P〈0.01、P〈0.05);F4诱发的垂体PRL瘤细胞内有MLT受体MLT1a和MLT1b;给0.25mg/day/rat MLT组的大鼠垂体PRL瘤细胞内ER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ER与ERE的结合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一定剂量的MLT能显著抑制E2诱发的SD大鼠垂体PRL瘤的增生,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MLT抑制ER的表达、及其部分阻断ER与ERE的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的脑垂体间叶中存在有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rolactin release inhibiting factor,PIF),它能抑制垂体前叶细胞释放催乳素。Samson等(1990,1991)曾发现内皮素(endothelin,ET)及其前体能够抑制培养的雌性大鼠垂体前叶细胞释放催乳素。最近Samson等(1992)进一步证明了存在于垂体间叶的PIF就是ET或ET样肽。  相似文献   

6.
酪氨酸对人离体滋养层细胞孕酮与hCG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雪松  杨旭 《生理学报》1989,41(2):209-214
本文观察三种剂量(2×10~(-5)mol/L,2×10~(-4)mol/L和2×10~(-3)mol/L)的酪氮酸对离体培养的滋养层细胞孕酮及hCG分泌的影响,并对其抑制效应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剂量的酪氨酸均可抑制滋养层细胞孕酮分泌(P<0.01),但是,在孕酮分泌受酪氨酸抑制的同时,未见对hCG分泌发生影响(P>0.05),进一步观察了酪氨酸对滋养层细胞3β-羟甾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酪氨酸能显著抑制3β-羟甾脱氢酶活性,提示酪氨酸对滋养层细胞孕酮生成的抑制作用与抑制3β-羟甾脱氢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过去曾经多次报道,卵泡液和精液能促进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但对其中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尚未了解。美国李卓浩等报道,从人卵泡液中分离到一个14肽,即人卵泡促性腺激素释放肽(hF-GRP)。在离体条件下,hF-GRP 具有促进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的活性。用小鼠垂体培养法测定,其促进卵泡刺激素(FSH)或黄体生成素(LH)释放的 ED_(50)值分别为每管2.0μg/ml(1.2nmol/L)和2.6μg/ml(1.6nmol/L),活性比下丘脑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低。初步资料表明,hF-GRP 在大鼠完整垂体培养系统及垂体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利用垂体组织块离体灌流技术,观察到γ-氨基丁酸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笃切除双侧肾上腺96h后的大鼠垂体前叶ACTH的分泌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但同样浓度的荷包牡丹笃分离的垂体前叶细胞的ACTH分泌无影响,提示肾上腺切除后,γ-氨基丁酸在垂体前叶直接或通过间接途径抑制ACTH分泌。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利用垂体组织块离体灌流技术,观察到-氨基丁酸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对切除双侧肾上腺96h后的大鼠垂体前叶ACTH的分泌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但同样浓度的荷包牡丹碱对分离的垂体前叶细胞的ACTH分泌无影响。提示肾上腺切除后,-氨基丁酸在垂体前叶直接或通过间接途径抑制ACTH分泌。  相似文献   

10.
垂体前叶内神经纤维可能参与ACTH分泌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超  孙建国 《生理学报》1996,48(2):179-184
我们建立了垂体组织块短时温育并施加电场刺激的离体实验体系,运用此方法并结合放射免疫测定激素含量,观察了大鼠垂体前叶内神经纤维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刺激能够促使垂体前叶ACTH释放显著增加,刺激参数为强度30mA,波宽0.5ms,频率10Hz。这个效应可为温育液中加入河豚毒素(TTX)和藜芦碱所阻断,但TTX不能阻断精氨酸加压素(AVP)诱发的ACTH分泌。同样参数的电场刺激对分散培养的大鼠垂体前叶细胞ACTH的分泌没有显著作用。以上结果说明,我们所用参数的电场刺激产生的效应是兴奋了垂体前叶内的神经纤维,而非直接刺激腺细胞所致。上述结果提示: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的调节除了传统的体液途径之外,还可能存在直接的神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小负荷运动对IL-2和β-EP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方法:对SD大鼠进行为期4周中小负荷运动,并在运动后期施加冷应激,测定大鼠外周血液IL-2和β-EP的含量.结果:①应激组IL-2显著低于对照组,但β-E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②经过4周运动,30 mm运动组和60 min运动组,β-E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2水平显著高于应激组.同时30 min运动 应激组和60min运动 应激组血清IL-2显著高于应激组,而β-EP含量显著低于应激组.结论:中小负荷运动降低冷应激反应程度,减少内源性β-EP释放,使IL-2含量升高,维持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免疫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12.
虎纹蛙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调节的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远友  林浩然 《动物学报》2002,48(2):221-226
利用离体静态孵育系统和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了性成熟的虎纹蛙雌蛙离体的视前-下丘脑-正中隆起(P-H-ME)片段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调节。结果表明:γ-氨基丁酸(GABA)对成熟前期蛙离体P-H-ME片段的哺乳类GnRH(mGnRH)的释放有显著的刺激作用;随着GABA作用浓度的增加,刺激作用逐渐增强。100μmol/L的多巴胺(DA)及1μmol/L和10μmol/L的雌二醇(E2)则显著抑制鸡ⅡGnRH(cGnRH-Ⅱ)的释放。10μmol/L和100μmol/L的睾酮(T)以及10μmol/L的E2显著刺激冬眠期蛙P-H-ME片段mGnRH的释放。这些结果表明,GABA,DA及E2和T对虎蚊蛙GnRH的释放有直接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β-内啡肽(β-Ep)是分布于垂体、脑、肠及胰腺的一种内源性吗啡肽。缩胆囊素(CCK)是一种存在于脑及肠道的神经肽。有CCK-39肽,CCK-33肽,CCK-8肽及CCK-4肽等几种形式。下丘脑CCK-8肽的浓度提高,说明它是一种神经激素或神经递质。Vijayan曾报道,CCK-8肽有刺激大鼠生长素及催乳素分泌的效应。但CCK-8肽对垂体前叶β-Ep的分泌有何影响尚不清楚。Matsumura研究了整体及离体情况下,CCK-8肽对大鼠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β-EpLI)释放的影响以及Ca~(++)与这一影响的关系。作者给成年雄性大鼠静脉注射CCK-8肽,然后断头取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EpLI含量。再分  相似文献   

14.
活体研究表明,松弛素不但能抑制子宫肌肉的收缩,而且可能对下丘脑和神经垂体起作用。给麻醉哺乳大鼠静注松弛素,可抑制射乳;如注入脑室则扰乱射乳反射的模式。离体实验已检验了上述假说。对雄性 Wistar 大鼠,从垂体制备出神经叶,再分离出激素分泌神经的神经末梢,进行下列实验:(1)松弛素对静息条件下和 K~+诱导的加压素和催产素释放的剂量-效应曲线的影响。作者报告了松弛素的作用是双相的。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发现,内皮素(endothelin,ET)不仅具有强烈的血管活性作用,还可能作为激素调节肽参与性激素的调节。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器官和胎盘都有丰富的ETmRNA和ET受体存在。Kanyicska等在培养的雌性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应用ET-3(10~(-14)~10~(-6)mol/L)明显抑制垂体前叶细胞分泌催乳素(PRL),增加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和促甲状腺素(TSH)的释放。ET的刺激效  相似文献   

16.
罗非鱼脑垂体结构研究:Ⅰ.腺垂体前叶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尼罗非鲫Oreochromis nilotica腺垂体前叶的超微结构。前叶主要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细胞(ACTH)、催乳激素分泌细胞(PRL)和一种非分泌类型的星状细胞(SC)所构成。对脑垂体结构的周年观察,表明在产卵期间ACTH细胞和PRL细胞均高度活跃,ACTH的分泌可能促进排卵活动,而PRL的分泌活动则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腺垂体前叶只接受B型神经分泌纤维的直接支配,星状细胞和Ⅱ型脑垂体细胞则参与腺细胞分泌颗粒的释放和运输等活动。本文并讨论了腺细胞的分泌颗粒通过胞吐和扩散两种方式释放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Gao L  Yang QH  Xu RK 《生理学报》2005,57(3):319-327
本工作旨在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LT)抑制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诱发的Sprague-Dawley大鼠垂体催乳素(prolactin,PRL)瘤增生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每只大鼠每日定时皮下注射一定剂量的MLT(0.25、0.50mg)能显著抑制E2诱发的大鼠垂体PRL瘤的增生;偏低(0.05mg)或过高剂量(1.00、2.00mg)的MLT也抑制PRL瘤的增生,但无统计学意义。采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显示,与正常垂体对照组比较,PRL瘤中PRL基因增强子出现五处突变,-1885bp位点由C突变为G,-1857~-1855由ACA替换为G,-1792~-1791插入G,-1383~-1382插入GGTGTGTG片段,-1265~-1250缺失GTGTGTGTGTGTGTGT片段。0.25mg/dMLT处理组,PRL瘤中的PRL基因增强子上述个别突变部位仍然存在(-1885由C突变为G),突变消失(-1792~-1791无插入G),大部分表现为突变减弱(-1856~-1855缺失AC,-1385~-1384缺失TG,-1250~-1253缺失GTGT)。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PRL基因增强子活性显示,正常垂体、PRL瘤和0.25mg/dMLT处理的PRL瘤三组中,PRL基因增强子的活性分别为(13448.17±3012.74)、(161831.67±60996.01)和(10212.17±2634.71)OD单位。PRL瘤组增强子活性较正常垂体升高11倍(P<0.001),MLT处理组增强子活性较PRL瘤组降低93.69%(P<0.001)。上述三组PRL基因增强子空间结构的分析表明,PRL基因增强子DNA的曲折程度为PRL瘤组>MLT处理组>正常垂体。以上结果证实,MLT抑制大鼠垂体PRL瘤增生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可能是减弱PRL基因增强子的突变,也提示MLT可减弱PRL基因增强子的突变,从而下调PRL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与降低DNA的曲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电场刺激对垂体前叶ACTH分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和方法:本实验通过切除大鼠肾上腺改变垂体的功能状态,利用垂体组织块离体灌流并施加电场刺激的方法,观察服垂体前叶内神经纤维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释放的影响,结果:参数为强度30mA,波宽0.5ms,频率10Hz的电场刺激可明显抑制肾上腺切除96h后垂体前叶组织块释放ACTH,此效应可被预先给予的河豚毒素(TTX)所取肖精氨酸加压素(AVP)可显著刺激垂体组织块释放ACTH,同样参数的电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和方法:采用异体垂体前叶移植的方法制造大鼠慢性高催乳素血症模型,探讨人参茎叶皂甙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催乳素和动情周期的作用.结果:①垂体前叶移植大鼠血清PRL水平升高而原位垂体PRL含量降低,GSLS则使高催乳素血症大鼠血清PRL水平降低,原位垂体PRL含量降低;②高催乳素血症大鼠动情周期显著受到抑制,而GSLS可拮抗高催乳素血症对大鼠动情周期的抑制作用.结论:GSLS有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Sun HY  Zhu HF  Ji YH 《生理学报》2003,55(5):530-534
本研究探讨了一种特异性钠通道调制剂(Buthus martensi Karsch,BmKⅠ)对离体大鼠心脏收缩力及电活动的调制作用.离体心脏灌流实验显示(1)BmKⅠ(0.5-10 μmol/L)剂量依赖地增强大鼠心肌收缩力,左心室最大发展压(LVDPmax)以及dp/dtmax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强(n=6,P<0.05),同时可触发正性变时作用(n=6,P<0.05);(2)大剂量BmKⅠ(20μmol/L)引起负性肌力作用及心动过缓;(3)冠脉流量随心脏收缩力的增强反而减小,应用500nmol/L BmKⅠ时冠脉流量由14.5 ml/min降至8.6 ml/min(n=6,P<0.05);此外,心电图记录表明BmKⅠ(0.5-10μmol/L)可触发心动过速及复杂的心律失常等电活动变化;正常灌流液洗脱后BmKI引起的大鼠心脏收缩力及电活动的改变可部分恢复.由于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预先应用抑制了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提示BmKⅠ引起的大鼠心脏收缩力及电活动的改变不是由于其调节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及随后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激活,而可能与其对心肌电压门控钠通道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