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源激素处理对三峡消落带落羽杉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选落羽杉大龄母树插穗的扦插繁殖技术,以期培育大量的落羽杉良种壮苗满足三峡消落带植被修复的需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不同外源激素、浓度以及处理时间对三峡消落带落羽杉大龄母树插穗扦插生根的影响,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生根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落羽杉插穗皮部和愈伤组织处均有不定根伸出,两处不定根数量分别占不定根总数的63.9%和36.1%;(2)4种外源激素中,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等质量比)和IBA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最好,NAA处理次之,生根粉(ABT)处理效果最差;(3)5种浓度(50 mg/L、100 mg/L、150 mg/L、200 mg/L和250 mg/L)之间的处理效果无显著差异;(4)4种处理时间(2 h、4 h、6 h和8 h)中,4 h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最佳;(5)26个处理组合中,(IBA+NAA)×150 mg/L×4 h处理组合和NAA×250 mg/L×4 h处理组合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高,分别为0.83和0.82,清水对照的平均隶属函数值最低,为0.05。研究初步验证了皮部生根是落羽杉大龄母树插穗的主要生根方式,筛选出三峡消落带原位适生落羽杉大龄母树插穗扦插的两种较佳处理组合为(IBA+NAA)×150 mg/L×4 h和NAA×250 mg/L×4 h。  相似文献   

2.
比较分析投加不同微生态制剂的海水养殖系统硝化功能建立的过程,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利用海水素构建4个海水养殖系统,通过投加硝化细菌、光合细菌、枯草芽胞杆菌3种微生态制剂以及纤维毛球作为生物膜载体,比较分析不同养殖系统硝化功能的建立过程及硝化强度差异。投加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枯草芽胞杆菌系统硝化功能建立时间分别为108 h和96 h,氨氮初始质量浓度为6 mg/L时,氨氧化强度分别为1.69 mg/(L·d)和1.36 mg/(L·d);添加纤维毛球的生物膜系统与生物絮团系统硝化功能建立时间分别为96 h和120 h,氨氮初始质量浓度为6 mg/L时,氨氧化强度分别为1.36 mg/(L·d)和0.98 mg/(L·d);投加碳源系统和对照系统硝化功能建立时间分别为84 h和96 h,氨氮初始质量浓度为6 mg/L时,氨氧化强度分别为1.18 mg/(L·d)和1.36 mg/(L·d)。硝化细菌+枯草芽胞杆菌系统硝化功能建立时间更短,但系统硝化强度低于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系统;生物膜系统硝化强度高于生物絮团系统且硝化功能建立更快;添加碳源能够加快系统硝化功能建立过程,但降低了硝化细菌+枯草芽胞杆菌系统的硝化强度。  相似文献   

3.
彩色马蹄莲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彩色马蹄莲芽眼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1)较适宜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组合是1.5 mg/L Zt+0.1 mg/L NAA、3.0 mg/L 6-BA+0.1 mg/L NAA或0.5 mg/L 2,4-D+0.1 mg/L NAA,出愈率分别为94.12%、100%和86.67%;较适宜诱导不定芽的激素组合是2.0 mg/L 6-BA+0.1 mg/L NAA,芽丛诱导率可达87.3%;芽增殖较适宜的激素组合是2.0 mg/L 6-BA+0.1 mg/L NAA或2.0 mg/L KT+1.0 mg/L NAA,而且在继代培养中,交替使用这两种激素组合,繁殖系数可达4倍以上;生根培养基以1/2 MS+0.3 mg/L NAA+0.2 mg/L IAA较为适宜,生根率达95%以上.(2)彩色马蹄莲小块茎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最适宜蔗糖浓度为10%;10 mg/L多效唑和8 mg/L NAA对小块茎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分裂素则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川东獐牙菜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衡宇  陈义光 《广西植物》2002,22(5):433-436,432
针对川东獐牙菜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 ,系统地探讨了通过组织培养为手段进行人工繁殖的方法 ,旨在为川东獐牙菜的保护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在所有的实验方案中 ,幼茎和老叶是理想的外植体材料。对叶片来说 ,较适宜的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组合是 Zt1.0 m g/L +NAA 0 .0 5m g/L +IBA0 .0 5mg/L、BA 0 .5m g/L+2 ,4 - D0 .5mg/L或 BA 0 .2 m g/L+2 ,4 - D0 .2 mg/L+IBA0 .1m g/L ,对茎段来说 ,较适宜的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组合是 BA0 .0 5m g/L+kt0 .0 5mg/L+IBA0 .0 5m g/L;诱导不定芽的适宜激素组合是 BA2 .0 mg/L+N AA0 .0 5mg/L或 BA 2 .0 mg/L+IBA 0 .1m g/L ;而根的诱导则是 MS+BA 0 .0 5mg/L+kt1.0 mg/L+N AA0 .1m g/L或 MS+BA1.0 m g/L+kt0 .3mg/L +IA A0 .5mg/L培养基上进行。  相似文献   

5.
以带侧芽茎段为外植体,对圆叶蔓绿绒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研究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圆叶蔓绿绒的离体形态发育及增殖均有重要影响。其中适合侧芽生长和不定芽分化的组合为BA 3.0mg/L+ IAA 0.5mg/L。采用BA 0.8mg/L+ KT 0.8mg/L+IAA 0.05mg/L的组合可在4周内可获得7.0的增殖系数。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活性炭对生根有促进作用。适宜量为1.0g/L。  相似文献   

6.
亓琳  李艳玲  赵威  王晓凌 《生态学报》2018,38(13):4888-4896
为了评价燕麦对金属锶(Sr)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土培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添加Sr,共设置6个处理:25 mg/kg Sr(CK)、100 mg/kg Sr(L)、250 mg/kg Sr(H)、25 mg/kg Sr+燕麦(CK+燕麦)、100 mg/kg Sr+燕麦(L+燕麦)和250 mg/kg Sr+燕麦(H+燕麦)。从土壤酶(转化酶、磷酸酶、蛋白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来评价燕麦在锶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燕麦显著提高了脲酶和脱氢酶活性。燕麦显著提高了锶污染土壤微生物对31种碳源的平均利用率(AWCD),并提高了锶污染土壤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Shannon均匀度指数(E)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降低了Shannon优势度指数(D)。主成分分析表明种植燕麦显著增加了锶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与未种植处理(L和H)相比,L+燕麦处理中羧酸类碳源和聚合物类碳源的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9%和31%,H+燕麦处理中羧酸类碳源和聚合物类碳源的利用率分别增加了24%和41%。因此,在锶污染土壤中,燕麦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改善了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以青叶胆(Swertia mileensis)幼叶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最有效的生长调节剂组合为IAA 1.0 mg/L+NAA 1.0 mg/L+KT 1.0 mg/L和NAA 4.0 mg/L+KT 2.0 mg/L+GA3 1.0 mg/L,其诱导率分别为96.6%和96.0%。使用以上两种生长调节剂组合进行愈伤组织的液体继代培养,10 d可使愈伤组织增殖率分别达257.3%和310.2%。  相似文献   

8.
叶青华  王亚琴  朱媛 《广西植物》2009,29(3):400-403
研究了外源激素2,4-D、NAA、6-BA、KT的不同组合以及营养添加物水解酪蛋白、酵母提取物对杜仲悬浮细胞生产桃叶珊瑚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mg/L2,4-D的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mg/LNAA、0.5mg/L6-BA、0.5mg/LKT可提高桃叶珊瑚甙含量;在培养基中添加水解酪蛋白和酵母提取物均能促进桃叶珊瑚甙的合成,以添加100mg/L水解酪蛋白和15mg/L酵母提取物时其含量最大。初步得出桃叶珊瑚甙合成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添加2.0mg/L2,4-D+1.0mg/LNAA+0.5mg/L6-BA+0.5mg/LKT+100mg/L水解酪蛋白+15mg/L酵母提取物的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甘肃贝母组织培养小鳞茎的直接发生技术体系。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筛选适宜甘肃贝母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及灭菌方法,探究外植体种类、茎段大小、培养温度、激素组合、培养方式等对小鳞茎诱导和增殖的影响。结果:休眠芽的最佳灭菌方式为75%乙醇灭菌30 s,0.1%升汞灭菌1 min,无菌水冲洗3~5次。休眠芽为外植体时培养效果最好,其次为茎段和小鳞叶,叶片效果较差。茎段大小对甘肃贝母组培小鳞茎诱导影响不大。固体培养基更适宜直接诱导小鳞茎,培养基配方为:1/2 MS+6-BA 0.5 mg/L+NAA 0.1 mg/L或1/2 MS+6-BA 1.0 mg/L+NAA 1.0 mg/L,蔗糖3%、琼脂0.7%,pH 5.8。一定的变温培养有利于其鳞茎增殖。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1 mg/L+IAA 0.5 mg/L+1.5%蔗糖+0.7%琼脂,pH 5.8。结论:建立了甘肃贝母离体培养小鳞茎直接发生技术体系,可为甘肃贝母种质保存及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鸡冠花的离体开花(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鸡冠花顶芽为外植体,采用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试管鸡冠花芽及花进行诱导。结果表明:MS+6-BA 0.6 mg/L+NAA 0.1 mg/L为最佳的芽诱导培养基;改良MS+6-BA 0.2 mg/L+NAA 0.01mg/L+PP333 0.5 mg/L为诱导试管苗开花的最佳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多效唑(PP333)有利于开花。  相似文献   

11.
旨在建立稳定的银杏愈伤组织继代体系,筛选细胞活性强且黄酮产量高的细胞培养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参考。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在40 d的继代周期内设计正交实验研究外植体月份、外源激素与抗褐化剂交互作用下的银杏愈伤组织生长、褐化与黄酮积累,并对比了4、5、6月中旬银杏叶片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银杏愈伤组织继代中的最佳生长组合为:4月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3.0 mg/L NAA+0.5 mg/L KT+5 mg/L VC;最佳抗褐化组合为:4月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1.0 mg/L NAA+1.0mg/L KT+10 mg/L VC;银杏叶黄酮含量从4-6月呈上升趋势,且不同月份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黄酮含量与之呈正相关,以6月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2.0 mg/L NAA+1.0 mg/L KT+5 mg/L VC为最佳黄酮积累条件;结合愈伤组织干重,总黄酮实际产量最高组合为:5月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2.0 mg/L NAA+0.5 mg/L KT+5 mg/L VC。银杏愈伤组织的适宜继代周期为24-32 d,生长量较大且褐化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培育石蒜属植物新品种(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石蒜属(Lycoris)、朱顶红属(Hippeastrum)、萱草属(Hemerocallis)植物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田间杂交、胚拯救等方法,研究了石蒜属植物在远缘杂交过程中的生殖隔离。结果:1、在花粉活力测定中,所得最适宜朱顶红花粉萌发的培养基组成为:70 g/L蔗糖+5 mg/L硼酸+0.01 g/L氯化钙+50 g/LPEG-4000;萱草组花粉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100 g/L蔗糖+0.3 mg/L硼酸+0.4 mg/L氯化钙。2、以石蒜属植物作母本,设计8个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子房膨大率随杂交组合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其中与四倍体萱草杂交组合所得平均子房膨大率为59.81%,高于二倍体萱草组(33.12%)。3、胚拯救初期,各组合获得胚珠0~44个,其中鹿葱×萱草‘金娃娃’组合最多,中国石蒜×萱草‘金娃娃’组合最少。胚珠膨大率随杂交组合的不同出现差异,7个杂交组合的胚珠均发生膨大,膨大率在1.79%~96.15%之间。其中鹿葱×’Custard Candy’组合胚珠膨大率较高(96.15%),稻草石蒜×’Cust...  相似文献   

13.
金线莲外植体筛选及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线莲茎段、叶片、茎片、不定芽为试材,分别在添加6-BA、ZT、NAA、KT 5个不同处理的MS及1/2MS培养基上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以茎段、茎片、不定芽为外植体,在MS + 6-BA 2.0 mg/L + NAA0.5 mg/L、MS + NAA 2.0 mg/L + KT 0.1 mg/L和MS + 6-BA 2.0 mg/L + NAA 0.5 mg/L + ZT 0.2 mg/L培养基中培养,均能成功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为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外植体,最佳培养基为MS + 6-BA 2.0 mg/L + NAA 0.5 mg/L + KT 0.2 mg/L。  相似文献   

14.
桃下胚轴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桃品种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因型、不同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合等对桃下胚轴离体再生不定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桃下胚轴再生率差异显著;QL为'97-8-4'和'甜桃王'的最适基本培养基,MS为'金童5号'的最适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用2.0 mg/L BA+0.04 mg/L NAA或单独使用2.0 mg/L BA的再生效果好.'97-8-4'在QL+2.0 mg/L BA+0.04 mg/L NAA+100 mg/L肌醇的培养基中再生率最高,为94.44%;'甜桃王' 在QL+2.0 mg/L BA+0.04 mg/L NAA+100 mg/L肌醇+500 mg/L CH的培养基中再生率最高,为80.42%;'金童5号'在QL+2.0 mg/L BA+0.04 mg/L NAA+200 mg/L肌醇的培养基中再生率最高,为78.00%.  相似文献   

15.
黄瓜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激素浓度组合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黄瓜中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激素浓度的最佳组合,以黄瓜不同外植体,诱导初代愈伤组织,利用最佳外植体子叶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采用响应面设计分析方法,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拟合,预测数学模型,并进行激素浓度组合寻优。结果表明: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957;激素浓度的最佳组合为MS+6-BA 1.009 mg/L+IAA 0.5502 mg/L+AgN031.1026 m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肉桂醛是否对阿萨希毛孢子菌的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有影响。方法选取临床分离菌株进行ITS基因序列分析及VITEK MS鉴定,通过培养建立体外生物膜模型。倍比稀释法测定1050 mg/L、525 mg/L、262.5 mg/L和131.25 mg/L浓度肉桂醛溶液对阿萨希毛孢子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银染法观察不同浓度肉桂醛对阿萨希毛孢子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实验中各浓度的肉桂醛都能抑制阿萨希毛孢子菌的生长,延长生物膜的形成时间,且肉桂醛浓度越高,其作用效果越明显。当肉桂醛浓度达到1050 mg/L时,对阿萨希毛孢子菌生长的抑制效果最显著,该浓度下培养基孔内未见阿萨希毛孢子菌生长。银染法观察可见,此浓度下培养基内未形成生物膜,表明1050 mg/L浓度肉桂醛对阿萨希毛孢子菌生物膜的形成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肉桂醛能够抑制阿萨希毛孢子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不同激素配比对麝香百合鳞茎芽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麝香百合的鳞茎片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百合鳞茎芽的诱导效果不同,供试的几个组合中,以MS+6-BA 1.0mg/L+NAA 0.5mg/L效果最好;在继代培养中,以MS+6-BA 2.0mg/L+NAA 0.1mg/L对百合鳞茎的增殖效果最好;在生根培养中,附加活性炭可促进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不同配方营养液对三种观叶植物水培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配方营养液对羽裂蔓绿绒、白掌和玛丽安万年青三种观叶植物进行水培试验,观测不同处理植株的生长变化及营养液pH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大量元素含量为11.2 mg/L NH4+-N+134.4 mg/L NO3--N+24.8 mg/L P+187.2 mg/L K+96.0 mg/L Ca+28.8 mg/L Mg+38.4 mg/L S的营养液(pH 5.64,EC为1.16 ms/cm)较适合羽裂蔓绿绒和白掌的生长;而玛丽安万年青在大量元素含量为11.2 mg/L NH4+-N+124.6 mg/L NO3--N+46.5 mg/L P+202.8 mg/L K+88.0 mg/L Ca+14.4 mg/L Mg+19.2 mg/L S的营养液(pH 6.01,EC为1.12 ms/cm)中生长较好;维持营养液相对稳定的pH值也是水培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UASB-化学混凝技术处理草浆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UASB-化学混凝技术组合对草浆造纸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接种颗粒污泥的二级启动,大大缩短了反应器的启动时间。在水力停留时间(HRT)6 h,进水COD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对颗粒污泥进行驯化,20 d后pH、COD去除率趋于稳定。另外,通过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混凝中4因子影响大小的排序,并在最优条件下对UASB反应器出水进行混凝处理。组合技术处理的出水水质指标符合国家造纸工业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浸浴法研究了氧化纳米颗粒TiO2、ZnO、SiO2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肝中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处理组,高浓度(5 mg/L、10 mg/L)组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5 mg/L处理组Na+/K+-ATP酶的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0 mg/L处理组中Na+/K+-ATP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中酶的活性(p<0.05)。低浓度组(0.1 mg/L、1 mg/L)则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除0.1 mg/L组在暴露1 d后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纳米ZnO、SiO2处理组(0.1 mg/L、10 mg/L)在暴露1 d后,肝中Na+/K+-ATP酶的活性均比对照组高,随着暴露时间增加至20 d,Na+/K+-ATP酶活性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种纳米颗粒的浓度为0.1 mg/L时,对暴露后1 d剑尾鱼肝中的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均为诱导作用,诱导大小顺序为ZnO>TiO2>SiO2;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至10 d,纳米TiO2、ZnO、SiO2处理组对Na+/K+-ATP酶活性均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