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硅胶柱层析、HPLC等多种柱色谱手段对中国南海隋氏蒂壳海绵Theonellaswinhoei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提纯;通过波谱解析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其正丁醇萃取部位首次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thymidine(1),thymidine-5'-carboxylic acidmethylester(2),thymidine-5'-carboxylic acid butyl ester(3),uracil(4),thymine(5),7,8-Dimethyl-iso-alloxazine(6)。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采自中国南海的两种海绵(Petrosia sp.和Haliclona sp.)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综合利用各种层析技术(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从中分离纯化出14个化合物,并利用波谱技术(IR、UV、NMR)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从石海绵(Petrosia sp.)中分离的化合物为:3-isocyanotheonellin(1)、theonellin isothiocyanate(2)、theonellin amine(3)、theonellin formamide(4)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5);从蜂海绵(Haliclona sp.)中分离的化合物为:renierol(6)、isoquinolinequinones mimosamycin(7)、胆甾醇(8)、麦角甾醇(9)、(24R)-ergosta-7,22-diene-3β,5β,6β-triol(10)、5α,8α-epidioxycholest-6-en-3β-ol(11)、胸苷(12)、胞苷(13)、鲨烯(14)及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5)。在对化合物进行广泛的生物活性筛选时发现:化合物6能有效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化合物1~7,9~10,14是首次从该两种海绵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利用溶剂分步萃取、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硅胶柱层析、HPLC等多种柱色谱手段对中国南海杯叶海绵Phyllospongia sp.化学成分分离;通过多种现代波谱学手段结合文献对照,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从其石油醚和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8个甾体类化合物:cholesta-5,7-dien-3β-o...  相似文献   

4.
杠柳枝皮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杠柳枝皮粉末的乙醇提取物悬浮于水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对乙酸乙酯萃取物采用各种柱层析进行多次分离后得到4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β-香树素乙酸酯(1)、β-香树素(2)、periplogenin(3)和perilocoside N(4),其中化合物1和2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相似蜂海绵相关真菌杂色曲霉F62活性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世豪  巩婷  朱平 《菌物学报》2011,30(4):636-643
研究了1株相似蜂海绵相关真菌F62的活性代谢产物,经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该真菌属于杂色曲霉。将F62菌株用大米固体培养基在室温(约25℃)下静置培养45d,经乙酸乙酯超声萃取得到粗提物。通过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HPLC等色谱手段,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分析手段可鉴定出其结构分别为Alantrypinone(1)、洛伐他汀(2)、甲酯型莫纳克林K(3)、土曲霉酮(4)、土震素B(5)和麦角甾醇(6)。化合物1系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首次对化合物3的碳谱数据进行报道。初步的药理研究表明,化合物4具有体外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进行猴头菌液体静置发酵。利用萃取、中压液相色谱(RP-18 gel)、凝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硅胶柱层析(Silica gel)从其发酵液中分离并结构鉴定了6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波谱解析与质谱鉴定,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为Erinacine P(1)、Orsellinaldehyde(2)、Herierin IV(3)、Erinapyrone A(4)、Erinapyrone B(5)和Erinapyrone C(6)。Erinacine P(1)为首次从猴头菌发酵液中分离获得的二萜糖苷化合物,MTT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Orsellinaldehyde(2)为首次从猴头菌中分离到的苯甲醛衍生物。Herierin IV(3)、Erinapyrone A(4)、Erinapyrone B(5)和Erinapyrone C(6)为4个吡喃酮衍生物。  相似文献   

7.
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LH-20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伯氏致病杆菌SN52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通过波谱综合解析和文献数据对照方法对所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显示,均为吲哚类化合物,其中5个为已知化合物,鉴定为:xenocyloins A(1)、xenocyloins B(2)、xenocyloins C(3)、xenocyloins D(4)、xenocyloins E(5);1个为新化合物,命名为xenocyloins F(6)。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究维药鹰嘴豆种子的化学成分,从药效物质基础的角度为阐明鹰嘴豆的营养功能与药用价值奠定基础。方法:将鹰嘴豆75%乙醇提取物分散于水中,分别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获得不同的萃取段。对正丁醇萃取段通过正相硅胶、凝胶柱层析,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分离纯化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鹰嘴豆种子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松醇(1)、乙基α-D-半乳糖苷(2)、L-色氨酸(3)、β-谷甾醇(4)、β-胡萝卜苷(5)、亚油酸甲酯(6)、亚油酸(7)和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8)。结论:亚油酸甲酯(6)和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8)为首次从鹰嘴豆中分离鉴定。对鹰嘴豆中之前报道的乙基α-L-半乳糖苷的化学结构确证为乙基α-D-半乳糖苷(2)。  相似文献   

9.
明党参根皮超临界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从明党参根皮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理化方法和波谱分析鉴定为二十五烷酸(1)、二十七烷醇(2)、β-谷甾醇(3)、豆甾醇(4)、异欧前胡素(5)、欧前胡素(6)、花椒毒酚(7)、珊瑚菜内酯(8)和5-羟基-8-甲氧基补骨脂素(9)。化合物5~7为首次从明党参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根皮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对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化学成分及其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进行研究,为开发新型植物病毒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综合运用硅胶、凝胶、MCI等多种柱层析方法对千里光地上部分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NMR、MS鉴定其结构;采用活体半叶枯斑法测定化合物对TMV的抑制活性。从千里光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24-烯-环阿尔廷酮(1)、3β-羟基-7β-甲氧基-5-豆甾烯(2)、正三十二烷(3)、乌索酸(4)、豆甾醇(5)、(22E)-ergosta-6,22-diene-3β,5β,8α-triol(6)、山柰酚(7)、3-吲哚甲醛(8)、泽兰黄酮(9)、槲皮素(10)、紫杉叶素(11)、jacaranone(12)、叶绿醇(13)。除化合物7和化合物10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8和化合物13具有较强的抗TMV活性。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多孔菌发酵产物进行的活性筛选中,发现三色拟迷孔菌具有抗白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烟曲霉、黄曲霉等目标真菌活性。通过应用萃取、柱层析及HPLC等分离手段对其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3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化合物1-3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4-乙二醇基-8-羟基异香豆素、4-(2-羟乙酰基)-8-羟基异香豆素及4-乙二醇基-5,8-二羟基异香豆素。这3个异香豆素首次从拟迷孔菌属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2为其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2.
在对多孔菌发酵产物进行的活性筛选中,发现三色拟迷孔菌具有抗白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烟曲霉、黄曲霉等目标真菌活性。通过应用萃取、柱层析及HPLC等分离手段对其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3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化合物1-3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4-乙二醇基-8-羟基异香豆素、4- (2-羟乙酰基)-8-羟基异香豆素及4-乙二醇基-5,8-二羟基异香豆素。这3个异香豆素首次从拟迷孔菌属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2为其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在对多孔菌发酵产物进行的活性筛选中,发现三色拟迷孔菌具有抗白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烟曲霉、黄曲霉等目标真菌活性。通过应用萃取、柱层析及HPLC等分离手段对其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3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化合物1-3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4-乙二醇基-8-羟基异香豆素、4- (2-羟乙酰基)-8-羟基异香豆素及4-乙二醇基-5,8-二羟基异香豆素。这3个异香豆素首次从拟迷孔菌属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2为其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丽江蚤缀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忠义  龚维红 《广西植物》2005,25(3):278-280
利用DiaionHP20及硅胶柱层析进行化合物的分离,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借助多种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E对甲氧基肉桂酸(pEMethoxycinnamicacid)(Ⅰ),Z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3(4Methoxyphenyl)2Zpropenoicacidmethylester)(Ⅱ),Z对甲氧基肉桂酸(pZMethoxycinnamicacid)(Ⅲ),E对羟基肉桂酸甲酯(pEHedroxycinnamicacidmethylester)(Ⅳ),2,4,6,4′fourhydroxydihydrochalcone(Ⅴ),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Ⅵ),β谷甾醇(βSidosterol)(Ⅶ),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Ⅷ)。所有化合物均为已知化合物,并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5.
对生长于云南文山的山柑科山柑属植物马槟榔种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通过硅胶、MCI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纯化,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1-methoxy-3-indoleformic acid(1)、恶唑烷-2-硫酮(2)、O'-ethyl-1-β-D-arabinofuranosyluracil(3)、腺嘌呤核苷(4)、阿洛酮糖腺苷(5)、ethylβ-D-fructofuranoside(6)、1-β-D-psicofuranosyluracil(7)、尿嘧啶核苷uridine(8)。化合物1、3、7是新的天然化合物。化合物4、5、6为首次从马槟榔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红树林植物海芒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红树林植物海芒果(Cerbera manghas)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数据并与已知化合物数据作比较,它们分别鉴定为cyclocerberidol(1)、cerberidol(2)、(Z)-ligustilide(3)、coniferaldehyde(4)、ethyl(2E)-3-(4-methoxyphenyl)-2-propenoate(5)、p-hydroxyphenylethyl anisate(6)、nodakenin(7)、isoimperatorin(8)、theviridoside(9)、cycloolivil(10)及3β-acetyl-lupeol(11)。化合物3-8及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宦丽君  程灵 《菌物学报》2022,41(1):98-104
采用硅胶柱层析、中压反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从真菌Emericella sp.的大米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单体化合物,并利用波谱学方法结合文献数据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分别为:asteltoxin (1)、asteltoxin B (2)、penicillide (3)、purpactin A (4)、tajixanthone hydrate (5)、mycophenolic acid (6)、trans-dehydrodiferulate dimethyl ester (7)、2,8-dihydroxy-1,3-dimethoxy-6-methylanthraquinone (8)。其中,化合物3和4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硅胶柱层析、大孔吸附树脂、ODS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RP-C18柱层析等技术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数据和已知化合物数据比较,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β-蜕皮激素(2),Paris SaponinsⅤ(3),Paris SaponinsⅠ(4),Paris SaponinsⅡ(5),Paris SaponinsⅦ(6),Paris Saponins H(7)和Paris SaponinsⅥ(8)。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球药隔重楼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从穿鞘菝葜(Smilax perfoliata Lour.)的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中有一个新化合物smilglaside F(1).经过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及化学手段鉴定了它们的结构.5个已知化合物分别是:芦丁(2)、3′-甲醚芦丁(3)、cassiamin A(4)、cassiamin B(5)和1,2,3-trimethoxy-5-hydroxyphenol-1-O-β-D-glucopyranoside(6).其中化合物2、4~6是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认识特色植物茎花山柚(Champereia manillana var.longistaminea)的药效物质基础,该研究开展了茎花山柚叶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硅胶柱层析(CC)、薄层色谱(TLC)、葡聚糖凝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柱层析(RPC18)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茎花山柚叶乙醇浸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2)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ESI-MS)数据,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6个化合物分别为蒲公英赛醇(1)、吲哚-3-甲酸(2)、(24R)-环菠萝蜜烷-3β,24,25-三萜(3)、(24R,S)-3β-24,31-环氧-24-甲基环烷(4)、1-O-亚麻酰基-3-O-β-D-吡喃半乳糖基-sn-丙三醇(5)、长烷基链甘油单酯(6)。其中,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