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菊状千里光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探讨其药理作用提供理论依据.菊状千里光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初步分离后,采用凝胶色谱、硅胶色谱、MCI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使用MTT法测定分离得到的两个生物碱对正常肝细胞L-02的毒性,并通过琼脂平板打孔法对菊状千里光中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 相似文献
2.
烟草花叶病毒和番茄花叶病毒在含N基因烟草上的症状差异是由运动蛋白基因决定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烟草花叶病毒(TMV)和番茄花叶病毒(ToMV)是烟草花叶病毒属中关系最为密切的病毒, 但它们在含N基因烟草上产生的枯斑大小有明显的差异. 比较了TMV, ToMV及用ToMV运动蛋白基因(MP)精确置换TMV MP后获得的重组病毒T/OMP在不同寄主上的症状差异, 发现T/OMP在含N基因烟草上产生的枯斑大小与ToMV相似. 分析比较TMV, ToMV和T/OMP外壳蛋白和MP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水平, 发现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 而TMV和T/OMP在原生质体中的复制水平也没有差异. 比较TMV, ToMV和T/OMP接种后烟草体内防御相关酶(PAL, POD和PPO)的活性变化, 结果T/OMP和TMV所诱导酶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而与ToMV有所差异, 因此认为MP基因功能的差异决定了TMV和ToMV在N基因烟草上枯斑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黄瓜花叶病毒对烟草叶片和叶绿体光合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了烟草(Nicotana tabacum L.)感染黄瓜花叶病毒后烟草植株不同部位(顶层、中层、下层)中片的光合速率和叶绿体光化学反应的变化。感病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减少,顶层叶砬少最多。病毒侵染抑制PSⅡ活性比PSⅠ活性更明显,特别是顶层叶。叶绿素a荧光测定表明还原态Q库减少,CO2同化减少。从低温荧光发射光谱图变化中发现能量分配受干扰。 相似文献
4.
侵染蚕豆的烟草花叶病毒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3年4月从杭州蚕豆田病株上分离获得病毒分离物B-935A,汁液摩擦接种5科19种植物,B-935A能侵染3科12种植物。被侵染的蚕豆产生黄斑、花叶,后期叶片黄化并有坏列;在菜豆上产生局部枯斑。B-935A的钝化温度为85-90摄氏度,稀释限点为10^-8-10^-7。病毒粒体杆状,平均长度约30nm,病毒的衣壳蛋白亚基只有一条多肽链,分子量约为17.5KD,包裹的核酸为单链RNA,长约6.4 相似文献
5.
广东烟草花叶病毒株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花叶病毒(TMV)引起的烟草花叶病在广东不同的烟草主产区存在着症状的差异。从广东梅州和南雄烟区采集的138个TMV标样中,选取6个不同症状的分离物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它们在不同种属寄主和不同烟草品种上表现明显的TMV普通株特征症状,虽然在某些寄主上其症状也有一些差异,但未能反映株系间的差异。这6个分离物具有几乎相同的病毒粒体形态、电泳迁移率、钝化温度以及紫外吸收特征。经琼脂双扩散法和间接ELISA法的血清学反应,表明它们具较强的血清学关系。因而它们有很强的同源性。经病毒粒体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分析,在氨基酸总数上,分离物GD1和GD3各有156个氨基酸.GD2和GD4各有159个,GD5和GD6分别有158和157个氨基酸。上述分析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广东不同烟草主产区引起的症状有所差异的6个分离物均属IMV普通株。 相似文献
6.
杏叶防风(Pimpinella candolleana)为贵州苗族习用草药,用于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等病症的治疗。为探究杏叶防风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该研究采用硅胶、凝胶、ODS等色谱技术对杏叶防风全草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作为炎症模型,评价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1)从杏叶防风中分离并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香草醛(1)、芝麻素(2)、2-甲基-2-羟基-5-甲氧基苯并 [d] 氢化呋喃-3-酮(3)、原儿茶醛(4)、1,5-dihydroxy-2,3-dimethoxyxanthone(5)、异鼠李素(6)、山奈酚(7)、8-羟基-2-甲基色原酮(8)、木犀草素(9)、槲皮素(10)、1-O-β-D-葡萄糖-(2S,3S,4R,8E)-2- [(2''R)-2''-羟基棕榈酰胺]-8-十八烯-1,3,4-三醇(11)、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12)、异槲皮苷(13)、去甲当药醇苷(14)、木犀草素-6-C-α-L-阿拉伯糖苷(15)、山奈酚-3-O-β-D-半乳糖苷(16)、山奈酚-7-O-β-D-葡萄糖苷(17)、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8)、异牡荆苷(19)、芦丁(20)。其中,化合物1、3、4、6、7、10、13、16、18、2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2)抗炎结果显示,化合物2-10、12、18、19均可显著抑制 LPS 诱导 RAW264.7 细胞NO释放量(P<0.05,P<0.01),其中化合物4、7、10、18在浓度为25 μmol·L-1时,抑制率分别为57.37%、83.60%、68.16%、81.14%。该研究丰富了杏叶防风的化学成分,明确了黄酮类化合物是其发挥抗炎功效的活性成分,为杏叶防风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杏鲍菇抗烟草花叶病毒蛋白的筛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方法,从杏鲍菇干样中分离得到多个蛋白组分,经枯斑寄主检测,发现多个蛋白组分都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活性,对TMV的抑制率均在70%以上,高者可达99%。其中xb68Ab已得到了纯化,分子量约为23.7kD,在心叶烟和苋色藜上它对TMV侵染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9.43%和98.9%。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马尾伸筋草(Lycopodium fargesii Hert.)的化学成分及其抗骨质疏松活性,采用硅胶、MCI、RP-18、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马尾伸筋草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分离,从乙酸乙酯部位中得到18个化合物,综合利用NMR、HR-ESI-MS等技术,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α-芒柄蜡素(1)、26-去甲-8-氧化-α-芒柄蜡素(2)、serrat-14-en-3β,21α,24-triol(3)、serrat-14-en-3β,21β,24-triol(4)、1,20-eicosanediol(5)、二十三烷(6)、glycerolmonolinoleate(7)、glyceryl linolentate(8)、3-(4′-formylphenoxy)-4-methoxybenzaldehyde(9)、芹菜素(10)、对羟基苯甲醛(11)、香草酸(12)、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3)、2-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基-1-酮(14)、3-甲氧基-4-羟基桂皮醛(15)、8-acetoxy-5-hydroxyumbelliprenin(16)、trans-4-hydroxy-2-nonenoic acid(17)和正十烷硫醇(18)。化合物1~18均为首次从马尾伸筋草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6对破骨细胞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1.98μM。 相似文献
9.
Harpin的表达及其诱导抗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的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人工分段合成梨火疫病细菌(Erwinia amylovora)Harpin基因A、B、C、D片段,然后连接构建全长harpin基因,克隆到pET-23(+)表达载体中,在E.coli BL21中表达Harpin蛋白.通过His@Bind Resin Ni++ 层析柱纯化,获得Harpin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该蛋白分子量为45 kDa.采用叶片穿刺法,5μL 30μg/mL Harpin能诱发烟草叶片的过敏反应.采用叶脉注射法,5μL 30μg/mL Harpin能诱发辣椒叶片的过敏反应.将烟草和辣椒用30μg/mL Harpin喷雾处理5d后,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观察植株病症,并采用ELISA检测TMV含量.结果表明经Harpin处理的烟草和辣椒对TMV侵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羊角拗茎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分离技术分离纯化羊角拗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的化合物,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确定出了13个化合物,包括常春藤皂苷元(1)、(-)-loliolide(2)、(3S,5R,6S,7E)-3,5,6-trihydroxy-7-megastigmen-9-one(3)、(3R,6R,7E)-3-hydroxy-4,7-megastigmadien-9-one(4)、松脂素(5)、表松脂素(6)、4,4′-dihydroxy-3,3′-dimethoxybenzophenone(7)、6-羟基柚皮素(8)、东莨菪素(9)、6-羟基-7,8-二甲氧基香豆素(10)、吲唑(11)、香草酸(12)、对羟基苯甲酸(13)。其中化合物1~4和6~13为首次从羊角拗中分离得到。采用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体外细胞炎症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能显著抑制NO的产生,IC50值为18.09±1.09μM。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工分段合成梨火疫病细菌(Erwinia amylovora)Harpin基因A、B、C、D片段,然后连接构建全长harpin基因,克隆到pET-23( )表达载体中,在E.coli BL21中表达Harpin蛋白。通过His Bind Resin Ni^ 层析柱纯化,获得Harpin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该蛋白分子量为45kDa。采用叶片穿刺法,5μL 30μg/mL Harpin能诱发烟草叶片的过敏反应。采用叶脉注射法,5μL 30μg/mL Harpin能诱发辣椒叶片的过敏反应。将烟草和辣椒用3μg/mL Harpin喷雾处理5d后,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观察植株病症,并采用ELISA检测TMV含量。结果表明经Harpin处理的烟草和辣椒对TMV侵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病毒病是危害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烟草花叶病毒(TMV)是最早被发现的病毒,它引起的烟草花叶病毒病是多种作物的重要病害,给辣椒等茄科作物的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文中综述了辣椒抗TMV防御反应中的相关基因及其研究进展,为明确辣椒抗TMV机理,挖掘抗病基因,选育抗病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检测烟草中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斑点杂交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普通烟草花叶病毒OM株3′-端约2kb的cDNA为探针,探索了用RNA斑点杂交法对烟草组织中烟草花叶病毒RNA进行检测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用分子杂交法观察云南烟区和上海烟草上分到的烟草花叶病毒与OM株的同源性,从烟草组织中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几种方法的比较,使RNA有效地固定在硝酸纤维素滤膜上的方法,烟草组织中是否有干扰RNA固定和杂交的物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烟草花叶病毒的特异性、灵敏度等。 相似文献
14.
综合利用各种分离提取技术对芸香科植物华南吴萸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共分离纯化鉴定出13个化合物,分别为柠檬苦素(1)、6α-乙酰氧基-12α-羟基吴茱萸内酯醇(2)、12α-hydroxyevodol(3)、12α-羟基柠檬苦素(4)、臭辣树交酯A(5)、β-别隐品碱(6)、瑞特西宁(7)、野花椒甲素(8)、bis(2-ethylhexyl)benzene-1,2-dicarboxylate(9)、bejolghotin G(10)、lynoiresinol(11)、(-)-(7R,7′R,7′′S,8S,8′S,8′′S)-4′,4′′-dihydroxy-3,3′,3′′,5-tetramethoxy-7,9′:7′,9-diepoxy-4,8′′-oxy-8,8′-sesquineolignan-7′′,9′′-diol(12)、3′,6-dipropyl apigenin(13)。其中化合物6、8、9和12为首次从吴茱萸属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华南吴萸中分离得到。并对其化合物进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的抑制率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对LDH释放的抑制活性较好,证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白菊木[Gochnatia decora(Kurz)A.L.Cabrera]的化学成分,从其树皮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出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木栓醇(2)、齐墩果酸(3)、齐墩果烯(4)、豆甾醇(5)、β-谷甾醇(6)、棕榈酸(7)、正十五烷酸(8)、十四烷酸-1-甘油酯(9)、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0)和没食子酸甲酯(11),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菊木属植物中发现。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一氧化氮(NO)模型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试验对单体化合物1~4进行了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和4具有明显的NO抑制活性(IC5010μmol L–1),化合物2、3和4具有一定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6.
17.
凌霄花的化学成分与抗生育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凌霄Campsisgrandiflora(Thunb .)K .Schum .的干燥花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 ,分离获得了 10个化合物 ,并且根据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各种光谱数据鉴定了其中的 9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 :三十一烷醇、α ,β 香树脂醇、β 谷甾醇、15 巯基 2 十五烷酮、芹菜素、胡萝卜甙、齐墩果酸、桂皮酸、acteoside。另一结构待定的化合物 ,暂定名为CG 10。除了其中的 β 谷甾醇、芹菜素和齐墩果酸外 ,其他化合物均首次从凌霄的花中获得。除化学成分的研究以外 ,我们还进一步考察了凌霄花乙醇浸膏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丙酮 :甲醇 (1∶1)、甲醇 5部分的提取部位 ,以及分到的齐墩果酸、胡萝卜甙、acteoside及CG 10等 4个化合物收缩离体孕小鼠子宫肌条的活性。首次报道了凌霄花抗生育活性部位的抗生育活性 ,其中丙酮 :甲醇 (1∶1)提取部位可以极显著的增强孕小鼠的离体子宫肌条的收缩强度 (P <0 .0 0 1)。这个研究结果提示在临床上可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北豆根,防己科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的干燥根茎,是重要的中药材。为阐明北豆根的药效物质基础,该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大孔吸附树脂及高压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北豆根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采用NMR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通过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和IL-6炎症因子的含量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表明:(1)从北豆根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香草酸(2)、丁香醛(3)、2-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4)、对羟基苯乙酸甲酯(5)、2-(4-羟苯基)-硝基乙烷(6)、对羟基苯乙腈(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fragransin B2(9)、7-hydroxy-3,6-dimethoxy-1,4-phenanthraquinone(10)、棕榈酸(11)、花生酸(12)、β-谷甾醇(13)、β-豆甾醇(14)、胡萝卜苷(15)。其中,化合物4-7、9、12为首次从防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11、14为首次从蝙蝠葛属植... 相似文献
19.
廖怀玉韩佳颖韩红园刘文波常霞杨静张海艳赵天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2,(5):818-823
首次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怀姜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为怀姜的物质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综合应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怀姜的70%乙醇提取物中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及相关文献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怀姜中分离鉴定出12个化合物,分别为(-)-muurola-4,11-diene(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2Z)-neral acetal-[6]-gingerdiol(3)、6-姜酚(4)、6-姜烯酚(5)、8-姜烯酚(6)、10-姜烯酚(7)、10-姜酚(8)、6-paradol(9)、dihydroferulic acid ethyl ester(10)、(3R,5S)-3,5-diacet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decane(11)、p-hydroxybenzaldehyde(12)。化合物1、2、10、12为首次从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6~12均为首次从怀姜中分离得到。对从怀姜中分离出的化合物1、3、6、7、9、11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化合物3、6、9、11对LPS诱导的RAW 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中NO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的化学成分,采用色谱法从麻楝果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没食子酸甲酯(1)、没食子酸乙酯(2)、没食子酸(3)、ozoroalide(4)、stigmast-4-en-6β-ol-3-one(5)、黄柏呈(6)、chukranin A(7)、chisopanin M(8)、21α,24α-methylmelianodiol(9)、toonaciliatin K(10)、21α,25-dimethylmelianodiol(11)、odoratone(12)、bourjotinolone A(13)、hispidone(14)和phragmalin di-isobutyrate(15)。化合物4~14为首次从麻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抗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2和3具有中等拮抗活性。 相似文献